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高烧(糖尿病高烧40度)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转发提醒!糖尿病患者是感染新冠高危人群!别服用这种药→

糖尿病患者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危人群,“糖友”们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不仅要服用日常的降糖药,还要添加解热镇痛、止咳等药物。这么多药物混杂在一起,需要合理规范用药,才能让“糖友”们尽快打赢这场战役,恢复到平稳状态。

“糖友”如何安全度过感染期?

1、控制血糖达标

2、控制血压血脂达标

3、适当运动

4、保证营养

5、保持良好睡眠

6、监测血糖

7、避免血压和血糖大幅波动

8、必要时就医

特别提示:高烧超过一周,或者出现新的症状,比如心前区疼、胸口憋闷、手脚不太利索、嘴角歪斜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糖友”发热

怎么使用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在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时服用一般不超过3天,可以一天中小剂量分2-3次服。

长效药降糖药,一般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而且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服药对疗效影响不大,所以可以优先安排服用解热镇痛药,两种药的服用时间需间隔4到6小时。

短效降糖药,一般要求在饭前或饭中服用,也需要与解热镇痛药间隔4到6小时服用。

“糖友”能喝止咳糖浆吗?

含有果糖、蔗糖、葡萄糖成分的止咳糖浆,会引起患者新冠病程期间血糖的大幅波动,“糖友”止咳可以选择不含糖的止咳化痰中药或西药。

患病期间血糖升高

可否自行增加药量?

患病期间血糖升高,能否增加药量,要根据药物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剂量相对比较安全,一般不太容易因服用过量出现低血糖的问题,“糖友”可以与主治大夫沟通后增加到合适用量,但是不可超过说明书推荐的最大剂量;胰岛素、磺脲类药物不能随意增加剂量,会引起低血糖,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决定。

新晚报综合央视财经

来源: 新晚报

医生提醒:糖尿病人出现6种情况要警惕,必须马上住院!

有人觉得“不就是血糖高点吗”,结果在家硬扛,等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

还有人把腿肿当成“老毛病”,最后查出心衰合并肾衰竭,抢救了3天才脱离危险。

糖尿病确实是个“慢刀子”,平时血糖高点可能就多尿、口渴,可一旦它发起威来,那速度比刀子还快。

很多糖友总觉得“自己调养就行”,疼了忍忍,烧了扛扛,其实这时候身体早就发出求救信号了。

尤其是下面这6种情况,出现任何一种都别犹豫,立刻去急诊。

高烧不退且乏力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就像“生锈的盾牌”,高血糖环境更是细菌的“培养基”。

《美国糖尿病学会杂志》2023年研究显示,糖友感染风险是普通人的3.2倍,且感染后容易扩散,尤其是肺炎、尿路感染、皮肤脓肿这三类。

如果出现体温超过38.5℃且持续24小时不退,同时伴有浑身没劲、吃不下东西,哪怕没有咳嗽尿痛,也可能是严重感染的信号。

这时候别想着“先观察”,赶紧去医院查血常规、血糖和感染指标,必要时马上用抗生素。

呼吸带烂苹果味

正常情况下,身体靠葡萄糖供能,可当胰岛素严重不足时,身体会开始“燃烧”脂肪,产生大量酮体——这是一种酸性物质,积累多了就会导致酮症酸中毒

烂苹果味就是丙酮(酮体的一种)的气味,出现这种味道时,说明酮体浓度已经很高,血液pH值可能已经低于7.2。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2022年数据显示,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虽然不到5%,但如果延误治疗超过6小时,昏迷风险会增加8倍。

所以只要闻到这种特殊气味,哪怕患者意识还清楚,也要立即去急诊,静脉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刻不容缓。

尿少、皮肤干、眼窝凹陷

糖友们如果发现最近尿量突然变少,每天少于500毫升(大概一瓶矿泉水的量),同时皮肤摸起来干巴巴的,捏起来不容易回弹,眼窝也陷下去了,这时候必须警惕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糖友,往往没有明显的恶心呕吐,但血糖可能飙到33.3mmol/L以上,血液像“浓糖浆”一样黏稠。

身体为了排糖会拼命排尿,结果导致严重脱水,就像一块被晒干的海绵。日本糖尿病学会2023年指南指出,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的死亡率高达20%,远高于酮症酸中毒。

这类患者初期可能只是口渴乏力,很容易被忽视,等出现意识问题时往往已经脱水超过体重的10%,这时候必须快速静脉补液,否则肾脏和大脑都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犯困、意识模糊

当血糖超过30mmol/L时,血液渗透压会急剧升高,脑细胞会像腌咸菜一样脱水,导致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更危险的是,有些患者初期只是“觉得累”“想睡觉”,家属还以为是没休息好,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1年研究证实,血糖超过33.3mmol/L时,每升高5mmol/L,脑损伤风险就增加35%。

所以只要发现糖友突然犯困、说话颠三倒四、反应变慢,哪怕没有其他症状,也要立刻测血糖,超过16.7mmol/L就必须去医院,别等发展到昏迷再送医。

腿肿伴呼吸急促

有位56岁的糖友,发现脚肿了半个月,以为是走路多了,直到某天晚上躺不下、喘气费劲才来医院。检查结果是糖尿病肾病合并心力衰竭,当时心脏射血分数已经降到30%(正常应该在50%以上)。

长期高血糖会像“砂纸”一样磨损血管,肾脏和心脏是最容易受伤的“重灾区”。肾脏受损后会漏蛋白,导致腿肿;心脏受累后泵血无力,会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尤其平躺时更明显。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年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出现腿肿后6个月内,心衰发生率高达28%。如果发现双脚或双腿对称性水肿,一按一个坑,同时伴有晚上躺不平、需要垫高枕头,或者稍微活动就喘气,这时候别在家吃利尿剂,必须马上查肾功能、心功能和电解质,这些症状背后可能是心肾联合衰竭,越拖越难救。

糖尿病足伤口恶化

糖尿病足是“小伤口惹大祸”的典型。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让脚对疼痛不敏感,哪怕被钉子扎了可能都没感觉;同时还会堵塞下肢血管,导致伤口缺血缺氧,很难愈合。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2022年数据显示,糖尿病足患者中,约15%会发展为严重溃疡,其中20%最终需要截肢。

如果发现脚上有伤口超过3天没愈合,或者出现红肿流脓发黑,哪怕只是个小水泡,也要第一时间去糖尿病足专科就诊。

千万别自己处理,更不能用偏方敷药,这些行为可能加速组织坏死。记住,糖尿病足的黄金治疗期是发病72小时内,错过这个时间,截肢风险会增加5倍。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急症信号的忽视。控制糖尿病是场持久战,咱们既要打稳基础,更要警惕急症,才能活得长久、活得有质量。

疫情期间,“糖友”如何做好防护与自我管理

近三年来,新冠疫情反复延宕,虽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已较前减弱,但其传播力强、起病急,常伴有高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依然会给本身存在免疫功能受损且常常伴有心脑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以下称“糖友”)带来不小的挑战。新冠疫情期间,“糖友”们应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与管理,以从容面对疫情的挑战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专家为您解答。

问:糖友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吗?

答:迄今为止,尚没有研究表明糖友较普通人群更易感染新冠。但是,糖友感染新冠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且血糖控制越差、风险越高。此外,如果糖友患有多种合并症(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等),出现重症的风险也会明显增高。因此,糖友更应注意防护,尽量避免感染新冠,一旦感染则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重症发生。

问:面对新冠流行,糖友应如何提前做好应对?

答:(1)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

(2)疫苗接种:接种新冠疫苗可有效降低新冠感染风险、降低新冠重症率及病死率,对于糖友来说是重要且十分必要的预防措施。研究发现,糖友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获得良好的抗体反应,因此鼓励符合接种条件且无禁忌的糖友尽快进行新冠疫苗接种。

(3)控制好血糖:糖友应该努力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老年或基础疾病较多者可以放宽至7.5%-8%)。若因疫情影响无法至医院就诊,可通过线上诊疗等方式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尽快将血糖调整达标。

(4)准备充足的药物:糖友一旦停用降糖药物,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建议疫情期间提前储备充足的降糖药物,一般至少储备14天的药量。可以及时与社区医生取得联系协助开药,或通过医院线上诊疗系统开药。另外,建议提前准备少量的退烧药和无糖咳嗽药水。一般来说,少量含糖的咳嗽药水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每天多次服用定会引起血糖升高。

(5)准备一些小零食:最好是根据以往经验,准备些自己在生病发烧时也很愿意吃的食物,比如酸奶、小饼干、糖果、葡萄干、果汁等等,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一方面如果糖友发烧没有食欲,不能按时进餐,可以少量进食补充能量和蛋白质;另外一方面,一旦出现低血糖情况,可以马上拿到糖果等食物救急。

(6)准备一个有刻度的水杯:以便了解自己每日的饮水量。

问:糖友感染新冠病毒后有何临床表现?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及时送医?

答:糖友感染新冠后,新冠相关的症状与普通患者类似,包括发热、咽痛、肌痛、流涕、咳嗽、食欲不振、腹泻等。另外,还可能会出现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相关的临床表现,如口干、多饮、虚弱、多尿或者饥饿感、大汗、乏力等等。

糖友如果感染了新冠,首先不要慌张,若之前病情一直稳定,可以考虑居家治疗,同时每日监测体温、血糖、血尿酮体等。

一旦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血糖明显升高(持续超过16.7mmol/L)、低血糖(反复出现小于3mmol/L)、明显口渴、精神萎靡,血/尿酮体升高,或者合并症加重,如心前区疼痛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问:新冠居家治疗期间,糖友应如何合理安排饮食?

答:对于肾功能正常的糖友,切记多饮水、避免脱水,可少量多次饮用,尤其对于高龄老人、可能存在渴感减弱,家属或照护者应及时喂水。若病情不影响进食,则按照平时糖尿病饮食原则,少油、少糖,增加优质蛋白、蔬菜摄入,适当水果摄入。若因食欲不振、咽痛等影响进食,仍要鼓励自己尽量进食以补充能量,可少食多餐,必要时可适当进食少量含糖的零食、果汁等。

问:新冠居家治疗期间,糖友如何自我监测血糖?

答:糖友需提前准备好血糖试纸、血糖仪,并学会如何使用。建议感染后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如空腹、午餐前/晚餐前、三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血糖共计七个点的血糖,或每4-6小时监测一次,必要时夜间也需要监测血糖,以避免夜间低血糖情况。若出现心悸、手抖、出汗等可疑低血糖症状时,则随时测血糖。

对于胰岛素需求较高的患者(如1型糖尿病或者胰岛功能差的2型糖尿病),除了监测血糖外,还应提前准备血酮试纸、血酮仪或者尿酮体试纸进行血/尿酮体检测。

问:感染新冠后发热、不想吃东西,原来的降糖药物能停吗?

答:千万不要随意停用降糖药物。

事实上,当疾病来临时,体内升糖激素大量分泌,此时即使进餐量较平时减少,但血糖仍有可能较平时高。因此,建议糖友在上述自我血糖监测的基础上,决定原来的降糖药物是否需要减量,必要时可以电话联系家庭医生,或者通过线上诊疗与内分泌专科医生讨论降糖方案是否需要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在进食碳水化合物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容易诱发血糖正常的糖尿病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此时应暂时停用。

一些中成药可能与降糖药产生相互作用。比如藿香正气水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乙醇,乙醇会和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等降糖药物产生双硫仑样反应,正在服用上述降糖药物的人群禁用藿香正气水。另有一些中成药中亦含有磺脲类药物,如消渴丸中含有格列本脲,服用这些中成药时同样禁用藿香正气水。

问:处于新冠康复期的糖友需要注意什么?

答:处于新冠康复期的糖友仍需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做好个人防护,保暖,避免病情再次加重。康复期可能出现胃口大增的情况,但仍要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暴饮暴食或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造成血糖波动。体力逐渐恢复后,需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如散步、做操等。根据进食和血糖情况逐步恢复原来的降糖方案。

来源: 人民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