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 轻微(妊娠糖尿病轻微对胎儿有影响吗)
- 1、孕期血糖失控,当心糖尿病眼病悄悄“偷走”视力!
- 2、孕妈必看!小排畸检查全攻略:宝宝健康\u0026#34;排雷\u0026#34;关键一步
- 3、怀孕后若血糖超标,身体会有几个信号出现,孕妈们多留心
孕期血糖失控,当心糖尿病眼病悄悄“偷走”视力!
怀孕本是充满喜悦的旅程,但许多准妈妈在产检时会被一项指标“绊住脚”——血糖。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眼底病科副主任犹爱林表示,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每6名孕妇中就有1人患妊娠期糖尿病(GDM)【1】,更值得警惕的是,若产后血糖长期失控,还可能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严重威胁视力健康。
为什么孕期容易血糖失控?
激素“拖后腿”: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酮等激素会抑制胰岛素功能,导致血糖升高。
代谢负担加重:胎儿对葡萄糖需求量大,若孕妈饮食过量或运动不足,胰岛素“供不应求”。
高危因素:糖尿病家族史、孕前超重、高龄妊娠(≥35岁)等群体风险更高。
警惕这份“甜蜜的负担” 典型信号别忽视
犹爱林主任表示,怀孕期间,身体的各种变化可能让准妈妈们对一些异常症状习以为常。但有些信号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发出的警报,需要特别警惕:
异常的口渴和尿频。很多孕妇会发现自己在正常饮水的情况下,仍然经常感到口干舌燥,需要不停地喝水。与此同时,上厕所的次数也明显增多,特别是夜间起夜频繁。这种“喝得多、尿得多”的现象,很可能是血糖升高导致的渗透性利尿。
持续性的疲劳和头晕。虽然孕期疲劳很常见,但妊娠期糖尿病带来的疲劳感往往更为明显。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目眩的感觉。这是因为血糖代谢异常,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所致。
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尿糖含量升高会改变泌尿系统的微环境,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且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就要考虑血糖异常的可能。
胎儿发育异常。产检时发现胎儿体型偏大(尤其是腹围偏大)、羊水过多等情况,都可能是母体血糖控制不佳的表现。过高的血糖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其过度生长。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孕妇都需要在孕24-28周常规进行糖耐量检查的原因。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个信号,都应该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
产后血糖能自愈吗?为什么糖尿病会伤眼?
多数孕妇分娩后血糖会逐渐恢复,但还是有部分妊娠糖尿病(GDM)患者未来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对于为什么糖尿病可能损害眼睛,犹爱林主任解释,由于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渗漏、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糖网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易被误认为疲劳或近视。若不干预,晚期可能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科学防控:守住血糖和视力两道防线
孕期管理:截断“病根”
饮食调整:减少精制糖(如奶茶、甜点),用燕麦、糙米等低GI食物替代精米白面,采用“少量多餐”模式。
合理运动:每天30分钟孕妇瑜伽、散步等,提升胰岛素敏感性(需医生评估)。
监测血糖:定期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控制在<6%。
产后追踪:终身防控
血糖复查:产后6-12周做糖耐量试验,此后每年筛查一次。
眼底检查:确诊糖尿病后立即查眼底,无病变者每年1次,有病变者每3-6个月复查。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开设的“糖尿病眼病门诊”可提供终身眼健康管理,包括建档跟踪、一站式注药服务等。犹爱林主任提醒:切勿因视力无异常拒绝检查,因为糖网早期无症状,等出现视物模糊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期。怀孕是身体的一次特殊“压力测试”,更是健康管理的关键窗口。无论是孕期还是产后,只有将血糖和眼底监测“双管齐下”,才能远离糖尿病眼病的隐形威胁,守护清晰视界。
【1】人民网:医学专家:我国每6名孕妇中就有1人患妊娠期糖尿病
http://www.people.com.cn/24hour/n/2014/0227/c25408-24485285.html
孕妈必看!小排畸检查全攻略:宝宝健康\u0026#34;排雷\u0026#34;关键一步
一、什么是小排畸?和"大排畸"有啥区别?很多孕妈都知道"大排畸"(20-24周的系统超声),但"小排畸"(28-32周)却容易被忽略。其实,小排畸是孕晚期的重要检查,相当于给宝宝做一次"期末补考"!
- 大排畸:重点看宝宝结构是否畸形(如心脏、四肢、面部等)。
- 小排畸:关注宝宝发育是否跟上进度(大小、羊水、胎盘等),并排查晚发畸形(如肠道梗阻、脑积水等)。
简单说:大排畸看"长相",小排畸看"成长"!
二、小排畸查什么?这5项是关键!小排畸通过B超检查,主要评估以下内容:
- 胎儿大小:是否偏小或偏大?(警惕生长受限或巨大儿)
- 羊水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提示问题。
- 胎盘位置和成熟度:避免胎盘早剥或钙化风险。
- 胎位:宝宝是否头朝下?为分娩方式提供参考。
- 血流指标:脐带血流是否正常?确保宝宝供氧充足。
医生还会特别关注:
- 晚发畸形(如肠道、肾脏问题)
- 之前大排畸的疑似问题是否改善
如果检查发现异常,孕妈先别焦虑!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后续监测或干预解决:
- 胎儿偏小/偏大:调整饮食或排查妊娠糖尿病等。
- 羊水异常:轻度问题可通过补水或输液改善。
- 胎位不正:30周前有机会自然调整,或做"膝胸卧位"操。
记住:小排畸是"预警",不是"判决"! 配合医生复查或进一步检查(如胎儿MRI)更重要。
- 最佳时间:推荐30-32周,太早可能看不清楚,太晚干预空间小。
- 不用空腹:吃饱再去,宝宝更活跃,检查更顺利!
- 备点甜食:如果宝宝"不配合",吃块巧克力让TA动起来~
五、孕妈真实经历:小排畸救了我家宝宝!
@小雨妈妈:"大排畸一切正常,但小排畸发现宝宝肠管扩张!医生立刻安排会诊,出生后及时手术,现在娃健健康康!真的感谢这次检查!"
最后叮嘱:小排畸是孕晚期不能省的"安全锁",千万别因偷懒错过!转发给身边孕妈,一起为宝宝健康把关!
你有做过小排畸吗?检查时遇到什么趣事?评论区聊聊吧~
怀孕后若血糖超标,身体会有几个信号出现,孕妈们多留心
孕24周做糖耐的准妈妈们,盯着三个血糖数值手抖心慌的不少吧?
2025年最新诊断标准明确:空腹≥5.1、1小时≥10.0、2小时≥8.5任一超标就是妊娠糖尿病。
别被“轻微超标”忽悠了,这玩意儿压根不存在中间地带。
胎盘激素对抗胰岛素是孕妇易中招的主因。
尤其空腹5.2这种踩线值,很多孕妇觉得少吃顿早饭就能压下去,结果产检本上直接盖红章。
更坑的是喝糖水后两小时那个8.5的临界点,有人熬到两小时零五分才抽血,数值8.7直接判刑。
不同医院仪器校准差0.2,孕妇群里能吵三天三夜。
重点从来不是数值本身。
产科墙上贴的对照表后面藏着更重要的事:餐后1小时超7.8就得启动血糖仪监测,空腹连续两天过5.3必须上营养科挂号。
见过孕妇硬扛着不吃主食,饿出酮体阳性反而更危险。
那些说“多吃粗粮就能降糖”的纯属坑人。
玉米红薯升糖比白米饭还猛,加餐啃半根玉米血糖能飙到9.0。
靠谱的做法是带秤吃饭,糙米饭配瘦肉片称到克,餐后甩半小时手臂比啥偏方都管用。
妊娠糖尿病诊断从来不是考试及格线。
三个数字背后是胎儿缺氧早产的风险账本,超标即行动才是保胎真逻辑。
======
产科门口电子屏滚动的血糖标准都是摆设。
自己扎手指测到指尖淤青的才知道,8.5和8.6的区别是半个月后要不要打胰岛素。
医生让买血糖仪时眼皮都没抬。
现在每天饭前饭后扎七次,试纸钱比产检费还贵。
妊娠糖尿病诊断书比离婚证还难撕。
最烦听见“控制饮食就好”。
隔壁床孕妇天天吃杂粮饭手指扎成筛子,昨天还被拉去上胰岛素课。
控糖食谱里的南瓜燕麦都是骗局,实测升糖速度比奶茶还狠。
空腹5.2就被扣帽子的过来人想说句实在话。
与其纠结那0.1的数值浮动,不如盯紧胎心监护仪。
生完孩子血糖仪直接扔垃圾桶,去他的糖耐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