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口服糖尿病药物(口服糖尿病药物龙头是谁)

PSM药盾公益 0
文章目录:

建议收藏!一文详细了解各类口服降糖药物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合理使用降血糖药物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类口服降血糖药的代表药、作用机制、典型不良反应、适用人群、用法、禁忌人群,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糖尿病。

以下请将手机横过来查看

总结!

因此,降血糖药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药物特性来选择,同时使用降血糖药物时,患者都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审稿专家:武汉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药师 赖永继

作者:武汉市中心医院 田弥

糖友必看!这类降糖药不仅能控血糖,还能保护心肾

糖尿病就像个"隐形杀手",它不仅会搞乱血糖,还会悄悄伤害你的心肾。更扎心的是,这种伤害往往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持续进展。

先看几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患有心脏病

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约1/3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肾损伤,一旦肾脏受损,病情往往难以逆转

糖尿病是近半数尿毒症的"罪魁祸首"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提醒我们:糖尿病管理不能只盯着血糖,心肾保护同样至关重要。

新时代控糖秘诀:血糖要稳,心肾更要护!

过去,糖尿病治疗主要关注“血糖控制达标”。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糖尿病治疗理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降糖药物选择应以患者为中心。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心力衰竭(HF)、慢性肾脏病(CKD)的T2DM患者,治疗方案应包括具有心肾保护证据的降糖药物。

SGLT2抑制剂:突破性的“心肾保护伞”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物。与传统降糖药不同,SGLT2抑制剂通过促进肾脏排出多余葡萄糖来降低血糖,同时还具有超出降糖之外的多重保护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这类药物在保护心脏和肾脏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具体来说,与安慰剂相比,SGLT2i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住院风险27%,减少心血管死亡或者心力衰竭恶化风险17%。在保护肾脏方面,SGLT2i也很厉害,能降低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风险44%,还能延缓透析或肾移植的需求时间。

以SGLT2i的代表药物之一恒格列净为例,它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SGLT2抑制剂,在降糖、减重、降压方面优势明显。既往多项证据表明,HbA1c每降低1%、收缩压每降低5mmHg可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衰、慢性肾脏病进展、终末期肾病进展等风险。

糖尿病管理已经告别了"唯血糖论"的时代。现代医学为我们提供了既能控糖又能护心肾的治疗选择。SGLT2抑制剂的出现,正是这种治疗理念转变的重要体现。这类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更能为心肾筑起一道保护屏障,帮助糖尿病患者实现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如果您或家人正在与糖尿病作斗争,建议:

1.定期复查心肾功能

2.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3.及时了解最新治疗进展

4.坚持综合管理策略

记住:掌握正确的防治知识,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

参考文献

1.Einarson TR , et al. Cardiovasc Diabetol. 2018;17(83):1–1

2.王卫庆,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315-409.

4.Tuttle KR, et al. Diabetes Care 2014;37:2864-2883

5.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1):9-19.

6.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40(6), 455-461.

7.Kongmalai T, et al.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3 Dec 20;14:1216160.

8.Bose D, et al. Indian J Pharmacol. 2023 Mar-Apr;55(2):119-127

9.Neuen BL, et al.Circulation. 2024;150(4):343-345.

10.Weng J,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1, 23(8):1754-1764.

11.Juming Lu, et al. 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2021,23(5):1111-1120.

12.脯氨酸恒格列净片说明书.

13.Yang, Wenyinget al. Journal of diabetes vol. 8,6 (2016): 796-808.

14.Häring, Hans-Ulrich et al. Diabetes carevol. 37,6 (2014): 1650-9.

都是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有何区别?

对于2型糖尿病的糖友来说,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都是正在吃或有听说的口服降糖药物。到底它们有何区别?哪个更好?今天一次性分析如下。

一、降糖作用机制的区别

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糖药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降糖机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产生,这意味着我能有效抑制肝脏将储存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二是增强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这些组织能更好地利用血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它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这类降糖药还有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等,它们在肠道能够抑制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其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一种双糖类水解酶)的活性而减慢淀粉等多糖分解为蔗糖(一种双糖)和葡萄糖(一种单糖),从而可延缓单糖的吸收。

二、临床疗效的区别

二甲双胍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餐后血糖,还能显著调控空腹血糖,为糖友们提供全方位的血糖管理。更令人欣喜的是,我还有助于减轻体重,这对于许多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额外的福音。

阿卡波糖是针对餐后血糖升高患者的理想选择,其特点在于不会导致体重增加,且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同时展现出有助于体重减轻的趋势。对于中国及亚洲人群而言,阿卡波糖尤为适用,原因在于这部分人群的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占主导地位(相比之下,欧美国家主食多为牛肉、汉堡和披萨等),服用阿卡波糖后能有效抑制淀粉的分解与吸收,从而显著提升血糖管理的效果。

三、服药时间的区别

二甲双胍的剂型决定了不同的服用时机。如果是肠溶片,建议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部不适;而其他剂型,如普通片或缓释片,则可以随餐或餐后服用,以提高耐受性。其优势在于起效迅速,通常服用1到3天就能观察到明显的降糖效果。

阿卡波糖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我建议在餐前即刻服用,或者与前几口食物一同摄入。与二甲双胍相比,我的起效相对较慢,通常需要大约一周的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的降糖效果。但一旦达到稳定状态,我能为那些餐后血糖容易升高的患者提供持续的保护。

四、副作用的区别

二甲双胍可能会遭遇胃肠不适,如恶心、腹胀、腹泻等。另外,对于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友,需要注意肠道对维生素B12吸收力会下降,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预防这一副作用,可以适量吃动物肝、肉类、乳制品、鱼贝类、蛋类等含有维生素B12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B12制剂。

阿卡波糖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如胃肠胀气、放屁增多等。因此,如果有胃肠道问题,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或选择其他药物。

总结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各有千秋,选择哪种药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二甲双胍以其快速降糖、控制体重的优势,更适合急需控制空腹血糖、体型偏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阿卡波糖则以其独特的餐后血糖控制能力,更适合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

无论选择哪种药物,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同时,药物治疗只是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结合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定期的血糖监测,才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