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柚对糖尿病(西柚糖尿病人可以吃吗百度百科)
西柚营养丰富,那么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服药期间能吃西柚吗?
为何说一颗药与西柚同服,等同于服用了数倍的药量?这不是吓唬你,尤其是正在口服靶向药物的患者更应注意。
西柚又名叫做葡萄柚,是一种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后所结出的果实,在我国原产地,把这种西柚又叫做胡柚。这种西柚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从我国的浙江地区由葡萄牙人把种子带到了美国的佛罗里达州。
西柚中有天然的维生素P和维生素C以及可溶性纤维素。西柚中含有维生素P可以增强皮肤及毛孔的功能,有利于皮肤保健和美容。西柚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能预防黑斑、雀斑、消除绉纹、消除疲劳。
它的含糖量也非常的少。
西柚中的钾含量特别高,不存在钠离子。
西柚还含有天然叶酸。叶酸不但对早期妊娠非常重要,在整个怀孕期也同样必不可少。叶酸缺乏不仅会使妊娠高血压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增高,更会导致孕妇患上巨幼红细胞贫血,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因此,西柚也是孕期妇女首选的水果。
西柚中所含的西柚甙可刺激细胞中造骨基因,可以有助加快骨骼的生长。儿童多吃西柚是非常有益的。注意如果是肠胃不适有腹痛、痰多咳嗽的人不建议多吃,因为它属于寒性水果。
一颗药与西柚同服等同于服用了数倍的药量?
CYP3A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酶类中的一员,是身体中的一种重要的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和小肠。CYP3A几乎参与了现今使用的近半数药物的代谢,药物经过它的钝化作用,直接或间接得促进药物从机体的排泄作用。一旦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及其化合物抑制了CYP3A以后,人体对药物的代谢就会变慢甚至停止。血液中药物浓度变高,从而导致副作用加大或者其他不良反应。
此类食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西柚,这是由于西柚及西柚制品中富含呋喃香豆素类物质,干扰肝药酶的作用,这在FDA“提醒名单”中也有提及,通常FDA会要求在相关药物标签上标注不要与西柚等水果共食的警告。
因此,一颗药与西柚同服,等同于服用了数倍的药量,尤其是正在口服靶向药物的患者更应注意。
除了靶向药,如果正在服用降压药、降脂药、抗过敏药、镇静催眠药、免疫抑制剂、避孕药的患者,也建议避免大量食用。
部分降血压类药物,如硝苯地平;
部分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例如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片、普伐他汀片;
部分用于治疗心率失常的药物,例如盐酸胺碘酮;
部分治疗过敏的抗组胺类药物,如非索非那定;
部分器官移植后使用,抗排异反应的药物,如环孢素;
部分抗焦虑类药物,例如丁螺环酮。
另外,红心柚子是柚子的一个品种,不是西柚,通过打针让普通柚子变红不太好实现,很容易被发现,因此,瓜果打针的谣言不可信。红心是因为含有两类色素:水溶性的花青素和脂溶性的类胡萝卜素类,如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不过大家要注意啦,都是柚子辈,服用药物期间也不要大量吃哦!
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时能吃西柚吗?
根据2016年一项研究调查(Pharmacol Res 2017 Apr;118:82-92),已知有超过85种药物与西柚存在相互作用。FDA要求某些药物,包括一些非处方(OTC)药物,在服用这些药物时要注意食用西柚。不过,二甲双胍并没有这种警告,也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西柚影响二甲双胍的安全性或有效性。没有证据表明吃西柚会影响二甲双胍的使用。
某些药物可能与二甲双胍存在相互作用,并可能降低其有效性或增加有害影响风险。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时应避免以下药物:
口服避孕药、利尿剂及其他噻嗪类药物、类固醇激素、苯妥英、烟酸、拟交感神经药、格列本脲、钙通道阻滞剂、抗癫痫药物(如托吡酯)、异烟肼、硝苯地平、呋塞米等。
在服用二甲双胍之前,患者必须告知医生和药剂师正在服用的任何药物。服用二甲双胍时饮酒会增加低血糖风险,因此,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应避免饮酒或适量饮酒。
二甲双胍主要以原形由肾脏从尿中排出,清除迅速,12~24h大约可清除90%。这也可能也是西柚不与二甲双胍相互作用的原因。
#湖南医聊超能团##健康科普排位賽##真相来了#
@头条健康@今日头条@湖南医聊@头条辟谣
西柚和很多药物相克
西柚又名葡萄柚、胡柚,因其口感独特而广受欢迎,又因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而成为一种集预防疾病和保健美容于一身的水果。不过,正在吃药的人要注意,西柚和一些药物会产生作用。
西柚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是在1989年被发现的。当时一位国外的药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试酒精与非洛地平(一种降压药)的相互作用,他用西柚汁来掩盖酒精的味道,结果发现西柚极大地降低了非洛地平的清除率,从而增强了药效作用。科研人员随后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西柚所富含的呋喃香豆素能显著抑制肠道CYP3A4代谢酶和P-糖蛋白,可减少药物在肠道的代谢和外排,使药物以平常数倍乃至几十倍的量进入血液,导致具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表明,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随西柚的食用量增多而增大。加拿大有研究显示,已发现85种药物可与西柚发生反应,其中43种可导致严重相互作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已要求相关处方药说明书必须注明该药禁止与西柚汁或新鲜西柚同时服用。以下几种常见药物应避免和西柚合用:
降脂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与西柚同服可能出现肌痛、肌无力、肌肉肿胀等横纹肌溶解表现,30%的横纹肌溶解患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
降压药:硝苯地平、非洛地平、阿利吉仑、维拉帕米等与西柚合用易引起低血压,轻则头晕、心慌、乏力,重则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奎尼丁与西柚同服可致尖端扭转型室速而危及生命。
镇静催眠药:地西泮、咪达唑仑等药物与西柚同服可增加眩晕和嗜睡的发生率,高空作业者和司机在用药期间尤其要注意。
抗焦虑药:丁螺环酮和西柚同服可影响药物疗效。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会因同服西柚而增高。患者在服药期间,如果长期饮用西柚汁,高血压、糖尿病、高钾血症以及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会显著提高。
其他种类:抗过敏药特非那定、抗菌药红霉素和莫西沙星、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抗逆转录病毒药沙奎那韦、茚地那韦等也会与西柚汁发生相互作用。
了解以上情况后,建议正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的患者一定要避免食用西柚,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咨询医师或药师。
糖尿病可以吃的水果排名,不知道的太亏了!来了解
“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这句话你是不是听过无数遍?但真相是,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水果含糖,但“糖尿病人不能碰水果”的说法,其实是个大误区。真正关键的不是吃不吃,而是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老李退休后,每天早上都去菜市场买水果。夏天到了,他最爱那一口甘甜的西瓜。可一想到自己是糖尿病患者,女儿每天念叨“爸你不能吃西瓜,太甜了”,他只好悻悻地放下手里的半个瓜。真的不能吃西瓜吗?有的水果比西瓜含糖高多了!
就在上个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最新的数据报告,全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1.4亿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炎炎夏日,水果摊琳琅满目,如何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又能稳住血糖?这是无数糖友和家属关心的大事。
水果不是敌人,选对了,它甚至可以成为“血糖守护者”。作为一位有二十多年临床经验的内分泌医生,我在诊室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医生,我真的不能吃水果了吗?”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而是要聪明地吃。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人可以吃的水果排名,不是随便吃,是科学吃、明白吃,吃得安心,更吃得健康。
很多人以为水果就是“天然的糖”,但其实水果里的糖主要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不同水果含糖量差别很大。我们评估一个水果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主要看两个指标:含糖量和血糖生成指数(GI)。GI越低,对血糖影响越小。
香蕉看起来“健康”,但其GI高达60-70,容易引起血糖快速上升;而苹果虽然甜,但GI在35-40之间,是低GI水果,更适合糖友食用。这就是“甜不等于升糖快”的经典例子。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和《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3年版)》,以下水果被公认为更适合糖尿病患者:蓝莓、苹果、樱桃、葡萄柚、奇异果、草莓、木瓜、李子、西柚、番石榴等。这些水果不仅GI值低,还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以蓝莓为例,它富含花青素,有研究表明,蓝莓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每天吃一小把(大约50克)蓝莓,既能满足口感,又不会让血糖大幅波动,是水果中的“抗糖先锋”。
再说苹果,这个“国民水果”其实很适合糖友。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150克),热量在80千卡左右,GI值仅为38,且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有助于延缓葡萄糖吸收,是控制餐后血糖的好帮手。
但要注意,水果摄入的“量”和“时机”也很关键。很多糖友习惯饭后立即吃水果,结果血糖飙升。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比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不仅避免主食叠加,还能帮助稳定血糖。
另一个常见误区是榨汁喝。很多人觉得“喝果汁更方便”,但水果一旦榨汁,食物纤维就被破坏,糖分被迅速吸收,升糖速度比吃整果快几倍。一杯鲜榨橙汁,血糖影响远大于吃一个完整的橙子。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黄金法则”是:小量、整果、低GI、多样化。
在临床中我们还发现,很多老年糖友为了“安全”,干脆完全不吃水果,结果却出现了营养失衡、便秘、维生素C缺乏等问题。水果本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镁、抗氧化物,对血管、神经系统都有保护作用。适当吃水果,反而有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
奇异果富含维生素C和钾,GI值约为50,适量食用(每天半个到一个)不仅可以补充微量元素,还能帮助改善肠道健康。它就像水果界的“小绿盾”,保护糖友的微循环系统。
也要警惕一些“看起来健康,实则升糖快”的水果。比如:榴莲、龙眼、荔枝、香蕉,这些水果GI值较高,糖分密集,即便少量也可能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如果实在喜欢,一定要控制量,并在血糖控制良好、监测到位的前提下偶尔食用。
特别要提醒一点:糖尿病患者吃水果,一定要配合血糖监测。就像开车需要仪表盘一样,吃水果要看血糖反应。如果你吃了草莓后血糖稳定,那它就是适合你的水果。如果吃了西瓜后血糖飙升,那就得警惕了。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水果干。很多人以为葡萄干、香蕉干、红枣干也是“水果”,但这些脱水食品糖分浓缩,GI值高,对糖友几乎是“血糖炸弹”,建议尽量避免。
从诊室经验来看,糖尿病患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一刀切”或“完全放纵”。吃水果这件事,不是“要不要吃”,而是“怎么吃”。我们建议糖友每天水果摄入量控制在150~200克之间,一天分两次吃,选低GI水果,咀嚼着吃,细细品味。
说到底,糖尿病不是禁锢,而是管理。水果不是奢侈品,而是营养来源。只要掌握方法,糖尿病人一样可以享受水果带来的甜美。
临床上,我见过不少患者在合理摄入水果后,血糖更稳定、情绪更愉快、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这不是水果的魔法,而是科学饮食的力量。
再次强调: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水果,而是要选对水果、吃对时间、控制好量。糖尿病管理的核心,从来不是“禁”,而是“控”。
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部分故事情节为方便理解而虚构,信息参考了权威医学资料与专业知识,但不代表个体化诊疗建议。如您有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12):852-879.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2022年)[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
[3]吴玉章,罗艳,胡大一.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和负荷在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24,104(3):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