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的正常值是多少(糖尿病正常范围图)
正常人血糖应该多高?高于这个值可怀疑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十分常见的慢性病,近些年来正伤害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就糖尿病患者而言,根据病情不同具体症状也会有所区别,但血糖值升高乃至超标则是所有糖尿病人都会出现的症状。那么,正常人的血糖值应该是多高,什么情况下应该怀疑是糖尿病呢?
正常人血糖应该多高?
测血糖理所当然需要抽血,这里的血又分为指尖血和静脉血,其中以静脉血的血糖值更为准确,以下的数据指的都是静脉血的数值。
其中,测量血糖又必须测算两个数据,分别是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
就空腹血糖而言,正常值应该在6.1mmol/L以下,高于7.0mmol/L可认为是糖尿病。但血糖值又不能太低,如果低于3.9mmol/L则可能是低血糖症。
如果空腹血糖值超标,则需考虑测算餐后2小时血糖值进一步确诊。这时候正常人的血糖值应该在7.7mmol/L以下,若高于11.1mmol/L则是糖尿病的表现。
当然,人体的血糖值可能受到饮食、疾病、输液或是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第一次测算发现血糖超标时,应该注意排除这些影响。
哪些人需要测算血糖?
糖尿病存在一定的高危人群,就糖尿病而言,越早发现血糖升高的现象,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其调控的效果就会越好,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会相应降低。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1、40岁以上的人。
2、超重或肥胖,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
3、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人群。
4、长期接受抗精神病、抗抑郁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此外,妊娠期女性受激素波动的影响很可能出现妊娠糖尿病,一般建议女性在怀孕24~27周时进行“糖筛查”,口服50克葡萄糖一小时后测算血糖。
就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血糖控制的终极目标是让他们的血糖值回归正常,也就是说餐后血糖值在7.7mmol/L以下。当然,现在还比较难达到这样的目的,欧美相关协会认为餐后血糖能控制在10mmol/L,具体控制的目标,还需要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和并发症情况而定。
正常人血糖应该多高?高于这个值可怀疑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十分常见的慢性病,近些年来正伤害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就糖尿病患者而言,根据病情不同具体症状也会有所区别,但血糖值升高乃至超标则是所有糖尿病人都会出现的症状。那么,正常人的血糖值应该是多高,什么情况下应该怀疑是糖尿病呢?
正常人血糖应该多高?
测血糖理所当然需要抽血,这里的血又分为指尖血和静脉血,其中以静脉血的血糖值更为准确,以下的数据指的都是静脉血的数值。
其中,测量血糖又必须测算两个数据,分别是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
就空腹血糖而言,正常值应该在6.1mmol/L以下,高于7.0mmol/L可认为是糖尿病。但血糖值又不能太低,如果低于3.9mmol/L则可能是低血糖症。
如果空腹血糖值超标,则需考虑测算餐后2小时血糖值进一步确诊。这时候正常人的血糖值应该在7.7mmol/L以下,若高于11.1mmol/L则是糖尿病的表现。
当然,人体的血糖值可能受到饮食、疾病、输液或是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第一次测算发现血糖超标时,应该注意排除这些影响。
哪些人需要测算血糖?
糖尿病存在一定的高危人群,就糖尿病而言,越早发现血糖升高的现象,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其调控的效果就会越好,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会相应降低。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1、40岁以上的人。
2、超重或肥胖,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
3、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人群。
4、长期接受抗精神病、抗抑郁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此外,妊娠期女性受激素波动的影响很可能出现妊娠糖尿病,一般建议女性在怀孕24~27周时进行“糖筛查”,口服50克葡萄糖一小时后测算血糖。
就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血糖控制的终极目标是让他们的血糖值回归正常,也就是说餐后血糖值在7.7mmol/L以下。当然,现在还比较难达到这样的目的,欧美相关协会认为餐后血糖能控制在10mmol/L,具体控制的目标,还需要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和并发症情况而定。
血糖正常值最新标准:不同年龄标准不一样!
目前,我们国家糖尿病人群已经高达1.3亿,排名世界第一,其中90%是二型糖尿病患者。
更为可怕的是,在庞大的人口之中有将近4成人群,不知道自己平常的血糖水平,以及有将近7成的人,发现血糖升高以后没有控制达标。
最终,增加了自己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同年龄的人群,血糖的要求不一样
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由于每天消耗的能量比较多,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维持在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低于7.8mmol/L。
对于40-60岁的中年人群,由于生活压力非常大,日常饮食非常不规律。所以,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维持在4.4~6.1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小于8.0。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体内的胰岛素和各种代谢激素分泌也逐渐下降。因此,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控制在6.1~7.0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可以控制在8.0~10.0之间。
对于年龄在75岁以上的人群,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已经非常少了,血糖容易升高,但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又容易出现低血糖。
所以,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维持在7.0~9.0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可以控制在8.0~11.0之间。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一个人,而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主要见于以下几类人群:
1
50岁以上人群:身体逐渐衰老
随着年龄的上升,周围组织对胰岛素降糖作用的敏感性会降低,即产生胰岛素抵抗;其次,随着年龄上升,身体脂肪构成比例增多,更易肥胖,也就更容易患糖尿病。此外,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的体力活动会减少,进而会降低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有效利用,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有条件应每年到医院做一次体检,及早发现糖尿病,并进行治疗。
2
肥胖者
腹部肥胖危害更大,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问题,即代谢综合征。
建议男性腰围应<90厘米,女性腰围应<85厘米。
3
“三高”发病基础相似
高血压和高血糖、高血脂不少都合并存在,因为它们发病基础相似,包括超重、不健康饮食、运动较少等因素。
我国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并存使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和进展风险明显增加,也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反之,控制高血压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风险。当然,高血压也可出现在糖尿病发生之前。
4
糖尿病家族史
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既有显性遗传,又有隐性遗传的因素。如果父母及往上一辈的人中有患2型糖尿病的人,子女患病的几率会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人。具体的风险评估可以通过糖尿病风险评分表来估算。
控制血糖,饭后禁忌有哪些?
×喝浓茶:饭后马上喝浓茶会影响消化和吸收,最好30分钟后再喝。
×吸烟:饭后马上吸烟会促进人体对烟雾中有害物质的吸收,不利于健康。
×大量喝水:饭后立刻大量饮水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如果觉得饭后口干难忍,建议少量饮水。
×饭后唱歌:饭后马上唱歌,会增加大脑的兴奋度,导致胃部缺乏血液供应,影响正常消化。
×饭后开车:饭后大脑缺乏血液供应,身体反应能力也会跟着下降,最好休息30分钟后再开车,
×马上运动:饭后马上运动,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胃下垂及做过胃部切除手术的人群尤其不利。
×立即洗澡:饭后最好休息1小时~2个小时再洗澡,防止消化不良。
×马上睡觉:饭后马上睡觉,久而久之可能会造成胃食管反流,影响身体健康。
控糖小贴士
1、血糖高,主食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还要注重粗细搭配。
2、荤素搭配的吃法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有帮助的。
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坚持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的原则。
4、对于血糖控制得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水果是可以吃的。
5、血糖并不是控制得越低越好,而应该平稳降糖,控制在一个较理想的范围内。
6、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应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控血糖方式。
来源: 约见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