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稳定(糖尿病稳定了能喝白酒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该怎么控制才能让血糖更稳定?

糖尿病是非常严重的慢性疾病,老年人尤其多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多样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使得糖尿病的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很多年轻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糖尿病。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下糖尿病那些事儿。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并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多饮

多食

多尿

体重减轻

临床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但现在的临床中很多糖尿病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很多患者长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是平日体检发现血糖升高,进一步检查确诊,同时也有些病人是因为出现了相关的并发症,而去医院检查发现血糖升高而确诊。

Q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L;③葡萄糖耐量检查2 h血糖≥11.1 mmol/L。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条件之一者为糖尿病患者。

Q2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则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脑病等,更严重者可导致糖尿病足,导致终身残疾。

Q3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饮食、运动与药物、心理治疗。任何类型的糖尿病,在治疗上,都是饮食和运动占首位。

(一)饮食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饮食治疗不等于“饥饿疗法”。适当限制食物的总热量,同时还要保持营养平衡!

具体饮食指导:糖尿病病人饮食需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一般来说,每天主食量不超过半斤,平均为早上1两半,中午2两,晚餐1两半,每天保证牛奶、鸡蛋的摄入,早餐推荐纯牛奶250ml,鸡蛋1个,每天肉类(如牛肉、鸡肉、鸭肉、鱼虾等,尽量减少温燥的羊肉、狗肉)2-3两,蔬菜可以放宽些,每天半斤至一斤,以绿叶蔬菜为主。

平日可以适量进食水果,但因注意水果进餐的时间,一般以饭前两个小时或者饭后两个小时,与正餐起码隔开两个小时以上,同时注意水果量的控制,每天大约100-150g左右,尽量以低糖份的水果为主,如西红柿(大个的)、黄瓜、人参果、雪莲果、柚子、莲雾、草莓、猕猴桃等。

(二)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焦虑、振作精神、增强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增强体质,同时提高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调节体重,防止并发症的产生,运动后应有舒畅感。

一般Ⅱ型糖尿病早期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就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依照患者身体情况选择运动种类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踢毽子、球类运动等,最好采用有氧运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进行。同时避免运动量过大导致低血糖发生。经常有低血糖发生的病人,在运动时携带少量食物或者糖,在活动量过大后适量补充少量食物,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三)药物治疗

在饮食与运动控制下,血糖仍控制不佳者,可酌情给予降糖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有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

常用口服降糖药物包括六大类:1.如以格华止为代表的双胍类;2.以拜糖苹为代表的α糖苷酶抑制剂;3.以格列齐特缓释片为代表的磺脲类;4.格列奈类的药物,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5.DPP-4抑制剂,代表药物有沙格列汀、维格列汀、西格列汀等药物。

胰岛素:根据胰岛素作用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五类。具体的使用哪一种,需要患者去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

(四)血糖监测

1.血糖监测时间:空腹,午餐,晚餐餐前,以及三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必要时需要监测凌晨2-3点的血糖。以及驾车前出现的低血糖症状时,运动前后。

2.监测血糖的注意事项:空腹血糖尽量空腹8h以上并及早抽血;餐后2小时必须从第一口饭开始计算时间;监测餐后血糖必须和平时一样打针吃药。

自行监测血糖时血糖时采血注意事项:

用酒精消毒皮肤

一定要等酒精挥发

不要用力挤压出血

第一滴血可弃去不要

可扎指尖两侧皮肤

不要用力接触测试区

(五)心理治疗

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又缺乏医学知识,加之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有部分患者可能会产生孤独、焦虑、抑郁、悲观失望、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厌世心理。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工作,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对患者表示理解、尊重,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知识,通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使患者产生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来源: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血糖波动会带来哪些伤害?糖尿病人做好2点,保持血糖稳定

血糖波动会带来哪些伤害?糖尿病人做好2点,保持血糖稳定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知道血糖波动很容易让身体器官受到影响而诱发各种并发症,也正是因为如此让很多糖尿病人一直认为如果血糖降不下就长时间保持高血糖,都秉承着长时间保持高血糖比血糖波动会好的想法,却不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血糖波动会带来哪些伤害?

糖尿病人反复的血糖波动比持续高血糖状态会更加可怕,反复的血糖波动会让身体的循环炎性细胞大量产生,让血管受损以及让血管功能发生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让身体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以及让血管发生病变,会让身体细胞因为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状态而导致受损,最终引发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

长期保持高血糖比血糖波动好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过虽说持续性发生血糖波动所带来的伤害会比持续高血糖更加可怕,但糖尿病人要知道不能认为长时间保持高血糖比血糖波动好,因为长时间存在高血糖也很容易让身体诱发各种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急性并发症出现而危害性。

长时间持续让血糖处于比较高的状态,很容易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高血糖的浸润下而受到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器官就很容易发生各种问题。其中也包括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以及糖尿病性胃轻瘫。

因此不要单纯认为血糖波动所带来的伤害比较大,就让自己长期保持高血糖,毕竟低血糖过低也会影响身体。不管血糖过高过低或者血糖波动比较大都是会带来致命伤害,只有让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糖尿病人要如何保持血糖稳定?

一、服用药物

对于血糖持续性不稳或者是持续性处于高血糖状态的情况来讲,要及时服用降糖药物来让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二、注意饮食

在控制血糖期间的饮食要多加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高脂肪食物,尽量保持饮食的清淡能防止身体热量堆积过多,让血糖得不到稳定。

总而言之,糖尿病人一定要让自己清楚知道,不管是血糖波动还是高血糖都是会让身体受到伤害,所以不要让自己盲目相信长期保持高血糖比血糖波动好,存在这种想法的患者是最容易让自己有性命之忧的。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人吃饭,坚持3点,一生血糖稳定,战胜全国 90% 糖尿病人

糖尿病饮食对于平稳血糖非常重要,饮食是一门学问,他那个人饮食更是学问中的重点。下面来说说,糖尿病人吃饭时做到这3点,说明你的降糖知识已经战胜了全国90%以上的糖尿病人。

第一、吃饭不吃稀

糖尿病吃饭忌稀饭、汤、粥,稀饭不管是粗粮饭还是那种稀饭,都会让血糖上升,尤其的白米粥、白面粥,这种稀饭是严禁糖尿病人食用的,粗粮粥也尽量少喝,想喝的时候定要配上一定量的蔬菜,尽量降低升糖指数。

第二、吃饭时间

糖尿病人吃饭要细嚼慢咽,吃饭的时间应该保持在20分钟以上为最好,这样的好处是,血糖的释放会比较慢,血糖出现的峰值就会低,对血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对餐后血糖的稳定有很大作用。

第三,不吃纯细粮主食

糖尿病人不要吃纯细粮的主食,比如白米饭、白面馒头、白面面条,因为淀粉的含量非常高,易消化,所以这些食物的升糖非常迅速,除非你的血糖保持的非常好,那么你可以适当吃一些。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