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喝糖水会得糖尿病吗(经常喝糖水会得癌症吗)
痴迷红糖水,连喝三个月,25岁小伙结果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在做健康操
患者蒋先生
“医生,我就爱吃甜的东西,咋就得了糖尿病?”25岁就患上糖尿病,这让蒋月相一直无法接受。“之前一直没觉得有什么症状,就是最近发现体重下降得太快,老爱喝水。”说起自己查出患上糖尿病,家住毕节威宁的蒋月相仍然有些后怕。
14日上午,都市新闻记者来到小河三00医院内分泌科看到,今年27岁的蒋月相坐在病床上休息,看上去和常人无异。
提及自己怎么患上的糖尿病,小伙子笑了笑。“都是嘴馋惹的祸。”
原来,在两年前,蒋月相特别喜欢吃甜的东西,只要是甜食他来者不拒。“我最喜欢拿红糖泡水喝。”
蒋月相说,那段时间他喝红糖水可以用“恐怖”两字形容,一直喝一直觉得不解渴,喝了一碗又一碗,终于在三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动一点就觉得累,而且还特别饿,总觉得吃不饱,同时,口也越来越渴。
“再到后来,直接是视力也下降了,脚也麻了。”蒋月相说,直到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生病了,没想到,一查自己竟患了糖尿病。
“糖尿病都是老年人患的,怎么年轻人也会中招?”直到现在,两年时间过去了,蒋月相仍不敢相信自己咋就中了糖尿病的招。
事后,三00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刘柳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高达1.14亿人,其中,患者开始偏向年轻化,其主要原因还是跟饮食和作息时间有关。
刘柳说,特别是喜欢吃甜食或者喝饮料的市民得注意了,一瓶饮料抵人体三分之一的热量,除此之外,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可以导致糖尿病的,如长期不规律吃饭,长期食用高热量、烧烤类、油炸类食品,这些都是不利于健康的,患糖尿病的几率会高一些。
如何预防糖尿病呢?刘柳说, 一般胖的人的确比较容易得糖尿病,对于糖尿病的秘预防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饮食上的控制,饮食状态,营养应该均衡,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多肥肉;二是要加强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果做到这两点的话,糖尿病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的。
事后,记者还了解到,当天上午,医院还请来糖尿病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医院举行了一场主题为“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宣传活动,就是希望大家以身说教,如何防控糖尿病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关链接
糖尿病的并发症
1、突如其来的视力减退
突然发生,或迅速加重的近视、视力模糊等视力减退的情况发生时,在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下,可考虑检查一下血糖。
2、餐后低血糖
糖尿病早期由于胰岛素分泌过程缓慢,当达到胰岛素分泌达高峰时,餐后血糖高峰已过,因此可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如果在两餐中间的时间,经常发生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需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3、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
当身体的皮肤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特别是老年人,除考虑老年性皮肤瘙痒外,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需及时检查血糖。
4、糖尿病足
①早期感觉改变通常呈袜套样表现,首先累及肢体远端,然后向近端发展。轻触觉、本体感觉、温度觉和疼痛感知的共同减弱;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足内在肌萎缩,出现爪状趾畸形;自主神经受累表现为皮肤正常排汗、温度及血运调节功能丧失,导致局部组织柔韧性降低,形成厚的胼胝以及更易破碎和开裂。
②后期 继上述早期神经病变引起的症状外,还可出现溃疡、感染、骨髓炎、Charcot关节病等。
都市新闻
记者 田儒森 实习生 冉紫洵 王雪柔
编辑 郝梦
校对 高琴
编审 罗玮 周密
29岁女子突发糖尿病入ICU,真是喝甜饮料导致的?
近日,广州29岁的林小姐突然出现口干、多饮、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送院后确诊暴发型1型糖尿病,并多脏器出现衰竭,不得不进入ICU抢救。医生称,她入院前几天曾喝十几支甜饮料,平日常喝奶茶。
林女士告诉医生,自己这几天也没吃什么特别的食物,喝过糖水和功能饮料,没有糖尿病病史。很多人疑惑,难道喝得多甜饮料,就会得糖尿病吗?
我们知道,糖尿病一般分为两类,1型和2型,两者的病因是不同的。
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因素,体内细胞“自相残杀”,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从而引起糖尿病。一般青少年期起病,发病时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或者直接以酮症酸中毒的较重疾病状态发病,只能用胰岛素治疗,所以又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基因遗传性复杂病,胰岛β细胞逐渐凋亡,胰岛素渐渐分泌不足,或者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所以引起血糖升高。这种类型糖尿病中老年人多见,占所有糖尿病的90%以上,治疗方法除了胰岛素外,还有多种口服降糖药。
但要声明的是,长期喝甜饮、奶茶虽然对身体不好,但并不是2型糖尿病的直接致病原因。存在糖尿病家族史,胰岛β细胞会比较“短命”,再加上经常暴饮暴食,胰岛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胰岛细胞加速凋亡,另外肥胖、不运动,身体组织对胰岛素越来越不敏感,就会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大量喝甜饮料就会得的。
而1型糖尿病是免疫因素引起的,跟喝饮料就更没有关系了。
所以说,喝甜饮料与糖尿病之间有“相关性”,但二者并没有“因果关系”,所以这个新闻有一定的误导性,会让某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糖尿病就是喝甜饮料所致的。
何谓暴发型糖尿病?那么,新闻里29岁的女子患的暴发型1型糖尿病又是怎么回事呢?
暴发型1型糖尿病是日本学者Imagawa于2000年首次提出的。本病发病时,胰岛β细胞在短时间内遭到大量破坏,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进展亦极其迅速,但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阴性,病情凶险,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可在短期内死亡,属危急重症。
相比起普通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暴发型1型糖尿病有如下几个临床特征:
1、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程度比普通1型更严重,伴有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受损,部分合并肝功能受损。但糖化血红蛋白常常是正常的,提示发病前三个月没有血糖升高现象。
2、起病时有消化道症状及胰酶水平升高,极易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或胃肠炎而延误治疗。
3、与普通1型相比,暴发型胰岛功能更差,胰岛β细胞功能几乎完全丧失,血糖波动大,也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4、发病人群无性别差异;起病年龄不等,1-80岁都可以发病,以青少年和成人居多;妊娠妇女为高危人群。
5、发病机制可能跟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相关。
因此,新闻中的29岁女子本身可能就有1型糖尿病的一些病理基础,或基因方面有缺陷,或曾被肠道病毒感染过,或引起了免疫反应,而发病前几天喝十几支甜饮料只不过是一个诱因,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潜在患者高达5亿,无论哪一种糖尿病,都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29岁女生被诊断为爆发型糖尿病住ICU##糖尿病#
小米粥熬错,堪比直接喝“糖水”?糖尿病患者莫搞错
如果一个家不打扫就会堆满脏物,垃圾和灰尘,影响居室卫生,危害家人健康。同样,如果身体不打扫,那么就会堆满废物和毒素,引发疾病。当今社会,很多快节奏的生活,却在摧残我们的身体。无论男女、老少,养生都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而日常生活中,几乎事事也都关乎着健康,关乎养生。欢迎收看本期内容《小米粥熬错,堪比直接喝“糖水”?糖尿病患者莫搞错》。
在这个非比寻常的春天里,我们正在打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有每个人都管好自己,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宅在家里,那么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疫情期间,专家建议我们均匀膳食的同时要多多的补充维生素C,经常食用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于保护肺部免受损害,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相信在这期间大家都学会了下厨,那么就从我们小米粥说起吧。
小米粥是许多品种粥类最受大众们欢迎的一种,大多数人会在生病的时候或者胃痛的时候选择小米粥来喝。因为小米粥是热性食物可以帮助我们起到暖胃的功效,但是相信大家应该都不知道小米粥对糖尿病患者也是非常的有好处的。
小米味道清爽美味,若是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不妨多吃小米粥,不仅可以减轻肠胃负担,还能稳定病情,帮助心脏减少负荷。脾胃虚弱的人以小米粥作为主食,能保护胃气,减少药物对胃部的刺激,是护胃的好搭档。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经常食用能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并能帮助睡眠等等。
其实不是说糖尿病患者一点糖类都不能吃,而是要谨慎使用,同时也需要进行常规的治疗来控制血糖。多数糖尿病患者对含糖食物很敏感,一般来说,糖尿病人早餐是不能喝粥的,但是其实,喝粥会引起血糖升高并不完全是粥的错!一般煮的比较烂的粥都会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人如果要吃小米粥就最好熬得粘稠一点,也尽量不在早餐吃,糖尿病患者莫再搞错了。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