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麻痹 糖尿病(糖尿病型眼肌麻痹)
警惕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中西医结合治疗消除“视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糖、高脂、高能量等饮食结构改变了粗茶淡饭的饮食习惯,导致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糖尿病只要控制好血糖,对身体的危害相对较小,但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因严重程度也不一,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又一大疾病,其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中医称“视岐”)既常见又烦人。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皮下垂、眼珠活动障碍、瞳孔散大,看东西有重影、单眼视物正常,个别还有眼球突出、球结膜下出血等症状。因为看东西有重影,患者还容易出现头痛头昏、眼眶痛、恶心、呕吐等苦不堪言的情况,严重时眼部肌肉完全麻痹无力,无法走路,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感冒、劳累、酗酒、熬夜、长时间用眼后容易复发或加重。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可伴有多种眼球运动神经受累,并会波及到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及滑车神经等颅神经,以动眼神经麻痹最为常见,其次是外展神经麻痹,发病率约为1%,且随年龄增加、病情加重而递增。
目前认为糖尿病的高血糖导致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致使供应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的血管发生闭塞缺血,无法获取充足的氧分和营养而发生病变,导致神经缺血缺氧变性,使动眼神经麻痹和外展神经麻痹,继而引起相关肌肉功能障碍。高血糖通过竞争抑制作用及细胞内增高的山梨醇使细胞外肌醇进入细胞内减少,细胞合成磷酯酰肌醇减少,导致Na -K -ATP酶活性下降,细胞内钠离子积聚,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进一步影响轴索与胶质结合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引起神经损伤,进而导致神经轴突的坏死和脱髓鞘坏死等,导致神经麻痹;除了血管性病变之外,糖代谢紊乱以及B族维生素代谢异常也是导致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重要原因。
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发现视物有重影、视力下降、头晕头痛等不适时,必须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除复视,不再“视岐”。
一是严格控制饮食和控制血糖。
二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营养神经类药物,适当补充维生素,服用三磷酸腺苷、地巴唑、维生素B族、肌苷、加兰他敏、复方血栓通片等;必要时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加肌苷注射液20mg,混合后行麻痹眼球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三是当复视严重无法走路时,遮盖麻痹眼,解除复视,或遮盖健眼;视力相等或相差不大者,可交替遮盖。
四是更需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在中医学中属“视歧”“风牵偏视”“视一为二”“目偏视”等范畴,《黄帝内经》记载:视岐,又称视一为二证,目视一物为二候,是指一物为两物证候。消渴患者气阴不足、脾胃失调、血瘀、痰浊等,加之风伤筋脉,邪滞经络,导致经络之气受阻,引起约束(眼外肌)迟缓或拘紧或麻痹,产生复视。中医辨证施治:①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方药活血利水明目汤加减。②风邪中络证,治法疏风通络、扶正祛邪;方药小续命汤加减。③风痰阻络证,治法健脾利湿、豁痰通络;方药六君子汤合正容汤加减。④脉络瘀阻证,治法活血行气、化瘀通络;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⑤阴虚风动证,治法平肝潜阳,息风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必要时配合针刺治疗:每次选2~4个穴,每日1次,10日为一疗程。常用穴位:风池、睛明、瞳子髎、承泣、四白、阳白、丝竹空、太阳、攒竹。
五是进行心理疏导,注意劳逸结合,戒酒,避免用眼过度等。(通讯员 罗建国)
糖尿病可致盲,专家呼吁糖尿病患者及早发现治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晨赫)今年11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在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项目启动会暨爱尔眼科糖尿病眼病专科门诊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我国约有3200万名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超过7成在就诊时已经有不可逆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专家呼吁患者尽早治疗,术后随访。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糖尿病患者(20-79岁)数量已高达1.164亿人,位居全球第一。糖尿病可引发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眼肌麻痹等多种眼部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底并发症之一,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糖网患病率为24.7%~37.5%。按此估算,我国糖网患者在3200万~4800万。
“一般而言,糖网到了晚期,会让患者失明,且无法挽回已丧失的视力。”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院长唐仕波教授表示,由于糖网严重可致盲,且病程不可逆,已成为工作年龄段(20~64岁)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疾病,是这一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因眼部不适或视力严重衰退就诊时,有超过70%的已因严重的眼部病变导致了不可逆转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专家会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湖北省区总院长邢怡桥教授强调,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糖网可以通过眼底用药、激光、手术等方式治疗,发现和治疗越早,对视力的损伤就越小。
邢怡桥同时强调,糖网是一种伴随糖尿病的眼底疾病,一次治疗不能彻底治愈。糖网经过治疗后,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好,仍有可能会再次出现眼底出血等情况。所以术后随访、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活动当天,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项目也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爱尔眼科作为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将为16个城市的基层公卫人员进行专业的糖网基础诊断及治疗培训。
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副总干事张涵表示,许多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悲剧其实是可以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避免的。此次启动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项目,就是为了通过系统的培训,提升基层公卫人员对糖网的认识,将预防的关口前移,实现糖尿病患者眼底疾病的早发现,为高危患者争取到早治疗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保护视力,大幅降低不可逆性致盲的发生。
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如何防治“糖网”
专家简介
陶明,主任医师,副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副主任。甘肃省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甘肃省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组长。从事眼底病诊治工作多年,对各种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玻璃体手术、眼底内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经验。
糖尿病会影响眼睛的各个部位,比如糖尿病患者容易长麦粒肿、患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白内障、角膜上皮剥脱,还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眼科手术以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出血多、角膜水肿、角膜上皮损伤、眼内炎等并发症的危险也相应增加。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眼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各种致盲眼病中约占8%。
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超过10%,也就是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在1.3亿-1.5亿左右,而这其中约有35%的糖尿病人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因为糖尿病受医疗技术影响只能控制不能根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只能控制,不能根治。所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预防和发现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防可控的。
哪些人易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发生糖网的危险因素中最主要的两点就是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病程大于10年的患者中,超过7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糖网,病程大于20年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将超过90%。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降低1%,糖网发生的风险将降低21%,进展的风险将降低43%。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血糖,防止血糖波动,预防糖网的发生远比出现糖网后再进行治疗要重要得多。
另外,还有一些危险因素也会增加糖网发生的几率,比如高血压、高血脂、贫血、肾功能不全、妊娠、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没症状不等于没眼病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多,当他们的眼睛有一些轻微改变时,常常误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衰退或者白内障。另外,糖网一般由视网膜中周部开始,早期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临床上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没有症状所以从来没有进行过眼科检查,等到出现视力下降再来检查时已经进入了晚期,治疗困难而且效果也不好。也有不少患者是因为出现了眼睛的问题,眼科医生怀疑是糖尿病引起的才去检查血糖,结果发现已经发展为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了。
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和糖尿病的病程密切相关,糖尿病病程越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就越高,潜在的致盲危险也越大。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高血糖和高血压可以损伤视网膜血管。受损的血管会引起出血和渗出,视网膜水肿,导致中心视力变差。与此同时,视网膜生长出新血管,进一步导致视力下降。糖尿病还会导致糖尿病性的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的白内障,均会导致视力下降。后期会出现新生血管性增殖、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最终导致失明。
糖尿病患者从确诊时就应当立即到眼科进行眼底散瞳检查,如果发现已经有糖网表现,应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暂时没有糖网表现的患者也应当每年检查一次,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患者无论眼底是否有糖网表现,都应当每1-3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如果已经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闪光感、眼前漂浮物、看东西变形或者视物遮挡、眼红、眼疼等症状,可能已经患了糖尿病眼病,应当尽快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
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和散瞳后的眼底检查是糖尿病患者应当进行的最基本的检查。由于糖网的病变经常出现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在不散瞳的情况下很难发现,因此散瞳检查是非常必要的。眼科的OCT检查是一项无创的眼科检查,它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引起的黄斑水肿是非常有帮助的,往往比医生的肉眼判断更为准确。对于一些有视力下降或者视物变形的病人,如果怀疑存在黄斑水肿,必须做OCT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糖网的治疗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之前通常被称为背景期或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之后通常被称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导致失明,然而可防可控,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非常重要。预防糖网病的发生,最为关键的是要控制血糖。因为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眼部病变仅是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显示,糖尿病20年病程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占到60%-70%。因此,长期稳定的控制高血糖,能防止或延迟糖网病变的发生及发展。与此同时,也要治疗合并存在的高血压、高血脂等全身性疾病,以及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其次,要定期检查眼底、眼压、视力。
初患病的糖友,确诊糖尿病的同时,应该马上进行眼科检查,根据情况,以后每年遵医嘱检查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