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高么办(糖尿病是否血糖高)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怎么办?4个应对方法,维持指标正常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怎么办?4个应对方法,维持指标正常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带来的并发症,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时应该做好生活和饮食上调理,合理使用药物,以免增加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怎么办?
1、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不能过度压抑,能维持血糖和血压正常。以宽广胸怀来接纳一切,不能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当遇到烦心事时可多和朋友家人聊天,帮助排解。另外也可根据兴趣爱好来选择文艺活动,比如打太极拳、散步或养养花草、练习书法等陶冶情操,让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必须要戒掉吸烟喝酒的坏习惯,不能熬夜,保证有充足睡眠,远离辛辣刺激性以及重口味食物,以免引起血压和血糖升高。另外要控制钠盐摄入,以免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每天的吃盐量不能超过6克,远离隐形盐和腌制食物。
3、保持规律作息
大部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有睡眠质量差的情况,容易紊乱神经功能,升高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从而升高血糖和血压。保持规律作息,晚上10点之前上床入睡。尽量不要看刺激性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睡觉前4个小时不能喝浓茶浓咖啡。若睡眠质量太差的话可选择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严重失眠应该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并且针对治疗。
4、正确使用降糖药物
当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而导致全身水肿。所使用的降糖药物和胰岛素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比如体重增加、低血糖和水钠潴留,不仅加重水肿,升高血压而且增加心脏负担。避免出现水钠潴留,尽量选择既能降血压又能降血糖的药物。另外掌握好使用药物剂量,以免诱发脑卒中或者心梗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温馨提示
平时要减少主食量,因为主食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持续性升高血糖,主食每顿不能超过二两,不容易控制血糖。在吃主食时可加入粗粮,能控制餐后血糖升高。另外要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适当的吃蔬菜水果,含有的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能让血糖水平维持健康状态。吃饭时细嚼慢咽,能延长血糖升高速度,不能吃容易生血糖的食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友总是餐后血糖高,怎么办?医生:做到这3点,血糖可平稳达标
有位患者糖尿病史5年,吃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空腹血糖6点几,餐后血糖经常10以上,显然空腹血糖控制尚可,而餐后血糖偏高了。根据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综合控制目标,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非空腹血糖应<10.0,糖化血红蛋白<7.0%。
餐后血糖偏高的可能原因
1.二甲双胍用量不足
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被各国内分泌学会推荐一直保留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二甲双胍通常起始剂量为500mg/次,每日2次,成人最大推荐日剂量为2550mg,超过2000mg时,最好随三餐分次服用。如果服用剂量不足,必然会影响降糖效果,可能会出现餐后血糖偏高。
2.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
膳食类型中碳水化合物升高血糖明显,越是深加工和精细的碳水化合物,由于吸收快,升高血糖就越快。如果在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例过大,则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升高。所以指南推荐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65%为宜。
3.运动量不足
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指南推荐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150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而餐后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可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所以如果运动量不足,也会导致餐后血糖偏高。
如何降低餐后血糖?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要降低餐后血糖其实并不难。
1.首先建议制定合适的营养膳食表,规定好每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素的量,控制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2.其次,可选择有效的运动方式来让血糖降低。
最有效的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们通过正常呼吸、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各种轻、中等强度的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健身操、广场舞、瑜伽、慢跑、爬山等,这些有氧运动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及糖,有利于降糖、调脂、降血压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增加体质和心理健康,是防治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快走是最常见的适宜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
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做无氧运动?我们都知道,常见的无氧运动包括快跑、举重、投掷、跳高、拔河等,是指人们在“缺氧”状态下的高速剧烈运动。缺氧状态下,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减少,无氧酵解增加,导致体内乳酸产生、积聚过多,常常产生肌肉疲劳酸痛,甚至引发乳酸性酸中毒。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或少做无氧运动。
3.最后,如果二甲双胍剂量不足,可适当增加二甲双胍剂量。或者联合使用可明显降低餐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瑞格列奈和新型降糖药西格列汀,皮下注射超短效胰岛素也可考虑。需要提醒的是,二甲双胍单药使用时很少会引起低血糖发生,但联合用药时则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所以应注意加强血糖监测,随身常备饼干、糖果,出现低血糖时及时进食。
#清风计划# #关注糖尿病# @头条健康 @健康真相官
血糖高?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都在这里!
现如今由于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升高,有很多人都有了预防糖尿病的心理,那你知道年轻人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吗?糖尿病对我们的身体的危害会有哪些呢,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饮食治疗
控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日常饮食宜低脂肪、适量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提倡高纤维饮食、清淡饮食,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
2、适当运动
体育锻炼宜饭后进行,时间不宜长强度不宜大;
3、药物治疗
包括口服药物与胰岛素;
4、血糖监测
患者需掌握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学会如何监测血糖以及监测的频度;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1、多尿
尿量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经常感到口渴而多饮,多饮会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会有多食的现象发生,食欲亢进,经常感到饥饿而多食。
4、体重下降
体重持续下降,肌体明显消瘦。可通过对糖尿病的合理治疗,控制体重下降,甚至有所回升。
5、乏力
糖尿病患者会感觉自己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还会有视力下降的现象发,,若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糖尿病的并发症
1、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
2、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
3、 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常见的有7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
4、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
糖尿病的危害
1、给病人造成精神压力以及体力上的不便和痛苦。有肾病和没肾病的体力情况不一样,生活质量不一样,而且,面临的威胁、容易造成的精神压力和导致沮丧的情况也不一样。
2、糖尿病虽然不像心脏病那样容易导致猝死,但是该病也是造成糖尿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所见到的因为糖尿病死亡的多是1型糖尿病患者。
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比较小,进展比较快,肾功能比较差,最后会发生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和肾脏病变。
肾病和心脏病关系密切。肾病肯定会造成残废,比如要透析,透析的患者就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另外,肾病患者早亡是肯定的,如果二十几岁得了尿毒症,几乎是活不到正常人的寿命。
3、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比如透析,一般肾病患者每周要透析两次。少透析血液里面的废物就多,人就受罪。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不易吃的太饱,又不能吃太甜的食物,什么都要适量,但也要注意营养。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低血糖症,当血糖降低的太快便发生了低血糖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成人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因省略正餐或延迟用餐时间或激烈运动而引发低血糖症。轻微低血糖症的症状包括嘴巴麻痹、皮肤湿冷、胸部有颤动的感觉和饥饿。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