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尿病怎么治疗(孕期糖尿病怎么控制)
孕期患上糖尿病?可能是这4个原因导致的,教你简单4招调理
糖尿病是现在的富贵病,但是这种病也是有生理性的,例如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含量异常的现象。一般分泌后这种症状就会逐渐消退。
而妊娠期糖尿病却容易造成流产、早产和死胎等严重危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羊水过多和增加巨大儿的概率。另外,还会导致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和产伤,造成分娩时间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所以,孕妇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至关重要。
一、为什么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1、身体需糖量增加
本身怀孕后,胎儿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母体就需要在短时间内摄取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身体和胎儿发育的需要。
2、肾脏的排泄增加
在怀孕期间,肾脏的滤过率会有所增加,所以肾小球的滤过率也被迫增加,但是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利用没有相应的增加,因此会导致过多的糖类从尿液中排出,达到糖尿病的标准。
3、激素作用
妊娠后,母体内的雌激素以及孕激素都会有所增加,而这领个激素都会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进一步刺激葡萄糖的生成,这都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4、食量增加
怀孕之后,为了保证孕妇的营养,会盲目的进食补充营养,导致摄入的能量过多,而过多的葡萄糖除了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还会导致血糖升高。
二、患上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在了解发病原因后,可以进行对症治疗。
1、定期孕检
过高的血糖对孕妇和胎儿都不好, 所以需要定期孕检,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
2、控制饮食
孕妇应该严谨遵守饮食规律,每天摄入足够定量的营养素。摄入过多,易导致血糖升高,摄入过少,也会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发育。所以饮食管理的要求与其他类型糖尿病不同,均衡饮食,并且保证有效控制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关键。
(1) 最好以蔬菜、谷物(尤其是全麦)及豆类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在早餐中获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2) 吃瘦肉、脱脂乳及低脂酸奶、干酪补充蛋白质,避免高脂饮食。
(3) 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全谷物、水果、豆类及蔬菜),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
(4) 少吃含有较多糖类添加剂的食品 。
(5) 口渴喝水,尽量少喝果汁及碳酸饮料。
(6) 少食多餐(如每天6小餐,间隔均匀)。
3、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健康妊娠的重要组成部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适量运动还可以帮助自身的胰岛素更好地工作,是帮助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
4、药物治疗
经过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接受胰岛素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怀孕期间查出糖尿病怎么办?听听专家如何支招
来源:人民健康网
一些准宝妈会有这样的烦恼——怀孕期间检查出了糖尿病,考虑在饮食方面要有所忌口,但又担心不能给宝宝充足的营养,所以很是纠结。事实上,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子都有风险,应该给予重视。那么,妊娠期间患糖尿病对胎儿有何影响?该如何治疗呢?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称“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
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就会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哪些因素容易使孕妇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高红指出,首先是肥胖;其次,年龄也会影响脂肪代谢;第三,妊娠期有糖耐量异常;此外,有一些病人怀孕之前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其发展糖尿病的几率也很高;还有一部分病人,在第一次怀孕时有过妊娠期糖尿病,这样的病人再次怀孕时,出现该病的几率会显著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都有哪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能在妊娠早期出现胎儿畸形;
2.中孕期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比较关键的时刻,这时血糖过高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行为、心理和智力方面的问题;
3.孕晚期主要是肌肉和脂肪组织生长的阶段,血糖控制不好的话,过度刺激会引起胎儿出生后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
4.胎儿出生后易出现低血糖。在母亲体内的长期高血糖环境下,胎儿的胰岛素发育和分泌会非常多,产后突然脱离高血糖环境,其血糖就会骤然下降,引起低血糖。
5.胎儿在体内高血糖的环境下会出现氧供应缺乏,这样会导致红细胞的增多症,产后易引发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
那么,妊娠期糖尿病该如何治疗呢?妊娠期糖尿病分为两类,一类为仅仅血糖升高,即A1型,这类病人调整生活方式就可使之恢复正常,如调解饮食,或通过运动来提高妊娠期胰岛素的敏感性,也可以降低血糖;另外一类为,调整生活方式后仍无法缓解,这时就需要胰岛素加以治疗。胰岛素本身是大分子物质,其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来说是安全的。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高红。
孕期血糖高怎么办 专家教你吃出健康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翁淑贤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青梅、翁淑贤 通讯员黄月星、魏星、袁友芬)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是妊娠期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我国妊娠糖尿病发病率接近15%。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不少孕妇会很紧张,有的自行限制饮食,刻意减少主食甚至不敢吃米面,有的不敢吃肉类或水果。专家表示,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孕妇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也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会出现低血糖甚至酮症。专家建议患者及早接受营养治疗,一方面是提供足够的营养保障胎儿和母亲的健康,使孕期体重适度增长,同时协助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
具体应该怎么吃?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沈峰副主任医师、潘丹峰主任医师支招如下:
1.合理控制饮食分量
按照营养医生的建议分量进食,这是营养治疗的关键之一,该分量是营养医生综合考虑营养、代谢等因素制定出来的,医生会根据孕妇的体型、体力活动、血糖等多方面因素,计算出孕妇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再换算成食物的分量。既能保证营养需要,又利于血糖控制。
2.合理搭配主食
主食在控制分量的基础上合理搭配,多选择血糖指数低的品种。选用低血糖指数食物也是营养治疗的重要环节。血糖指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指标,摄入高血糖指数食物会使餐后血糖较大幅度升高,而低血糖指数食物使餐后血糖升高幅度较小,有利于调节和控制血糖水平。因此早餐可选择通心粉、荞麦面等,午、晚餐可选择粗杂粮饭,即在煮饭时加入荞麦米、黑米、燕麦等粗粮,避免食用血糖指数高的主食如精米面、精面包点、白粥等。
3.肉类宜多样化
宜选择脂肪含量低的品种如鱼类、瘦肉、去皮禽类等,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如肥肉、肥牛、猪脚、腊肠、腊肉等,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4.多吃新鲜蔬菜
尤其是绿叶及深色的蔬菜,适当吃海藻类、菇菌类,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控制血糖。建议每天蔬菜至少400~500g,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
5.保证每天奶类的摄入
奶类不仅含有优质蛋白及丰富钙质,与主食搭配还有利于降低血糖指数,建议每天喝奶1~2杯。
6.适时适量进食水果
血糖稳定者可选择含糖量较低且血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小番茄、李子、草莓、西梅、柚子等,一般建议在两餐之间限量食用。
7.丰富膳食种类
每日膳食种类应达到12种及以上,每周应达到25种及以上。建议孕妇每日3次正餐及2~3次加餐,要细嚼慢咽,减慢进餐速度,进餐顺序也有讲究,研究发现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有利于控制血糖。
8.规律生活,适当运动
每周测量体重,及时产检,保证体重恰当增长。经营养治疗1~2周后,可复查空腹及餐后2h血糖及尿酮情况。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大多数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可以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如血糖未达到控制目标(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h <7.8mmol/L,餐后2h<6.7mmol/L)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