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糖尿病(长寿糖尿病人往往有这5个特征!)
张伯是医院里最长寿的82岁糖友,他总结了6个“带糖长寿”的经验
很多人以为确诊了糖尿病,就与长寿无缘了,但现实生活中有却不少超过8、90岁的糖尿病老人。
82岁的张伯确诊糖尿病35年,是我的老病患了,他刚确诊糖尿病的时候,难过的不行,以为自己都等不到孙子的出生,没想到,这么些年过去,张伯的身子越发健朗,不仅抱上了孙子,还等到了重孙,开心之余,他把自己这些年的“带糖长寿”经验总结出了6个要点并分享给了其它糖尿病患者。
1,血糖、血脂、血压控制良好
对于糖友来说,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是有助于预防多种并发症,有助长寿的。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糖友的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餐后血糖应小于10mmol/L;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总胆固醇小于4.5mmol/L,甘油三酯小于1.7mmol/L。
2,体重控制合理,不超重
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将体重作为衡量干预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过重过轻都将增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腰围是衡量体内脂肪分布简单便捷的指标,应当达到的标准是: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保持在18.5-23.9之间;
男性腰围应小于85cm,最大不应超过90cm;女性腰围应小于80cm,最大不应超过85cm。
3,保护好心脏健康
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友的主要致死原因,我国有1/3糖友患有心血管疾病。因此,护好心脏是糖友长寿的前提。
糖友的最佳心率是60~70次/分钟,如果静息心率超过80次/分钟,最好遵医嘱用药控制。
4,会吃饭吃好饭
要平衡膳食,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都要吃。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具体来说,糖友只要做到每天吃10个拳头(1拳头150克左右)大小的食物,就能基本做到营养均衡。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清淡,每天饮食少糖、少油(25克以内)、少盐(5克以内);
5,勤运动,好习惯
糖友规律运动不但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降低血糖、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脏健康,预防多种并发症,延长寿命。
建议每天坚持进行30-45分钟可出汗的运动;每晚23:00前入睡,睡眠时间保证6-8小时;坚决不吸烟,饮酒每天最多不超过1两等等。
6,积极治疗,情绪稳定
有些糖友对身体指标波动感到过分焦虑,以至于夜不能寐。然而,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也会影响血糖控制、导致肠胃不适等,甚至造成恶性循环。
糖友们需要在确诊后,能够积极乐观应对治疗,服用降糖药时不犹豫、不排斥、更不拒绝。
我是唐咸玉,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对于糖尿病、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等内分泌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有问题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或者评论区说说你的情况,我看到了会第一时间回复!
96岁星云大师圆寂,为何有56年糖尿病史仍能长寿?背后秘诀有4点
二月初,令世人尊敬的星云大师圆寂了,享年96岁。
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健健康康地生活,能够活到96岁都算很难实现了,而对于星云大师更难得的是,他还有着50多年的糖尿病史,曾经历过2次中风,为此医生也曾预言他活不过80岁,但星云大师却奇迹般地活到了96岁高寿。
星云大师有56年糖尿病史仍能长寿,秘诀有这4点
对于他的长寿秘诀,星云大师生前也曾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其背后的长寿秘诀主要有这5点。
1. 慢的生活方式
星云大师的生活处处都体现出一个“慢”字,他曾说“人生不能一味求速成,人间万事都有其平衡之道。
”吃饭慢一点,细嚼慢咽,才能更好吸收,肠胃健康;锻炼慢一点,不要太激烈,才能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容易受伤;心态也放慢一点,凡事不用去太计较得失,才能使心情轻松舒畅。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做不到这几点,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吃饭常常狼吞虎咽,走路像跑一样,说话也像机关枪一般,从中医的角度这些行为都会有伤阳气,长年累月下来身体就更容易垮掉。
2. 面对糖尿病,有良好的心态
星云大师三十多岁就被确诊糖尿病,但他并没有因此就一蹶不振,而是选择与疾病共处。
他曾说过:“疾病是修道的增上缘,不要排除它,把病痛当做好朋友,人生会有不同想法,心情也会很轻松!”这也体现了他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用重视糖尿病的危害,相反是要大家学会如何去面对。像星云大师那样,既然已经得了糖尿病,那么以后就尊重科学,按照糖尿病的规律去生活,坚持“慢”的生活方式,同时规范进行降糖治疗,就能很好控制血糖平稳,从而避免并发症发生。
3. 饮食清淡
星云大师常常拿牛、马、骆驼和大象这些素食动物来比较,它们虽然是素食动物,但身体强壮,耐力超好,许多肉食动物都比不上它们,所以星云大师认为,最好的养生就是少荤多素。其实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肉吃太多,容易导致体内脂肪堆积,使人肥胖,血脂和胆固醇也会升高,损伤血管。
另外,饮食重口味对健康也有很大危害,重口味的菜肴往往盐分含量高,容易导致高血压,星云大师的日常饮食也是非常清淡,他也曾说“若真能懂的淡中之味,方能知道真味。”这是笔者见过对清淡饮食最有智慧的回答。
4. 多吃水果少吃糖
现在许多人奶茶果茶几乎天天喝,其实这些里面糖分含量非常的高,更加容易引起肥胖。星云大师就坚持低糖饮食,并不是因为他得了糖尿病,这也是他的健康哲学之一,取而代之可以吃一些升糖指数低的水果,例如火龙果、苹果等,也对身体有益。
在深切悼念星云大师的同时,我们不妨记住以上几点健康秘诀,在健康生活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真正提升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想要长寿,请记住4个数字,别不放心上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且是一种让人提心吊胆的慢性病,现代的慢性病有很多,但像糖尿病这样让人小心对待的没有几个,主要就是怕血糖波动大,引起较多的并发症。说到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真是每一个都比较严重,如果不积极地进行治疗,对生命产生的威胁还是很大的。
国内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基本上都是死于并发症,而且可能不止一个并发症,当多个并发症一起找上糖尿病患者时,带给糖尿病患者的损害也就会加大,治疗难度也会有所增加,也就导致病死率增加,因此,很多人在提到糖尿病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患上糖尿病想长寿并不容易。
其实,糖尿病患者想要长寿,也没有那么难,重点还是需要看个人,掌握了方法,坚持的去做,合理的控制血糖,与长寿的距离也没有那么的远。有研究表示,糖尿病人想长寿,需要记住4个数字。
研究到底是咋说的?此项研究被发表在了《JAMA Network Open》上,研究共征集了421个2型糖尿病患者,在这421个人种,有194个女性,平均年龄在65.6岁,在研究中分别对各个参与者,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进行一些资料填写,主要是为了保证研究的数据准确性。
在研究分析中,也是考虑到了参与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和民族,还有教育程度、吸烟经历,以及确诊糖尿病的时长,是否伴随心脑血管疾病,都会考虑在其中。
然后根据年龄、性别进行了样本分组,最后再去分析所有参与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体重这几项指标,根据整体的分析过后,发现这4项指标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可帮助糖尿病患者延长10年的寿命。
从而得出结论,糖尿病患者想要长寿,就得要记住4个数字,重点就在于4项指标,不知道在日常中,糖友们有没有关注过。
到底是哪4个数字?糖化蛋白:在此项研究中,发现糖化的水平,能达到合理的水平,可帮助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寿命,至少3年以上,且研究中特别指出,糖化水平起始时越高,后面降得越明显,寿命延长也会更多一点。
来源:JAMA Network Open
建议糖化蛋白的水平,控制在7%-8%会更有利于延长寿命,研究中特别做了研究对比,主要就是进行了分组对比,一组是强化血糖组,另一组就是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之后,发现糖化蛋白水平低于6%,与水平在7-8%之间的死亡风险会更高,也就是糖化水平并不是说降得越低就越好。
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若是能够降低到114.1汞柱毫米,寿命可延长1.9年,不过在研究中也发现,血压受到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些调整,不建议高于140汞柱毫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女性的数据对比中,水平在59毫克/每升,可增加的寿命为0.9年,相比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寿命延长还是比较明显的。
来源:JAMA Network Open
体重:研究中给出的建议,是看BMI值,如果BMI值保持在24.3左右,寿命可延长3.9年,在研究中,还列出了BMI值居于28.6和33,寿命也是可以延长,只是没有24.3的人群,延长的期限长,一个是2.9年,另一个则是2年。
总结一下,此研究研究的起始水平值都是相对较高的,也就是说从高水平降到低水平,寿命延长的时间也会更长,就比如说血压,一开始血压水平是超出160的,当降到120以内时,寿命就得以延长。其它指标亦是如此,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各项指标时,都要积极地去进行干预。且一开始水平高,也别过于紧张,平稳地去干预,对延长寿命就会有好处。
腿脚伤口不易愈合
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腿脚上的伤口很长时间都没有愈合,甚至还有流脓的情况,要引起关注,可能是血糖升高,引起了并发症糖尿病足,才会影响到伤口的预后速度,还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睡觉时,老是手脚麻木
睡得好好的,突然被手脚麻木给弄醒,还不止一次,出现此种情况,可不能掉以轻心,有可能是血糖身高,刺激到了神经,再加上手脚的供血和供氧出现问题,就更加容易出现手脚麻木的现象。
糖尿病患者怕血糖升高,同时,也怕其它指标升高,因此,糖尿病人想要长寿,不但要关注血糖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和体重,也都是要兼顾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稳定血糖和保护血管,寿命也能因此而延长。
参考资料:
1. 《Potential Gains in Life Expectancy Associated With Achieving Treatment Goals in US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JAMA Network Open·2022.4.18
2. 《糖尿病出现这6大表现,证明糖尿病并发症出现,血糖控制不好》·科普中国·2020.7.3
3. 《血糖稳不稳,睡觉便知道!睡觉出现3个异常,或是高血糖作怪》·健康界·2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