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糖尿病(糖尿康软胶囊)
患糖尿病30年,如今身体康健,我用这4个方法防治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我患糖尿病30年,今年已经73岁了,也患过多种并发症,如今我的身体状态良好,血糖稳定,并发症也控制的不错,可以像普通人那样生活着。
针对难缠的糖尿病并发症,我自己总结了一些经验,在这里与各位糖友分享,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得了糖尿病,大家都知道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可是我们又没办法避免,只能尽量去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阻碍它的发展。我归纳了几点产生并发症的原因:
血糖长期失控。血糖长期居髙不下,血管浸泡在高糖的血液里,时间长了,血管逐渐失去弹性,血液也会变得黏稠,堵塞了血管,营养物质不能输送到全身,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
身体营养不良。糖尿病是个“消耗病”,我们一方面要控制饮食,很多食物不能吃,另一方面又多饮多尿,大量营养物质随小便排出体外,入不敷出,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并发症。
降糖药物发挥作用的过程与食物转化的葡萄糖的时间“不吻合”。糖尿病患者要依靠降糖药物降低血糖,但是往往患者吃进去的食物所转化的葡萄糖与吃的降糖药“两者“不吻合”,致使血糖不稳定,不是高血糖就是低血糖,而低血糖也是一种并发症。
1、学习糖尿病知识
我认为防治并发症也像打仗一样,要战胜敌人必须先了解敌情,只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为了战胜“病魔”,我在学习上下了苦功夫,看专业书籍、听讲座、订阅杂志等等,后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让子女们教我学会上网,逛论坛,看专家视频,也会和糖友交流经验,掌握糖尿病及并发症产生的的根源、症状、特点和防治方法,做到防微杜渐,对症下药。
我一直觉得,糖尿病友应该掌握一些基础的糖尿病知识,特别是饮食、运动方面的,因为这会直接关系到血糖控制的好坏。
2、综合调理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它会受饮食、运动、情绪、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我们除了关注血糖,还要注意血脂、血压、糖化等多个指标。
因此,防治并发症不能只单单只注重某一块,必须多管齐下,进行综合调理。在日常生活中,我除了严格控制好总热量,食物尽量保证多样性,还会坚持每天锻炼,做好血糖监测,发现血糖高了,就及时找出原因,调整饮食或者加大运动量。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我还会服用治疗并发症的药物。
3、疏通血管
人体内各种血管遍布全身,担负着为全身各个组织系统输送营养物质的重任。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血管,让营养物质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所以,对于上了年纪的糖友,除了控制好血糖,还要采取一些措施保护血管健康,打通经脉,我一般一周泡脚3~5次左右,这样有助于血管的流通。
4、预防要早
防治并发症关键在于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很多并发症在早期,还是有一些症状的,我们不能忽略,等到身体很不舒服的时候再重视,可能已经很严重了, 这对我们的病情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们要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注意观察身体各部位的情况,尤其是视力、皮肤、脚趾等的变化。一旦发现身体有蛛丝马迹的变化,就采取措施积极进行治疗,作到治早、治小、治彻底,防止其“死灰复燃”。
这些方法是我平时都会用到的,可能不是很全面,仅供大家参考。患糖尿病30年来,我虽然情绪也有过很低落的时期,但是大部分时间我还是乐观的,这样对病情也有帮助,久病成良医,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对抗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
我与糖尿病共同度过了46个春节,7个坚持助我身体康健
糖尿病已陪伴我度过了46个春节,通过实践,丰富了我过春节的知识,现整理出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
1.坚持控制饮食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糖尿病患者面对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不要忘记自已是个必须控制饮食的糖尿病患者,宜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糖、低脂肪、低盐饮食,不宜吃大鱼大肉,不宜抽烟、饮酒。
主食控制在6两米左右,吃副食品要按照“食品交换份”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2.坚持运动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锻锻炼能降糖、降脂、减肥等,有诸多好处,运动锻练是不花钱的降糖药。
春节期间不管多么忙、家里多么热闹,天气多么寒冷,我早、晚都要外出散步锻炼,每次时间不少于40分钟,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3.坚持抗疫情
拥护党和政府,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英明决策,讲卫生,爱清洁,外出戴口罩,回来用消毒液洗手,不外出旅游,不参加集会,不到人多的地方凑热闹,不相信“马路消息”,不信谣、传谣,不抢购物资,不哄抬物价。
4.坚持按时服药
无论在家里还是外出赴宴,我都坚持按时按量打针、服降糖药,做到进食与用药相互配合,既防止高血糖又防止低血糖。
5.坚持8小时睡眠
睡好觉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我无论多忙,晚上睡足8小时,白天中午再睡1小时。
6.坚持自我监测
医院一般要早上8点钟才开门,监测空腹血糖不方便,我通过学习,自已在家里进行监测,既监测血糖,同时也监测尿糖,做到相互验证。
7.坚持学习
战胜敌人要有武器,要征服糖尿病也要有知识,知识越多征服糖尿病的办法就越多。
所以,我无论多忙每天都坚持学习1-2个小时。通过学习办法多了,与“糖魔”打交道得心应手,不仅征服了糖尿病,还战胜了三十多种急慢性并发症。
作者:邓焕新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邀编委
中国糖龄王
糖尿病活不长?老人30年糖尿病,坚持吃3物,现身体仍然康健如常人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陈阿姨今年已经75岁了,却依旧精神矍铄,每天清晨6点准时来到小区的健身广场,和邻居们一起打太极拳。
看着她红润的面色和灵活的身手,谁能想到30多年前,她曾被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当时医生给出的预期寿命不超过10年,可陈阿姨不仅活到了现在,身体状况还保持得如此之好。
这让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纷纷猜测她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养生秘诀。
陈阿姨的故事要从1990年说起。那年她49岁,正值壮年,在一家纺织厂担任车间主任。工作繁忙加上饮食不规律,她的身体逐渐出现了一些警报信号:总是口渴、多尿、视力模糊。起初她并未在意,直到有一天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陈阿姨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更糟糕的是,她还患有冠心病。医生告诉她,这两种慢性病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会大大缩短她的寿命。
陈阿姨当时几乎崩溃了,她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儿子,还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想到自己可能看不到儿子结婚生子,无法尽孝道,她感到无比沮丧。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 秒广告,观看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我知道这可能会稍有打扰,但它确实能帮我增加些收入,让我能够继续坚持写作。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就在陈阿姨陷入绝望之际,一位退休中医李大夫给了她希望。李大夫告诉她:"虽然糖尿病和冠心病目前无法根治,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完全可以把它们控制住,活得比普通人还要长寿。"
李大夫向她推荐了三样食物:苦瓜、燕麦和鱼油。
苦瓜含有一种被称为"植物胰岛素"的物质,能帮助降低血糖。中国药科大学的研究表明,苦瓜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燕麦富含β-葡聚糖,这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临床试验证实,长期食用燕麦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标。
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则具有抗炎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研究发现,每天补充2克鱼油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15%的死亡风险。
听完李大夫的建议,陈阿姨心里燃起了希望。她决定从饮食入手,开始了自己的"三宝"养生之路。每天早餐她会煮一碗燕麦粥,午餐必定有一份清炒苦瓜,晚上则会服用鱼油胶囊。除此之外,她还严格控制饮食总量,戒掉了甜食和高脂肪食物。
刚开始改变饮食习惯时,陈阿姨确实感到有些不适应。尤其是苦瓜的味道,让她很难接受。
她试过各种烹饪方法,终于找到了一种能接受的做法:将苦瓜切片,用开水焯一下去除部分苦味,然后放入蒜蓉一起翻炒,最后撒上一些杏仁碎增加口感。就这样,苦瓜逐渐成为了她餐桌上的常客。
除了调整饮食,陈阿姨还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她每天早晚各散步半小时,周末会和老伴一起去公园打太极拳。这些运动不仅帮助她控制体重,还改善了心肺功能。北京体育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赵等,2021)。
就这样,陈阿姨坚持了几个月后,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她不再总是感到口渴,视力也变得清晰了。
半年后去医院复查,医生惊讶地发现她的血糖和血脂指标都有了显著好转。这个结果给了陈阿姨极大的鼓舞,让她更加坚定了继续这种生活方式的决心。
随着时间推移,陈阿姨的身体状况不断改善。她不仅没有出现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就连原本的冠心病症状也逐渐减轻了。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陈阿姨不仅活得比医生预期的时间长得多,而且生活质量远超同龄人。
如今的陈阿姨,已经成了小区里的"健康达人"。每天清晨,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小区的健身广场上,带领大家做太极拳。她的皮肤红润有光泽,走路稳健有力,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邻居们都羡慕地说:"陈阿姨,您这身体比我们年轻人都好!"
陈阿姨的成功经验很快在社区里传开了。许多慢性病患者慕名而来,向她请教养生之道。陈阿姨总是耐心地告诉他们:"没有什么神奇的秘诀,就是坚持吃三样东西:苦瓜、燕麦和鱼油。再加上适度运动,保持乐观心态,病魔自然就被赶走了。"
她的故事甚至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一家电视台专门来采访她,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节目播出后,陈阿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来信,表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然而,陈阿姨也深知,自己的经验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她总是提醒来访者:"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她还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健康讲座,向大家普及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预防知识。
陈阿姨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它证明了即使是被认为"不治之症"的慢性病,只要科学对待,也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其次,它强调了饮食和生活方式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最后,它告诉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战胜疾病同样至关重要。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陈阿姨的经历是个例,不能简单地套用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都不尽相同,应对慢性病的方法也应该因人而异。重要的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之道。
陈阿姨的故事仍在继续。她说她的下一个目标是活到90岁,继续做一个健康快乐的老太太。
看着她充满活力的样子,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她继续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她的经历无疑会激励更多的慢性病患者,给他们带来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