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常用糖尿病药物(常用糖尿病药物分类)

肾病医生滕福斌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常用西药大盘点:6类药物的优势、副作用及适用人群

糖尿病用药讲究“个体化”,不同药物的降糖机制、适用人群和副作用大不相同。选对药才能既控好血糖,又减少不良反应。今天就为大家解析临床常用的6类西药,一篇看懂哪种药适合自己。

一、双胍类:糖尿病的“一线基石药”

代表药物: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缓释片/肠溶片)

【核心优势】

  • 降糖原理: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改善胰岛素抵抗,让身体更有效地利用葡萄糖。
  • 突出特点: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单独用不会低血糖;能同时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尤其适合超重/肥胖人群。
  • 额外好处: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轻度改善血脂,还能延缓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

【常见副作用】

  • 胃肠道反应:初期可能恶心、腹泻、腹胀,有金属味。建议选肠溶片或缓释片,随餐服用可减轻不适,多数人适应后会缓解。
  • 罕见但需警惕:乳酸酸中毒(多见于肾功能不全、酗酒或缺氧人群),肾功能正常者风险极低。
  • 长期注意:可能减少维生素B12吸收,建议定期监测,必要时补充。

【适合这样的你】

✅ 2 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超重 / 肥胖人群(一线首选)。

✅ 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偏高但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

✅ 与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联用,增强控糖效果。

【这些情况禁用】

❌ 肾功能严重不全(eGFR<30 mL/min)、肝功能受损者。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 妊娠、哺乳期女性,酗酒者,严重感染或手术期间需暂停。

二、磺脲类:快速降糖的“胰岛素促泌剂”

代表药物: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核心优势】

  • 降糖原理: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快速降低血糖。
  • 控糖效果:降糖作用强,对空腹和餐后血糖都有效,适合胰岛功能尚存的患者。

【常见副作用】

  • 低血糖风险:最需注意!可能出现头晕、心慌、手抖、出汗,格列本脲(已少用)低血糖风险较高,老年患者需谨慎。
  • 体重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多可能促进脂肪合成,需注意饮食和运动。
  • 其他:少数人有皮疹、胃肠道不适,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药效减退。

【适合这样的你】

✅ 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非肥胖、胰岛功能中等以上(空腹 C肽≥正常下限50%)者。

✅ 饮食、运动和双胍类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

✅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可选格列喹酮(主要经胆汁排泄)。

【这些情况禁用】

❌ 1 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严重衰竭(C肽极低)者。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 妊娠、哺乳期女性,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有交叉过敏风险)。

三、α-糖苷酶抑制剂:餐后血糖的“调节剂”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核心优势】

  • 降糖原理:在小肠抑制碳水化合物(淀粉、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延缓吸收,专门针对餐后高血糖。
  • 突出特点:只降餐后血糖,对空腹血糖影响小,单独使用不低血糖,安全性高。
  • 适用场景:几乎不被肠道吸收,全身副作用少,适合老年或肝肾功能较差者。

【常见副作用】

  • 胃肠道反应:腹胀、排气增多、腹泻(因碳水化合物未完全消化),初期明显,多数人随用药时间适应。
  • 低血糖处理:单独用不低血糖,但与胰岛素、磺脲类联用时可能低血糖,需直接补葡萄糖(吃蔗糖或主食无效)。

【适合这样的你】✅ 餐后血糖升高为主(餐后2小时血糖>10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

✅ 饮食中主食占比高(爱吃米饭、面条、馒头)的人群。

✅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人群(改善餐后高血糖)。

✅ 1型糖尿病与胰岛素联用,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这些情况禁用】

❌ 严重胃肠道疾病(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 肾功能严重不全(eGFR<25 mL/min)者。

❌ 妊娠、哺乳期女性,对药物成分过敏者。

四、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国内限制使用,需严格评估心脏风险)

【核心优势】

  • 降糖原理:改善全身胰岛素抵抗,让胰岛素更好地发挥作用,适合胰岛素抵抗明显的患者。
  • 控糖特点: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作用持久,单独使用不低血糖。

【常见副作用】

  • 体重增加与水肿:水钠潴留导致体重上升、下肢水肿,有心力衰竭风险者需警惕。
  • 心血管注意:罗格列酮可能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国内使用受限;吡格列酮需监测心功能。
  • 其他:少数人骨密度下降(女性绝经后需防骨质疏松),需定期查肝功能。

【适合这样的你】

✅ 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胰岛素抵抗明显(肥胖、腹型肥胖、黑棘皮病)者。

✅ 单用双胍类或磺脲类效果不佳,需联合用药增强控糖。

【这些情况禁用】

❌ 心功能不全(NYHA Ⅲ-Ⅳ级)、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 活动性肝病(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2.5倍)者。

❌ 妊娠、哺乳期女性,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

五、格列奈类:灵活控餐后血糖的“快效药”

代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核心优势】

  • 降糖原理:快速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快进快出”,专门针对餐后高血糖。
  • 突出特点:起效快(餐前15分钟吃),作用持续3-4小时,低血糖风险比磺脲类低。

【常见副作用】

  • 轻度低血糖:多因进餐延迟或剂量过大,程度较轻。
  • 体重增加:比磺脲类轻,需注意饮食控制。

【适合这样的你】

✅ 餐后血糖波动大的 2型糖尿病患者。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低,安全性较高)。

✅ 进餐不规律人群(如轮班工作者,漏餐可停药减少低血糖)。

✅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瑞格列奈可慎用,需减量)。

【这些情况禁用】

❌ 1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严重衰竭者。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 妊娠、哺乳期女性,对药物成分过敏者。

六、SGLT-2抑制剂:护心肾的“排糖新药”

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埃格列净

【核心优势】

  • 降糖原理: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让多余葡萄糖从尿液排出,不依赖胰岛素。
  • 控糖特点: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效果温和,单独使用不低血糖。
  • 额外好处: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尤其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减少心衰住院率;轻度降压、减重。

【常见副作用】

  • 泌尿生殖感染:尿液含糖多易引发尿路感染、外阴炎(女性多见),需多喝水、注意卫生。
  • 脱水与低血压:增加排尿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老年、肾功能不全或用利尿剂者需防头晕、低血压。
  • 罕见但严重:酮症酸中毒(多见于感染/手术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需及时就医。

【适合这样的你】

✅ 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高风险(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者。

✅ 超重/肥胖的 2型糖尿病患者(辅助减重)。

✅ 单用双胍类效果不佳,或与其他药联用增强控糖。

【这些情况禁用】

❌ 肾功能严重不全(eGFR<45 mL/min,卡格列净<60 mL/min)、终末期肾病患者。

❌ 妊娠、哺乳期女性,对药物成分过敏者。

选药总结:记住这3个原则
  • 个体化:根据血糖特点(空腹高还是餐后高)、胰岛素抵抗程度、并发症情况选药。
  • 安全第一:老年患者防低血糖,心衰/肾衰患者避开禁忌药。
  • 动态调整:定期监测血糖、肝肾功能和副作用,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方案。

糖尿病用药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擅自换药或增减剂量,才能控好血糖又减少风险~

#糖尿病##药物科普##滕福斌#

科普 |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很丰富。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和磺脲类药物都非常常见。

新型降糖药有: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

糖尿病患者用药前应该到医院做详细评估,由医师指导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关于健康的这件事丨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来源:【我的新红山】

本文来自【我的新红山】,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