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高血压能治愈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怎么办?4个应对方法,维持指标正常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怎么办?4个应对方法,维持指标正常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带来的并发症,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时应该做好生活和饮食上调理,合理使用药物,以免增加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怎么办?

1、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不能过度压抑,能维持血糖和血压正常。以宽广胸怀来接纳一切,不能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当遇到烦心事时可多和朋友家人聊天,帮助排解。另外也可根据兴趣爱好来选择文艺活动,比如打太极拳、散步或养养花草、练习书法等陶冶情操,让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必须要戒掉吸烟喝酒的坏习惯,不能熬夜,保证有充足睡眠,远离辛辣刺激性以及重口味食物,以免引起血压和血糖升高。另外要控制钠盐摄入,以免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每天的吃盐量不能超过6克,远离隐形盐和腌制食物。

3、保持规律作息

大部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有睡眠质量差的情况,容易紊乱神经功能,升高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从而升高血糖和血压。保持规律作息,晚上10点之前上床入睡。尽量不要看刺激性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睡觉前4个小时不能喝浓茶浓咖啡。若睡眠质量太差的话可选择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严重失眠应该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并且针对治疗。

4、正确使用降糖药物

当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而导致全身水肿。所使用的降糖药物和胰岛素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比如体重增加、低血糖和水钠潴留,不仅加重水肿,升高血压而且增加心脏负担。避免出现水钠潴留,尽量选择既能降血压又能降血糖的药物。另外掌握好使用药物剂量,以免诱发脑卒中或者心梗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温馨提示

平时要减少主食量,因为主食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持续性升高血糖,主食每顿不能超过二两,不容易控制血糖。在吃主食时可加入粗粮,能控制餐后血糖升高。另外要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适当的吃蔬菜水果,含有的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能让血糖水平维持健康状态。吃饭时细嚼慢咽,能延长血糖升高速度,不能吃容易生血糖的食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该怎么治疗?有什么注意事项?

#秋日生活打卡季#

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发生心梗和脑梗的风险很高,应该怎么治疗和有些什么注意事项呢?

1,首先,要强调健康生活习惯,例如要合理饮食(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含糖量太多的食物、不要吃太咸、不要吃太肥腻的食物、多吃蔬菜等)、增加运动、把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肥胖的人更容易发生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病)、不要大量喝酒、努力戒烟等。这是降低血压血糖的安全有效的措施。

2,第二,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好好控制血压,糖尿病人的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 mmol/L以下。该用药时就要用药,并且要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要因为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而拒绝用药,更不要等出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去吃药,那个时候吃药就晚了。

降压药应该重用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这两类药物能够有效降压、保护心脑肾、并且还可能对血糖产生有益的影响。

3,第三,谨遵医嘱好好控制血糖,在控制高血糖的同时,更要避免发生低血糖。

4,第四,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所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人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脂,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8 mmol/L就应该应用他汀,努力把胆固醇降得更低一些。

简单地讲,预防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建议40岁以上的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人吃他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 mmol/L之内。

上面这四个方面,只要长期坚持做到,就能够把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糖尿病科普#

糖尿病为什么容易合并高血压,医生:主要和4个原因有关

李阿姨今年62岁,退休后最爱跳广场舞、四处旅游。可最近她总感觉不对劲:喝水像"灌无底洞",一天跑十几次厕所,明明刚吃饱又饿得心慌……在家人的催促下,她忐忑地走进医院。

检查结果让所有人意外——空腹血糖8.5mmol/L,糖化血红蛋白高达8.5%,确诊2型糖尿病!医生一句话点醒她:"糖尿病就像温水煮青蛙,这些‘不对劲’都是身体在报警!"

一、【原因揭秘】糖尿病为何爱"勾搭"高血压?

医生指着检查单解释:糖尿病和高血压是"狼狈为奸"的兄弟,4大祸根要警惕:

1. 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的元凶

当身体对胰岛素"装聋作哑",胰腺只能拼命加班分泌。过量胰岛素会激活肾素系统,导致血管"绷紧"、水钠滞留,血压跟着飙升。

2. 肾脏报警:过滤网漏了

高血糖会腐蚀肾小球这层"过滤网",肾脏误以为血容量不足,疯狂分泌升压物质,血管被迫"加压工作"。

3. 神经罢工:血管失控了

长期高血糖会"毒害"支配血管的自主神经,本该灵活收缩的血管变得"反应迟钝",血压调节直接"掉线"。

4. 炎症风暴:血管在发炎

糖尿病患者体内常年"战火纷飞",炎症因子把血管内皮炸得千疮百孔,动脉硬化加速推进。

二、【调理有方】糖友必学的"控糖护心"三部曲

▶ 饮食:会吃的人血糖稳

  • 主食巧搭配:每餐拳头大小主食,糙米、燕麦等低GI食物占1/3,先吃菜肉再吃饭
  • 控油有妙招:每日油≤25g(约2瓷勺),盐≤5g(一啤酒瓶盖),避开咸菜、酱料"隐形盐"
  • 加餐小技巧:血糖波动大时备点无糖酸奶、坚果,拒绝糕点奶茶!

▶ 运动:选对时间事半功倍

  • 黄金时段:饭后1小时开练,此时血糖高峰最需"灭火"
  • 运动公式:每周5次有氧(快走/游泳) 2次力量(哑铃/弹力带),总时长≥150分钟
  • 预警信号:出现心慌手抖立即含糖,注射胰岛素者运动前后必测血糖!

▶ 监测:把危险扼杀在摇篮

  • 血糖日记:记录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每周至少测4次
  • 年度体检: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超声别漏检
  • 夜间警报:睡觉憋醒、莫名牙痛、左肩放射痛,立即查心电图!
三、【特别提醒】这些"不痛不痒"最要命

医生反复叮嘱李阿姨:糖尿病并发症会"隐身"!

  • 心梗可能伪装成胃痛、咽喉发紧
  • 肾病早期仅有夜尿增多、泡沫尿
  • 神经病变常从脚底麻木开始

建议糖友备个"急救包":血糖仪、急救卡(写清用药)、5颗硬糖,关键时刻能救命!

四、【逆袭故事】三个月血糖回归安全区

如今的李阿姨成了"控糖达人":早餐必吃杂粮粥 水煮蛋,广场舞改跳30分钟就歇息,睡前坚持泡脚按摩。配合医生开的二甲双胍,三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直降到6.8%!

医生点赞:"控糖没有捷径,但找对方法就能‘与糖共舞’!"

糖尿病管理是场"持久战",定期复诊调整用药很重要。出现视物模糊、下肢冰凉、胸闷气短等症状,请立即到内分泌科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这些知识需了解[J].糖尿病之友,2025,(01):44-45.

[2] 王米娜.关于糖尿病,这些科普知识请查收[J].人人健康,2025,(09):35-37.

[3]《还在任性吃?预防及控制糖尿病 这些食养建议很重要》,中国青年报 ,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