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食粮(糖尿病食粮能将糖)
五种食粮胜“毒药”,糖尿病人要慎食
近期我们会在食谱中推出一系列糖尿病宜食、忌食的食材及专家推荐的食谱,包括有五谷杂粮类、蔬菜类、肉蛋类、水产类、水果类、饮品类等。
慎食食材1绿豆糕慎吃原因糖分含量过高,食用后易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稳定。食用建议尽量不吃,如果实在想吃,要相应地减少主食量,同时可进食不影响血糖的食物,如大白菜、豆腐等,避免饥饿。慎食食材2年糕慎吃原因淀粉含量高,容易使血糖升高。食用建议少吃为宜,而且要尽量选择少糖或无糖型的年糕。慎食食材3粽子慎吃原因淀粉含量高,容易使血糖升高。粽子中的馅料,如肥肉、咸蛋黄等,大多含有大量胆固醇或者糖分,易致血糖升高,还可能引发高血脂等并发症食用建议尽量不吃,如果实在想吃,建议选用以猪瘦肉、绿豆、豇豆等为馅料的粽子。慎食食材4馒头慎吃原因由小麦做成,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在人体内会转化成葡萄糖。如果糖尿病患者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升高。食用建议建议慎食。尽量吃冷藏后再加热的馒头,因为馒头经过冷藏,淀粉的结构会发生变化,再加热之后食用,可以延缓人体对淀粉的消化吸收。慎食食材5烙饼慎吃原因主要原料是面粉,淀粉含量较高,多食不利于血糖的稳定。很多餐馆在制作烙饼时会加入较多油脂,多食可引发高血脂并发症。食用建议建议慎食。最好自己制作烙饼,在制作过程中少用油脂,不加鸡蛋黄。慎食食材6面包慎吃原因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其中淀粉和糖分的含量都较高,糖尿病患者多吃,对血糖控制不利。另外,面包所含的热量高,水分少,多食容易引起上火食用建议建议慎食。食用时,最好配以豆浆、豆奶等奶品。糖尿病人主食,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作者:滨医烟台附院内分泌科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个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国家,但糖尿病患者诊断率、治疗率和达标率都很低。
通常饮食配合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饮食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如果患者饮食不当,特别是主食摄入不合理,可明显影响血糖波动,导致病情控制不佳。
那么,如何配合药物进行饮食治疗呢?今天我们就如何正确吃对血糖影响较明显的主食来向大家做以下讲解:
一、种类
1
主食是指主要能量来源的食物,对我们来说即是谷类作物。例如大米、白面、玉米等淀粉类食物。糖尿病患者来讲,主食是形成血糖的主要来源,特别是餐后血糖。
主食可以分成细粮和粗粮。细粮是指主粮加工后的成品粮,一般指精制面粉与精制大米等食粮;粗粮是指相对于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分为谷物类、杂豆类和块茎类三大类,包括玉米、小米、黄豆、绿豆、红薯、山药等。其加工过程简单,能保存许多细粮中没有的营养成分,大部分粗粮蛋白质含量少,但淀粉、纤维素、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
要点:粗细搭配,选择自己喜欢,且能长期坚持下去的主食种类!
误区:“有患者顿顿吃窝窝头,医生问他好吃吗?患者答:不好吃也得吃啊,不然血糖升高”。不要忘了我们治疗糖尿病的初心(目的)是让患者控制糖尿病,过得舒服,活得长,也就是提高生活质量,那么天天吃窝窝头盯着血糖,有何生活质量可言?患者还能能长期坚持下去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所以,主食可以粗细搭配,实在不喜欢粗粮,可以不吃粗粮。
2
二、制作方法
主食制作方法:蒸、煮,例如煮米饭(干饭)、蒸馒头等,煮的时候避免煮的太稀。
例如:同样的大米,如果煮成粥,因吸收太快,可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喝粥,除非患者有消化道疾病或病情危重,可以用纯牛奶或豆浆来代替粥。
要点:能吃干的,不吃稀的!
三、确定主食量、固定主食量
3
确定主食量:应该吃多少主食量?有根据体重、体力活动量等计算的方法,但老百姓来讲太繁琐麻烦,不易执行。一般来讲,每顿可进食2-4两馒头(以馒头为例),根据患者饱腹感来决定,7-8分饱为主,决定主食量后尽可能固定量,如果还不饱,可以多食蔬菜类。
固定主食量:主食最主要的不是吃多少,而是固定主食量。假如有患者今早吃一个馒头,明早吃两个馒头,因主食量的不同,那该患者两日的早餐后2小时血糖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固定主食量。
各主食之间热量相同时的重量是不同的,例如1两馒头不等于1两米饭,特别是水饺、菜角等食物,面皮才是主食,馅不算主食。如果掌握不好主食之间的交换方法,餐后血糖会有很大的波动。我们根据实践自行拟出了换算方法,以供参考。
1两馒头≈1.5两米饭≈6个素馅饺子≈2个菜角等。
进食方法:进食要放慢速度,越胖越放慢速度,细嚼慢咽。
总的来说,如果患者体重在理想范围内,可自行掌握每餐7-8分饱,不要吃的过多或过少。定量之后要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才能达到配合药物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糖友多吃粗粮能降血糖?不一定,吃对才能降,8个饮食原则要记牢
家住城西的李阿姨患上糖尿病后,听说粗粮可以降血糖,便将细粮换成了粗粮,恨不得顿顿都吃粗粮,但一测血糖却发现,血糖越来越高。
原来,李阿姨去医院检查时,在饮食,医生建议主食粗细搭配,日常多吃粗杂粮没能够帮助降血糖。
李阿姨听后便留了心,每次吃饭都绞尽脑汁,做出各式各样的粗粮美食。
粗粮一般指大米白面以外的食粮如玉米、小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芸豆等。多项大规模调查均发现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
但粗粮虽好,也不能多吃吃粗粮不能降糖,只是延缓血糖升高。粗粮富含膳食纤维,使粮食中的淀粉消化、吸收较慢,从而使血糖升高得较慢。随着时间增加,组织对胰岛素敏感降低,血糖的升高并不以剧烈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但它与细粮一样,多吃也会发胖。
少吃精细加工的粗粮虽然吃粗粮对健康有益,但是像速溶麦片、五谷杂粮豆浆、红豆薏米粉等这种经过加工的粗粮,糖尿病患者还是最好不要食用了。
这类的精加工“速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糊精。糊精是淀粉经过加热或者在酶作用下初步得到的短链水解产物。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不适合喝粥,就是因为经过熬煮后的粥里含有大量的糊精,糊精相比淀粉,更容易被快速吸收和消化,在人体内分解成葡萄糖,使升高血糖的速度更快。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饮食?《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为中国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膳食建议,主要推荐内容见下:
1. 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2.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3.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4. 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5. 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克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6. 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7.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建议患者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8. 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1.1亿,居世界首位。作为与膳食营养关系最为密切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的科学饮食控制一直广受关注,学会怎么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最为关键的。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科学饮食是控制病情进展以及维持血糖平稳的重要措施, 但千万不要走入饮食误区,应坚持科学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