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安阳糖尿病(安阳糖尿病最好三个医院)

河南经济报 0
文章目录:

安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助力基层能力提升 筑牢基层健康防线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张芳 沈莺 齐德军

近日,安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成功举办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由安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安阳市中医院副院长仇丽伟主持,来自全市各基层医疗机构的近百名医务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旨在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管理水平,推动糖尿病防治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糖尿病防治服务。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糖尿病防治的“第一道防线”,其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此次培训,安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精心组织,邀请多位糖尿病防治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内容涵盖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诊断与分型、治疗与管理、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效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和防治能力。

此次培训的开展,将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防治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糖尿病防治工作关口前移,实现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就医获得感。

安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于2024年10月31日通过考核评估正式授牌,安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将在省糖尿病防治中心的指导下,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加强基层糖尿病防治体系建设,完善糖尿病防治网络,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糖尿病防治服务。

安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举办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培训

近日,安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举办了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糖尿病防治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由安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安阳市中医院副院长仇丽伟主持,安阳市各基层医疗机构的近百名医务人员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了多位糖尿病防治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内容丰富,涵盖了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诊断与分型、治疗与管理、并发症防治等多个方面。此次培训旨在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在糖尿病防治方面的管理水平,推动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确保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更优质、便捷的糖尿病防治服务。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糖尿病防治的前沿阵地,其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影响。通过培训,基层医疗机构的糖尿病防治服务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将得到更合理的分配,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将向前推进,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就医满意度。

安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成立于2024年10月31日。该中心致力于加强基层糖尿病防治体系建设,完善糖尿病防治网络,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糖尿病防治服务。(张芳)

用医术和医德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写下传奇——记安阳地区医院糖尿病科主任张永选

糖尿病,这是一个让许多人胆战心惊的名词。 然而,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医疗战场上,有一位名医生,用他的医术和医德,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写下了传奇。他就是安阳地区医院糖尿病科主任、安阳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安阳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濮阳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张永选。

从医二十余栽,张永选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治,对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肥胖、低钾血症、低血糖、骨代谢异常等疾病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治疗糖尿病足及复杂创面修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是患者最知心、最暖心的朋友,是和病友一起对抗糖尿病的英雄,也是积极宣传糖尿病防治的实行者。

“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帮助患者顺利解决问题是我最高兴的时候。”10月12日,在安阳地区医院东区分院的糖尿病科室里,张永选这么说道。

张永选选择医学是受身为医生父亲的影响,从小看父亲给患者看病,被患者实实在在地需要着,也曾目睹父辈医治百姓疾苦的场景,张永选的内心深处埋藏着对医学的热爱。他想这是一门深博的学问,更是一门救死扶伤的神奇技艺。后来,他如愿考上医学院,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儿时梦想。多年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更是让张永选对糖尿病这一顽疾有了深刻认识,他决心用自己的医术和智慧,为患者战胜这个可怕的敌人。

“预防糖尿病,宣教比治疗更重要。”张永选常这么说。这些年,他一直在安阳地区下乡、下机构、下社区去搞糖尿病知识宣教,介绍“怎样预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应注意些什么”“糖尿病会有什么并发症”等知识,教大家从饮食、用药等方面来预防糖尿病,疫情前先后举办两届太行糖尿病足创面修复论坛 请来著名糖尿病护理专家 澳门镜湖医院的护士长讲解糖尿病保健知识,连着几年在世界糖尿病日义务宣讲……

“真的发展到糖尿病足的时候,再去治疗就非常麻烦,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给家庭造成的压力都很大。如果能早早地预防,事半功倍,就能给这些人减轻很大很大的负担。”张永选这么说。

“‘一周上8天班’是我们给张主任起的外号。张主任是我们科室最忙的人,没有之一,他就是那个‘一周上8天班’的人。有一次有一个病人找张主任,问我,‘张主任今天会不会不来医院了?’我说,‘不会的!他一周上8天班,没有一天不来医院的。”提到张永选,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糖尿病科护士长武玉红笑着这么说道。

“我母亲因为患糖尿病,脚都烂了,发高烧快40度,我们一直带她到处求医问药,别的医院都是让我们截肢。多亏了张主任悉心治疗,耐心调理,给我们用的药还很便宜,我妈烧也退了,各项指标很快趋向正常,后来就顺利出院了。”今年7月,有个患有糖尿病的70岁老太太,足部溃烂,伴随发高烧,在别的医院一直治疗,别的医院让她截肢。老太太的家属一路打听找到了张永选。张永选对老人患处进行切开、引流、清创等,开了4个口进行引流,还给老太太用了4块钱一盒的庆大霉素,老太太住了 20多天院,烧也退了,溃烂的患足消肿了,原本被别的医院要求截肢的脚也保住了。老太太和她的家人激动地连声感谢:​“张大夫真是医德高尚的一代名医!太感谢您了!”

“2018年,我在林州一个兄弟医院坐诊,有个林州开大车的司机被送进医院,当时他空腹因为空腹喝了3瓶绿茶饮料,一直不停喘,渐渐意识模糊不清 情况很是危急。当时具体病因不清楚,医生说‘我们医院治不了,你去安阳的医院救治吧!’”采访中,张永选讲起了这么一件事。当时那个大车司机都被送上救护车准备拉到安阳救治,大车司机的表哥在那个医院当医生,刚好听说张永选也在那个医院出诊,赶紧让救护车掉头回了医院。大车司机既往身体健康 没有糖尿病,仅根据一个化验单,做了病情研判之后,考虑其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即立断给患者用上了胰岛素,手和脚打了三个吊瓶,三路一起输液,短短一个小时之后,司机就不喘了,血糖指数也渐渐恢复正常,被张永选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类似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人心换人心。你真心对病人好,病人是能感受到的。”张永选常这么说。

有一次,张永选从外地出差回来,回到火车站正是凌晨3点多,他打了一辆出租车准备回家。途中,出租车司机忽然说:“我不要您的车钱了,我听过您讲课,感觉很受益。”类似的事情还很多。还有一次,张永选和同学在一起大排档吃烧烤,当他去买羊肉串的时候,烤羊肉串的商户也硬是不肯收钱,他说是自己亲戚曾经是张永选的病人,在治病过程中了解到张永选的为人,很是敬重张永选。

“遇到这类事情,心里总是感觉很暖。”讲到这里,张永选朴实的脸庞浮现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在工作中,不仅细心耐心帮病人救治,对待病人更是像亲戚朋友一样对待。“一人得病,全家找你。”这种情况在张永选的病人中是很常见的事情。

张永选的科室里,总是排满了就诊的病人。他像一个贴心的长辈,细心聆听每位病人的病情,用温和的语言安抚他们的恐惧与焦虑。他相信,病人的心情对治疗同样重要,只有让患者感到舒心和放心,主动 自发的控制饮食 运动 治疗才能事半功倍。

在治疗过程中,张永选不拘一格,多年研究,他对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有独特的治疗方案。此外,他还推崇健康饮食和心理疗法,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吃苦瓜不降糖,喝稀饭升糖快。”“少喝稀饭,喝稀饭相当于喝了一碗糖水。”“牛奶,豆浆,白开水,紫菜汤,这是最健康的汤饮。”……这些都是张永选常挂在嘴边的。

在张永选的办公室书柜里,放着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他相信如果有适合的家庭心理教育,年少的病人在病情上也会很受益。前两年有个19岁男生,年龄不大却已患有糖尿病2年多。究其病因,是因为喝太多饮料导致的。这个男生因糖尿病发作导致昏迷,在张永选的科室抢救,当时他的血糖指数已达40多,是张永选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住院期间,张永选发现这个男生就像个“巨婴”,生活里事无巨细都由妈妈做主,主动性很缺乏。于是张永选就经常鼓励他,告诉他“男儿当自强 ”,还推荐了一些心理学书籍给他。后来男孩出院后,在张永选的引导下,他的心理问题也有所改善,他很感激张永选,现在还经常发微信给张永选,两个人成了忘年交。

在工作中遇到因自身疾病而情绪低落的老人,张永选也总是用正向语言来鼓励他们,给他们燃起生的希望。

张永选从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无论病情有多严重,他都会坚持治疗,直到病人康复。他的医术传奇,不仅仅在于他的治疗手段,更在于他的医德。他用真诚和善意关爱每一个病人,让他们感受到医者的悉心呵护。

从事内分泌、糖尿病临床工作20年余,发表论文15篇,参编专著3部,曾获两届院医德医风标兵 两届医院十佳青年医师 优秀共产党员 获市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对于自己所取得的诸多成绩,张永选只说了一句话,医者初心,这是医生的责任。

采访的最后,张永选给“糖友”们提了几点生活方式调整建议,一合理的饮食,二懂得疏解情绪,拥有健康的心理,三从正规渠道获取糖尿病健康管理知识。他说:“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目标,持之以恒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关键,控糖如此,人生亦是如此,愿与君共勉。”(王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