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治疗正确的是(糖尿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可逆转、可停药?专家回应……

近日,“糖尿病可逆转停药” 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发广泛热议。一份名为 “糖尿病逆转” 的指南声称,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就能实现糖尿病病情逆转,这一说法让众多糖尿病患者纷纷关注,然而,这背后究竟是真实的科学突破,还是一场概念混淆的误会?

据《美国生活方式医学杂志》发布的首部 “糖尿病缓解” 指南显示,糖尿病与肥胖存在紧密关联。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带来的体重降低,不仅能够延缓或预防 2 型糖尿病,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实现病情 “完全缓解”。此消息在网络上广泛转发后,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 “成功案例”,有人称减重 12 公斤后,餐后血糖降至 6.1,空腹血糖为 5.4;还有人表示减重 35kg 后,空腹血糖从 18 降到了 5.1。

该指南将实现糖尿病缓解的方法总结为 “六大生活方式干预支柱”,即营养、身体活动、压力管理、睡眠、社交联系和避免危险物质。那么,按照这份指南操作,真的能让糖尿病患者实现病情逆转并停药吗?对此,临床医生给出了明确回应,指出这一表述存在严重的概念混淆。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代喆解释道:“从生活方式干预指南的角度来看,其中所提到的干预方法确实非常科学,值得肯定。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糖尿病在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后的阶段性改善,不能称之为‘逆转’,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缓解’。” 通过对《“糖尿病缓解” 指南》英文原版与中文翻译的比对可以发现,英文表述为 “diabetes remission”(缓解),而非 “diabetes reversion”(逆转),正是翻译上的差异导致了概念的混淆。

虽然 “缓解” 和 “逆转” 仅有一词之差,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却意味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代喆主任进一步说明:“缓解是指在临床上,患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将血糖控制良好,但前提是必须持续坚持生活方式干预。而逆转的意思是疾病从根本上好转,患者能够完全像正常人一样,随意吃喝且血糖调控不受影响。”

根据目前的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不过,对于超重肥胖的人群来说,通过正确的行为干预,确实能够改善身体状况。代喆主任强调:“饮食管控对降低食物升糖指数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控制血糖升高幅度。运动同样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基石,中国 2 型糖尿病指南建议,每周进行 150 分钟以上中等运动强度为主的运动,这对改善血糖控制、缓解胰岛素抵抗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糖尿病逆转指南》的发布,糖尿病管理模式正从被动治疗逐渐转向主动行为干预,这为患者展示了 “医学可控” 的积极前景。但专家特别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将 “缓解” 误读为 “治愈”,切不可因误解而擅自停药。患者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时,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科学管理病情。

记者:童亮、刘方

通讯员:夏萌萌

来源: 经视直播

老有所医|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全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1.9%,8-9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同时,糖尿病老龄化特点明显。据调查数据,我国70岁及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7.3%。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中约有3550万名糖尿病患者,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4。

糖尿病应如何治疗?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糖尿病亚专业组组长许岭翎给出了相关建议:

糖尿病应如何治疗?是否需要终身服药?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即综合治疗的五大原则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个人监测及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上遵循低热量平衡膳食;运动上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选择可增强平衡感和肌肉量的运动。

药物治疗一般分为口服降糖药和注射类降糖药,根据患者胰腺功能、生活干预等情况而定。糖尿病属于无法根治的慢性病,患者应正确看待终身服药这一问题,坚持科学合理的治疗,尽可能让并发症不发生或晚发生。

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

遵医嘱坚持科学用药。平日里,做好个人血糖、血压、体重等指标的监测,观察是否出现糖尿病足,家属留意患者是否有呼吸睡眠暂停的问题。定期去医院做血脂、尿蛋白等指标的监测,并检查是否出现糖尿病相关眼底病变。

北京协和医院与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内分泌科、北京市普仁医院内分泌科、北京航天总医院内分泌科、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内科、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等18家医联体签订了分级诊疗合作、预留号源,老年人可先就近选择医院,如需转诊,可转到北京协和医院就医。

便捷挂号攻略:

“北京协和医院”App及小程序都可进行挂号。老年人可到医院门诊的老年服务友善窗口,工作人员会帮忙做好手机建档和预约挂号。

放号时间:

每天下午3点投放一周后的号源。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治疗糖尿病的“驾好五驾车,做好五件事”

对已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控制好血糖,就是对糖尿病并发症最好的预防。我们把控制糖尿病形象地比喻为“驾好五驾车,做好五件事”。

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是什么呢?

①糖尿病饮食治疗:使糖尿病患者做到合理用餐,为治疗糖尿病的其他方法定基础。

②糖尿病运动治疗:让患者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和健康的身体,同时减轻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

③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当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脂及其他药物,使病人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度维持在正常的状态。

④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其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真正了解糖尿病,知道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和处理糖尿病。

⑤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尿各项指标、心电图及眼底检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并有效指导治疗。

糖尿病的预防要做好哪五件事呢?

糖尿病预防,是潜在糖尿病患者和已发病患者都关注的事。潜在患者希望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避免患上糖尿病,而已患病者希望自己能够远离糖尿病并发症。实际上,预防糖尿病或是避免并发症并不难,只需做好以下五件事。

1.合理饮食

饮食要合理,要特别注意避免进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样不仅可以维持正常生理需求,还有利于控制体重,防止肥胖,进而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控制病情的发展。此外,合理饮食对胰岛功能的维护和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2.适当运动

糖尿病患者应以步行运动的方式为主,运动期间为确保安全,应注意以下问题:为了防止出现低血糖,不要在空腹的时候运动,运动时应随身带些糖果,当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可立即进食;为了预防损伤,要注意选择适宜的运动环境,运动时所穿的鞋袜要尽量柔软舒适;当增加运动量或是改变运动方式的时候,最好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3.限制烟酒

吸烟不利于糖尿病的预防。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这是一种能够使血糖升高的物质。饮酒会对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利于预防糖尿病,因而应当适当地限制饮酒。

4.防治高血压

研究认为,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引发高血压的诱因。这主要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可使水钠潴留,血容量加大,收缩压增高。而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当血管的顺应性降低时,血压则会增高。因此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若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则更容易引起心脑肾的并发症,甚至会造成肢端坏疽,或是失明。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地防治高血压,这样能够有效地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5.避免负面情绪

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伴随精神的紧张、心理的压力以及情绪的激动,易引起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进儿茶酚胺及其他升高血糖的相关激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因此,人们要尽量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以及长期的精神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