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预期糖尿病(预期糖尿病宝宝出生后多饮食可以正常呢)

中国家庭报 0
文章目录:

预计将在2045年,全球1/8的人将患糖尿病!

科学家在维也纳欧洲肥胖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肥胖症患者的比例正在急速上升,预计2045年将增加到22%。这意味着,全球约1/4的人将成为肥胖症患者。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那么到2045年全球将有1/8的人患2型糖尿病。

2017年,全球肥胖症发病率为14%,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9%。维也纳欧洲肥胖大会上公布的预测认为,到2045年,全球将有22%的人患肥胖症,14%的人患2型糖尿病。

这一不断攀升的数字让各国卫生系统面临严峻考验。据英国糖尿病协会估计,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每年在糖尿病方面的开支为14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195亿元),占其预算的10%。糖尿病可引发截肢、失明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患者需要接受监测、治疗和护理。

这项研究由制药公司诺和诺德资助,该公司与位于丹麦根措夫特的Steno糖尿病中心和伦敦大学学院合作,提供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他们认为,为了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到10%以上,肥胖症患者必须减少1/4。

丹麦索伯格诺和诺德研发中心的阿伦·摩斯博士称:“若不大力加强对肥胖症的预防,预计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全球发病率将大幅增加。制定有效的全球减肥计划,是减缓或稳定糖尿病不可持续流行的最佳机会。首先,必须认识到肥胖症带来的挑战,调动社会服务和疾病预防资源,以减缓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发展。”

研究人员计算了各国肥胖症的上升趋势。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45年,美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将从2017年的39%上升到55%,糖尿病的患病率将从14%上升到18%。为了使美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在2017-2045年间保持不变,肥胖症患病率必须从目前的39%下降到28%。

研究人员称,按照目前趋势,到2045年,英国的肥胖症发病率将从当下的32%增加到48%,而糖尿病发病率将从10.2%增加到12.6%。为了使英国的糖尿病发病率稳定在10%,肥胖症患病率必须从32%下降到24%.

“每个国家基于其独特的基因、社会和环境因素,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没有‘万能’的方法。各国都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对策。”

摩斯博士称,这种趋势可以逆转,“但要降低肥胖症发病率,需要积极协调的行动,而每座城市都应该在对抗肥胖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编译/小六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突然的“爱吃糖”,不是身体缺少糖,可能是糖尿病找到你了

朋友的父亲住院了,原因是糖尿病。朋友说在他父亲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变得非常爱吃甜食。蛋糕、饼干、糖块不离嘴,连喝的水都得是含糖饮料才可以。朋友有些不解,糖尿病不是因为体内的糖太多了么,为什么他的父亲还那么的爱吃糖呢?

一、“饥饿的”细胞

华子对他说,其实不仅是他的父亲这样,大多数的糖尿病人,在发生糖尿病之前,都会出现“嗜糖如命”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出现了问题。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细胞需要消耗葡萄糖来提供能量。

但是当人体葡萄糖代谢发生问题时,就会造成血液中积存大量的葡萄糖,可是细胞却“吃”不到。在这个时候,细胞内缺糖,处于“饥饿”状态,就会向大脑反映“身体缺糖”的信息,迫使人体主动去摄入更多的糖分。患者表现出来的,就是变得“爱吃糖”。结果越吃糖,血糖就越高,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造成糖尿病的两个病因

人体葡萄糖的代谢,需要依靠胰岛素来控制。人吃饭之后,血糖升高,就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会促使人体细胞去“吃糖”。当发生两个问题时,就会造成血糖升高。

1、胰岛素分泌不足:当胰腺中的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的量减少时,就会使人体细胞收不到“吃糖”的信号,导致血糖升高。

2、细胞对胰岛素抵抗:有些人的胰岛素分泌正常,但是细胞对胰岛素发生抵抗,“吃糖”信号虽然传来了,但细胞视而不见,不去执行,也会使血糖升高。

三、吃糖多与糖尿病

糖尿病会导致病人高血糖,所以人们总感觉糖尿病就是因为吃糖太多引起的。但是实际上,吃糖多与糖尿病没有必然的联系。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人类至今未能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只知道其发病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

虽然吃糖多不会引发糖尿病,但是平时总是吃过多的甜食,同时又缺少运动的话,就会造成肥胖,而肥胖是增大糖尿病风险的因素。所以爱吃糖的人要在吃糖的同时增加自己的运动量,把吃掉的糖消耗掉,不要变成脂肪,就不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了。

四、有了糖尿病也不必担心

如果不幸患了糖尿病,也不必过于担心。根据糖尿病的病因,进行补充胰岛素以及减轻胰岛素抵抗,仍然可以正常的生活。

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的缺乏,所以必须进行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才能维持健康。

2型糖尿病则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也有部分患者是两种病因混合。所以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运动是减轻胰岛素抵抗最有效的方法,对于轻度的2型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与运动,甚至不用药物就可以将血糖控制正常。但是对于饮食与运动干预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了。

糖尿病虽然不能完全根治,但是可以控制,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多的影响。华子见过很多患糖尿病二、三十年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也没有发生并发症,他们的预期寿命并没有受到影响,依然可以享受健康的生活。

总结一下,虽然“爱吃糖”不会引起糖尿病。但突然间变得“嗜糖如命”,则有可能是患糖尿病的先兆。一定要加以注意,及时检查和治疗。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瑞典专家把糖尿病分为五类 测试结果超乎预期?

瑞典科学家2日发表论文,把糖尿病划分为5类,以帮助医生提高预测严重并发症的准确率,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隆德大学研究人员自2008年起,随访1.3万余名18岁至97岁刚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他们调查患者胰岛素耐受性、胰岛素分泌水平、血糖水平和发病时年龄等指标后,将原发性糖尿病分类由现有的2类调整为5类。其中,重度自身免疫型糖尿病主要包括现有的I型糖尿病,特点是患者发病年龄小,自身无法合成胰岛素。其他4类在现有分型中统称为II型糖尿病,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

由英国最新一期《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杂志》刊载的研究结果显示,重度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但耐受性不强,患视网膜病几率最高。重度胰岛素耐受型患者特征是肥胖和胰岛素耐受性强,肾损害风险最高,但现阶段接受的治疗最不对症。中度肥胖相关型糖尿病患者发病较早,中度年龄相关型患者群最大,占确诊患者的大约40%,平均年龄也最大。

主持这项研究的莱夫·格罗普教授说,现有糖尿病诊断主要看血糖水平,现有分型也无法准确预测可能的并发症并对症治疗。新分类标准预示糖尿病研究的“范式转移”,是“对糖尿病患者作个性化治疗的第一步”。研究人员在瑞典和芬兰的另外3项研究中测试这一分类标准,“结果超乎预期”。(王鑫方)【新华社微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