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心跳快 糖尿病(心跳快 糖尿病怎么治疗)

观威海 0
文章目录:

21岁女子嗜甜如命,突发呼吸困难、心跳加速,随后休克昏迷,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河南郑州21岁的徐女士嗜甜如命,体重高达230斤。突发呼吸困难、心跳加速,随后休克昏迷,被紧急送往ICU,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原来徐女士长期嗜甜如命,外卖订单清一色甜食,每天把饮料当水喝,至少三四瓶起步,高糖水果、雪糕也不离手。她坦言:不吃甜的就浑身难受,心里烦躁。

医生紧急提醒:长期过量摄入糖分不仅导致肥胖,更可能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纵览新闻)

编辑:李念

三天就去世!医生:夏季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这5个症状,立即去医院

本文1927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黄阿姨是一名患糖尿病多年的病人,平时血糖控制得还算稳定。可就在上周,她因为天气太热,连续几天没怎么吃饭,想着“少吃点血糖低”,结果第三天就被家人紧急送进ICU。医生说,再晚来几个小时,可能人就救不回来了。

夏天本就是糖尿病高风险季节。高温加上出汗多、饮食乱,身体一旦代谢失衡,危险来得比想象中更快。特别是一些看似“小问题”的表现,可能就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前兆。

不是危言耸听,糖尿病在夏天确实更容易出事。

根据《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高温天气对糖尿病人的影响极大,中暑、脱水、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在夏季发生率明显上升。尤其是老年患者,身体调节能力差,一旦出问题,死亡率极高。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是糖尿病患者,夏天一旦出现下面这5个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别耽误就医时机。

症状一:口干、尿多、喝水还口渴

很多糖尿病人以为自己喝水多是“正常反应”,但如果喝水多、尿多、口干的情况突然加重,就要小心了。

这可能是高血糖失控的表现。尤其是天气热、出汗多,身体水分流失快,血糖会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严重时,可能发展为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这是糖尿病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10%~20%。一旦出现意识模糊、极度疲劳,就要立刻送医。

症状二:腹痛、呕吐、呼气有异味

夏天有很多人食欲不好,但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呕吐、乏力甚至呼气带有“烂水果味”,就不是简单的“没胃口”了。

这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DKA是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脂肪代谢异常,体内酮体大量堆积,导致酸中毒。最常见于1型糖尿病,但2型糖尿病也可能出现,尤其是在感染、脱水、过度劳累之后。

这种情况进展极快,死亡可在48小时内发生。

症状三:出汗少、皮肤干、心跳快

这是脱水电解质紊乱的典型信号,糖尿病人在高温天尤其容易中招。

本身就容易导致多尿,夏天又大量出汗,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及时,血容量下降,身体就会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问题。

这时患者会变得反应迟钝、心慌、乏力,严重者甚至出现心律失常、抽搐、昏迷

很多人误以为是“天气太热中暑了”,其实这时候如果不紧急补液,可能会直接猝死。

症状四:血糖忽高忽低

糖尿病患者夏天容易吃得少、动得多,再加上药物剂量没调整好,血糖波动会非常剧烈

短时间血糖剧烈变化,最容易导致低血糖性昏迷或高血糖性昏迷,两种情况都可能致命。

特别是老年患者、独居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可能没有明显预兆,突然晕倒在家,无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血糖波动本身就是一种隐性伤害,对心脑血管的损伤是长期、持续的,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症状五:脚肿、腿麻、走路没力气

很多糖尿病患者夏天脚肿都不当回事。但事实上,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在夏天容易加重。

特别是有糖尿病足风险的人,天气热穿拖鞋、凉鞋,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擦伤、感染,严重者可能截肢

一旦发现脚部肿胀、发红、发热,有麻木感或者溃烂,要立刻去医院。

糖尿病足不是“烂脚”,而是慢性坏死病变,一旦发展到严重阶段,保命比保脚更重要。

为什么夏天对糖尿病人这么危险?

1.代谢负担重:高温会让身体代谢加快,胰岛功能负担加重。

2.饮食不规律:天气热常吃冷饮、甜食,血糖容易升高。

3.运动不当:运动量大、出汗多,容易脱水、电解质紊乱。

4.药物代谢变化:部分降糖药物在高温下药效不稳定,容易低血糖。

所以,夏天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爆发季”,稍不注意就可能命悬一线。

医生提醒:糖尿病人在夏季要特别注意这些事

定时测血糖:每天至少监测3次,尤其是早晨空腹、饭后2小时、睡前。

科学补水:每天喝水2000毫升以上,不能等口渴才喝。

饮食清淡有规律:控制总热量摄入,每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不要随便停药或减量:药物剂量调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出门避高温时段:中午11点到下午3点尽量不要外出,避免中暑。

随身携带糖分补充物:如葡萄糖片、糖果,以备低血糖应急。

糖尿病不是小病,尤其在夏天,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迅速升级为致命危机。一旦出现以上5个症状中的任何一个,哪怕只有轻微表现,都要立刻就医,不要犹豫。

糖尿病真正可怕的,不是血糖高,而是你没重视那些“看起来不严重”的信号。

参考资料:

① 王莹莹.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2, 38(15):1125-1128.

② 李志鹏. 高温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及管理对策[J]. 中华全科医学, 2023, 21(2):145-148.

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年版)[S]. 2022.

④ 郭海燕. 糖尿病合并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临床诊治研究进展[J]. 现代实用医学, 2021, 33(4):435-438.

糖尿病若开始恶化,身体会出现5种症状,若发现一个,尽快去医院

本文194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它的出现,而是它的悄然恶化。很多人确诊糖尿病后,自以为控制住了血糖,就能“相安无事”。但实际上,糖尿病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像个隐形的计时器,一旦失控,身体就会一点点走向崩溃。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并不会一开始就发出“警报”,它等到累积到一定程度,才开始通过一些细微的信号提醒你:危险正在靠近。如果你忽视了这些信号,很可能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糖尿病一旦恶化,身体通常会出现的5种症状,每一个都不是小事,发现了,千万别拖,早点去医院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1. 视力突然模糊,看东西像蒙了层雾

不少糖友在病情加重时,首先会感觉到眼睛“出问题”。不是看不见,而是看不清——明明眼前的东西还在,却总觉得像被雾挡住了一样。灯光也变得刺眼,晚上开车尤其困难。

这是因为高血糖会损伤眼底的微血管,导致视网膜水肿甚至出血。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出现,进展可能非常快,有的患者短时间内就从模糊到失明。

据《中国糖尿病眼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3已经出现眼底改变,而多数人并不自知。

如果你发现自己视力突然变差,且排除了老花、白内障等原因,那一定要尽快做眼底检查。眼睛是全身最先暴露微血管病变的“窗口”,也是糖尿病恶化的预警器。

2. 手脚麻木、刺痛,甚至感觉迟钝

很多糖友会在夜里被“蚂蚁咬”醒,手脚发麻、刺痛,有时连穿袜子的感觉都模糊了。这不是普通的劳损,而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

当血糖长期控制不好,会损伤身体的周围神经,尤其是脚部最容易中招。起初只是麻木、刺痛,慢慢地连冷热都分不清,甚至走路都没力气。更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糖尿病足”——足部溃烂、感染,甚至需要截肢。

据《中华糖尿病杂志》统计,约有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而这类损伤一旦形成,几乎不可逆。

如果你发现穿鞋总感觉不舒服,或者走路总是绊脚,千万别以为是鞋的问题,很可能是你的神经出了状况

3. 频繁出现伤口难愈,哪怕是小破皮

糖友最怕受伤,因为一个小小的口子,可能几个月都不见好。起初只是红肿,后来变成溃烂,甚至冒出异味。

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削弱免疫系统,让伤口抗感染能力降低,同时也抑制了组织修复。尤其是脚部,血液循环差,容易形成顽固性溃疡。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0倍以上,而其中15%的患者最终发展为截肢。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有伤口久久不愈,哪怕只是手指被纸割了一下、脚后跟起了个水泡,都不要掉以轻心。这种恢复缓慢本身,就是糖尿病加重的信号。

4. 尿多、口渴、体重突然下降

这三个症状不是糖尿病初期的标志,而是在血糖严重失控时的“高危三联症”

尿多,是因为多余的血糖被肾脏排出;口渴,是因为身体在大量流失水分;体重骤减,则是因为身体无法利用葡萄糖,只能“吃掉”自己的脂肪和肌肉来维持能量。

这种状态在医学上叫“糖尿病酮症”,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迅速发展为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尤其要注意那些本来血糖控制还说得过去的患者,突然出现这三个症状,很可能是病情急转直下。

5. 一到晚上就胸闷气短,心跳紊乱

糖尿病恶化最致命的并发症,不是伤眼也不是伤脚,而是伤“心”。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心脏供血系统,导致糖尿病心肌病和冠心病

很多患者并没有明显心绞痛,但会感到一到晚上就喘不上气,平躺着胸口发闷,心跳忽快忽慢,甚至有濒死感。这些表现可能是心衰的前兆。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4倍,而心血管事件往往是猝不及防的。

如果你感觉晚上总是喘,走路没劲,甚至胸口偶尔“抽一下”,别再硬扛,心梗来了不会提前预约。

糖尿病不是静止的,它一直在发展

很多人对糖尿病的理解还停留在“血糖高一点没事”,甚至觉得只要不吃甜食就能控制住。可真正让糖尿病变危险的,从来不是糖,而是忽视

糖尿病一旦恶化,不仅是血糖的问题,更是全身系统的崩塌:眼睛看不清、手脚失灵、伤口难愈、身体脱水、心脏出事……每一项都可能要命。

而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你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了。

所以,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或者家里有糖友,请牢牢记住这5个信号。一旦发现一个,就应当引起高度警惕,该去医院检查就得立刻去,该调整方案就不能拖。

糖尿病不是不能控制,而是不能大意。早点发现,早点出手,才能守住健康的底线。

参考资料:

[1]《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眼科杂志, 2022.

[2]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年第15卷第2期.

[3]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