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燕子(糖尿病人燕窝食谱大全)
新糖友不要怕,我们在一起!
最近糖友圈人气渐长(从疾患的角度,我们真的希望少一些),有很多新糖友由于是新检查出来,心理上一时接受不了。我们的美女糖友燕子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希望能鼓励到那些处于迷茫的新糖友。
刚开始可能都很恐惧恐慌,曾经的我也一样,经常半夜在被子哭,不接受这样的事实。一路走来,八个多月了,因为有糖顾问和这个平台的朋友(已经过世的鸭仔叔叔),让我人情了糖尿病的真相病不可怕,随着认知的改变,方法经验的丰富,我越来越有信心。
新来的朋友,不要恐慌,我们糖友一起帮助你们,也许我们比你的亲人更理解你们。我才23岁我用了3个月时间走出来,相信你们比我更好我们一起加油。
不要害怕,有我们在!我可以正常上班、工作!把以前吃完就躺着的毛病改过来,多出去走走,把爱睡懒觉的毛病换换吃个早饭洗洗衣服拖拖地,家里干净了身体也好了,没事去超市转转淘点杂粮,相信我们的血糖会乖。不要吃冷饮了,不去想,冷饮吃多了正常人肠胃都不好,夏天那么久我没吃,水果加餐时候吃一点,不要担心我们的体质越来越好,加油吧糖友们,我们在一起!!
想要了解糖尿病更多的饮食食谱及在线咨询,请添加我的微信号:itangyou
聚焦·宽仁温情|第9期 糖尿病竟被逆转!感谢你们的坚守和我的勇气
她是一位普通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接连被确诊患有甲亢、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她走过了一段由崩溃到振作的心路历程,全倚赖医生们的精心治疗和悉心关怀;她惊喜地迎来转机,经过重医附二院内分泌代谢科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专家们的协作诊疗和指导,其原本患有的糖尿病和脂肪肝竟然被逆转了!在这位名叫燕子的患者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五味杂陈的求医故事呢?
想要二胎却遭遇连环打击
彷徨之际医生告诉她“相信我们”
2018年,燕子迎来了四十而不惑的年岁,然而这一年,却让她着实“很困惑”。
燕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近些年二胎政策开放后,又和丈夫计划着想再要一个孩子。但在2017年,燕子发现自己出现了手抖的症状,无论是拿笔或是拿筷子,手总是不由自主抖个不停,去医院一查,医生说她患上了甲亢,但坚持吃了一年的药,病情却没有太大好转,因为甲亢等甲状腺疾病对备孕有很大的影响,给一直想要二胎的燕子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在一次和闺蜜的聊天中,燕子偶然得知重医附二院内分泌代谢科的专家十分擅长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于是赶紧来到附二院,挂了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刘东方教授的专家门诊。“之前有长达一年时间的就医经验,经过刘教授诊疗后的感受却完全不同。”燕子告诉记者,刘教授是个医术相当精湛的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药治疗,自己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但“甲亢抗体”这项指标一直居高不下,在和一些病友的交流中,燕子得知这是一个很常见且棘手的现象,然而,针对这一情况,刘教授为燕子调整了用药,使甲亢各项指标很快降了下来。
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燕子以为自己和丈夫长久以来的心愿就快能够达成了,然而,考虑到燕子本身体重偏重且已经处于高龄产妇的年龄阶段,刘教授建议燕子在备孕之前做一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检查。
这一查就查出了问题。
2018年9月,燕子得到的检查报告显示,她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患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各项指标显示,燕子的病情需要尽快干预治疗,虽然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但这个结果还是如同晴天霹雳,让燕子眼前顿时蒙上了一层水雾:“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些慢性疾病并非恶性肿瘤,只要经过正确的治疗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不会使生活受到太大的影响。但对我而言,它们来得这样突然,不仅抹灭了我和老公想要二胎的愿望,也似乎同时抹灭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眼前燕子的情绪和状态,和许多刚得知自己患上了慢性疾病的患者别无二致,对于刘教授而言再熟悉不过,她起身来到了燕子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像是在为她打气一般:“相信我们,也要相信你自己,这些疾病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关键是我们要重视,并一起努力。“那一刹那,燕子被抽空的身体里仿佛被注入了一丝力量。
由绝望到重拾信心
是医生的耐心和负责给了她勇气
自从确诊了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后,燕子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接受现实,也变得更加依赖刘教授,上医院的次数更多了,给刘教授发微信的频率也更高了,她似乎渴望从医生这里获得一种方法,能够突然间治愈所有疾病,从而恢复原来健康的身体,重拾积极的心态。
眼见燕子一直情绪不佳,刘教授也不急着劝慰,她接诊的大多都是需要长期治疗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很清楚他们经受着怎样的身心折磨,因此刘教授每次都会耐心给燕子解释为什么为她选用这样的治疗方案,还叮嘱她平日里饮食和运动的注意事项等,比如针对燕子体重超重胰岛素抵抗明显的病情,刘教授在传统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了一些新型的减重降糖护心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延缓并发症及尽早纠正高糖毒性。
“刘教授的耐心和负责深深打动了我,我知道她每天都有很多病人要管,多到甚至有几次我连她的门诊都挂不到,但她从来没有丝毫抱怨,也从不在病人面前展现疲惫和低落。”和刘教授一次又一次的接触,让燕子在刘教授面前袒露了心声,“我知道,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疾病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我妈妈就患有糖尿病,我看着她病情一步一步加重,到现在出现了肾损伤……所以,我真的很害怕,感觉日子好像有一种过一天少一天的感觉,不知道应该怎样面对这样被疾病缠绕的人生。”
面对燕子的困惑,刘教授给予了积极回应:“你不用有太多顾虑,反而应该尽可能保持心情轻松愉快。事实上,治疗代谢性疾病,光靠吃药打针等单纯的治疗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院外管理。糖尿病管理不仅需要专业度高,更需要多学科、多中心协同才能保证安全并获得理想的效果,通过我们彼此的共同努力,最终你所担心的情况很可能不会发生。”
听完刘教授的耐心解答,燕子决心积极配合治疗:“刘教授,你放心,我一定听你的话,好好配合治疗和院外管理!”
针对性治疗 标准化健康管理
患者实现糖尿病逆转
刘教授谈到,近年来,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常表现为多个疾病同时或前后发生。以糖尿病为例,患者除了高血糖,往往还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表现,甚至还可能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所以,在就诊时,单一的检测项目往往难以满足规范的临床诊疗需求,而需要甚至比体检项目更加复杂的查体。“而传统的就医方式,患者就诊时需要多次挂号,往返于不同科室,如有遗漏,还可能影响病情的控制。这让绝大多数代谢性疾病患者长期处于不规范的治疗中,更别提对慢病的长期管理了。”
对此,早在2019年,重医附二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就已经建立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由中国医师协会发起,并委托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推广代谢性疾病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心实行团队管理模式,即以内分泌代谢病科为中心,多学科MDT协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考虑到燕子对病情治疗的迫切需求,刘教授将她纳入了MMC,进行个体化管理及健康教育指导,这就意味着,除了以科室为主导提供必要的药物或注射等治疗之外,还有营养师、健康教育师、运动指导师y以及专科护士从饮食、运动、生活等各个方面为燕子制定个性化、精细、科学的治疗方案,为她建立详尽的档案,帮助她进行生活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健康训练营等长期的科学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和科学管理,2019年6月,当燕子得到相关疾病的复查报告时,几乎激动到“失声”,糖尿病各项指标出现了逆转,已经恢复了正常数值,体重也成功减轻了8斤!
激动之余,刘教授仍不忘提醒她:“虽然目前糖尿病出现逆转,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如果不继续保持科学治疗和管理,会有反弹的风险。”
而今年燕子最新的复查报告显示:糖尿病指标正常,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甲亢控制良好。
寒冷的冬天来临,但这些暖心的故事会从冬季走向春季,慢慢还会走向热烈的夏天,唯美的秋天,温暖的医护人员依旧用情温暖着患者,用心捂热着患者,以自己的言行和职业操守诠释着白衣天使的誓言。
当爱情遇到糖尿病,该选择还是逃避?|糖友互动
选择坦白还是躲避?
友友们,最近糖顾问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想听听大家的想法:“在你们生命中遇到你喜欢的另一半的时候,你会选择先告诉他/她你是糖尿病患者还是会选择在一起,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告诉他/她,为什么呢?”
1楼糖友:玲玲(二型15天)我个人认为,我会感觉成熟之后再说。因为刚认识时能不能成都不知道,没必要说自己是糖人吧。2楼糖友:*娜2型,2015我也认为时间成熟,最少要半年以上,要自己感觉到两个人的感情很牢固了,到了该说的时候了,说了后,如果能接受才可以谈婚姻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出爱情无价的价值。没有必要一认识就说自己糖人,没有感情基础怎么会接受是糖人呢?3楼糖友:良好心态糖尿病不影响生活吧,主要是心态!4楼糖友:燕子十月一型先说吧,让人家有知情权。5楼糖友:水果糖。1型选择在一起。6楼糖友:漫漫(2型28岁3年
先明确的告诉他患有糖尿病,在他知道有病的前提下,如果还愿意和你真心相处,这才是真爱。而我因为处时间长了告诉,到时候人家在乎的话,到伤感情!对双方都是伤害
点评(*娜2型,2015): 也是这个道理,不过初次接触就听到这个糖高,一般人都会考虑一下的,毕竟人是自私的,都为自己想。这是要看情况时机成熟或者机会在说。
7楼糖友:梦(2型5个月36岁这个问题很矛盾,先说吧,怕人家不接受,不说吧又感觉有一种欺骗的想法,按理应该是认识以后再说比较好,两个人真正相爱了就会接受对方的一切,如果感情经得起考验不会在乎这个的,祝所有未婚的糖友都能找到自己的真爱。8楼糖友:2型发现一个月肯定要成熟之后吧,毕竟太多人对糖尿病了解太少。9楼糖友:谣谣美晗
两人在一起讲究的是缘份,说与不说都与缘份有关。说不好听的,在乎你的人怎么也不会在乎你的病,不在乎你的就算你没病也会不在乎的。再说对于那些因为你有病就嫌弃你的人不要也罢,没必要做贱自己去讨好别人,人活的就应该自尊点。有病不是我们的错,相信总能找到个不管你有病还是无病都痛你的人。
10楼糖友:冰雪
我会先说!待有了感情再说如果分手会伤心伤神!!开始只是喜欢对方不能接受只会失望!而且不说有欺骗的感觉!
11楼糖友:冰月亮我和我老公当初认识的时候,我们见第三次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了,让他去选择,如果觉得接受我们就继续,不接受也没关系。结果老公说没关系的,半年后我们结婚了。12楼糖友:小康加油!我也是认为等时机成熟了再说。13楼糖友:这都是命~二型~我觉得不能说先,俺家我弟弟处对象,都不敢和她家说我和我妈都是。糖顾问点评
其实即使是糖尿病患者有遗传的因素存在也不要太过于紧张和不安。临床上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有遗传因素的存在,属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导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的疾病,通过科学有效的五驾马车的综合治疗是完全可以向常人一样健康快乐的生活的!
糖尿病虽然属于遗传性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肯定比正常人的子女易患糖尿病。虽然遗传对发病的影响略高于环境,但是这并不是印证“龙生龙,凤生凤”的道理!因为它们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
研究表明,即使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但是其子女的患病率也不会超过20%(中国目前的糖尿病发病率占总人口的接近10%)。所以不必太担心会遗传给下一代。
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有的人害怕到最后有感情受伤所以选择在开始就坦白,有的人呢,会觉得一开始会太唐突,要等时机成熟了再告诉对方。其实,我想说,这两种方式都没有错。其实,我们只是太把糖尿病当回事儿了。首先自己要先正视病情 ,要相信一定会遇到和你一起对抗病魔的人,一起度过下辈子的人。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糖小文微信号:tangg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