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锻炼身体有用吗(糖尿病锻炼身体是早上好还是晚上好)
糖尿病人经常运动好处多,这5个好处最明显!
都知道运动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不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免疫力,还可以帮助维持体重,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运动更是一种能够降低血糖的好方法,因此糖尿病人在平时可以坚持多运动,对降低血糖有很大的好处。
糖尿病人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一、帮助改善脂类代谢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人如果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肌肉中脂蛋白酶的活性,这种物质可以帮助脂肪快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脂中的胆固醇含量,进而防止高血脂的出现还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
二、帮助控制血糖
运动能够帮助糖尿病人提高名胰岛素敏感性,还能够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让身体多余的脂肪和热量被大量消耗,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一般来说,一次中等量的运动能够帮助维持12个小时的降糖效果。
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大多数二型糖尿病人是因为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因此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肌肉脂肪对胰岛素的耐受力,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降低胰岛素抵抗,让胰岛素能够更好的帮助肌肉失去葡萄糖和利用葡萄糖。
四、改善心肺功能
运动会让患者身体需要大量的氧气,就可以让患者身体的循环和呼吸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帮助增强血管弹性,进而能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防止血糖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出现。
五、帮助控制体重
有研究发现,大多数二型糖尿病者会出现肥胖的现象,而通过运动能够让身体的脂肪被快速消耗,也就能够让体重快速下降,并且让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而且运动对于本身肥胖的糖尿病人来说可以起到减重的效果,只有做到体重下降,才能够让血糖稳定,不容易发生波动。
温馨提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经常运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只是在运动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自己的血糖,由于运动会让身体内大量的能量被消耗,也就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糖尿病人在运动期间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血糖,如果有出现头晕、乏力、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就要及时停止运动,并且补充食物,让自己身体的能量充足再进行运动,能够防止意外的发生。
掌握这3个关键点,糖尿病患者运动后血糖一定能降,众多糖友亲测有效
60岁的刘阿姨,是我的邻居,每天下午步行锻炼1小时,空腹血糖由7-8mmol/L降到了5-6mmol/L之间。
周围的糖友听到这个效果后,都跟着动起来了,但张阿姨的血糖并没有降。经过详细了解,我发现张阿姨的运动方法不科学。
运动降血糖一定要讲究科学,这3个关键点一定要抓准。
1.双管齐下: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都要做
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的组合运动,比单一的运动更有优势。
它可以结合两种运动的优势,提升血糖控制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及降低炎症,能在相同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打太极拳、乒乓球、网球、太极柔力球、游泳等。
常见抗阻运动包括:弹力带力量练习、平板支撑、深蹲、哑铃操等。
2.运动方案需量身定制
运动时间:最佳运动时间应在进食1小时后,即吃第一口饭算起的1小时后。一般情况下,此时血糖升到最高值,运动不仅不易发生低血糖,而且还能避免餐后高血糖的发生。
运动频率:糖友每周至少要运动5次,以增加热量消耗并减重。在身体许可的前提下,肥胖糖友,更应该坚持每天运动。运动间歇超过3-4天,胰岛素敏感性会降低,运动效果降低。
运动强度: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运动即可,即最大耗氧量的50%,即运动时所达到的心率为170-年龄。如一个50岁的糖友的中等强度运动心率为170-50= 120次/分钟是比较合适的。
运动项目:不同类型糖友可以参考以下建议选择项目。
- 轻度糖尿病无并发症糖尿病:大强度短时间的运动,既可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又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运动任务,比如游泳、慢跑、快走。
- 老年糖尿病:小强度的运动项目,并适当延长运动时间,比如健步走、太极拳、羽毛球等。
- 患糖尿病足糖尿病:选择上肢运动为主的项目,如传统体育运动“抖空竹”。
- 伴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避免较大举重、打球、跑步这类强度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
- 伴肾脏病变糖尿病:选择可耐受的中等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拳、广播操等。
每个糖友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不一样,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可以请熟悉的医生参考自身血糖情况和体质,给出合适的运动处方。
3.牢记坚持的原则
运动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坚持很重要。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90分钟的较大强度运动,或者中等和较大强度运动相结合,可以消耗至少1000千卡的能量。
坚持才能胜利。
经过调整,张阿姨的血糖也降下来了。希望每一位糖友都能通过运动获得更多的降糖益处。
作者:楚门
糖尿病患者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但是几个禁忌要注意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的提高,患有各种疾病的人数也在不断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国则成为了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接受治疗之外,还需要通过日常中的饮食控制和锻炼来控制血糖,运动不仅能够减肥,还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而在运动中消耗的糖分能够很好的被身体利用,增强患者的体质。
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这几个禁忌。
高强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确实能够非常有效的让身体中的糖分被消耗掉,但是在长期高强度的运动中会让身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甚至会引起昏厥、糖尿病酮酸症等症状,危及患者的生命。选择适度的运动强度来帮助平衡身体内的血糖。
清晨锻炼
很多人认为清晨的时候空气清新,人体精神状态也很好,很适合运动。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夜过后,人体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和水分,起床运动会给人体带来负担,引发低血糖,而且医学统计表明,清晨不仅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间,也是猝死最多的时刻,发病率占61.3%。
走石子路
大家都觉得脚底有很多穴位,走石子路可以按摩脚底的穴位活络筋骨。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走石子路对糖尿病患者非常不好,容易形成糖尿病足,另外,冰凉的石子会让足部的血管收缩,不利于病情的改善。
晚上十点之后,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静,人体正在为睡眠做准备,而在这个时候运动的话,会让身体处于亢奋状态,影响睡眠和血糖、血压的平稳。
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可以有效的帮助平衡体内的血糖,但是做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做好运动前的准备,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把握好运动的时间,最好在运动的时候有人在身边陪护。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