糖尿病组织(糖尿病组织水肿)
JOH | 糖尿病相关脂肪性肝炎的新机制:肠系膜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关键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 邹子元 范建高
近期,比利时鲁汶大学van der Merwe教授团队发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上的研究揭示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进展的关键机制:内脏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存在显著异质性,包含代谢活跃巨噬细胞(MMacs)和常驻血管相关巨噬细胞(ResVAMs)两个关键亚群。他们的研究发现,功能失调的巨噬细胞亚群会损害脂肪组织的血管完整性,并可能是放大肝脏炎症损伤和纤维化以及驱动MASH恶化的重要环节。这一发现凸显了内脏脂肪组织病理生理学改变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博士研究生邹子元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谢岑研究员和导师范建高教授的指导下,聚焦连接肠道与肝脏的关键枢纽——肠系膜脂肪组织(MAT)及其与肝脏的对话,探究2型糖尿病是否通过重塑MAT(特别是其巨噬细胞亚群与脂肪因子谱)加剧肝脏损伤。相关研究成果以研究型来信(Research Letter)的形式,于2025年3月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肝病学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JCR和中科院1区,2024年影响因子33.0)。范建高教授和谢岑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邹子元博士生为本文第一作者。
邹子元等的研究整合了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肠系膜脂肪组织RNA测序数据与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组织RNA开源数据集(GEO ID: GSE152517, GSE29231),进行跨物种联合分析,首次系统阐明糖尿病状态下肠系膜脂肪组织的病理重塑特征。研究发现糖尿病诱导MAT发生三重病理改变:在代谢层面,RNA测序显示胰岛素抵抗通路显著激活,同时伴随嘧啶代谢、亚油酸代谢及犬尿氨酸代谢的协同紊乱。在免疫微环境层面,糖尿病MAT呈现巨噬细胞总量显著增加,免疫组化证实巨噬细胞增加并围绕脂肪细胞形成典型的冠状结构。通过反卷积算法解析巨噬细胞亚群,发现MMacs与ResVAMs同步扩增,该现象在小鼠和人类糖尿病MAT中高度保守。值得注意的是,这与不合并糖尿病的MASH患者巨噬细胞变化模式存在差异,提示不同代谢压力可能特异性调控巨噬细胞亚群动态。在脂肪因子调控层面,糖尿病MAT中瘦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而具有肝脏保护作用的神经调节蛋白4(NRG4)表达量显著下降(约60%)。这种双向失衡通过门脉循环直接作用于肝脏,瘦素过载激活肝细胞Ob-Rb-JAK2通路促进脂肪性肝病进展,而NRG4缺失则解除其对肝脏脂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共同加剧肝损伤进程。
针对上述研究发现,比利时鲁汶大学van der Merwe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回信,对本研究给予积极评价并深化机制讨论。鲁汶大学团队充分肯定聚焦MAT的创新价值,认为将分析范围限定于MAT(而非整个内脏脂肪组织)使实验设计更具解剖特异性与标准化。他们补充指出,内脏脂肪组织存在区域异质性,其团队前期研究样本取自大网膜脂肪,而本研究专注肠系膜脂肪组织,这种采样部位差异需在未来研究工作中标准化。关于疾病动物模型,鲁汶大学团队建议在db/db小鼠基础上整合西方高脂饮食,以更好模拟人类MASH并纤维化的特征。在分子机制层面,他们补充了人类脂肪祖细胞的单细胞测序数据,显示NRG4在肥胖及MASH组的脂肪祖细胞中表达上调,这与本研究中MAT整体NRG4下调形成互补,提示NRG4调控可能存在细胞类型特异性。
综上,这些最新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通过重编程肠系膜脂肪组织的代谢功能及其巨噬细胞亚群分布和脂肪因子平衡,形成促进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病的病理微环境。未来研究需致力于内脏脂肪组织采样的标准化、构建临床贴近度更高的2型糖尿病合并MASLD复合模型,并深入解析巨噬细胞亚群动态调控机制。通过优化MAT的免疫微环境与脂肪因子平衡,有望为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性肝炎及肝纤维化的防治开辟新路径。
参考文献
【1】Boesch M, Lindhorst A, Feio-Azevedo R, Brescia P, Silvestri A, et al. 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 dysfun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breach of vascular integrity in NASH. J Hepatol. 2024 Mar;80(3):397-408. doi: 10.1016/j.jhep.2023.10.039. Epub 2023 Nov 15. PMID: 37977244.
【2】Zou ZY, Ma Y, Xie C, Fan JG. Diabetes-driven pathophysiological remodeling of mesenteric adipose tissue: Transcriptomic insights into macrophage infiltration and adipokine dyshomeostasis. J Hepatol. 2025 Mar 25:S0168-8278(25)00171-0. doi: 10.1016/j.jhep.2025.03.01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147787.
【3】Dumarey AA, Boesch M, Govaere O, Korf H, van der Merwe S. Reply to Diabetes-Driven Remodeling of Mesenteric Adipose Tissue: Insights into Macrophage Infiltration and Adipokine Dyshomeostasis. J Hepatol. 2025 Jun 13:S0168-8278(25)02267-6. doi: 10.1016/j.jhep.2025.05.02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517818.
来源:爱肝联盟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3D 打印人类胰岛成功植入,糖尿病或告别胰岛素注射
一项新的 3D 生物打印技术有望彻底改变 1 型糖尿病的治疗方式,通过重建功能性人类胰岛,实现微创植入。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利用一种新型生物墨水成功 3D 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胰岛,在糖尿病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利用创新型生物墨水 3D 打印出功能齐全的人类胰岛,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项进展在 2025 年欧洲糖尿病与糖尿病学会(ESOT)大会上公布,或将为 1 型糖尿病 (T1D) 患者带来更有效、侵入性更低的治疗策略。
该团队使用由海藻酸盐和脱细胞人类胰腺组织组成的特殊配方生物墨水,成功打印出人类胰岛(负责胰岛素产生的胰腺细胞簇)。打印出的胰岛形成致密稳定的结构,在长达三周的时间内保持活力并对葡萄糖产生反应,显示出持续的胰岛素产生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一种比肝移植更安全、侵入性更小的替代方法传统的胰岛移植手术需要将细胞注射到肝脏中,这种方法通常会导致大量细胞损失,并且长期疗效有限。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 3D 打印的胰岛,将其植入皮下,整个过程简单易行,只需一个小切口和局部麻醉即可。这种微创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替代方案。
“我们的目标是重建胰腺的自然环境,以便移植的细胞能够存活并更好地发挥作用,”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昆汀·佩里耶(Quentin Perrier)博士说:“我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生物墨水,可以模拟胰腺的支撑结构,为胰岛提供生长所需的氧气和营养。”
为了在打印过程中保护脆弱的人类胰岛,该团队通过调整关键参数开发了一种更可控的方法。他们采用低压(30 kPa)和低打印速度(20 mm/min),这有助于减少机械应力并保留胰岛的天然结构——克服了早期生物打印研究中的一大障碍。
生物打印的胰岛仍然具有活力和反应能力实验室实验表明,生物打印的胰岛仍然保持活力且状态良好,细胞存活率超过 90%。它们在葡萄糖刺激下释放更多胰岛素,优于传统的胰岛制剂。到第 21 天,生物打印的胰岛表现出对血糖水平的敏感性和响应性有所提高,这预示着它们在移植后的潜在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打印的结构保持了其形状和稳定性,避免了结块或崩解——这是以往方法中常见的挑战。
此外,3D 打印结构具有多孔结构,增强了氧气和营养物质流向嵌入的胰岛。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维持细胞健康,还能促进血管形成,这两者对于移植后的长期存活和功能都至关重要。
“这是首批使用真实人类胰岛而非动物细胞进行生物打印的研究之一,其结果令人振奋,”佩里耶 博士指出:“这意味着我们距离研发出一种现成的糖尿病治疗方法越来越近,有朝一日,这种治疗方法或许可以消除对胰岛素注射的需求。”
该团队目前正在动物模型上测试生物打印的结构,并探索长期储存方案,例如冷冻保存,以使该疗法能够广泛应用。他们还在努力改进该方法,以适应其他胰岛素分泌细胞来源,以克服供体短缺的问题,包括干细胞来源的胰岛和异种胰岛(来自猪)。
佩里耶博士总结道:“虽然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但这种新的生物打印方法标志着我们朝着个性化、可植入的糖尿病治疗迈出了关键一步。如果临床试验证实其有效性,它将改变全球数百万人的治疗方案和生活质量。”
该研究由突破性 1 型糖尿病组织(Breakthrough T1D),前身为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JDRF)(首席研究员:Giuseppe Orlando)资助。
参考文献:
Amish Asthana、Amanda Gallego、Quentin Perrier、Tamara Lozano、Lori N. Byers、Jun Ho-Heo、Wonwoo Jeong、Riccardo Tamburrini、Arunkumar Rengaraj、Deborah Chaimov、Alice Tomei、Christopher A. Fraker、Sang Jin Lee 和 Giuseppe Orlando 合著的《人体胰腺衍生生物材料的综合生物相容性分析》,2025年4月14日, 《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前沿》。DOI:10.3389/fbioe.2025.1518665
“胰腺β细胞移植最佳基质设计”,作者:Nikita Rajkumari、Ibrahim Shalayel、Emily Tubbs、Quentin Perrier、Clovis Chabert、Sandrine Lablanche、Pierre-Yves Benhamou、Capucine Arnol、Laetitia Gredy、Thibaut Divoux、Olivier Stephan、Abdelkader Zebda 和 Boudewijn van der Sanden,发表于2024年11月《生物材料进展》。DOI:10.1016/j.bioadv.2024.213980
文章来源:超越(Beyond)
免责声明:康加号聚焦全球健康科研进展,内容基于权威期刊编辑,著作权归原始作者或合法权利人;如有权益争议,敬请在线留言处理。文章旨在健康科普,不能作为独立诊疗依据;如需精准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疗机构。
糖尿病患者的芭比娃娃
参考消息网7月15日报道“Visibility matters for everyone facing Type 1 diabetes. It means everything to have Barbie helping the world see T1D and the incredible people who live with it.”
“得到关注对身患1型糖尿病的所有人而言意义重大。让芭比娃娃帮助世人看到1型糖尿病和了不起的1型糖尿病患者是万分重要的。”(美联社)
——美泰公司推出了其首个代表1型糖尿病患者的芭比娃娃,这是该玩具生产商提升玩具包容性的广泛努力的一部分。参与该款娃娃设计工作的“突破1型糖尿病”组织的营销策略主管埃米莉·马兹雷库说,这款娃娃的手臂上戴着血糖监测仪,腰上还挂着胰岛素泵。(耿凌楠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