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得了糖尿病肾病还能活多久(得了糖尿病肾病怎么办)

肾内科鞠老师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肾病三期能活多久

刘先生问:有十年左右的肾病了,但是现在还有糖尿病,发在一起是不是很小的,糖尿病人得了肾病如何治疗好啊,病和严重能活多长时候,糖尿病肾病三期能活多久?

答:糖尿病肾病分5期,主要是与疾病的病情与病因有关,1期、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起;2.正常白蛋白尿期;3.早期糖尿病肾病期;4.临床糖尿病肾病期;5.终末期肾衰竭;要严格控制三餐饮食,以荞麦面、玉米面、燕麦片为主食,可吃低糖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口服二甲双胍药物,药物控制不好,肌注胰岛素;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勤测血糖,根据血糖值调整口服药物的剂量,不要着凉,预防感冒,至于活多久,就看自己治疗疾病的态度。控制好,不会继续发展。

糖尿病并发肾病后寿命居然会缩短这么多!医生不会告诉你这些!

目前,中国大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并呈现发病率升高、患者年轻化的趋势。这足以说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糖尿病大国”,也面临诸多困扰。

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正是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当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

那么,一旦出现此种状况,患者的寿命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又该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呢?

近期,来自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的Chi PangWen和同事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

糖尿病合并早期CKD的患者预期寿命平均缩短16年

什么意思呢?一旦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之后,平均寿命会缩短16年!

16年可以做很多事情,人生有几个16年呢?

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进展至肾衰尿毒症阶段的速度,是其他类型肾病的10倍以上,这足以说明糖尿病距离尿毒症太近了。

害怕不害怕?当然害怕!

还有别的数据供你参考一下:

从诊断糖尿病到出现微量尿蛋白大概需要18.9年;

从出现微量蛋白尿到大量尿蛋白大致需要10.9年;

从大量尿蛋白到出现明显血肌酐升高(大于175umol/L),大约需要9.7年;

而从肌酐值升高到最后的尿毒症,时间暂时还没有定论。

但是,有一点大家得知道,糖尿病肾病一旦到达尿毒症阶段,相比其他生存率是很低的。

所以,对于糖肾患者来说,更应该做的是延缓进入到肾衰尿毒症的时间。

关键是在出现大量尿蛋白之前,进行积极有效的科学治疗,以控制血糖、血压、尿蛋白为主,并主动干预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饮食治疗、戒烟戒酒、体重控制等。

糖友们,不知道你们是否已经有肾病的端倪了呢?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问题想咨询我,可以填写下方“了解更多”里面的表单咨询我,我会尽我所能为您排忧解难!

糖尿病到肾衰竭,可能只需5年,糖友若不注意这6件事,后果很严重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是指当出现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者随时查血糖≥11.1mmol/L其中一条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据有品PICOOC高血压临床医学海外研究中心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若不控制的话,一般5-10年就会出现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又棘手的并发症

尤其近几年来,临床发现一半肾衰竭都源于糖尿病。你知道吗?糖尿病患者得肾衰竭的机会大约是普通人的17倍!

因此,请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坚决不做伤肾的行为,这样才会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伤肾行为,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

一、长期吸烟饮酒

肾脏是身体的过滤工厂,去掉体内的代谢废物,留下有用的物质,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但长时间的吸烟饮酒所带来的废物超出肾脏正常运转,将会加速肾衰竭的发生。

二、高血压久不控制

很多的高血压患者,当自己的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时,就会随意停药,更有甚者还会随意换药,但这是完全要禁止的事情,并且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一旦出现问题,需要马上与医生联系。

三、不能控制饮食

糖尿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慢性病,因此合理控制饮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能当自己是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所以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医嘱,避免并发症提前出现现。

四、不做运动

合理地运动将会带给人体更加健康的状态,但运动应从低强度、低运动量开始,以中、低强度运动为主,如步行、太极拳、家务活动、慢跑、自行车等;避免憋气动作或高强度的运动,防止血压过度升高。

五、不能坚持用药

虽然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药物也有适应症,因此一定要遵从医嘱,合理配伍,规范用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少用或不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六、忽视早期信号

单纯的高血糖治疗简单方便,医疗费用低,早期的血糖达标能够更好地延缓、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如果等到出现了并发症再去治疗,会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也会造成更高的致残率、甚至致死率。

因此,当检查出了糖尿病后,一定不要做这6件伤害肾脏的行为,而且一定要重视并发症的早期信号,早发现、早治疗,才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肾衰竭有哪些早期信号?

一、尿中泡沫增多

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损伤的标志。随着尿蛋白量的增多,患者可能会出现尿中泡沫增多、眼睑及双下肢水肿等症状,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化验尿液,检测尿白蛋白/肌酐的比值,筛查尿微量白蛋白

此外,无症状的糖友,也应每年进行尿蛋白的筛查检测,以期达到早发现、早治疗

二、夜尿增多

因为肾脏内的最小单位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扩张,而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因为硬化相对狭窄,导致肾血流灌注压加大。

尤其是晚上平躺时,肾血流量会增加,身体内大量多余的水分从肾小球排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从而出现了夜尿多的表现。

三、肾功能衰竭

早期为适应排糖的需要,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正常,在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后,血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增高,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在数年之内可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四、蛋白尿

当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后,肾小球的滤过率即开始下降。随着病情发展,尿蛋白量逐渐增多,尿蛋白量与肾脏病变严重程度相一致。

当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正常,出现大量蛋白尿后,能很快发展到肾功能衰竭。如24小时尿蛋白少于3克,尿蛋白量无明显增多者,肾功能衰竭进度变缓慢。

给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建议

一、菜肴少油少盐

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尽量减少赴宴。在赴宴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在家吃饭时的量和食物间的搭配来选择饭菜。

二、“多吃肉、少吃饭”并不科学

有人认为肉是蛋白质,饭才是糖,因此,多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其实不然,肉到体内也能转变成糖和提供脂肪。

糖尿病患者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200毫克,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摄入,少吃油煎、炸食物及猪、鸡、鸭、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三、进餐定时定量

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

四、无糖糕点也要控制

虽然无糖糕点不含蔗糖,但糕点是淀粉做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

五、多食用粗粮

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55%-60%左右。日常饮食中,糖尿病患者宜多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尤其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全谷物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糖类的摄入要严格限制,如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以及含这些糖类较多的食品。

写在最后

请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要再做对肾有损害的行为了,毕竟自己的健康还有一家人的幸福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而且一定要多多注意早期信号,早发现、早治疗,才会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由老护士原创,欢迎关注转发评论,与老护士一起走上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