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纳乔糖尿病(糖尿病纳豆)

健康时报糖友会 0
文章目录:

糖友也能成为世界杯球星?是的!他就是——纳乔·费尔南!

指导专家

王玉成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糖友也能成为世界杯球星?是的!

这位传奇球星就是——纳乔·费尔南!

看看小编为您介绍他的成功秘诀,你也可以学一学哦~

球星的历练

西班牙著名足球明星纳乔·费尔南在他12岁时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一种在孩子中发生较多的糖尿病类型,病来得急、来得猛,刚开始就有酮体,而且还有酸中毒。纳乔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和体力下降,属于典型的三多一少特征。

转折:纳乔原本以为自己从此就要结束足球生涯了,但他的医生告诉他,运动非常重要,你必须要不断锻炼竞争。

踢球历程

纳乔不仅一直在踢球,还踢进了世界杯:

2011年4月23日纳乔首次代表皇马一线队亮相西甲;

2013年7月纳乔正式进入皇家马德里一线队;

2013年9月纳乔首次入选西班牙国家队;

2018年6月16日,2018年世界杯B组一场比赛在菲什特球场展开角逐,葡萄牙3比3战平西班牙,纳乔踢入世界杯。

纳乔曾经在接受西班牙媒体采访时说:“1型糖尿病完全没有限制我的生活,因为我什么运动都做过。在假期里,我喜欢骑山地自行车、铁人三项、铁人两项……我几乎什么都做过,并且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我能做任何我喜欢做的事。当然,我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饮食,但是在医生的帮助下,这点我注意的很好。

运动助抗糖

其实,患有糖尿病并不代表你就不能过正常的生活,会运动是对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正如纳乔所说,“我的情况并不意味着我不能成为一名运动员,现在我仍然在场上为球队战斗。”

对于糖友而言,运动获益是要大于久坐风险的,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可从轻度身体活动中获益并降低不良事件风险。

对于像纳乔这样的1型糖友来说,可以选择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来说,有氧运动与血糖降低相关无氧运动可能与血糖浓度短暂升高相关,这两种运动可造成延迟性低血糖的发生。

运动细节多注意

运动前提醒:在运动锻炼开始前,1型糖友应检测血糖、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患者安全性,而且还要准备好用于治疗运动中发生低血糖的零食。

运动后注意:而在运动锻炼后,1型糖友常会出现夜间低血糖,所以,他们必须要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包括血糖监测增加或实时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禁止饮酒等。如果1型糖友加餐而不改变基础胰岛素量,可能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夜间低血糖风险。

运动要因人而异:像纳乔这样运动并不是谁都适合。需要提醒那些伴有长期疾病或HbA1c远高于目标水平的糖友,特别是伴有不稳定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肾衰竭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涉及提升重物的活动及竞争性耐力项目。

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①健康时报1529期《患1型糖尿病的世界杯球星》,②健康时报网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来糖往”(jksb2016)

值班主任:胡亚男 本期编辑:李颖超

皇马后卫纳乔竟是“小糖人”?为了帮助这个群体,上海成立了一个专项基金

皇马主力后卫纳乔是一位出色的球星,在皇马期间,他无数次帮助球队度过难关。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球星,居然12岁就患上糖尿病,并差一点因此结束了足球生涯。

在我国,也有不少这样的孩子,儿童糖尿病患者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上海科学会堂,三位“小糖人”坐镇健康驿站,为到场嘉宾测血糖。他们都是1型糖尿病患儿,从确诊病情后,就开始自己扎手指测血糖注射胰岛素,熟练的操作流程就是他们每天的“规定动作”。

11月16日,在上海举行的2019年儿童糖尿病公益项目总结会暨胰岛移植技术推进培训班上,现场嘉宾们在和“小糖人”互动、体验扎手指测血糖中,加深了对糖尿病儿童的了解以及对儿童糖尿病的认知。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慈善组织代表、糖尿病患者代表和爱心企业一起为儿童糖尿病群体发声,呼吁社会关注儿童糖尿病,鼓励患儿勇敢直面疾病,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享受美好生活。

当前,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已逐渐成为主流的儿童高危疾病,但社会上对儿童糖尿病认知的不足,1型糖尿病患儿的成长过程非但无法像白血病、自闭症等患儿那样获得社会的关注,存在更多的是被歧视、被误解,甚至无法获得基本的保险保障及教育资源。2018年12月,一个旨在关爱“小糖人”的专项基金在上海成立。

专项基金主要负责人、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的殷浩教授说,“让全社会重新认识我们的‘小糖人’,用社会资源去扶持、去资助这些勇于直视病情并终生抗争的糖尿病儿童们,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专项基金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儿童糖尿病防治,为贫困家庭提供救助和关怀,积极开展科普知识宣教等公益活动。”

2019年2月,专项基金组织医学专家、资深糖尿病患者、以及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编写了《儿童糖尿病300问》一书,并于2019年上海书展新书发布,免费发放给糖尿病患儿;开展了两场“走近儿童糖尿病”公益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面向中小学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大众普及儿童糖尿病基础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儿童糖尿病的认知,呼吁全社会给糖尿病患儿提供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改善糖尿病患儿的身心健康。

专项基金还启动了糖尿病干预救助专项基金“希望小包“项目,给新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儿发放物资小包,帮助患儿家长更好地管理孩子的血糖。该项目已在长三角及云南的11家综合性医院及大型儿童医院达成合作开展。此外,专项基金还为1型糖尿病患儿争取到了贫困救助资金,每位贫困糖尿病患儿可向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申请最高2万的贫困救助资金。不久之后,专项基金将为严重糖尿病患儿贫困家庭进行免费胰岛移植手术并支持胰岛移植科研研究,大力推进胰岛移植科研项目。

活动现场,国内首部儿童糖尿病宣传片 《我要找到你》在现场以及网络平台爱奇艺进行了同步首发。糖尿病干预救助专项基金公益大使、中国首位加入“关爱糖尿病儿童志愿服务队”的表演艺术家牛犇在活动现场发出倡议,呼吁全社会“关爱糖尿病儿童,关注中国的未来”。

活动以“携手童行,甜蜜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专项基金、上海慈善基金会和糖尿病干预救助专项基金联合主办,上海长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协办。活动现场,主办方还向支持儿童糖尿病公益事业的爱心企业及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陈琼珂 图片编辑:徐佳敏

内文图:长征医院提供

“黑科技”助力糖尿病患者拥抱健康生活

11月11日0点10分,一辆公益大巴缓缓停在了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一小区门口。雅培糖尿病护理业务大中华区、东南亚和韩国区总经理向宇走下大巴,为雅培医疗器械旗舰店在双十一付款第一单用户亲自送上定制的雅培辅理善瞬感(FreeStyleLibre)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这是雅培2019年度“双十一”送出的第一单。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现井喷式增长,并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调查研究显示,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人,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给国家及家庭造成了沉重的健康与经济负担。另外据《2010年~2013年覆盖全年龄段的中国I型糖尿病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I型糖尿病患者总数近千万,虽然中国仍然是全球I型糖尿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过去20年间,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增加近4倍,且新诊断的成年I型糖尿病发病人数也不可小觑。

11月9日,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在北京举办2019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并和雅培携手举办“精彩人生运动不停”主题直播。知名主持人、体育评论员黄健翔现身直播现场,并联合纳乔以及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队员、现效力于西班牙人队的武磊,共同呼吁糖尿病患者以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面对疾病,活出生命更多可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进行血糖监测的次数越多,就越能了解葡萄糖水平,从而能更精准地管理糖尿病,降低心脏病、肾衰竭和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的发展风险,改善健康状况。此外,持续而准确的血糖监测数据,不但可为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胰岛素的使用提供指导信息,也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可极大节省医患交流时间,方便医生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为糖尿病综合管理提供指引。

然而,调研显示,多数受访糖尿病患者无法遵循国内指南推荐的血糖监测频率,主要原因在于重视程度低、监测不方便、采血疼痛等。传统的指尖采血不仅痛苦、有创伤性,而且操作麻烦,有时患者每天甚至需要刺破手指多达9次来检测和稳定葡萄糖水平。

雅培的血糖监测“黑科技”——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将患者从指尖采血的痛苦和不便中解脱出来。患者只需扫描置于手臂上部背侧的传感器,就可以看到清楚的葡萄糖数据、趋势以及不同模式的图文报告,系统还为用户提供参考信息,协助用户对自身健康状况有更精细化的了解和管理。瞬感还是目前市场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可穿戴传感器,一次性可使用14天。佩戴后可以正常运动、洗澡和游泳,完全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018年,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健康时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健康中国(2018年度)论坛颁奖仪式上,雅培辅理善瞬感荣获“健康中国(2018)十大医疗器械”殊荣。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