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妊娠糖尿病 血糖控制(妊娠糖尿病血糖标准)

两江一院黄月 0
文章目录:

妊娠糖尿病血糖标准是什么?空腹、餐后要记牢,超标可能影响胎儿

不少准妈妈在孕 24 到 28 周做糖耐量试验后,会被医生告知血糖超标,确诊为妊娠糖尿病。

就说邻居王女士吧,孕 26 周去检查时,空腹血糖 5.3mmol/L,喝了糖水后 1 小时血糖 11.2mmol/L,2 小时 9.1mmol/L。医生拿着报告说这已经够上妊娠糖尿病的标准了,得赶紧调饮食、天天测血糖。

好多孕妇对血糖标准一头雾水,看见数值高就慌神,其实把这些标准和注意事项弄明白,就能稳稳应对。

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标准跟普通人不一样,孕期有专门的严格标准。现在国内用的诊断标准是:孕 24 到 28 周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5.1mmol/L;喝 75 克葡萄糖水后 1 小时血糖≥10.0mmol/L;2 小时血糖≥8.5mmol/L。

这三项里只要有一项够了或超了标准,就会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而平时自己在家测血糖,控制标准更严:空腹血糖得在 5.3mmol/L 以下,餐后 1 小时别超 7.8mmol/L,餐后 2 小时得低于 6.7mmol/L,这样才能少影响妈妈和宝宝。

很多孕妇得了妊娠糖尿病没啥明显感觉,特容易被忽略。

但仔细琢磨琢磨,能发现些不对劲:比如总觉得嗓子眼干,刚灌完一大杯水,没半小时又想喝,一天下来得喝好几升水;上厕所的次数明显变多,白天动不动就跑卫生间,晚上起夜也比以前勤,一晚上能醒两三回;明明吃饭香、饭量没减,体重却比正常孕妇长得快,每周都能胖一斤多;还有些准妈妈总觉得浑身没劲儿,就算睡够了也提不起精神,抱会儿孩子都觉得胳膊酸。要是有这些情况,可得赶紧监测血糖。

为啥孕期血糖标准比普通人严?

因为孕妇血糖高会直接影响肚子里的宝宝。胎儿在妈妈子宫里靠胎盘吸收营养,当妈妈血糖偏高时,胎儿会吸收过多葡萄糖,身体就会分泌更多胰岛素,这样容易让胎儿长得过大,到时候顺产费劲,剖宫产的可能性也会变高。

而且高血糖还可能影响胎儿肺部成熟,宝宝出生后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严格控血糖,可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

确诊妊娠糖尿病后,首先得靠调整饮食控血糖。每天吃的主食得粗细掺着来,比如用糙米、燕麦、玉米碴子代替一半白米饭,白粥、甜馒头、奶油蛋糕这些精制碳水可得少吃。

绿叶菜得多吃,像菠菜、芹菜、西兰花这些,每天最少吃够 500 克;蛋白质也得跟上,鸡蛋、牛奶、瘦肉、鱼虾都能适量吃,但做法得注意,清蒸、水煮比油炸、红烧强,少放油盐糖。

水果得选低糖的,苹果、梨、草莓就不错,每次吃拳头那么大一块,一天别超 200 克,西瓜、荔枝、芒果这些特甜的可得管住嘴。

除了饮食,运动也能帮着控血糖。适合孕妇的运动不算少,比如饭后散步、孕期瑜伽都行。最好晚饭后和老公在小区里慢慢走 20 到 30 分钟,以走得微微出汗、不觉得累为准。

运动时身边最好有人陪着,选平坦、人少的地方,可别做跑跳这类剧烈运动,小心累着自己。通过饮食和运动调整后,得每天测血糖,记着空腹和三餐后 2 小时的数值,方便医生看看控得怎么样。

要是调整饮食和运动后,血糖还是不达标,就得在医生指导下用胰岛素了。孕期用胰岛素对胎儿没影响,反而能更好地控血糖,减少并发症。

得注意的是,就算产后血糖恢复正常,以后得 2 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比别人高,所以产后 42 天得复查血糖,之后每年也得定期查。

总之,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标准有明确说法,孕期做好监测和控制特别重要。准妈妈们得按时做糖耐量试验,知道自己血糖情况,发现超标了赶紧调饮食、动起来,必要时配合医生用药。

妊娠糖尿病别慌!这样吃,既健康又安心,轻松控制血糖!

嘿,准妈妈们!怀孕期间,身体发生了不少变化,有些妈妈可能会遇到“妊娠糖尿病”这个问题。别担心,这其实是很多孕妈都会遇到的小“挑战”。关键在于控制好饮食,科学搭配,既保证宝宝的营养,又让血糖稳定下来。今天就来聊聊“妊娠糖尿病的饮食控制:总热量和营养素怎么分配”,让你吃得健康又安心!

一、为什么要控制总热量?

孕期的热量需求比平时要高,但如果血糖偏高,就不能随意多吃。控制总热量,主要是为了避免血糖飙升,保证胎宝宝的营养需求,又不让妈妈变胖太快。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你的体重、孕周和血糖情况,给出一个适合你的热量范围。

二、热量分配怎么搞?

通常,孕妇的总热量可以这样划分:

碳水化合物:占比大约50-55%

蛋白质:占比15-20%

脂肪:占比20-25%

比如说,如果每天需要摄入1800千卡:

碳水:900-990千卡(大约225-250克)

蛋白质:270-360千卡(大约70-90克)

脂肪:360-450千卡(大约40-50克)

当然,这个比例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最好听取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三、具体怎么吃?

碳水:

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燕麦、糙米、地瓜、豆类。

避免白面包、糖果、甜点、含糖饮料等快速升糖的食物。

分多餐少量,比如一天五六餐,避免血糖大起大落。

蛋白质:

多吃一些优质蛋白,比如鸡蛋、鱼、瘦肉、豆腐、奶制品。

蛋白质有助于血糖稳定,也对胎儿发育很重要。

脂肪:

选择健康脂肪,比如橄榄油、坚果、鱼油。

避免油炸食品和反式脂肪。

四、注意事项

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长时间空腹。

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五、总结

妊娠糖尿病虽然听起来挺吓人的,但只要合理控制热量和营养素的比例,科学搭配饮食,血糖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宝宝也会健康成长。记得,孕期的饮食是对自己和宝宝的爱和责任,别太紧张,科学吃就行!

如果你也遇到过妊娠糖尿病,或者有自己的心得,欢迎留言分享!一起加油,健康孕育每一天!

【孕妇营养】孕妈妈控糖指南:科学管理血糖,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已成为困扰现代孕妈妈的常见问题,据统计,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4.8%,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孕妈妈而言,科学控糖不仅关乎自身健康,更直接影响胎儿发育。今天我们聊聊孕期血糖管理的科学方法,帮助孕妈妈们通过饮食守护母婴健康。

图源:Ai生成

妊娠期高血糖:不可忽视的“甜蜜负担”

01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标准,孕24-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 ≥5.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 ≥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8.5mmol/L。

任意一项超标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研究显示,未得到良好控制的GDM孕妇,其巨大儿发生率可达25-42%,剖宫产率增加30-50%。

02高血糖对母婴的双重威胁

对胎儿的影响:

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风险增加3倍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达30-50%

远期肥胖和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

对孕妈妈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风险增加2-4倍

未来患2型糖尿病几率提升7倍

剖宫产及产后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研究指出,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使这些并发症降低40-60%,可见科学控糖的有多重要。

图源:Ai生成

饮食控糖:吃对比少吃更重要

01主食选择:粗细搭配,降低升糖速度

精制米面(如白米饭、白面包)升糖指数(GI)高达70-90,而糙米、燕麦、玉米等全谷物GI值仅40-60。临床研究发现,将每日主食中1/3替换为粗粮,可使餐后血糖波动降低30%。

02优选蛋白质:低脂高纤是关键

鱼肉、鸡胸肉、豆腐等优质蛋白不仅能延缓胃排空,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不会引发血糖骤升。每日摄入量建议:肉类150-200克(优先选择鱼虾、禽类) 豆制品50-100克(如豆腐、豆浆) 蛋类1-2个

需避开高脂陷阱:

肥肉、动物内脏(胆固醇超标)

奶油蛋糕、油炸食品(反式脂肪酸增加胰岛素抵抗)

03蔬菜与水果:选对种类,吃对份量

每日蔬菜摄入量应达到500g,其中绿叶菜占比不低于50%。菠菜、西兰花、芹菜等深色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能在肠道形成物理屏障,有效延缓糖分吸收,研究显示这类蔬菜可使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减缓20%-30%。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淀粉含量高,100g土豆≈25g米饭的碳水化合物,食用时应计入主食量。在水果选择上,虽然苹果(GI/36)、樱桃(GI/22)、草莓(GI/32)等低GI水果是优选,但必须遵循“两餐之间食用、每日总量不超过200g”的原则,临床数据表明,超出此摄入量会使孕妇血糖波动风险增加40%。

图源:Ai生成

运动控糖:温和活动,激活身体“控糖开光”

01适宜运动:散步、孕妇瑜伽、游泳

运动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研究显示,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孕妇操),可使血糖降低1-2mmol/L。

02黄金运动时段

餐后1小时是降糖最佳窗口期,此时血糖达峰值,运动可消耗30%-50%的餐后糖分。建议采用“333”法则:饭后散步30分钟,保持心率≤(220-年龄)×60%,步速约每分钟90步。

03运动禁忌与安全提示

避免跳跃、扭转、仰卧起坐等可能压迫腹部的动作

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与拉伸,防止肌肉拉伤

随身携带饼干、糖果,出现头晕、心悸时立即补充糖

图源:Ai生成

心理调适:好心情是最好的“降糖药”

01心理压力对血糖的影响

长期焦虑会刺激皮质醇分泌,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研究发现,GDM患者中,焦虑情绪可使血糖控制达标率降低40%。

02减压技巧

正念冥想:每日10分钟深呼吸练习,降低应激激素水平

社交支持:加入孕妈妈控糖社群,分享经验与鼓励

专业干预:若出现持续失眠、情绪低落,及时寻求心理咨询

图源:Ai生成

孕妈妈控糖,并非追求“零糖生活”,而是通过科学管理实现血糖平稳。记住:

✅ 每餐后散步10分钟,胜过空腹节食

✅ 记录饮食与血糖数据,比盲目忌口更有效

✅ 定期产检,与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方案

每一位坚持控糖的孕妈妈,都是孩子生命之初最勇敢的守护者。从今天起,用行动守护自己与宝宝的健康,让甜蜜的期待不被高血糖“打扰”!

保持好奇,保持健康,我们下期再见!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网络、微信公共图片库,或来源免版权图库,或取自公司自主设计。

根据CCO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所有,小编尽力注明来源。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