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神经疼(糖尿病神经疼痛难忍)

朝花闲谈 0
文章目录: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什么?有什么治疗方法?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PN)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神经并发症之一。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DPN患病率达47%~91%,其中PDPN占13%~26%。

PDPN是临床上DM患者出现慢性疼痛的最常见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PDPN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疼痛会引起不同程度焦虑、失眠、甚至抑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增加失业率,给患者家庭乃至全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不及时救治,则加快病情进展,可能会引起下肢感觉丧失、足部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死亡等严重后果。

PDPN发病隐匿,病情进展相对缓慢,起初无不适症状,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表明周围神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理性损害。

国际多伦多小组定义其诊断为糖尿病患者肢体感觉异常引起的疼痛,以远端、对称性,夜间疼痛明显为主要特点。

疼痛最常出现在足部和下肢,夜间尤甚,表现形式不一,最常见的疼痛类型为灼热痛、针刺痛、钝痛、放射痛、电击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

目前,PDPN的治疗措施主要有控制血糖、药物干预等。以下是对近年来PDPN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的概述。

高血糖与PDPN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高血糖可导致有毒代谢产物的积累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促进氧化应激和轴突变性。

葡萄糖过量会导致多元醇和己糖胺途径过度活跃,导致活性氧和炎症增加,加剧线粒体损伤。因此控制血糖是治疗PDPN的重要手段。

最近的一项队列研究强调了早期、严格的血糖控制等措施可以延缓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进展及降低死亡率,但尚无证据表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改善PDPN的神经性疼痛。

目前研究较多的为针对病理性疼痛对症的止痛药物,度洛西汀和普瑞巴林被认为是与PDPN疼痛相关的一线治疗选择药物,并己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PDPN。

临床上有各种诊断疼痛对症治疗的止痛药,比如加巴喷丁、阿米替林、曲马多、辣椒素等药物。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这些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可减轻神经性疼痛,但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止痛效果仍然不足,且有副作用。

在患者由于不良事件而不耐受常规全身治疗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局部治疗。此外,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也显著降低,局部治疗还可能对多种合并症和多药治疗的患者更具有优势。

在对38项研究的系统评价中,发现5%的利多卡因贴剂与辣椒素、加巴喷丁相当,可显著减轻疼痛,与全身用药相比,其临床副作用越来越小。

辣椒素是一种短暂的潜在受体类香草酸1受体(TRPV1)激动剂,是红辣椒中天然存在的生物碱。

在辣椒素的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n=277)发现,使用0.0075%的局部辣椒素可以显著降低VAS评分,改善疼痛症状。

中医学对于PDPN的病名无明确的记载,但中医古籍中对该病有一定的认识。

不少医家将此病归属于“消渴变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而分为中医“痹证”“痛证”等病证。

《灵枢·五变》有“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丹溪心法》:“消渴肾虚受之,腿膝枯细,骨节烦疼”,《诸病源候论》“消渴病变者,多发痈疽”,又见《类证治裁》“诸气血凝滞,久而成痹”,《古今医鉴》:“夫痹者,手足痛而不仁也”,消渴日久,则变证百出。

元代《丹溪心法》记载“肾虚受之,腿膝枯细,骨节酸疼。”明代的古籍《普济方》曾记载:“肾消口干,眼涩阴屡,手足烦疼”等描述,皆与PDPN极为相似。

针对PDPN最突出的症状疼痛的记载,中医多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论述。

《证治要诀》:“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不通”是指经气不通。寒、气、痰、瘀而致经络闭阻,经气逆乱而发生疼痛。

《素问·举痛论》载曰:“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又载“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而痛。”吴谦《医宗金鉴》:“伤损之证,血虚作痛。”

一方面,血瘀、气滞、痰凝、寒凝等实邪引起的气血运行不利会导致“不通则痛”,多表现为疼痛拒按,有形之邪积聚瘀留,日久伤及气血。不荣则痛多为因虚致痛,因正气不足,气血亏虚,无以荣养肢体经脉导致疼痛。

消渴初起,肺胃津伤、湿热内结多见,燥热伤津,津不载血,血行艰涩,脉络瘀阻而发为血痹。

湿热化燥,更易劫伤津液,久病迁延,则病由肺胃津液之伤,渐至肝肾精血之损,精血损伤,或旁走四肢,或胸腹刺痛,或痛如火燎电灼,或手指足趾麻木、刺痛、灼痛;津血既伤,肝肾亏损,脉络空虚,不荣则痛。

历代医家对于PDPN病机的认识,大多认为是不荣则痛、不通则痛两大方面。

消渴曰久不愈,气血阴阳亏虚皆可致络脉不荣则痛,后期因虚致实,痰浊瘀血壅结于脉络,不通则痛。正如古人常说“久病入络,久病必瘀”。

临证辨治时,不少医家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PDPN,方剂多以黄芪、桂枝、桂枝、鸡血藤等药物益气活血、化瘀止痛,能显著改善患者机体状态。

魏子孝常用补阳还五汤治疗PDPN,共收益气与活血养血之功,化瘀通络贯穿始终。而PDPN症状较重,故在此基础方上加强破血行瘀止痛。

在治疗阳虚寒凝型PDPN时,医家多选用桂枝、肉桂等温通经脉的药物温阳散寒止痛。

渴日久,气阴两虚,阴虚生内热,阻滞经脉而出现阴虚血瘀证,多以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为主要治法。湿热阻络证多因消渴日久不愈,如嗜食肥甘厚腻,酿生湿热,阻滞脉络,不通则痛。常以化湿去浊、通络止痛为治法。

中成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上市中药制品,具有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及携带方便等特点,在治疗本病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赵海彬等用芪丹通络颗粒治疗PDPN,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减轻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且能改善生活质量。

陈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木丹颗粒治疗气虚血瘀证PDPN患者4周,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且能降低VAS评分,改善腓总神经传导功能。

另一项木丹颗粒的临床研究中,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多伦多评分、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更明显。

邓红旗采用依帕司他联合舒唐络复方(卫矛10g,凌霄花、葛根、生地黄各15g,黄连3g)治疗3月。

根据VAS评分,治疗组(疗前5.72±1_18降低为疗后2.51±0.92)较对照组(疗前5.69±1.15,疗后4.82±1.02)显著降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

PDPN患者的疼痛、麻木症状多发生在下肢,故中医足浴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曹柏龙采用降糖等常规治疗联合活血解毒中药油膏剂(大黄、生侧柏叶等)外敷治疗瘀热型PDPN患者12周。

结果显示治疗组腓总神经MNCV、SNCV较治疗前显著增加,VAS评分(疗前5.26±1.36疗后2.61±1.02)显著下降,对照组各项指标则变化不明显。

韩松林%将100例PDPN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静脉注射)、观察组加外洗方中药熏洗(桂枝15g,川草乌各12g,当归、木瓜15g,鸡血藤、独活、红花、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20g,细辛10g)

结果示该外洗方能显著改善PDPN患者的疼痛症状。除了中医内外治疗,不少医家临证时应用针灸等传统中医疗法来施治。研究表明针刺可改善胰岛功能,改善微循环。

汤娜以常规治疗加注射用腺苷钴胺辅助雷火灸操作治疗PDPN患者7天,治疗组VAS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邓秀敏在常规降糖、营养神经基础上采用普瑞巴林胶囊联合针刺(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血海行龙虎交战针法)治疗PDPN患者4周后,观察组能明显改善正中和胫后神经传导功能,减轻疼痛症状。

丛刺结合调神针法治疗PDPN能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比单纯使用甲钴胺、硫辛酸治疗效果好。

PDPN在DM人群中是广泛存在的,尤其对中晚期的患者,而目前国内外对PDP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缺乏特异性病因疗法,临床诊疗时可借助中医治疗PDPN的优势。

中医治疗PDPN经一些小样本的临床观察验证与西医相比确有显著疗效。

在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MNCV/SNCV、副作用较少方面有明显优势,但目前的文献中证型种类繁杂,涉及不同治法的方剂较多,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目前临床研究专门针对PDPN研究较少,样本量较少,中医对于PDPN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高质量临床研宄不多,尚不能全面反应中药千预PDPN的治疗效果。

今后的研宄中,专门针对PDPN的临床研宄值得医学界的更多关注。

糖尿病引起神经痛,首选3个一线用药,抑制疼痛递质传递有效镇痛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双侧远端对称性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最常见。究其原因主要与血糖控制不佳、病程长、胰岛素抵抗、肥胖、慢性低度炎症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的病程在10年以上,可能会有明显的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既可能累及大神经纤维,也可能累及小神经纤维,部分患者可二者同时受累。如果仅仅是有针刺感、冷热温度觉异常的话,一般只是伤害到了小神经,如果踝反射、震动觉、压力觉出现了异常,那么基本可以判断出已经伤害到了大神经。

糖尿病还能引起自主神经病变,包括支配我们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的神经,当这些部位的神经受到伤害时,就会出现比如身体排汗异常、体温调节异常、低血糖无法感知、瞳孔功能异常等诸多表现,所以糖尿病是一种多系统的并发症,绝非仅仅是血糖异常。

此外,糖尿病还能引起单神经病变、神经根神经丛病变。单神经病变常累及颅神经,颅神经受损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上睑下垂、面瘫、眼球固定、面部疼痛、听力下降等。神经根神经丛发生病变时,最常见的就是单侧腰段,常出现以肢体近端为主的剧烈疼痛、肌无力、肌萎缩等。

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一定要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如果是1型糖尿病患者,那么5年后也一定要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以后每年筛查一次。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重要措施,同时很多患者往往受不了疼痛,给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使用镇痛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治疗糖尿病因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和一般意义上的镇痛药,有着很大的区别,甚至很多人并不理解,它包括抗惊厥药、抗抑郁药、其他类。其中抗惊厥药包括普瑞巴林、加巴喷丁、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抗抑郁药包括度洛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丙咪嗪、西酞普兰等。其他类包括阿片类镇痛药,如曲马多、羟考酮、辣椒素等。

其中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度洛西汀,可作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初始的镇痛药物,用于疼痛症状的改善。而阿片类药物由于具有成瘾性等原因,不作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二线药物。初始治疗时,可首选这3者中的一个。

普瑞巴林

普瑞巴林是一种新型的γ-氨基丁酸受体的激动剂,结构和作用与加巴喷丁相似,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个位点有高度亲和力,这个位点就是电压门控钙通道的一个辅助性亚基。能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具有抗癫痫、镇痛、抗焦虑的作用。

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中,普瑞巴林可减少脊髓中钙依赖性前痛觉神经递质的释放,来自其他神经损伤和持续性疼痛的动物模型的证据表明,普瑞巴林的镇痛作用也可能是通过与来自脑干的下行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通路的相互作用来调节脊髓中的疼痛传递。

所以简单来说,普瑞巴林就是通过减少疼痛递质的传递来发挥阵痛作用的,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外周神经痛,无论是教科书、还是糖尿病相关诊疗指南都一线推荐。通常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一般初始75mg,每天2次,可在一周后根据疗效和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

加巴喷丁

加巴喷丁为人工合成的氨基酸,结构与γ-氨基丁酸相似,但是它不影响由γ-氨基丁酸介导的神经抑制过程。它主要是借助钠离子通道,经过肠黏膜和血脑屏障,结合于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抑制神经细胞膜的氨基酸转运,从而发挥抗癫痫和抗神经痛的作用。也就是说主要是干扰神经递质的传递,如干扰了疼痛递质的传递就可以发挥镇痛作用。

度洛西汀

度洛西汀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其抗抑郁作用和中枢性镇痛作用,与增强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有关。对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再摄取的抑制是竞争性的,作用是均衡的。

可同时显著提高大脑额叶皮层和下丘脑细胞外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从而提高这两种递质在控制情感和对疼痛敏感方面的作用,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所以内科学教材、糖尿病诊疗指南等一致推荐可作为糖尿病神经痛的初始治疗药物。

糖尿病神经痛别硬扛!这药怎么吃才安全有效?医生一次说清楚

大家好,我是医界书生,作为内分泌科医生,门诊最常遇到糖友皱着眉说:“大夫,我手脚又麻又疼,像过电一样,晚上根本睡不着,吃了甲钴胺一直都不好……”

其实,这多半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作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对付这种神经痛的“利器”——普瑞巴林,但这药要用对了才安全有效,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一、这药主要治啥?糖友最关心的看这里!

核心用处:专门对付糖尿病引起的手脚麻痛、刺痛、灼烧感,国外和国内说明书都“盖章认证”的首选用药。

其他情况: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也能用,但咱糖友重点记住它对糖尿病神经痛的效果就行。

二、怎么吃才对?记住“低起点、慢加量”!

1. 刚开始别吃太多

一般从 75mg,一天2次(早晚各一次)开始,别一上来就猛给药,不然容易头晕犯困。

2. 一周后看情况加量

如果吃了一周效果不明显,而且没啥不舒服,再慢慢加到 150mg,一天2次。但记住 最大剂量别超过300mg,一天2次,加太多副作用风险蹭蹭涨,不值当!

3. 肾不好的糖友必看!剂量得调

这药大部分靠肾脏排泄,肾功能差的人特别容易“囤药”,必须按肌酐清除率(CrCl)调剂量:

CrCl ≥60 mL/min:正常吃(75-300mg,一天2次)

CrCl 30-60 mL/min:从75mg一天1次或50mg一天2次开始,最多吃到150mg一天2次

CrCl 15-30 mL/min:从25-50mg一天1次开始,最多75mg一天2次

CrCl <15 mL/min或透析:从25mg一天1次开始,透析后可能要补点药(具体听医生的!)

4. 老人用药更要小心

年纪大了肾功能多半有下降,起始剂量和加量速度都得保守,参照上面肾功能调整的原则来。

三、这些坑千万别踩!医生反复提醒的注意事项

1. 绝对不能突然停药!

吃久了想停药,至少得用1周慢慢减(比如每周减一次量)。突然停可能出现失眠、恶心、头痛,甚至癫痫发作(虽然少见但很严重),一定叮嘱家人别自己做主停药!

2. 头晕犯困是“常客”,操作危险事别干

刚开始吃药最容易头晕、眼皮沉,可能过段时间会减轻。但记住:吃药期间别开车、别操作机器,尤其是刚加量的时候,起身走路都得慢点儿,防摔倒!

3. 这些副作用要留心

脚肿:脚踝、小腿肿得厉害,尤其是有心衰风险的糖友,得及时告诉医生;

视力模糊:一般不严重,但如果突然看不清东西,赶紧就医;

体重增加:本身胖的糖友要多关注体重变化;

喝酒=“雪上加霜”:酒精会让头晕犯困更严重,能戒就戒了吧!

四、给糖友的白话版叮嘱

“这药是帮你止麻止痛的,可能1-2周才起效,别着急;”

“从低剂量开始吃,是为了让你适应,减少头晕;”

“千万不能自己停! 要停得慢慢减,不然身体会‘抗议’;”

“头晕的时候别逞强干活,走路慢慢来;”

“脚肿、看东西模糊、体重猛涨,一定及时说;”

“肾不好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剂量得调!”

最后划重点!

普瑞巴林是糖尿病神经痛的“好帮手”,但要记住:

从75mg一天2次起步,慢慢加量,别超过300mg一天2次;

肾功能是调剂量的“指挥棒”,宁低勿高;

头晕犯困是常见反应,别做危险事;

停药要“温柔”,至少1周慢慢减;

跟医生沟通时,把肾好不好、吃没吃其他药都说清楚!

糖友们记住了吗?对付神经痛,药要用对,更要多上心!有问题随时问医生,别自己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