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膝盖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膝盖痛吃什么药)

云南中医 0
文章目录:

两个黄金期,一是睡前,二是饭后半小时,做好这件事,多活十年

您知道吗?无论男女,过了40岁之后,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此时不养生,等到年纪再大些,就只能花钱养医生了。但是养生也是有讲究的,在黄金期养生,效果事半功倍!

饭后半小时

早餐后半小时

打通长寿经

吃完早饭,可以按摩一下膝盖,从中医理论上讲,早晨7~9点主胃经,胃经在中医经络里被称作“长寿经”,经过膝关节。饭后20分钟左右,用手反复摩擦膝关节,可以使胃经通畅

早饭后半小时切忌运动,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如果运动强度较大,还会引起腹痛或胃肠道疾病,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有危险。

午饭后半小时

闭目养肝血

中医认为,午饭后可闭目静坐10分钟至半小时,能使血液更多地流向肝脏,养阴去燥、护肝消食效果非常好。

午后可找一个清静的地方端坐,双目微闭,眼睑下沉,摒弃杂念;舌抵上颚,吞咽津液;调匀呼吸,然后进行深而缓慢的吐纳,气守丹田。还可用双手食指端轻轻压在眼睑上,微微揉摩,至眼珠发热发胀。

中老年人吃完午饭不宜马上睡午觉,否则会加重心脑供血不足,出现胸闷、头晕、乏力等不适,严重者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晚饭后半小时

喝水拍任脉

人体小肠开始吸收是晚饭后的30分钟左右,晚饭后半小时喝些水,能够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这半个小时还可以拍打拍打任脉,也就是小腹以上正中间的部位,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分布在此,吃完饭从上到下轻轻拍打20分钟,可以帮助消化、强身健体

晚饭后半小时,不要急于喝茶、泡脚和洗澡,茶水中大量的酸性物质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致使食物中的铁白白丢失,洗澡和泡脚会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对身体不好。

睡前一小时

1

泡脚:助眠养肾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不容易得到养分与血液。睡前用温热的水泡一泡脚,对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都有好处。泡脚的黄金时间点在9点左右,在此时泡脚,能让肾脏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2

刷牙:防心脏病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最重要的是,睡前把牙刷干净,更能起到预防心脏病的功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刷牙时最好采用上下刷法,千万不要横着刷,否则会对牙齿造成伤害,导致掉牙。

3

揉腹:调理脾

临睡前可以经常做揉腹运动。方法是:平卧、全身放松,以左手心按腹部,右手叠于左手背上,逆时针旋转64周,然后顺时针旋转64周,再自胸部向腹部,自上向下,推按64下。用力宜轻柔,将力透于皮肤之下,又不可用力太大。

揉腹不但可调理脾胃、防病,而且对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肾炎、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4

梳头:降血压

睡前用木梳,从前额处一直往下梳到后脑勺,大约梳个五分钟,能通达阳气,疏通气血,防止脱发和白发,还能降压,预防脑溢血、防老年痴呆等症。

5

搓脚:排毒延寿

“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睡前花几分钟时间按摩涌泉穴,不仅可治疗糖尿病、更年期障碍、多眠症、晕眩、高血压、焦躁、过敏性鼻炎、肾脏病等多种疾病,还可以排毒养肾

如果您渐渐感到体力和精力不如从前,那一定要好好抓住两个养生黄金期了,一个是睡前一小时,还有一个就是饭后半小时,每天的这两个半小时,哪怕只把握一小时,都能多活十年。

患糖尿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她得益于4件事

上次给大家分享了一篇糖友控糖的经历,反响热烈,很多网友都想再看一点这种例子,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患者姚女士病史是40年,她的儿子也是糖尿病患者,目前正在用她的法子一起控糖,母子二人经常交流心得。那么,为什么她的血糖一直很稳定,也没有出现并发症呢?她说得益于4件事。

患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得益于4件事

第一件事:转变心态,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

在患病前,姚女士听说过糖尿病,但是对它不了解,也不知道严不严重,患病后她听身边的朋友说该病治不好,一辈子都得吃药,她感觉生活一下子就没了色彩,连最喜欢的二胡都不想去碰。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她去医院复查,血糖又升高了,医生说这样下去不行,一定要转变心态,不能任其发展。

姚女士专门买了一本关于糖尿病的书,终于对该病有了一定认识,它虽然治不好,会跟着一辈子,但是它能被控制,只要按时吃药、改变生活习惯,把血糖稳定住即可,它的并发症很可怕,对眼睛、神经、心脏都有危害,所以,一定要预防并发症出现。

身边有朋友好心建议她,要不要从网上找“大师”看一看,买点“秘方”回来吃,姚女士拒绝了,她知道网上能保证治愈的药都是假的,千万不能迷信,不能病急乱投医。就算要吃药,那也是听从医生吩咐服用正规的降糖药。

第二件事:健康饮食,每顿都有肉,但是有讲究

姚女士非常爱吃肉,每顿都要吃,以前她最爱吃红烧肉、糖醋排骨,所以身材很胖,如果让她把肉戒了,简直比登天还难,她后来想到一个方法,既能顿顿吃肉,又不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其他爱吃肉的糖友也可以借鉴。

姚女士吃肉有“三个原则”,红肉不吃、肉皮不吃、不放调料,在看了相关书籍后,她了解到经常吃红肉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加了大量调料和食用油烹饪出来的肉,从那以后,每次吃肉优先选择鱼肉、虾、鸡肉,而且不吃皮,烹饪的方法很简单,用水蒸或者用砂锅炖,豆瓣酱、花椒、猪油都不吃,只放点葱姜蒜增香。

另外,在整体饮食上她还把握了六个原则,那就是粗粮为主、荤素搭配三七分、规律进餐、绝不多吃、先喝碗汤、禁烟酒。晚上8点以后坚决不加餐,实在饿了会喝一杯牛奶或吃个苹果,油炸的食物一口都不会吃。

第三件事:适度锻炼,每天都有专门的运动时间

姚女士之前没有运动的习惯,吃饭后喜欢坐在那修剪花草,有时也会出去遛遛狗,连广场舞都很少跳。患病后她一反常态,买了一双运动鞋和一身运动服,每天晚上人少的时候去跑步。她165斤,个子不高,刚开始跑的时候不到五分钟就喘个不停,两条腿发软,心里只想放弃,但是转念一想,这不光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一定要坚持下去,凭着这股毅力,从五百米坚持到了3公里。

运动后她发现自己的血糖降得很快,从15mmol/L,降到13mmol/L、10mmol/L,现在餐后血糖已经能控制在7以下。因为她太心急了,运动三个月后发现自己膝盖疼得厉害。

医生检查后告诉她运动过度了,减肥控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定要注意两个“度”,一个是运动的难度,一个是运动的速度,要适合目前的状态,从简单的有氧运动做起。姚女士调整了运动量,从3公里降到1公里,膝盖就不再疼了,血糖也很稳定,身材有肉可见地瘦下来,肚子上的游泳圈都变小了。

第四件事:按时吃药,运动和饮食只是辅助

不能因为你运动了、吃得少了就不吃药了,要知道自己是糖尿病,不是血糖轻微偏高。吃多少药、怎么吃,应听从医生指导,同时还要把复查结果告诉医生,根据当前的变化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再提醒一句,不要害怕吃药对身体不好有依赖,它没有那么可怕,如果经常换药,很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动,不能乱听别人忽悠。

姚女士最后想告诉大家,关于糖尿病的注意点还有很多,每一天都不能放松,不想并发症找上门,就要端正态度,从饮食、运动、吃药三个方面着手,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血糖、体重、腰围都可以在家自己测,抗糖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是为了健康,这些就不算什么了。

得了糖尿病,能做膝关节手术吗?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林辉 通讯员 石玉君

糖尿病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给患者带来很大影响,中国确诊糖尿病人有近一亿,占世界第一,几乎十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是糖尿病人,且以中老年朋友居多。而关节炎也是中老年朋友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又该怎么治疗?

既有糖尿病,又有关节炎,左右为难!

郑州市金水区的张大爷今年81岁,十年前就患有严重的骨关节炎。最近,他更是出现走路困难,上下楼疼痛难忍,并逐渐出现膝关节内翻。为此,张大爷咨询了多家医院,贴膏药、针灸理疗、口服中药、熏蒸……张大爷几乎试尽了所有保守疗法,虽然能暂时缓解疼痛,但时间长了还是不行,反反复复,保守治疗的效果也开始大打折扣。儿女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听说哪儿医生看的好,就赶快领着父亲去看病!

医生除了让他吃止痛药,就是建议关节置换。张大爷患有糖尿病20余年,关节置换又是大手术,心里一直矛盾:“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今年5月初,张大爷的膝关节疼痛突然加重,行动困难,多方打听,儿女们陪着他来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找到了膝关节专家、骨科主任沙宇,并说明来意:想解决关节疼痛,因患有糖尿病不愿意做大手术!

经过详细了解病史,仔细查体,结合相关影像学检查,沙宇主任告诉张大爷:像他这样膝关节疼痛严重,日常生活受限,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患者,可以考虑类似“补牙”技术的微创单髁置换术。

“年龄大了,又患有糖尿病,能做手术吗?万一感染了,刀口长不住可咋办啊?”这个时候,张大爷又打起了退堂鼓。

多科协作,微创技术保平安

“现在的医疗技术十分先进,微创单髁置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对全身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前不必留置尿管,术后不必放置引流管,术后当天患者可以自己下床去卫生间。”沙宇对张大爷说,“只要调整好血糖,就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糖尿病不是手术的禁忌。”走访了骨科病区其他几位患者后,张大爷下定决心做这个微创手术,儿女也很支持!

入院后,骨科专家团队、内分泌科、麻醉科等专家多方会诊评估,制定个性化诊治方案,稳定血糖,经周密术前准备,入院第四天为张大爷实施了微创的单髁置换术。

让张大爷惊喜的是:手术当天他就下地活动了,关节也不疼了,换药见刀口也小,愈合良好。而且康复师及责任护士积极康复干预,术后三天就痊愈出院了。

单髁置换术,真正微创

“老年性骨关节炎患者又大多合并有糖尿病和其他内科疾病,往往不能耐受大的手术创伤,因此不能很好地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微创单髁置换术的出现,为骨性关节炎中老年患者提供了很好的选择。”沙宇主任说,微创单髁置换术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全膝置换相比真正做到了微创,据初步统计:手术创伤、骨量丢失和出血量都不到全膝置换的1/4,术后活动度高,恢复快,深受中老年患者的欢迎。

近年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把膝关节专科专病建设放在首位,集中科室优势力量专注膝关节病诊治研究,明确以关节微创、康复运动训练为一体的特色发展方向,本周四将进行关节疾病第52次会诊。已经在膝关节疾病的诊断治疗上取得突出进步,实现膝关节病诊疗保守、微创、手术、康复训练一体化。

来源:大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