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并发症眼睛(糖尿病的并发症都有哪些图片和症状)
糖尿病并发症:眼睛病变是什么样的?会有什么感受?一文说清
很多人总觉得糖尿病就是“血糖高点而已”,吃吃药、控制饮食就好了。
可你知道吗?糖尿病拖着拖着,不光是血糖的问题,它会悄悄地盯上你的眼睛。你能想象自己眼前永远像蒙着一层雾,甚至有一天彻底看不见了吗?眼睛病变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一步步“偷走”视力的?为什么那么多人直到模糊甚至失明才发现——原来是糖尿病惹的祸?
我们今天就把这事儿讲清楚。从眼睛会出现什么症状,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再到日常生活怎么尽早发现、如何保护视力,一篇讲透。
不是吓人,是提醒,别让“看不见”变成你后悔的理由。
先说清楚,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不是说今天血糖高了明天就看不见了。
它是一点一点慢下来的“侵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这个词听着拗口,其实简单说就是:血糖高太久,眼睛里的血管出问题了。
眼睛后面有一层叫“视网膜”的组织,是我们看得清楚东西的关键。
高血糖会让这些血管变脆、变漏、甚至堵掉。一开始你可能什么都感觉不到,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没痛、没痒、没红肿,你甚至觉得“我眼睛挺好嘛”。
但变化已经在悄悄发生。
等你开始觉得眼前模糊、看东西变形、晚上开车看不清路灯时,可能已经是中晚期了。很多人误以为是老花眼、近视、用眼疲劳,结果根本没想到是糖尿病眼病。
等到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视野缺损、黑影飘动、眼前闪光,往往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干预时机。
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玻璃体出血或者视网膜脱落。
听着吓人?但这真的不是个案。尤其是血糖控制不稳定、病程超过5年的人,眼病几率会明显上升。
别以为自己年轻、平时身体挺好就能逃过,眼睛这事儿,可不看年龄。
不光是视网膜。
糖尿病还会引起白内障和青光眼的风险升高。白内障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糖尿病患者有时四五十岁就会出现。
青光眼更麻烦,它不是“看不清”,而是“看不见”——从视野边缘开始慢慢黑掉,你可能等到只剩中间一小块还能看见才发现异常。
很多人觉得“眼睛不好就配副眼镜”,这是个大误区。糖尿病引起的眼病不是屈光问题,眼镜根本解决不了。
你会发现,一段时间换几副眼镜都没用,视力还是越来越模糊——这时候就该警觉了。
再有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是:单眼发病不明显。
人有两只眼睛,一只出问题,另一只还能“兜着”。但你以为“还看得见”就没事,其实已经有一只眼睛在“默默牺牲”。
等到两只眼睛都出问题,才会突然慌起来。
那种“看不清”的感觉,到底是啥样?很多患者描述是:眼前像有雾、像玻璃上蒙了层油、颜色不鲜亮、看灯光会有光圈、看人脸模糊不清、眼前总有飞蚊……这些症状可能反复出现,也可能突然加重。
有的人甚至在几天内突然出现严重视力下降,这时候已经不是“慢病”这么简单了。
还有人误以为是眼疲劳、睡不好引起的,再拖一拖就过去了。结果呢?一拖就是几年,等到医生打开眼底一看,血管已经一塌糊涂。
这就是糖尿病眼病的“隐蔽性”和“进展性”:一开始没事,后面大事。
那是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得眼病?不是,但风险非常高。尤其是血糖控制不稳定、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的人,眼部并发症风险会大大增加。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三个“高”凑一起,对眼底血管简直是毁灭式打击。
还有一个被严重低估的误区:以为“我血糖控制得不错,就可以几年不查眼睛”。错!即使血糖控制得再好,也不能排除眼底出现微小病变。
定期的眼底检查非常关键,哪怕没有任何症状,也建议每年查一次。
有些人觉得查眼底麻烦,需要散瞳,不舒服,干脆不去。
这种“怕麻烦”的心理,其实是在给视力埋雷。眼底检查是发现早期病变的第一步,它能帮你看到你自己看不见的东西。
别等看不见了才想起去查。
那日常生活中,怎么能尽量保护好眼睛?第一,血糖控制是基础,别小看这个老生常谈。
血糖波动越大,对眼底血管的伤害越狠。第二,保持血压、血脂在正常范围,三高联动,盯住每一个指标。
第三,不抽烟、少饮酒,烟酒对血管的影响也非常直接。
再有就是,控制体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听起来老套,但真的是管用的底层逻辑。
你越是把生活节奏稳定下来,身体的微循环越不容易出问题,眼底血管也就不容易“爆雷”。
还有人问:吃什么能护眼?说实话,没有哪种食物能逆转眼底病变。但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比如胡萝卜、深绿色蔬菜、蓝莓、坚果,对维持眼部健康有一定辅助作用。
但这不是治疗手段,只是保养辅助,别指望吃几根胡萝卜就能“看得清”。
对比来看,视网膜病变的危害远远高于其他并发症的“疼痛感”。你可能忍得了脚麻、忍得了口渴、忍得了皮肤痒,但你绝对接受不了眼前逐渐变黑的恐惧。
不要等视力出问题再重视,那时候可能已经没有退路。
总结一句话:眼睛不疼,不代表没病;视力还行,不代表安全;没症状,不代表不用查。
别拿“感觉挺好”做判断标准,糖尿病的并发症,从来不给你第二次机会。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试行)》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糖尿病并发症:眼睛病变是什么样?拍给大家看,在说说感受
很多人好奇糖尿病人眼睛病变是什么样的状态?我现在给你们看一下。这是苹果原相机,前原相机把人照的很难看,原相机的状态下我给你们看一下。
首先其实看不太明白,如果是我自己拿镜子看就很清楚,眼白不像正常人那么白,已经有点黄了,而且黑眼珠的旁边有黄色的一道一道的东西,我不知道是什么。
眼睛之前血糖特别高的时候,每天血糖十几个点的时候,隔一段时间会有青光眼,眼睛看到光不能说是强光,只要睁开眼就会流泪、刺痛那种。刚开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最近这几年控糖,糖控下来之后没有再发生过这种情况了。
还有一个问题很明显,就是戴眼镜,正常人像我看东西眼睛是模糊的,正常人眼睛模糊戴眼镜,近视戴眼镜是不是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但是我们不是,我看东西是模糊的,开车的情况下戴眼镜只会好那么一点点,但是看东西还是会模糊,眼镜是改变不了眼睛的整个状态的。
下一步会有看东西有黑点或者什么之类,但是现在我还没到那种地步,所以没法跟大家说是什么样的状态,希望之后能够好一点,慢慢的把这个问题也改善一点。
当心!糖尿病也会伤害你的眼睛
【来源:岳阳晚报】
“糖尿病不就是血糖高吗?少吃点甜食不就好了?”“糖尿病和眼睛有什么关系?年纪大了眼睛出毛病很正常。”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只会导致血糖高,其实它不仅会影响血糖,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的“重灾区”就包括我们的眼睛。11月14日世界防治糖尿病日即将到来,岳阳爱尔眼科医院专家提醒大家关注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目前全球成年人主要致盲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失明概率是正常人的25倍。
糖网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对视觉质量影响不大,患者也难以察觉;发展至中晚期,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遮挡等症状。出现这些信号时,说明糖尿病已经“侵蚀”眼睛且较为严重,如果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视力将进一步遭到损伤,直至失明。
糖网对视网膜的破坏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需要早预防、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在其造成严重视功能破坏前进行科学干预,保护好现有的视功能。
患糖尿病的时间越久,发生糖网的概率就越高。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60%至70%并发糖网。因此,建议在确诊糖尿病的第一时间就进行眼底检查,并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
眼底照相是检查眼底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在爱尔眼科,AI眼底相机已被广泛应用。其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免去了散瞳步骤,而且能够通过高质量的眼底成像功能,以及简便的操作性和快速的结果反馈,帮助糖尿病患者及时发现、及早治疗糖网。
糖网的治疗需要综合检查评估,也需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眼部问题,建议前往专门的糖尿病眼病门诊,进行规范诊疗。
爱尔眼科成立糖尿病眼病门诊,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专属服务,实施终身眼健康监测与随诊管理,以“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道防线,和“专家、设备、技术、服务”4重保障,做糖尿病患者身边的眼健康专家。
同时,该糖尿病眼病门诊也会为患者建立眼健康档案,由专科护士担任眼健康慢病管理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长期复查、治疗管理。对于疑难病例还有成熟的疑难眼病会诊、转诊体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记者 罗凯 通讯员 方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