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甲型糖尿病(甲型糖尿病是啥意思)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流感高发季,如何应对?这份科普速收藏

当前正值流感高发季节

目前海南省流行的流感病毒

毒株为甲型H3N2

流感来袭,如何应对

这份科普速速收藏

↓↓↓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甲型H3N2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3N2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多表现出普通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但也有可能导致死亡。

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ARS)、休克、脑病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

鉴别诊断流感和普通感冒尤为重要。流感通常症状更重,且有较多并发症。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多于发病 3~4 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流感的症状及并发症

肺炎

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

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和细菌性混合肺炎

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脑炎、脑膜炎、急性坏死性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

心脏损坏

常见并发症包括心肌炎、心包炎

临床主要表现为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异常,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流感的检测与诊断

发热患者的实验室病原学检查:

病毒核酸检测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是目前确诊的金标准;而快速抗原检测可帮助医疗机构院内感控及流感爆发期间大量疑似病例的初筛。

流感的病原学检测方法:

流感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免疫力较差,易感染流感病毒。

多合并基础的心肺疾病,引起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流感病毒破坏身体结构,引发炎症,加重原发病。

对病毒的清除力弱,排毒时间长,易传播病毒。

高危人群流感症状持续时间更长与严重程度更高。

流感治疗的基本原则

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

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尽早抗病毒

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症流感的病死率。

儿童忌用水杨酸制剂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符合标准者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1条或1条以上):妊娠中晚期妇女;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治未病,重在预防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暴露后预防,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可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等(剂量同治疗量,每日一次,使用7天)。

一般预防

勤洗手;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转自:海南疾控微信公众号

来源: 海南日报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甲流来袭?

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身患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是成为流感侵袭的重点对象。医生提醒,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也变差,更容易患上流感,应加强防范。

家住长沙市雨花区、75岁的唐慧(化名)是一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近日,家人发现她精神萎靡、不愿进食,测量体温39.3℃,立刻将她送往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接受住院治疗。经检查,老人肺部CT提示双下肺感染,甲流抗原阳性,急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17.42mmol/L(参考值3.9—6.1mmol/L),β羟丁酸2.87mmol/L(参考值0.03—0.3mmol/L),这表示患者已出现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经过抗病毒、抗感染、降血糖、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一系列的治疗,唐慧的炎症指标稳步下降,糖尿病酮症消失,病情逐渐好转。

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杨非柯介绍,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代指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且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甲流的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为剧烈,患者会突然遭受高热侵袭,体温迅速攀升至38℃以上并伴有寒战,同时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持续性咳嗽、喉咙疼痛、干燥或吞咽困难,以及鼻塞、流涕等不适感。此外,甲流还会导致患者感到极度疲乏、肌肉或身体疼痛、头痛。更为严峻的是,甲流还可能诱发肺炎、心肌炎和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对于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甲流所带来的健康风险更加显著。

为什么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得流感?

杨非柯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也变差,就像是一个防御力较弱的城堡,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就“攻”进来了。再加上高血糖就像是病毒和细菌的温床,让它们繁殖得更快。这样一来,感染就会加重糖尿病,而高血糖又会加重感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预防流感?

杨非柯提出八点建议:

1、勤洗手:用流动的水洗手30秒,或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记得漱口和洗鼻子。

2、讲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衣袖掩住口鼻,然后立即洗手。不要随地吐痰,用过的纸巾要及时扔掉。

3、多通风:家里要定期清洁,门窗要常开,让空气流通。多晒晒被子,阳光能杀死病毒。

4、吃好睡好:均衡饮食,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劳累。

5、少去人多的地方:流感高发期尽量少外出,尤其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

6、锻炼身体:适当的锻炼能增强体质和免疫力。记得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7、打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前接种。

8、控制好血糖: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记得定期监测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得了甲流,该如何治疗?

杨非柯提醒,有老年人的家庭,家属一定要警惕,一旦老年人出现持续高烧、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或者食欲减退、乏力、精神变差、血糖骤然升高等情况,不要犹豫,立刻带其来医院就诊。流感的治疗除了缓解症状外,还需要及时抗病毒治疗。在出现发热症状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最好,但抗病毒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尤其是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的老人。(通讯员 彭依 秦璐)

【推荐】《健康大讲堂》专栏——甲型流行性感冒预防科普

徐微微

吉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吉林省前卫医院呼吸内科、老年病科医师

徐微微:吉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吉林省前卫医院呼吸内科、老年病科医师,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健康大讲堂》栏目,专题讲解“甲型流行性感冒预防科普”。

春节将近,无论是置办年货、走亲访友,都离不开人与人间的亲密接触。近期甲流来势汹汹,成为人们出行的一大顾虑。它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一旦感染,高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便会接踵而至,给工作、学习与生活按下“暂停键”。今天,让我们看看关于甲型流行性感冒预防的几个问题。

1、近期甲流患者明显增多,能和广大听众朋友们聊一下甲流是一种什么病,它是怎么传播的呢?

2025年1月,我国正处于流感流行的高峰期,优势流行毒株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传染源:流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流感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相对密闭空间,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2、感染了甲流的患者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呢?

典型症状:甲型流感的症状通常包括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畏寒、头痛、咽痛、全身酸痛、乏力、咳嗽等。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甲流重症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胸痛、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嗜睡、躁动、惊厥、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合并肺炎、原有疾病加重。重症病例常进展迅速,主要表现为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脓毒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分为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一般在病程第 2-4 天之后出现,或治疗后病 情短暂好转,又重新出现发热、咳嗽、咳脓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有湿性啰音及肺实变体征;继发院内感染时病死率显著增加。

流感可导致慢性基础疾病(如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肝 肾功能异常)急性加重。与健康同龄人群相比,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后病情更重,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对于妊娠或者产后4周女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卧床和年龄大于65岁患者,如出现高热、呼吸困难一定要及时就医。

3、哪些人更容易感染甲型流感呢?

各年龄段都易感染,但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感染后可能病情较重。

4、看来甲型流感真的需要广大群众的重视呢,那么请问徐医生,如果感染了甲型流感应该怎么样去治疗呢?

(1)患者体温达到38.5℃及以上时,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来降低体温。咳嗽严重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咽痛明显患者可通过含服咽喉含片等方式来减轻疼痛。

(2)抗病毒治疗:在发病后的24小时至48小时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病情。

(3)中医治疗:中医在甲型流感的治疗上也有一定的方法。例如,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辨证论治。常用的成药有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丸、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中医的针灸、推拿等疗法也可以辅助缓解患者的症状。

患者需要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症状加重,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呼吸科就诊。

5、那么对于甲型流感需要怎样预防呢?

(1)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流感的有效手段。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以提高身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保持口腔、鼻腔和眼睛的清洁卫生。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免病毒通过黏膜传播。

(3)保持空气流通:居室和办公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在公共场所尽量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避免与患者接触:尽量避免与甲型流感患者接触,尤其是在患者发病初期和症状严重时。如必须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播出频率:吉林新闻综合广播FM91.6 AM738

栏目:《健康大讲堂》

播出时间:周六、周日17:00-17:30

节目热线:0431-85815111、85815999、85815199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图片来源:转载·吉林省前卫医院

编辑:月佳、子欣

初审:郝滋丽

复审:钟晓

终审:赵敏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