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打颤(糖尿病患者浑身发冷,打颤)
糖尿病:简述“八重奏”与“五驾马车”,以及糖尿病3点防治误区
糖尿病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关于糖尿病相信大家也有了很多了解。
糖尿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由于体内的糖分被当做尿糖排出体外了,所以吃进去的东西不足以维持身体需要的热量,导致患者总是出现饥饿感,于是大量的吃东西,但是还是感觉到饥肠辘辘,平时不怎么吃甜食的人也变得开始吃大量的甜食。
糖尿病人会经常出现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夜间小腿抽筋,还会常常无缘无故地感觉到疲劳,特别是上下楼的时候更加明显。糖尿病患者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看不清楚东西,还有尿液呈现白色,有甜酸的气味,出现体重不明原因的急剧下降,这些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需要及时的去医院就诊。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疾病诱因很多,疾病与遗传有关,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部分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还有环境因素有关,比如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年龄、怀孕时的血糖情况,出生时候的体重,还与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早期的认识是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三个重要的作用所致,
1、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
2、肌肉组织葡萄糖摄取减少
3、肝糖输出增加
现在发现除了这传统的3个机制,还有很多器官和激素,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包括脂代谢紊乱,肠促胰岛素效应减弱,基础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大脑神经递质功能紊乱,也参与了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统称为糖尿病的“八重奏”。
糖尿病已是现代较常见的疾病,人们对它的认识及医学治疗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对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有五项措施也称为五驾马车分别为:
①饮食控制;
②适量运动;
③降糖药物使用;
④定时病情监测;
⑤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及心理调整。
这五项措施中,其中饮食控制是基础,适量运动是手段,降糖药物是关键,病情监测是保证,学习宣传是根本。因此要根据这五驾马车去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1、患者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运动和饮食。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仅仅有药物控制血糖是不够的,要通过饮食结构的控制和一定的运动来辅助,三个缺一不可。
2、盲目饮食控制,造成营养不良。有许多患者患了糖尿病就不敢吃饭了,这是不对的,根据糖尿病饮食原则:一般含糖饮料是不能喝的,但是饭菜还是要吃的。每天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不然长期下去很容易会营养不良,发生其他疾病。
3、未坚持正规综合治疗,盲目求治。不少患者在得病后就自己寻找偏方治疗,其实这是在拿自己做试验,要知道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药物,在未来几年或几十年也很难出现,请不要相信“祖传秘方”、“重大科学发现”、“根治糖尿病”等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少吃精细食物,多吃粗粮,对于体重超重者要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时要选择植物油不要选择动物油。同时要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奶油蛋糕等。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健康科普排位赛##清风计划##糖尿病#
更多阅读:
你知道吗?2/3的糖友身边都潜伏着一个“隐形杀手”
降糖药吃的时间不对,药效会大大减半,你的降糖药吃对了吗
辟谣 | 无糖食品不含糖,吃多了还能稳定血糖?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医生总结了这八项,要注意
糖尿病是一种让人既无奈,又难以治疗的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这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也是每年疾病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如果你对糖尿病的了解还是一知半解,那就来看看我们为大家介绍的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吧。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1.多饮
我们的血液是一种溶质,当中溶解有各种常见的红细胞,白细胞还有其他诸多生命体征需要用到的物质,血管内皮还有很多感受器,其接受来自血液的信号,例如压力以及激素等刺激,如果血糖浓度过高,就会导致血管内压力增高,此时会刺激相应的感受器,让大脑产生饥渴的感觉,促使患者产生多饮的动作。
2.多食
因体内的糖分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平时不吃甜食的人也开始不加选择地吃很多甜食,这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了,这些异常症状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
3.视线模糊
常见的糖尿病症状就是视线模糊或有飞蚊症。视线模糊是折射问题,当血液中血糖高,就会改变晶状体与眼睛。视线模煳其实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警讯,别发现自己视线扭曲怪异就自动忽略,觉得一切都没事。
4.手发麻,脚抽筋
糖尿病人会经常出现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这些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5.频繁排尿
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尤其是在夜间。但老年人和有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毒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6.体重下降
尽管患者饭量比平时要大,但是体重不会加重,甚至会下降,这还是因为肾脏丢失的葡萄糖过多而导致的,虽然患者吃得多,但是经过消化的葡萄糖却并不能转化为脂肪存起来,而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了。
7.餐后低血糖
糖尿病早期由于胰岛素分泌过程缓慢,当达到胰岛素分泌达高峰时,餐后血糖高峰已过,因此可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如果在两餐中间的时间,经常发生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需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8.感疲劳,尿液白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无缘无故的感觉到疲劳,特别是上下楼的时候更是明显。尿液呈现出白色,有甜酸的气味,如果出现了以上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就诊,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比较好控制血糖,并且会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就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我们在生活当中就要多注意糖尿病,除了在饮食上加以节制之外,还需要在运动上下功夫,每周都应该保证至少5天,每天半小时的有氧运动,才能让机体的血糖保持平稳,这不但适用于正常人,同样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反复餐前心慌,手抖?—警惕糖尿病前期
何晓宇 任路平
河北省人民医院
#关注糖尿病#,#糖尿病蓝光行动#
有些人在没有及时进餐时可能会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吃了甜食或进餐后症状可缓解。但许多人认为这只是饥饿引起的低血糖。可曾想过,这可能是糖尿病的前期症状。
反复发生餐前心慌,手抖,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症状。但在糖尿病早期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呢?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当人体的胰岛素生理作用减弱,为了维持体内血糖水平,人体会分泌大量的胰岛素。长此以往会损伤胰岛β细胞。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分泌胰岛素速度减慢,分泌高峰延迟。在进餐后,葡萄糖经肠道吸收入血达高峰,但胰岛素分泌延迟引起餐后出现高血糖,在下一次进餐前体内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分泌达高峰,故而出现低血糖。
换句话说,人体血糖水平最高时胰岛素不足,因此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升高。之后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素水平达高峰,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如果反复出现餐前低血糖症状,要警惕糖尿病,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内分泌科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由上可见,虽然一些人认为餐前出现低血糖没什么大不了,及时补充食物就可以缓解,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是糖尿病导致的上述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糖尿病延误治疗,任其发展,那么有可能会出现急慢性并发症,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