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周糖尿病(36周妊娠糖尿病)
- 1、孕期遇 “糖” 别慌!一个妊娠期“糖妈”的闯关之旅
- 2、为什么会得妊娠糖尿病?这些 \u0026#34;健康早餐\u0026#34; 正在喂高血糖!
- 3、33岁女子怀孕36周仍坚持健身,当事人:我从事健身行业,也与医生沟通过
孕期遇 “糖” 别慌!一个妊娠期“糖妈”的闯关之旅
#益阳头条##益阳市中心医院#
孕8周遇高血糖对于初次成为妈妈的我来说,除了验孕棒给我带来了喜悦之外,随之而来的便是孕早期强烈的孕吐反应。
面对所有平日里喜欢吃的食物,瞬间没了胃口,我被折磨得身心疲惫,更难过的是在孕8周的产检报告中,看着那个标红又刺眼的葡萄糖数值,宛如一道突如其来的阴霾,从此便戴上了妊娠期高血糖的“帽子”,于是我在网上疯狂搜索,孕期高血糖可能对胎儿以及孕妇本身的危害。
面对孕早期的饮食控制,我不仅难以下咽,更是多了饥饿和孕吐的双重夹击,情绪越来越崩溃和无助。
身陷“不吃”控糖误区刚开始,不吃是我对控糖唯一认知,我试图用这种方法来控制血糖,可任何问题如果没有用对方法解决,那只会适得其反。如此“傻瓜式”的控糖方法,不仅让我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血糖还是“居高不下”,心情更是无比焦虑。
医生助我定制“控糖”计划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益阳市中心医院产科妊娠期糖尿病门诊主治医师陈曦和主管护士陈惠,她们温和且坚定地为我指明了正确方向:“控糖并非禁食,尤其是孕妈妈,更需要在保证自身和胎儿的科学营养摄入下,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她们很有亲和力地和我聊了近一个多小时,这不仅缩短了我和她们之间的距离感,也让我对这个门诊产生了许多信任。对于当时无助迷茫的我来说,仿佛成了我控糖路上的一束光,在两位陈医生的悉心指导下,我踏上了分阶段控糖的征程,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控糖之路。
基于我严重孕早期孕反的特殊性,陈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她没有给我固定餐单,但她给了我“控糖的万能公式”,让孕早期的我更有选择性。
首先盘点了我现阶段不抗拒的食物,然后针对饮食建议开始详细讲解,从主食的选择,到菜品的搭配,再到进食的时间,最后到日常的监测等等,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陈医生的科普下,明白了控糖并不是盲目的饿自己,而是需要科学的搭配和适当的运动等等,尤其对于孕妈妈来说,不仅要给自己注入能量,还要成为胎宝宝“营养输送站”。明白了原来控制血糖还可以吃的这么丰盛,于是我开始结合所接收到的知识,制定一个相对“及格”的控糖饮食计划。
我开始慢慢对碳水、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有了初步的概念,用自己通俗的话来理解就是:主食、蔬菜和肉豆奶。此时的我虽然对这几个词的理解还远远不够,但至少我对生活中所出现的食物开始有了“yes”or“no”的连锁反应。
加入糖妈妈护航群在陈医生的科普后,我加入了“益阳中心医院糖妈妈护航群”,从此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学生时代,每日按时交作业打卡,等待两位陈老师为我批改作业。
刚开始,在短短的几天内血糖依然没有恢复到孕妇正常标准,每日扎手指测血糖让我身心疲惫,只要血糖没控制在标准内,都会一定程度让自己陷入自责和焦虑中,起起伏伏的情绪让我这个差生差点失去了信心,还好在两位老师的鼓励下,我继续坚持,经过14天的努力,再次来到医院复诊时,我的血糖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两位陈医生也说我的气色和精神状态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努力克服惰性进入孕中期,随着胎儿的快速发育,对营养的需求不断增加,控糖难度也随之加大。陈医生适时地为我调整了饮食方案,增加了食物的摄入量,也更加鼓励我进行适度的运动。
每当饭后萌生偷懒的想法时,连锁反应告诉我,血糖就像一个气球,长在沙发、凳子上,只要我的屁股一落地,它就会蹭蹭蹭往上爆炸,这时我便老老实实的开始了饭后运动,久而久之,也便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了。
从孕早期到现阶段,通过定期复查和记录血糖值,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逐渐掌握了控糖的技巧,心中的焦虑也慢慢消散,褪去孕反的我,饮食接收度也渐渐恢复正常,对食物升糖指数有了更多认识的我,开始寻找更多既能解馋,又能维持血糖稳定的食物。
控糖进展顺利,水肿“不期而遇”孕晚期临近分娩,身体的负担愈发沉重,即使按照原来的饮食吃饭,体重也会有点刹不住车,这时我又开始陷入了自我焦虑中,担心宝宝会不会长的太大,或是肚子上会不会突然爆出妊娠纹。
在36周的B超中,我惊讶的发现,我的宝宝确实有点的偏大,孕晚期的自身的水肿几乎也是每个孕妈妈会经历的事情,当然我也不例外,可能在32周最难控制的时期,因为没有太过严格的管控而超标了。
两位陈医生密切关注着我的血糖变化和胎儿发育情况,根据我的产检结果,精准微调控糖方案,适当增加孕妇操这种全身运动,减少油脂和盐的摄入,仅几天水肿就逐渐消失了,腿也完全不肿了,在她们的有效建议下,自己和宝宝出生时的体重都得到了控制(附日常打卡作业)。
在医生的专业指导和悉心关怀下,我成功实现了孕期不打胰岛素也能维持血糖稳定的目标,这对于最开始那个毫无信心的我,无疑是最惊喜和开心的地方。而最值得我骄傲的事情当然是最终迎来了健康可爱的宝宝。
通过这一段长达8个多月的“进修”,我也从一个控糖小白,到控糖群里“留学最久的学生”。从孕早期、孕中期到孕晚期,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难度和问题,整个孕期我就像一个在不停打怪冲关的选手。我想,这段充满挑战的孕期控糖经历,将会影响我的一生。
在食品添加剂和糖分陷阱无处不在的今天,即使血糖正常的普通人,适当控糖对自身的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今后的我,虽然做不到无时无刻的控糖,也需要用自律来为自己未来的健康做储备了。
结束“控糖”之旅,唯有感恩致谢终于结束了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处,中间不易只有自己知道,控糖并非轻松,甚至说这是一段自我怀疑、放弃、坚持、崩溃、被鼓励、又到自我治愈的过程。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孕育过程,虽充满艰辛,却也蕴含着无尽的希望与美好。再次感谢益阳中心医院的产科医生和护士们对我的照顾和指导,你们给足了孕妈妈们安全感和温暖,感谢每一个凌晨为我们批改“作业”,感谢不厌其烦为我们解答各种疑问,感谢温柔热情且极具亲和力的悉心指导,你们是真正值得让人尊敬的白衣天使!
莫莫
2025年6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莫莫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为什么会得妊娠糖尿病?这些 \u0026#34;健康早餐\u0026#34; 正在喂高血糖!
怀孕后突然被告知 “血糖超标”,是不是一脸懵:“我没吃太多糖啊?” 别冤枉甜食了!妊娠糖尿病(GDM)的真相藏在你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里 —— 可能是一顿看似健康的早餐,一次 “懒得动” 的追剧,甚至是熬夜刷手机的某个夜晚。今天就用数据和趣味解读,揪出那些 “隐形升糖凶手”!
1
这些健康食物竟是升糖高手!
(一)“伪健康” 早餐陷阱
真相:
煮粥时间越长,淀粉糊化越彻底,GI 值越高(如熬煮 1 小时的杂粮粥 GI 比米饭高 10%)。
全麦面包若含精制面粉,实际纤维含量<3g/100g,升糖速度堪比白面包 。
(二)水果 “甜蜜暴击”
荔枝 / 葡萄:10 颗荔枝含 15g 糖,相当于 3 块方糖,餐后血糖飙升风险比苹果高 40% 。
果汁代替水果:一杯 200ml 橙汁含 12g 糖,且缺乏纤维,血糖波动幅度比吃 whole 橙子大 25% 。
(三)隐形糖 “刺客”
调味品:一勺番茄酱含 4g 糖,一勺蚝油含 3g 糖,不知不觉每天多吃 10-15g 糖 。
加工食品:即食燕麦片、速溶豆浆粉含麦芽糊精,GI 值比天然食材高 30% 。
2
不动 熬夜 = 代谢罢工!
(一)久坐的 “代谢惩罚”
肌肉流失:每天久坐>8 小时,肌肉量每年减少 1.5kg,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12% 。
脂肪囤积:腹部脂肪每增加 1cm,胰岛素抵抗风险上升 8% ,这就是为什么孕中期后血糖更容易失控 。
(二)熬夜的 “激素叛乱”
饥饿素飙升:熬夜到 23 点后,饥饿素水平比早睡者高 28%,导致夜间加餐概率增加 55% 。
生长激素紊乱:凌晨 1-3 点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熬夜使其分泌减少 40%,影响脂肪代谢 。
实验数据:
连续 2 周睡眠<6 小时的孕妇,空腹血糖升高 0.5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增加 22% 。
3
这些体质天生易中招!
(一)胰岛素抵抗 “祖传密码”
遗传负荷:父母有糖尿病,子女 GDM 风险增加 2.3 倍;若双方都有,风险飙升至 5 倍 。
多囊卵巢(PCOS):70% 的 PCOS 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孕早期 GDM 筛查异常率比正常孕妇高 45% 。
(二)脂肪分布 “致命弱点”
腹型肥胖:孕前腰围≥80cm,GDM 风险比腰围<70cm 者高 3.6 倍 。
脂肪细胞 “毒性”:内脏脂肪分泌炎症因子(如 TNF-α),使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 30% 。
4
激素 “regnancy 特供陷阱”
(一)胎盘分泌的 “升糖大军”
人胎盘生乳素(HPL):孕 20 周后浓度飙升,使母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 2-3 倍 。
雌激素 孕酮:抑制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0.3-0.5mmol/L 。
(二)代谢 “双重负担”
胎儿需求:孕中晚期胎儿每天需消耗 25g 葡萄糖,若母体储备不足,会启动糖异生(分解蛋白质供能),反而加剧血糖波动 。
胎盘老化:孕 36 周后胎盘功能下降,胰岛素抵抗可能突然加重,导致晚发型 GDM 。
5
这些行为正在 “累加风险”!
(一)饮食 运动 “风险乘法”
高 GI 饮食 久坐:GDM 风险比健康生活方式者高 6.8 倍 。
低 GI 饮食 每天散步:风险降低 52%,甚至比孕前瘦体质者更低 。
(二)年龄 “暴击指数”
25 岁孕妇 GDM 发生率 8%,35 岁孕妇升至 21%,40 岁以上达 35% 。
年龄每增加 5 岁,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 10%,导致血糖调节能力下降 。
6
从今天起做 “抗糖体质”!
(一)饮食 “321 法则”
3 拳原则:每餐主食 1 拳、蛋白质 1 拳、蔬菜 2 拳 。
20 分钟法则: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可使餐后血糖峰值降低 1.2mmol/L 。
1 份坚果法则:每天 20g 原味坚果(如核桃 杏仁),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二)运动 “碎片化革命”
家务燃脂:(非孕期)擦地板 30 分钟 = 散步 20 分钟(消耗 80 大卡)。
办公室微运动:(非孕期)每小时起身深蹲 10 次,可使下肢肌肉摄取葡萄糖效率提升 15% 。
(三)睡眠 “修复工程”
23 点前入睡,保证 7-8 小时睡眠,使饥饿素水平恢复正常 。
睡前 1 小时喝温牛奶(含色氨酸),助眠同时抑制夜间加餐冲动(成功率 78%)。
7
妊娠糖尿病是 “习惯累积”!
别以为 GDM 是 “运气不好”,它更像是身体对长期不良习惯的 “抗议”。那些你每天喝的奶茶、久坐的沙发、熬夜的手机,都在悄悄给血糖 “挖坑”。但幸运的是,只要从现在开始调整 —— 吃对三餐、动起来、睡好觉,就能大幅降低风险。
数据彩蛋:孕前 3 个月开始坚持低 GI 饮食 每周 150 分钟运动的(例如饭后散步等简单运动,不可激烈运动)女性,GDM 发生率仅 5.6%,比对照组低 64% 。所以,与其怀孕后提心吊胆,不如从备孕时就打造 “抗糖体质”—— 毕竟,健康宝宝的第一步,从控制血糖开始~
最后提醒:即使确诊 GDM 也别慌!90% 的患者通过科学饮食和运动就能控制,记住:你今天的每一次克制,都是给宝宝未来健康的 “储值”~
33岁女子怀孕36周仍坚持健身,当事人:我从事健身行业,也与医生沟通过
12月7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浙江杭州一33岁女子怀孕36周仍坚持健身,引发网友热议。
视频内容显示,这名女子挺着大肚子,做着各类高难度的伸展动作和力量训练,让人既担忧,又佩服。
视频最后,女子对着镜子秀起肌肉,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
当事人刘女士介绍,自己怀的是双胞胎,从怀孕12周开始每周会健身3次。“怀的是第一胎,孕早期会有各种不适症状,与医生沟通之后,我老公就安排了一些合理的营养搭配,并且带着我一周做3次运动。”
另据长沙电视台“星视频”报道,刘女士和其丈夫都是从事健身行业,开始健身以来,整个孕期身心健康,吃喝倍香。
根据视频线索,九派新闻找到了当事人的社交账号,其分享内容主要为孕期的训练内容和生活日常,最近一次更新是在12月7日14时。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运动使人快乐,很棒!”“小宝宝出生后肯定是壮壮的!”“看起来各方面状态都很好的样子,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帮助果然很大!”
也有网友认为,“不能过度运动啊!”“大家不要盲目模仿,这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怀孕期间这样健身,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吧?”
据了解,不少人担心怀孕后运动会“动胎气”。实则不然,在自身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孕期锻炼有许多好处。
能够改善情绪,减少抑郁;改善胃肠道功能,预防和缓解便秘;控制体重,减少巨大儿,减轻分娩难度;有效减少胰岛素抵抗,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等妊娠并发症;增加肌肉力量,增强分娩时的体力,进而促进分娩,减少剖宫产。
如果孕妇存在严重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或子痫前期,以及未控制的高血压、甲状腺疾病、1型糖尿病、前置胎盘、宫颈机能不全、持续阴道出血、先兆早产、复发性流产史、早产史、严重肥胖、营养不良或极低体重、双胎妊娠等特殊情况,应在医生详细评估、综合考虑利弊后再决定能否运动,并给予运动形式、频率、强度等建议。
无运动禁忌的孕妇,可以每天进行30分钟中低强度的运动,如孕妇体操、疾步走、跳舞、上下楼梯、上肢举重(不超过5千克)、散步、轻体力家务等。
运动应循序渐进,注意运动形式、持续时间及运动幅度,特别是孕早期及孕晚期,运动过程中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九派新闻视频、长沙电视台“星视频”、华声在线、当事人社交账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