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 唾液(糖尿病唾液分泌少)

参考消息 0
文章目录:

科学家发现血糖检测新途径——唾液

据路透社悉尼7月13日报道,澳大利亚的科学家说,他们已经为糖尿病患者研发出血糖检测的新方法,这是一种无创方法,能够通过唾液来检测血糖水平。

报道称,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他们的血糖水平通常意味着每天用小刀扎破手指好几次,然后将血滴在检测试纸上。可以理解的是,一些糖尿病患者通过减少检测来避免这一痛苦的过程。

然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保罗·达斯图尔说,这种最新检测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将一种能够检测到葡萄糖的酶嵌入一个晶体管中,然后这个晶体管就能够传达葡萄糖的存在。

达斯图尔说,由于晶体管中的电子材料是墨水,因此可以使检测能够通过低成本的打印来进行。

达斯图尔说:“这种血糖检测方法是无创的。”

达斯图尔说,新的检测方法是科学家们在研究太阳能电池时偶然研发出来的。

达斯图尔说,这项技术还可能被转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测、过敏原、激素以及癌症检测。

来源:参考消息网

糖尿病人经常口渴怎么办?4个小妙招可帮你来缓解!

一、控制好自己的血糖

糖尿病人经常会出现口渴的现象,实际上是和血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血糖的升高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也就会让尿量增多,从而让细胞失去水分,最后导致口渴的现象发生。因此糖尿病人经常口渴是因为自己的血糖处于上升的状态,所以想要止渴就要先控制好自己的血糖。

二、做好饮食调理

糖尿病人在平时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酸味的新鲜蔬果,如山楂、猕猴桃等,这些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充分的咀嚼可以有效的刺激唾液的分泌,从而缓解口渴症状。

三、调理好环境

糖尿病人要注意环境的调理,要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以及湿度的平衡,这样可以防止身体水分流失过多而感觉到干燥,从而导致口渴的发生。特别是在冬季干燥的时候糖尿病人可以使用加湿器来保持环境的湿度平衡。

四、不口渴的时候也要多喝水

一般来说,当正常人的身体缺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口渴现象。而糖尿病人会因为口渴中枢神经长期受到刺激,就会让身体那对缺水的敏感性下降,这样在身体缺水的情况下也感觉不到口渴,所以糖尿病人在感觉不到口渴的时候也要适当的饮水。喝水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能够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也能够让血糖稳定。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才能够降低口渴症状出现的现象。另外在平时要适当的喝水,不过要注意尽量饮用白开水,不要用饮料或者其他饮品代替白开水,只有白开水才能够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而且能够起到降低血液中血糖浓度,如果用饮料或者饮品代替白开水,反而会让血糖出现上升而不能稳定。

糖友应如何做好自我口腔健康管理?华西口腔医院尹伟这样说

在我国,

有两个疾病患病人数较多,

一个增长速度快

而另一个覆盖的人群多

小康妹儿说的这两个问题

就是糖尿病和口腔问题

当二者相遇

会发生什么?

结果可能比你想象得更严重!

据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疾患的总发病率高达80%,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3倍。糖尿病性牙周病,现在已经成为了糖尿病的”六大“并发症之一。每年的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在它即将到来之际,小康妹儿想重点给糖友提个醒:控糖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您的口腔健康。

今天,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预防口腔科副主任、口腔医学博士尹伟,跟您好好讲一讲。

糖友是否也听过这样的说法: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因此很容易龋齿?

高血糖可以直接导致龋齿?是否意味着一旦出现高血糖,龋齿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平时常说,吃糖多容易发生龋齿。不过,血里的“糖”跟吃的糖可不一样,其对牙健康影响相对较弱,“血糖”多了导致龋齿的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尹伟博士介绍,糖尿病人更容易发生龋齿问题,不仅是“糖”的因素,更主要是因为唾液的成分和功能受到影响。

我们都知道,口腔里不断分泌的唾液有对牙齿的机械冲刷清洁作用,含有多种物质具有抗菌免疫作用,能够缓冲牙菌斑产生的酸,能够修复牙齿的极早期脱矿,是抵抗蛀牙发生的重要保护性因素。“正常人一天要分泌1500毫升-2000毫升的唾液,相当于3、4个矿泉水瓶的量。”尹伟博士比喻。

患上糖尿病以后,糖友唾液的“质”和“量”都发生改变。高血糖状态使唾液中含糖量较偏高,牙菌斑更容易产生酸性物质;唾液量少,牙齿自洁作用弱,免疫球蛋白(slgA)减少,菌斑在牙面附着增多;无机盐、微量元素减少,对菌斑产生的酸的中和能力减低,对牙齿再矿化的能力减弱;这样就容易出现龋齿等口腔问题了。

相比龋齿,糖友们的这个口腔问题也更值得重视:牙周炎。

因为牙周炎和糖尿病的确具有双向促进关系。 “一些严重牙周炎患者来就诊,我们都会仔细询问糖尿病等全身健康情况,甚至建议他去糖耐量筛查。”尹伟博士表示。这其中的确有部分患者,因牙周炎反复发作的特征而检查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不仅是口腔问题,更会影响到全身健康,特别是会加大血糖控制的难度。

为啥糖友容易得牙周炎?

糖尿病本身并不直接引起牙周炎,但相比健康人群,由于血糖偏高,唾液、龈沟液葡萄糖浓度升高,为致病菌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唾液分泌量会减少,对牙面、龈沟的清洁作用也会降低,引起致病菌繁殖。同时,糖友们机体本身对外来的抵抗力较差,白血球趋化作用有缺陷,软组织易于受到感染,再加上组织修复能力比较差,感染后伤口也不易愈合。一旦患上牙周炎,往往会比较严重,甚至容易出现牙周脓肿等症状。

反过来,牙周疾病又会影响糖友的血糖代谢,不利于糖友血糖控制。由于牙周病往往波及多个牙齿,感染面积大,患有严重牙周炎的人,相当于口腔内长有20厘米长的慢性伤口,数以亿计的细菌及大量毒素会由此进入血液进而影响全身,包括使胰岛素对细胞的控制作用下降,导致血糖水平不容易被控制。我们经常发现,牙周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疗后,控制患者机体血糖所需的胰岛素药量也会随之减少。

糖尿病患者也有可能并发口干、口臭,义齿性口炎和口角炎,口腔念珠菌病等。糖友们在控糖的同时,对口腔健康的关注更不能少。

那么,糖友该如何关注自己的口腔健康呢?

糖友如何做好自我口腔健康管理?

1、良好的口腔卫生,维护好口腔环境

保证每天两次有效刷牙,必要时还应配合使用漱口水。使用活动义齿的糖尿病人每日餐后要摘下假牙,漱口,并冲洗假牙,晚上入睡前要认真刷牙及刷洗假牙。接受定期洁牙和必要的牙周基础治疗,根据专科医生的建议,甚至可能高于一年一次的频率。

2、控制好血糖,治疗糖尿病

高血糖会间接导致龋病和牙周疾病在内的口腔疾病,对于糖友来说,最根本的还是要控制好血糖。

3、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糖友要养成良好的就医习惯,如果有龋齿、牙周炎、食物嵌塞等问题,应该及时处理。对于严重口腔疾病的患者,必要时使用抗菌素治疗。

由卫生部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推荐的这些有助于维护口腔健康的好习惯,糖友们也应该记住咯: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一人一刷一口杯;

☞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预防龋齿;

☞选择牙线辅助清洁牙间隙;

☞每年至少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定期洁牙;

☞少喝碳酸饮料,少抽烟;

☞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更多糖尿病科普、线下讲座活动

尽在糖友家

本文记者/编辑:乐康 制图:黄冉兴 图片来源:123rf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或在微信上搜索“scmingyi”微信公众号加关注,每日获取更多权威健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