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会(糖尿病会会影响寿命吗)
糖尿病患者,身体出现7种异常,要警惕病情加重了,别忽视
糖尿病就是胰岛素的利用和代谢出现异常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无论是患上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们就只能依靠控制血糖水平来使病情保持稳定;
如果血糖长时间失控,患者就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面临失明、截肢、肾衰等风险。
不希望自己承受这些折磨的患者们就要注意,如果身体出现了以下7种情况,就要警惕病情加重。
一、血糖水平不稳定
想要判断糖尿病的病情是否稳定,测试血糖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办法。患者最好自己购买血糖仪和试纸,平时在家里就能测试血糖水平。
如果发现近期血糖水平时高时低或者长时间居高不下,就要警惕糖尿病的病情有加重的迹象。
二、“三多一少”症状加重
糖尿病患者普遍都有“三多一少”的症状,这也是糖尿病最典型的表现。
如果患者发现自己近期食欲更大,喝水和排尿的频率越来越高,体重却越来越少,就要及时监测血糖水平,这种现象也意味着病情已经进一步加重。
三、视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若是没有控制好血糖水平,长时间的高血糖就会对眼睛的微血管造成损害;
使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就会减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还有可能引起白内障和青光眼。
四、手脚麻木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所加重后,由于血糖长时间处于偏高的状态会导致患者的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再加上血液循环功能减弱,患者就容易出现手脚麻木、感知力下降的现象。
尤其是下肢部位距离心脏比较远,患者在走路的时候可能会感觉踩在棉花里,甚至还会出现间歇性跛行。
五、伤口容易感染
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慎受到了外伤,小小的伤口却长时间没有愈合,甚至出现感染、发炎的现象,最好是警惕糖尿病已经加重,因为血糖水平过高,伤口部位的愈合能力就会下降;
还会变得更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如果任由伤口恶化就有可能引起局部化脓,若是受伤的部位是脚部,还容易引起局部坏死,有可能只能通过截肢才能阻止病情恶化。
六、泡沫尿
正常情况下来讲,人们平时排尿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少量的泡沫,这些泡沫在短时间内就会消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后会使尿液里面含糖量增多,导致尿液的张力更大,过多的糖分和杂质还会使患者排出更多的泡沫尿。
再加上糖尿病患者的肾脏也会受到慢性损害,若是肾脏出现了问题,蛋白质漏入尿液里面,也会使患者排出大量的蛋白尿,出现过多的泡沫,并且长时间无法消散。
七、心脏不适
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出现胸闷、心悸、身体乏力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这些症状更为明显就要警惕是心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在临床上,因为糖尿病冠心病死亡的患者要比非糖尿病病患者多3-5倍,所以任何糖尿病患者都要警惕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若是发现自己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要警惕病情已经加重,最好是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根据医生的诊断来调整药物或者胰岛素的种类、剂量,还要加强饮食调控,做到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经常锻炼身体,尽可能地让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争取让自己长期带病生存。
来源: 医说健康
感染新冠病毒,还可能引发糖尿病
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和新冠患者的临床证据表明,新冠病毒病毒会破坏人体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从而令健康人患上糖尿病。为此,科学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建立数据库,收集没有糖尿病病史或血糖控制问题的COVID-19和高血糖患者的信息。
网络配图
对于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身体的免疫细胞开始破坏胰腺中的细胞,也就是负责产生激素胰岛素的细胞,这个过程通常是突然的。糖尿病已经被认为是导致新冠感染重症的一个关键风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更有可能死亡。《自然》援引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研究代谢性疾病学者Paul Zimmet称,“如果你感染了COVID-19,糖尿病就是致命的。”
现在,包括Zimmet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糖尿病不仅使人们更容易感染冠状病毒,而且这种病毒还可能引发某些人的糖尿病。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19日,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教授在内的全球20位顶级糖尿病及内分泌领域专家组成的国际专家组,也在《柳叶刀》上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实用性建议》。该论文称,患有新冠肺炎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该疾病的风险更高。同时,新冠病毒实际上可能促使正常人成为新发糖尿病患者。
事实上,此前的科学发现表明:各种病毒,包括SARS-CoV,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如1型糖尿病。许多参与控制血糖的器官都富含一种叫做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蛋白,这也是SARS-CoV-2用来感染细胞的受体。
最新的线索来自于上周发表的一项小型实验室培养胰腺的实验研究,该研究表明病毒可能通过破坏控制血糖的细胞而引发糖尿病。但其他研究人员对此持谨慎态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代谢疾病研究人员Naveed Sattar表示,“我们仍需要密切关注那些有COVID-19病史的人的糖尿病发病率,并确定发病率是否超过预期水平。”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临床科学家Abd Tahrani说,为了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他说,“需要进行结构良好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以及机理和实验研究。”
一项建立新冠患者糖尿病数据的库倡议正在进行中。6月早些时候,包括Zimmet在内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建立了一个全球数据库,用于收集没有糖尿病病史或血糖控制问题的COVID-19和高血糖患者的信息。
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的内科医生斯特凡•伯恩斯坦(Stefan Bornstein)也参与了该数据库的建立,他说,类似关联病例开始慢慢出现。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些病例了解SARS-CoV-2是否会诱发1型糖尿病或一种新的糖尿病。他们想调查突然发作的糖尿病是否会在COVID-19患者身上变成永久性的。他们还想知道,这种病毒是否会让已经在向2型糖尿病发展的病人变成糖尿病人。
对胰腺类器官的研究显示了SARS-CoV-2是如何损害胰腺组织的。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干细胞生物学团队证明了病毒可以感染类器官的类和细胞,其中一些会死亡。细胞产生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而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根据6月19日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这种病毒还能诱导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cytokines)等蛋白质的产生,这些蛋白质会引发可能也会杀死细胞的免疫反应。
实验表明,这种病毒可以破坏与糖尿病有关的关键细胞的功能——通过直接杀死它们或触发攻击它们的免疫反应。该病毒还攻击了移植到小鼠体内的胰腺类器官和肝类器官细胞。当肝脏感知到胰岛素时,它在储存和释放糖分到血液中非常重要。
糖尿病出现这6大表现,证明糖尿病并发症出现,血糖控制不好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会致残,致死!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
不同并发症自然“先兆不同”:
一、糖尿病导致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控制不好,导致的全身血管受损,尤其会导致心脏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血管狭窄,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当心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就会出现心绞痛的表现,这时候就会表现为胸痛、心前区疼痛、头疼、牙疼、胸闷憋气、大汗、后背疼痛、咽部紧缩感、肩膀疼痛等等表现。糖尿病导致的冠心病常常是三支病变,也就是三个心脏大血管都会有比较严重的狭窄,往往不能支架,需要搭桥。
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是全身性的,对于颈动脉以及脑血管都有损害,会导致颈动脉狭窄斑块,脑血管狭窄甚至引起脑梗死。当发生严重脑供血不足,或脑梗死的时候,会表现为双手力量不对称,口角歪斜,走路偏斜,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吐字不清,嗜睡状态,恶心呕吐或呃逆;面瘫及舌瘫、偏盲、喝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等。
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若出现有视物模糊,且不断加重情况,那需注意或许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越长几率便更高,所以糖尿病人群需半年检查一次眼底。查查眼底,视物模糊、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均是糖尿病合并的微血管病变,注意若早期发现,注意及时治疗。
四、糖尿病肾病
当出现水肿、眼睑、颜面及下肢浮肿,高血压,蛋白尿,大量泡沫尿等等要怀疑糖尿病肾病,化验尿常规和肾功能,以明确是否出现糖尿病肾病。
五、糖尿病足:
血糖控制不佳,血管神经损害,四肢伤口不愈合,容易破溃,只能截肢后才能好转!
六、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
肢体麻木、感觉性共济失调、亦可累及颅神经及脊神经。早起可表现肢体麻木或感觉异常,注意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这些并发症可能是独立出现,也可能是同时出现。对于糖尿病的人,不能等到已经出现并发症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只有长期血糖处在理想安全水平,才能避免并发症发生。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