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在家怎么检测糖尿病(在家怎么检测糖尿病最准确的方法)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过年期间,糖尿病患者在家如何监测血糖?

url:http://m.gmw.cn/2019-02/01/content_1300162532.htm,id:1300162532

听专业的药师

讲用药的知识、故事~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原创科普

公元2019年-乙亥木猪年春节即将到来喽……但不少糖友的疑惑还没有解决,就是大夫说让监测血糖,可是每天有很多时间点需要监测血糖,我们应该如何检测呢?

烦skr人!!!

今天就为糖友们排忧解难介绍一下通常选择哪些时间点采血?各个时间点的血糖又有什么代表意义呢?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应该在什么时间点测血糖呢?

血糖监测的基本原则是?

1.生活方式:监测血糖可以使糖友们了解到控制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进而调整生活方式。

2.口服降糖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或者在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7个点的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

3.胰岛素:(1)基础胰岛素:监测空腹血糖,从而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2)预混胰岛素: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如果空腹血糖达标后,注意监测餐后血糖以优化治疗方案;(3)餐时胰岛素:监测餐后或餐前血糖,并根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的胰岛素剂量。

如果糖友们还感到疑惑,请继续往下看~

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应在什么时间测血糖呢?

1.短期强化监测方案

短期强化血糖监测适用于:有频发低血糖症状;感染等应激状态;调整治疗方案等情况。监测方案为每周3天,每天监测5-7个时间点血糖,包括餐前、餐后及睡前。在获得充分的血糖数据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可以减少到交替血糖监测方案。

2.餐时配对方案

餐时配对方案建议每周3天,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帮助患者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在什么时间测血糖呢?

1.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

胰岛素强化治疗(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应每天监测血糖5-7次,建议涵盖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2-3点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主要涵盖空腹、睡前血糖,必要时测餐后。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自己在家测量血糖,应该怎么做?扎哪个手不疼?一文给你说明白

身体健康的人可能只有体检的时候才会在医院测量一次血糖,一年最多两次,而血糖水平高的人则需要多次测量,每次都去医院的话就有点麻烦,所以很多人会购买血糖仪在家测量。

自己测量就需要考虑几个问题:怎么样测量才准?什么时候测量比较好?还有很多人怕疼,对自己下不去手,扎哪个手,怎么扎才不疼?这些都需要搞清楚。

自己在家测量血糖,应该怎么做?

首先要准备好测量工具,包括血糖仪、酒精、棉签等。很多人在选择血糖仪的时候就犯了难,市面上的产品形形色色,到底应该怎么选呢?万一选的产品不好,测量出来的数据肯定也不准。而且每个血糖仪还会配有试纸,如果血糖仪坏了,但是试纸还剩很多,能不能和其他仪器搭配呢?因此,患者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选择,认准品牌,不要将试纸混合使用

自己测量血糖有方便、快速等优点,想知道血糖水平立刻就能知道,可能有的人会纠结,我使用过两种型号的血糖仪,测量出来的结果为啥不一样,其实只要误差不大,就不用太纠结,毕竟仪器和仪器之间也会有偏差,只要在测量前校正过即可。血糖<5.5mmol/L,误差允许±0.83mmol/L,血糖≥5.5mmol/L,误差允许±15%。

说完了血糖仪,接下来就是消毒产品,选择酒精还是碘伏?我们知道,酒精是没有颜色的,涂上后很快就挥发了,而碘伏有颜色还容易氧化,为了减少消毒产品影响测量数值,建议选择酒精。不过,在使用酒精的时候依然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全干后再采血。

扎哪个手不疼?

不想太疼,建议大家在采血前搓搓手,动一动上肢,让手部发热,血液流动快一些,或者直接在热水中泡泡手。扎针的部位要选择无名指左右两侧,记住,中间采血会更疼一些,两侧痛感较轻,这次扎的是左右,下一次就换右手,左右交替着来。

出血后不要反复挤压,并非越多越好,少量血糖就可测得结果,大力挤压有可能挤出组织液,反而会影响准确度。

提醒:扎手指前别忘了洗干净双手,然后用酒精消毒,酒精挥发后再扎。第一滴血是最准确的,出血量少的话也别硬挤,可换另一根手指。

监测血糖的5个黄金时间:空腹、餐前、餐后、睡前、凌晨

空腹血糖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在没有食物干扰的情况下,看看自己胰岛素的工作情况,也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用药有没有很好地控制住,测得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餐后血糖测量在有食物干扰的情况下,机体胰岛素的工作能力,如果测得数值很高,说明胰岛负担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外界进行干预,比如吃药、减少饮食热量等。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大家自行在家测量,吃第一口就要算时间而不是吃完才算。

餐前和餐后的数值可以进行对比,根据二者的差值调整用量,若差值过大,说明当前的药量不够,没能很好地控制,应在医嘱下加量。

夜间血糖是否需要测量,应该听从医生吩咐,防止影响睡眠导致血糖波动,如果患者长期凌晨测量,可能会打扰到正常休息,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所以不可频繁在凌晨测量,一般一周两次,监测是否有低血糖即可。

总结一下测量步骤:先校准仪器,然后把试纸放入仪器,不要再移动,随后给无名指消毒两遍,干燥后找侧面扎针,出血后用试纸吸血,等待结果出来。

血糖没必要每天都测,因为糖友大多会吃药降糖,在药物规律服用的情况下,血糖一般不会有太大波动,自行测量只是为了监督,防止血糖出现异常波动,不用过于频繁。具体多长时间测一次,建议听从医生吩咐。

知识拓展:不扎手指,扫描一下就能知道血糖水平,是真的吗?

网传有一种仪器扫描一下手臂就能知道血糖水平,还能协助患者定制食谱,及时发现低血糖,很多人觉得它是假的,其实这种血糖仪真的存在,但是价格方面比便携式贵太多。

这种血糖仪有一个传感器,大约硬币大小,传感器上有探针,扎进皮肤里,自动监测血糖变化,对于糖友来说很方便,不用频繁扎手指头了。想知道血糖情况,拿着扫描仪靠近就可以,非常方便,洗澡、洗脸也不受影响

但是它的价格很高,传感器还需经常更换,如果出门忘记带扫描仪,那就无法得知血糖水平了。这样看来,似乎没有便携式仪器更方便。

可能很多人觉得测量血糖很麻烦,但是这件事却不得不做,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不容小觑,只有掌握血糖动态,才能及时作出应对措施,随时调整方案,这是为了患者自身的健康着想,也是血糖仪存在的意义。

参考资料:

[1]“测糖神器”来啦!以后再不用把手指扎成“筛子”了·西安晚报.2020-11-20

[2]搞不清楚这8个问题,你的血糖都白测了!·健康时报.2019-01-12

[3]家庭自测血糖,你做对了吗?·科学家庭护理.2021-05-17

[4]《在家测血糖最全指南》!转给身边需要的人.腾讯医典.2022-03-23

弥“足”珍贵:糖尿病患者如何在家自我筛查?

一个月前,慢性伤口门诊来了一位阿姨,脚趾有个巨大溃疡,一问病史,原来王阿姨是被铁钉扎到了自己却浑然不知,导致了伤口感染,家里的人闻到臭味,才发现她足底的溃疡,这可把阿姨吓坏了,赶紧让女儿送到医院。

“糖尿病患者很多都伴有神经病变,导致感觉的丧失,慢性伤口门诊经常也会接诊到类似王阿姨因为感觉丧失导致溃疡的患者。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00000名糖尿病患者被截肢,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失去一个下肢。看到这组数据是不是有点害怕呢?脚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预防和筛查糖尿病足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下面跟大家科普下糖尿病患者可以如何在家进行自我筛查。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的检查

1.压力觉检查 常用10g单丝检查,患者家属将单丝置于患者双足拇趾及第Ⅰ、第Ⅴ跖骨头的掌面,持续1-2s,让患者闭眼,回答是否感觉到单丝的刺激。每个部位各测试3次,≧2次回答错误则判为压力觉缺失。

2.震动觉 常用128Hz音叉进行检查。患者家属将振动的音叉末端放于患者双足拇指背面的骨隆突处各测试3次,让患者闭眼,询问能否感觉到音叉的振动。3次中≧2次以上回答错误则判为振动觉缺失。

3.针刺觉 让患者闭眼,患者家属用钝大头针(可用缝衣针)轻刺患者双侧足底。让患者回答是否感觉到刺激及刺激是尖锐的还是钝的。3次中≧2次以上回答错误,为针刺觉阳性。

4.温度检查 患者家属用冷凉的金属如冷汤勺接触碰脚部皮肤,检查脚部皮肤是否感觉到冷凉;或用37℃~37.5℃的温水浸泡双脚,是否感觉到温热。

5.踝反射检查:让患者跪于椅子上,两足自然下垂并距椅边约2cm。患者家属左手把持患者足部使其足轻度背屈,叩击跟腱,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侧屈。叩击后不能向跖侧屈曲者,为踝反射缺失,即该侧踝反射检查阳性。

注意事项:

1.双脚都要检查,检查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25C°左右)

2.避开胼胝、溃疡、疤痕和坏死组织部位。

3.检查前不让患者看到或听到筛查仪器,以免对患者判断造成主观干扰。

(备注:10g单丝和音叉在生活中不常见到,可选择自行药店或网上购买)

二、周围血管检查

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检查:用示指、中指、环指放于大拇指和第二趾中间,向踝部延伸处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及将示指、中指、环指放于内踝后方和下方触及胫后动脉搏动,如搏动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

三、观察足部

包括皮肤、指甲、是否畸形等,主要观察皮肤颜色、水肿、水泡、裂缝、干燥脱屑等;查看是否有嵌甲、指甲真菌感染等;足部畸形可包括脚趾畸形,如锤趾,爪脚趾、拇外翻畸形等,拇指外翻是第一脚趾的侧向偏离,并且可能伴有重叠的脚趾。

锤趾

爪脚趾

综上是给糖尿病友们的简单科普,如果在家自行检查中出现阳性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再做详细检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是如此接地气,足已重要。糖尿病患者学会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筛查方法,足不出户,防范于未然,弥足珍贵。

作者:蔡秋妮、苏晓晶、张素真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