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累计(糖尿病累计肾病)

闪电新闻 0
文章目录:

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 济南已累计接种2392.77万剂次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4日讯 日前,记者在济南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截至7月23日,济南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392.77万剂次,覆盖906.70万人,878.5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166.06万人,接种覆盖率90.42%。

据悉,7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表示,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也不会像有些网络信息所说的影响人体遗传发育、导致肿瘤转移扩散、引起抗体依赖性增强现象,这些都是网络上不负责任的错误言论。

第一,疫苗中的各种物质对人体是安全的,不会直接致病。灭活疫苗中主要含有微克级别的病毒抗原或重组蛋白,以及氢氧化铝佐剂和辅料等其他成分。它们在疫苗中的含量均符合相关规定,本身不可能导致疾病。对于疫苗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均经过有关机构的严格检定并达标,例如:目前接种的灭活疫苗中残留的甲醛含量在≤0.027ug/剂的范围内,其浓度比人体血液中正常稳态的甲醛水平(2.6mg/L)还低47倍。

第二,目前我国接种数量最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有充分的安全保障,并得到了国际组织的认可。与国内外已上市的,并使用数十年的甲肝疫苗、狂犬病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生产灭活工艺基本相同,至今未见接种这些疫苗与发生白血病或糖尿病有关联的报道。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国研发的多款新冠病毒疫苗,先后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已在100多个国家使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安全性符合国际标准。

第三,临床监测和统计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四年中,糖尿病和白血病的就诊人数和住院次数基本一致,无显著变化,这表明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发生。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的2018年和2019年,我国因白血病住院次数占比分别为0.15%和0.14%,而疫情发生以后的2020年和2021年两年,其住院次数占比均是0.13%。在2018年和2019年糖尿病住院次数占比是2.1%;疫情发生以后的2020年和2021年两年,其住院次数占比在2.2%。

根据我国疫情防控政策,我国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目前我国3-12岁儿童和12-17岁青少年新冠疫苗接种率为90%~100%,总人数已近2.5亿。在这么大范围新冠疫苗接种的背景下,大量的预防接种与某些严重疾病的自然发生在时间上偶合是必然的现象。大家可以简单推算一下,如果新冠疫苗真的会引起糖尿病和白血病,那么由此产生的就诊人数和住院人次将出现显著增长,但是从实际监测和临床统计的数据中,并未看到这种现象。王福生表示,综合以上的分析,新冠疫苗接种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此外,王福生还表示,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新冠疫苗对防发病、防重症和防死亡的效果非常显著,加强免疫接种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

济南市疾控中心呼吁:没有接种禁忌的老年人,请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完成全程接种且已满6个月的尽快接种加强针。

闪电新闻记者 耿欣 通讯员 尹士平 报道

手脚5个症状,提醒你糖尿病上身了,这1种运动,控制血糖最有效!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各种慢性疾病越来越多,比如糖尿病。一旦得了糖尿病,基本上就会伴随终身。但是早期控制得好,还是可以逆转的。所以,对于糖尿病,早发现早干预很重要。糖尿病的症状,除了容易疲劳、无端消瘦、视力下降、容易饥饿等,早期有一些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一定要引起重视。

1. 经常手脚发麻

如果经常出现手脚发麻,特别是双手或双脚对称性的麻木或刺痛,排除颈椎病等原因,要特别注意血糖,很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做一个糖尿病筛查,以免贻误病情。

2. 手脚长肉芽肿

糖尿病早期,常常会在手背、脚背长环状肉芽肿,颜色鲜红或者红褐色,逐渐融合成斑块,也可能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没有明显的瘙痒,按上去硬硬的,不要当成是普通的皮肤病,这也是糖尿病的症状。

3. 手脚长疱疹

皮肤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而且种类很多,血糖偏高者出现皮肤潮红、发痒,手脚部突然出现水疱,大小不等,数周后自愈,留下黑斑,而且反复发生,要引起重视。

4. 皮肤瘙痒

在干燥的季节,很多老年人由于皮肤缺水,会有皮肤瘙痒现象,如果出现四肢,乃至全身性的顽固的皮肤瘙痒,要警惕是糖尿病引起的身体脱水而导致的发痒。

5. 手足癣

血糖升高,皮肤中糖原含量增高,让霉菌、细菌有了生存的沃土,引起手足部的真菌感染、瘙痒,就形成了手足藓、体癣、股癣。

得了糖尿病也不用慌,除了正常的遵医嘱,平时的饮食、锻炼,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

1.健步走:世卫组织认为,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这项运动适合所有人群,当然包括糖尿病患者。通过每天1小时的走路,就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能够每天累计走1万步,包括上楼梯,对早期糖尿病的逆转大有好处。

2.太极拳:太极拳的动作很全面,周身“一动无有不动”,身体各关节和各大肌群都参与运动,能够养气凝神、控制体重、活血强筋,长期锻炼有助缓解压力,增强身体免疫力,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因此对于控制和降低血糖有明显的效果。

国内外都有研究证实,太极拳是糖尿病患者非常理想的锻炼方式。坚持练太极拳的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都明显降低,而且并发症也减少。同时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对于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太极拳作为一项非常温和的有氧运动,极少产生身体伤害,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练习。

不管是什么运动,都有坚持“1.3.5.7.9“”的原则:

“1”:饭后1小时再进行锻炼

“3”:每次至少锻炼运动30分钟

“5”:每周锻炼次数不少于5次;

“7”:选择不过分剧烈的运动,运动时最大心率≦170-年龄(比如50岁,运动后10分内测量,心率应该在120左右)

“9”:锻炼要长久,坚持才有效果。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宁波一医院连收10例糖尿病患者,病情危重

来源:宁波晚报

近期宁波持续高温,除了备受关注的重度中暑外,糖尿病重症患者数量也出现激增。

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内分泌科门急诊数据显示,自7月8日起,该院已接诊糖尿病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累计10例,还有10余例患者出现单纯出现高血糖症状,血糖值30-60mmol/l不等,显著高于平时患者的血糖值

小辉(化名)今年18岁,平时十分喜欢喝饮料。由于天气炎热,又正值暑假在家休息,小辉喝起冰冻饮料更是没了节制。

一周前的一天夜里,小辉贪凉把房间里的空调温度开得很低,第二天开始就有了发热咳嗽的症状,吃了感冒药也没有缓解。因为感觉到口干、口渴,于是他喝了比平时更多的饮料,躺在床上感到四肢无力,甚至起不了床。

小辉妈妈发现后,立即带着孩子来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血气分析中的PH值7.12,血糖高达20.6mmol/l,是正常血糖最高值的3倍,被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同样出现“血糖警报”的是45岁的糖尿病患者王女士(化名)。王女士糖尿病史已长达10年,一直都使用降糖药。但最近因为天气热,胃口差,降糖药服用得不规律,没想到很快就出现了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甚至出现了浑身疼痛,碰都碰不得。

她前往医院一检查,血气PH值6.98,血糖16.2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我没想到就疏忽了一两次,就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王女士十分后悔。

人体的血糖值是反映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的血糖值范围在3.9mmol/L到6.1mmol/L之间。血糖持续飙升,人体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神经性麻木、中枢思维受阻、脑部供血、供氧能力阻碍的现象。长期血糖偏高会影响自身新陈代谢作用,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逐渐下降。若在短时间之内未通过药物稳定治疗,会损伤人体心、脏、脾、胃、肾等功能实质运行,导致并发症状。

“高温天气中,人体出汗较多,体液丢失严重。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所需水分,血液呈浓缩状态,血糖浓度就会升高。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则会加重体液进一步丢失。”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内分泌科夏芳主任医师解释,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原有的治疗方案可能无法控制住血糖的升幅。在这种情况下,还有部分糖尿病人群夏天胃口较差,减少进食,想当然地减少甚至停止服用降糖药物,导致血糖失控。

而部分原本不清楚自身糖代谢水平的糖尿病人群,如果喝了很多冰镇含糖饮料或进食大量含糖较高的水果,则会在短时间迅速加重病情

为了贪凉,长期呆在空调房间或空调温度过低,受凉后出现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综合征的常见诱因。

夏天怎么照顾好自己的血糖?

夏芳强调,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及时补水,“首选凉白开,而不是用饮料代替”;其次,食欲不佳也要尽量维持规律进食,切忌擅自减药或停药,不要贪凉。另外,所有人群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血糖监测,若有不适,尽早就医。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杨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