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6.8(糖尿病6.8严重吗)

李药师谈健康 0
文章目录:

空腹血糖6.8,是不是偏高了?如何降低预防糖尿病?请看此文

“糖”是一种人体的必须营养,是为人体提供能量来源的重要物质,但什么事都要适度,我们的身体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调节机制,维持我们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当血糖正常时,我们的身体才会保持健康状态,而如果血糖降低或升高,都会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有朋友问题,空腹血糖6.8,算不算高血糖,我们正常的空腹血糖水平应该是3.6~6.1mmol/L之间,空腹血糖6.8,当然是超标偏高了,对于这样的一种血糖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预防和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空腹血糖6.8偏高,不一定是真正的糖尿病

如果了解一定血糖指标常识的朋友都会知道,在正常血糖值之间和糖尿病的诊断值之间,还有一个“缓冲地带”,拿空腹血糖来说,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应该不高于6.1,但糖尿病的确诊标准是空腹血糖超过7.0,才算是糖尿病,那么6.1到7.0之间的血糖值,比如这种血糖值达到6.8的情况,算是什么问题呢?

对于这种空腹血糖超标,但还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情况,我们将其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意思是我们身体对于空腹血糖的调节能力已经受损,但还没有达到确诊糖尿病的严重程度。

如果发现空腹血糖受损的朋友,建议还应该去做个糖耐量检查试验,检查下在糖负荷下2小时后的血糖情况下如何,如果通过糖耐量试验,发现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的水平,则仍然可以判定为糖尿病的问题,而如果餐后血糖超过7.8的正常范围,还不到11.1,则属于“糖耐量异常”的情况,糖耐量异常通常是我们身体对于餐后血糖调节能力下降的标志。

但不管是空腹血糖受损,还是糖耐量异常,都是一种糖尿病前期的问题表现,也是我们血糖开始初步出现代谢异常的一种“警示”,之所以设置这样的一个“缓冲区间”,也正是为了提醒朋友们,当出现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时,就应该积极地予以重视了。

空腹血糖6.8,尽早控制是关键

空腹血糖6.8,可以说是属于轻度血糖升高的情况,相对于已确诊糖尿病的情况,当然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和风险,都要小得多,但轻度升高,危害较小,并不等于没有危害,虽然可能这样的血糖值,身体不会产生任何不适感觉,短期内也不会出现明确的血糖升高带来的并发症不适症状,但如果不注意积极控制,我们的血糖水平还有可能会进一步升高,其实这种情况,距离空腹血糖7.1的确诊糖尿病标准,也就是一步之遥,如果我们积极控制,退一步,血糖可能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降低糖尿病风险,而如果我们不管不顾,让血糖继续前进,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真正确诊的糖尿病人。

所以说,血糖出现升高时,千万不要因为没有还没达到确诊糖尿病的水平就忽视它,在这个阶段积极的加强血糖控制,是减少和预防新发糖尿病风险的重点,而且尽早控制高血糖问题的健康获益,也绝非仅仅是减少糖尿病发生几率这一点获益,同时还能够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几率。

对于升高的血糖越早控制越好,并不是凭空说说的,而是有大型临床数据支持的。在我国进行的著名的糖尿病防治大型研究“大庆研究”,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加强生活干预的获益,通过30年的追踪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在糖尿病前期就加强严格的生活调理干预,并长期坚持,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几率的同时,还能显著够降低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几率,全因死亡率,以及视网膜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空腹血糖6.8,如何调理降低?

对于这样的空腹血糖受损的情况,我们当然不建议一上来就服药控制,想要控制好血糖水平,我们可以先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2驾马车”来进行,饮食和运动调理做好了,生活干预做好了,对于初步的血糖升高控制,是最安全有效,也是健康获益最大的一种方式。

空腹血糖的升高,与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血糖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激素水平的改变,升血糖激素的紊乱等,摄入过多,消耗太少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空腹血糖的升高,因此,做好生活调理,我们主要还是要从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摄入,加强消耗等方面来做到。

饮食是控制摄入的重要方面,但控制饮食,绝不等于吃的特别少或者是吃糠咽菜,控制摄入,控制能量过剩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膳食营养,不要因为过度节食而导致身体缺乏营养,糖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适量控制,但膳食纤维,维生素,蛋白质等这些营养成分的充足摄入也必不可少,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杂粮谷物,适量摄入蛋奶豆制品,高糖高热量的食材尽量少吃,这样的合理科学搭配,才能够更好的做好血糖控制。

运动锻炼是调理好血糖的另一个方面,其主要的作用是增强机体的能量消耗,从而达到控制体重,改善降低血糖的效果,运动锻炼的直接效果是增强肌肉对于葡萄糖的利用,除此之外,合理的长期坚持的运动锻炼,对于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以及其他升血糖激素异常分泌,都是有一定辅助获益的,因此,有了血糖升高的问题,如果你原来经常久坐不运动,没有运动锻炼习惯的话,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一定要让自己运动起来,运动量可以循序渐进的提高,但重要的是保持至少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同时长期坚持,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血糖调理改善效果。

不管是确诊糖尿病的朋友,还是糖尿病前期,饮食和运动,都是调理好血糖水平的重要方式,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安排好饮食结构和摄入量,同时又通过运动锻炼加强身体消耗,改善胰岛素抵抗,通常空腹血糖6.8的水平,想要降到6.1以下的合格范围,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需要您做到的就是八个字:“积极重视,严格自律”。#慢病防治知识#

是不是糖尿病,数值来说话

又到一年一度的体检季,刘先生这才想起了自己去年的体检报告,当时报告好像说是血糖偏高,但自己当时没啥不舒服的,所以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也没管它,想着今年体检再查查,看看是不是就正常了。结果这体检报告还没到手,先接到了体检中心的电话:“刘先生,您空腹血糖都16啦,建议尽快去医院看看吧!”刘先生纳闷了,听说这糖尿病会口干多饮、多尿、消瘦,可是自己啥症状没有,怎么血糖越来越高?这是得糖尿病了?又是什么时候得的呢?

像刘先生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都会遇到,那面对血糖偏高,怎样处理才正确有效呢?

血糖偏高多少,糖尿病、糖尿病前期要定好

我们体检所查血糖一般是空腹血糖值,正常人在6.1mmol/L以下,超过这个值就是血糖偏高了;对于血糖的异常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及早筛查、诊断。

正确做法:进一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OGTT试验(俗称的喝糖水检查)。我们体检所查血糖一般是空腹血糖值,正常人在6.1mmol/L以下,超过这个值就是血糖偏高了;对于血糖的异常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及早筛查、诊断。

比如A体检血糖是6.3mmol/L,于是去做了个喝糖水的检查,空腹血糖6.2mmol/L,2小时血糖是8.2mmol/L,糖化血红蛋白5.8%,那么A目前是一个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而B体检血糖也是6.3mmol/L,做了个喝糖水的检查,空腹血糖6.5mmol/L,2小时血糖是14.7mmol/L,糖化血红蛋白6.8%,那么B很有可能就是个糖尿病患者了。

2型糖尿病常常发病隐匿,很多人不会出现我们熟知的“三多一少”的症状,所以不能单单以症状来评估病情,主要还是看数据说话。

糖尿病“阳”了怎么办?

疫情高峰来临,有高血压、高血糖的市民担心,如果“阳”了怎么办,血压、血糖会否增高?会不会感冒?会不会细菌感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贾伟平表示,冬季天冷,血压、血糖本来就可能偏高,患者应保持正常的起居。

血糖方面有具体的参考指标:年轻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要控制在小于7%,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mmol/l以内;70岁的老年人,空腹血糖若在7-8mmol/l之间也不要太担心;80岁的空腹血糖可以在8mmol/l;90岁老人的空腹血糖可以在8-9mmol/l。

如果血糖和血压能平稳控制,就不必太忧虑或者需要多做些别的什么,注意个人防护就行。

贾伟平提到,今冬严寒,老年市民出门除了戴口罩,还要戴好帽子和围巾,防止温度突然下降血管收缩激发体内神经内分泌反应,给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带来负面影响。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节,与人交谈不要摘口罩,吃饭也有所遮挡。老年人无特殊需要不要去公共场所,去也要做好保暖。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徐妍斐

来源: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