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 胸闷(糖尿病胸闷要警惕四种病)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阳康”后仍觉得胸闷气短,问题出在心脏还是肺?

来源:生命时报

有人“阳康”后仍觉得胸闷气短,走一段路就累,爬几层楼就喘……有时甚至说话都会感觉接不上气。

《生命时报》综合多位专家的观点,综合多位专家的观点,教你如何缓解胸闷气短,安全度过康复期。

转阴后为什么还胸闷气短

为什么转阴后还会感到胸闷?这种身体乏力、气喘胸闷症状要持续多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孙志佳表示:没有基础病、感染后症状较轻的中青年人群一般恢复时间较短,2~3周后都会慢慢恢复;年龄较大、存在基础病的中老年以及感染后症状严重的人群,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宝增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对于年龄较大、有一些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感染新冠后可能会使一些基础疾病复发或严重,从而导致胸闷气短、心率升高的情况。

还有一类群体虽然没有基础疾病,但可能因为新冠病毒导致了肺部和心脏的器质性变化。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器质性变化并不常见,并且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在年轻群体中非常少见。

如果存在器质性变化,无论是肺脏还是心脏,都需要去医院咨询医生的建议。

有时胸闷与心跳加快的情况也与心情有关。例如转阴后咳嗽,可能会同时觉得自己胸闷气短,有时候心情焦虑紧张,也会导致心跳加快。

转阴后有种“气短”很危险

王宝增特别提醒,中青年、儿童家长都要注意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多见于年轻群体,是各类病毒感染过后都需要注意的疾病。不光是新冠病毒,在流感感冒、儿童柯萨奇病毒感染等疾病过后,都有引发心肌炎的风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健介绍,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心悸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若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

若症状进一步加重,或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缓慢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检查,通过心电图可发现心肌损伤改变。这时若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往往会急转直下,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出现休克,甚至猝死。

刘健提醒,运动是诱发心肌炎的“导火索”。所以,在感染新冠病毒急性期,应尽可能多休息,来调动免疫系统抵抗病毒和完成修复,不建议进行任何运动。如果出现胸痛、严重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尤其是已经诊断心脏病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感染后期,症状有所减轻,甚至新冠病毒抗原已转阴,也需要注意休息,不应进行运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比如扫地、洗碗等。

当症状完全消失,可进行更多日常活动。如果没有基础疾病,感染后病情较轻,且日常活动没有任何不适,在休息7天后可开始逐渐恢复运动,如从散步开始。

如何安全度过康复期

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呼吸急促较常见。北京市卫健委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建议,可以尝试各种缓解呼吸急促的体位,以确定哪一种有效。

背部倚靠立位:背靠墙壁,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足距墙约30厘米,两腿分开(参见图1)。

前倾坐位:坐在一张桌子旁边,腰部以上前倾,头颈趴在桌面的枕头上,手臂放置于桌子上,或者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手臂放置于膝盖或椅子扶手上(参见图2)。

俯卧位:腹部朝下躺平(俯卧)可以帮助缓解呼吸急促(参见图3)。

前倾立位:立位下,身体前倾,伏于窗台或者其他稳定的支撑面上(参见图4)。

要注意以下需要及时就诊情形:

轻微活动后即出现非常明显的气短,采用任何缓解呼吸急促的姿势后都无法改善;

静止时呼吸急促程度发生改变,且采用任何呼吸控制技术后都无法改善;

在某些姿势、活动或锻炼期间感到胸痛、心跳加速或头晕;

出现面部、手臂和腿部的无力,尤其是在一侧身体上出现。

此外,康复阶段在个人防护、日常生活起居、日常活动锻炼、返岗工作等方面应本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逐步恢复如常:

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 目前正值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不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与流感、普通感冒等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外出时要继续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随时做好手卫生,尤其是在接触可疑污染物或高频接触的公共物体表面后。

2. 保证充足营养、规律作息和良好睡眠。饮食方面要注意多摄入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有抽烟、喝酒习惯者,特别是一些有危险因素的人,抽烟、喝酒会加重基础疾病。建议“阳康”之后最好戒烟、限酒。

对于“阳康”之后胃口不好,或有味觉障碍者,建议少食多餐。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血糖出现较大波动。

3. 急性发热症状消退后,如体力允许可以洗澡,但应避免蒸桑拿。洗浴时一定避免受凉,注意室内温度适宜,洗澡水温不宜过高。

日常锻炼注意事项

1. 从低强度活动开始,如散步、八段锦、简单日常家务等。如无明显不适,数周内可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如上下楼梯、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直至恢复到患病前的正常活动状态。

2. 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及时就医。

3. 如果有基础疾病,或感染后病情较重、诱发基础疾病加重的人群,应在医生评估后才能确定何时恢复运动。

返岗工作注意事项

1. 在返岗工作之初,从较轻的工作开始,逐步恢复到常态工作量和工作状态,避免紧张、加班、熬夜等行为。

2. 如有可能,可午休20~30分钟。

3. 由于个体存在体质、年龄、病情等差异,恢复时间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恢复工作是循序渐进的,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标准。

参考资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

湘潭爱尔仁和医院:警惕!胸闷,气促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

73岁的郭大爷近几个月以来总是在稍微劳累后就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感觉活动耐量明显下降。“走几步路,就喘不上气,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浮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近日,在家人的陪伴下,郭大爷来到了湘潭爱尔仁和医院就诊。通过初步检查,考虑为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导致了心血管并发症,需住院治疗。

入院后管床医生袁应通过细心的检查,耐心的医患沟通,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郭大爷的症状逐渐好转并康复。患者和家属建立起了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信任。

针对老年人口增多,青年人群压力不断增大,在身体不适时,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的情况,湘潭爱尔仁和医院内科主任汤红光说:“医院采取‘进门有人迎,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院后有人访’的服务模式,真正拉近医患距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同时也可适当减轻子女压力。”

感染新冠病毒后胸闷气短?

“此时正值流感高发,有时候大众分不清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症状区别,但二者都可能引起胸闷气短,都需要提防应对以及合理用药,老年有基础病人群尤甚。”专家如此说。日前,两位专家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并给予了大众一些实用建议、助力特殊人群平安健康过冬。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警惕胸闷气短

相关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通过介导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凝血系统障碍导致血栓形成,新冠病毒还可直接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而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会阻塞血管,进一步增加心梗、卒中的发生风险。

“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应尤为警惕新冠病毒感染或是流感引起的胸闷气短。”广东省中医院脑病内科主任医师孙景波表示,最近患者因为类似症状前来就诊的不在少数,他们往往会因为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导致血管狭窄、缺血的可能性也由此增加。

“近期我们接诊了大量胸闷、气喘的老年人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军表示,他观察发现,其中不少老年人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有的还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此时如果再感染新冠病毒,出现胸闷、气喘的可能性就会更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缓解症状

日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发布,进一步完善了中医治疗相关内容。中医药如何改善胸闷气短?以岭南地区供需两旺的中成药复方丹参片为例,其由丹参、三七及冰片按一定比例配伍制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安神宁心等功效,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冠心病之胸闷、心悸等。

孙景波主任医师表示,复方丹参片这一类中成药作用温和又能一定程度活血化瘀通络,改善冠状血管的循环、帮助调整心脑血管的供血状态,缓解胸闷、气短、心慌、头晕等症状;刘军主任医师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很大程度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有基础疾病人群不要擅自停药、务必坚持服药;为了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患者可以在遵医嘱前提下,适当服用复方丹参片等防治类中成药。”他说。(全媒体记者涂端玉)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