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肾病 率(糖尿病肾病概率)

肾病科石凯峰主任 0
文章目录:

石凯峰:为何糖尿病肾病,复发率高的惊人?

各位肾病患者朋友,我是肾病科石凯峰医生,我见过太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反复住院、病情反复,甚至发展成尿毒症。今天我想用最直白的话告诉大家:糖尿病肾病复发率高,不是因为“治不好”,而是因为“没管住”

一、糖尿病肾病复发,根源在“失控”

糖尿病肾病不是“治好就没事”的病,它像一根绷紧的弦,血糖、血压、饮食、感染……任何一个环节松懈,都会让病情反弹。

  1. 血糖血压“放飞自我”: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是长期高血糖损伤肾脏血管,血压高则会加速肾脏硬化。很多患者出院后觉得“症状轻了”,就偷偷停药、少测血糖,结果肾脏再次被“暴击”。
  2. 饮食“重口味”:咸菜、腊肉、油炸食品……这些高盐高脂食物会直接加重肾脏负担。我常跟患者说:“肾脏是身体的‘净水器’,你天天给它灌脏水,它怎么能不坏?”
  3. 感染“火上浇油”: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本就低下,感冒、尿路感染等小毛病都可能引发肾脏炎症,导致蛋白尿突然增多。
  4. 药物“乱投医”:有些患者听信偏方,自行停药换药,甚至用不明成分的“补肾保健品”,反而加速肾脏损伤。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管齐下,标本兼治

糖尿病肾病复发率高,但并非“无解”。我参与的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改善肾功能。具体怎么治?分三步走:

1. 西医控指标:稳住“基础盘”
  • 控血糖: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必须按时用,血糖目标值:空腹4.4-7.0mmol/L,餐后<10mmol/L。
  • 降血压:首选ACEI/ARB类降压药(如缬沙坦、贝那普利),既能降压又能减少蛋白尿,血压目标值:<130/80mmHg。
  • 调血脂: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预防血管硬化。
2. 中医调体质:解决“根本问题”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是“肾虚血瘀”。我常根据患者体质开方:

  • 气阴两虚型(乏力、口干、腰酸):用中药对证汤剂,如黄芪、太子参、生地等补气养阴;
  • 脾肾阳虚型(怕冷、水肿、夜尿多):用中药对证汤剂,如加附子、肉桂、茯苓等温阳利水;
  • 湿热瘀阻型(舌苔黄腻、小便浑浊):用中药对证汤剂,如黄芩、黄连、丹参等清热活血。

关键提醒:中医治肾病不是“慢工出细活”,而是需要长期坚持。我参与的研究发现,连续服用中药3个月以上的患者,肾功能恶化速度明显减慢。

3. 非药物疗法:辅助“加分项”
  • 针灸:针刺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能改善肾脏血流,减少蛋白尿。
  • 中药熏洗:用黄芪、桂枝、艾叶煮水泡脚,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水肿。
  • 饮食管理:每天盐摄入<5克,蛋白摄入按体重计算(0.8-1.0g/kg),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
三、患者必做:把“治疗”变成“生活习惯”

作为医生,我最怕患者说:“石主任,我出院后一定好好治!”但回家后依然我行我素。糖尿病肾病的管理,70%靠患者自己

  • 每天测血糖、血压:买个家用血糖仪和血压计,记录数据,复诊时带给医生看。
  • 定期查肾功能:每3个月查一次尿蛋白、血肌酐,早发现问题早干预。
  • 预防感染:流感季节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女性患者注意泌尿系统清洁。
  • 戒烟限酒:烟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酒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两者都会间接伤害肾脏。
最后说句真心话

我见过太多患者因为“怕麻烦”“嫌贵”而放弃治疗,最后花更多钱、受更多罪。糖尿病肾病不是绝症,但需要“长期作战”的耐心。如果您或家人正在被肾病困扰,别犹豫,把舌苔照片、检查报告发给专业医生,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不浪费一分钱,不耽误一天治疗。

糖尿病肾病患者超三千万,仅30%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降低风险76%

中国糖尿病肾病患者已超过3000万。仅30%患者在早期能被及时发现。更触目惊心的是,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糖尿病病因占比从2000年的17%飙升至2023年的38%,平均发病年龄整整提前了15年!

高血糖如何摧毁肾脏防线

1. 三重打击机制

糖毒性风暴:持续高血糖激活蛋白激酶C,使肾小球基底膜增厚40%

血流动力学灾难:肾小球高滤过状态(GFR>140ml/min)持续5年,肾功能丧失风险增加3倍

代谢记忆效应:即使后续血糖控制,既往高血糖造成的表观遗传改变仍持续损害肾脏

2. 沉默的进展轨迹

Ⅰ期(高滤过期):无临床症状,尿微量白蛋白<30mg/天

Ⅱ期(静息期):运动后微量白蛋白尿,肾小球结构改变

Ⅲ期(早期肾病):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天)

Ⅳ期(临床肾病):显性蛋白尿(>300mg/天),GFR进行性下降

Ⅴ期(尿毒症期):GFR<15ml/min,需透析或移植

3. 危险因素"黑名单"

  • 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1%,肾病风险增加40%
  • 收缩压>130mmHg加速肾功能恶化速度2.5倍
  • 吸烟使肾脏病变进展风险提高34%
  • 血脂异常(LDL-C>2.6mmol/L)加重肾小球硬化
早期信号与晚期危机

1. 早期预警信号(1-2期)

尿液异常:晨尿泡沫增多(持续1个月以上)

微量白蛋白尿:需通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检测发现

血压波动:轻度升高(>130/80mmHg)

2. 中晚期症状(3-4期)

水肿:从脚踝逐渐向上蔓延至全身

高血压: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

贫血:肾性贫血导致乏力、头晕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食欲减退、金属味觉

神经病变加重:四肢麻木、疼痛

3. 终末期(5期)的“生死考验”

尿毒症症状:心力衰竭、肺水肿、意识障碍

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感染风险增加:免疫力下降引发严重感染

诊断与筛查

1. 早期筛查的“黄金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ACR):正常:<30mg/g

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g

显性蛋白尿:>300mg/g

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血肌酐计算,正常值120-120ml/min/1.73m²

2. 诊断的“三步法”

基础检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

专项检测:UACR、eGFR、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影像与病理:肾脏超声、必要时肾活检

3. 鉴别诊断的“关键点”

需与以下疾病区分: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谱型不同

高血压肾病:血压控制后蛋白尿改善

其他继发性肾脏病:如狼疮性肾炎

治疗的多维战场

糖尿病肾病管理如同精密的多线作战,需要内分泌科、肾内科、营养科协同作战。

降糖策略

1. 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等可降UACR达30%,兼具心肾保护

2. 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延缓GFR下降,减少蛋白尿

3. 个性化血糖目标:HbA1c控制在7.0%-7.5%,避免低血糖风险

血压管控

1. ACEI/ARB类药物:氯沙坦等降低肾小球内压,需监测血钾

2.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治疗糖尿病肾病新利器

3. 血压控制目标:<130/80mmHg,老年患者适当放宽

肾脏保护

1.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渗透性利尿减轻水肿

2. 复方α-酮酸:补充必需氨基酸,减少氮质血症

终末期治疗

1. 血液透析:清除小分子毒素,纠正电解质紊乱

2. 腹膜透析:保护残余肾功能,适合心血管不稳定患者

3. 肾移植:恢复最佳生活质量,需终身免疫抑制

如何预防?

1. 血糖防线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老年人<8%)

动态血糖监测(TIR>70%)

2. 血压防线

家庭自测血压早晨<135/85mmHg

限盐(<5g/天) DASH饮食

3. 营养防线

蛋白质摄入0.8g/kg/d(肾病期降为0.6g)

优选鱼、蛋、奶等优质蛋白

4. 监测防线

每年检测UACR 血清肌酐

3个月复查eGFR变化

5. 生活方式防线

戒烟:可使肾病风险降低30%

抗阻训练:每周2次,增加肌肉储糖能力

睡眠管理:保证22:00-2:00深度睡眠期

糖尿病肾病的常见认知陷阱

1. “血糖控制好就不会得肾病”?

错误:即使血糖达标,长期病程仍可能导致损伤。需同时控制血压、血脂等。

2. “蛋白尿减少就代表好转”?

错误:晚期肾功能下降时,蛋白尿可能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减少,需结合eGFR判断。

3. “严格低盐饮食就能保护肾脏”?

错误:需根据肾功能阶段调整,终末期患者可能需限钾、限磷。

4. “中药能逆转糖尿病肾病”?

错误:目前无证据支持,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早期综合干预可使终末期肾病风险降低76%。肾脏病专家建议:建立"肾脏健康档案",记录每月血压、血糖、尿蛋白变化,用数据驱动健康管理。

你的每个血糖监测,每次限盐烹饪,每回准时复诊,都是对肾脏的温柔守护。记住:糖尿病肾病不是必然结局,而是可以管控的慢性病。

科普 | 糖尿病肾病的健康管理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减退。临床上我们把糖尿病肾病分为5期。我们如果从早期开始进行健康管理干预的话,能够有效延长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周期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今天将带大家一起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首先是饮食指导,合理膳食既能保证糖尿病患者机体需要,又能减轻患者的肾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所以饮食指导是我们糖尿病肾病健康管理的重点。在糖尿病肾病1-3期,即早期的糖尿病,此时我们应该开始低蛋白饮食,蛋白摄入量现在标准体重0.8-1克/公斤/天,蛋白质摄入量约占热量的20%,以优质蛋白为主,可选择牛奶、蛋类、鱼类、瘦肉等,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和蛋黄。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保证足够的热量。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以避免蛋白质和脂肪的过度分解,加重肾脏的负担。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30%,以植物油为准;糖尿病肾病的4期则需要进一步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摄入量为标准体重0.8克/公斤/天。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方案同前。每日尿量在500毫升以下时应该严格控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在糖尿病肾病5期时,即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标准体重的0.6-0.7克/公斤/天,有高血压或者水肿,应该少盐并且限制水的摄入。

第二,要正确的注射胰岛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胰岛素的注射,如果发生因胰岛素蓄积而产生的低血糖反应,应尽可能地选择短效胰岛素来控制病情。

第三,如果有糖尿病并发症,如高血压病时,应该合理正确地使用高血压药、定期监测血压,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血压控制不满意,可以联合用药。

第四,应进行血糖、血脂的监测,血糖选取8个监测点,即三餐前和三餐后2小时,睡前和凌晨3点(如半夜发生低血糖时可监测)。

第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运动,早期的糖尿病肾病可以有一个中等强度的运动量,如平地慢跑、广播操、羽毛球等。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20-30分钟;如果是晚期的糖尿病肾病的话,则不建议有那么大的强度,以免肾小球压力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加重肾脏功能损害。运动的时间最好选择餐后一小时以后。

第六,应戒烟,吸烟可加重微血管病变,加速病情的进展,建议病人戒烟,逐渐减量至不吸。

中医还有许多补肾的穴位用于保健,肾病患者可以在家按摩穴位用来强身健体。

一、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所以肾是人体元气之源。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回阳救逆之功。刺激太溪穴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所以可以经常按揉太溪穴,每次每个穴位5分钟左右便可,不必拘泥于方法。当然在肾经的流注时间,即下午17-19点时按摩的效果更好,按揉时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胀的感觉之外,还要有麻麻的感觉。

糖尿病肾病也有很多特色的中药可以进行治疗。

一、金蝉花。它是一种菌类植物,主要功能是调节免疫力,治疗肾病、肿瘤、失眠、糖尿病、三高或者术后肿瘤放化疗康复。服用方法:1.煮水当茶喝,而不是用开水泡着喝,此法简单有效,通常煮约40分钟,注意要先武火后文火,水开后要喝即可。2.跟肉类产品炖着吃,可以5-8个金蝉花一起炖服。3.用来泡酒喝,但糖尿病病人一般不建议如此使用。4.使用研磨机将金蝉花磨成粉装进胶囊盒中,每日定时服用。

二、黄芪。它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可以补中益气、利水消肿排毒,对于治疗中气不足有独特的疗效,它具有健脾和胃、开胃消食的作用。服用方法:黄芪入汤或者泡水喝。

三、田七又叫做三七。具有延缓衰老、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作用。服用方法:将田七充分捣碎与鸡肉一起炖。

四、山药,山药分为干山药和新鲜山药,均具有补脾益肾的作用,尤其适合女性食用。服用方法:干山药仅用于熬汤,而新鲜山药可用来煮甜汤熬汤,甚至煮粥都可以。

结语:糖尿病作为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越来越年轻化。关于糖尿病肾病的健康管理,应该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它的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多项研究表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其发展为糖尿病肾病晚期的概率,减轻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症状。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糖尿病肾病,改善生存质量有较大潜力和优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肾病科 葛文姝 副主任医师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