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麻将(糖尿病麻将可以吃吗)
为什么糖尿病人不能打麻将,原因出在这里
案例一:赵大娘来医院测血糖,空腹血糖是10mmol/L.医生询问饮食情况,用药情况,让医生奇怪的是赵大娘的饮食控制的不错,今年60岁的她即使是缺少运动空腹血糖也不至于那么高啊。
“睡眠怎么样?”医生问。这一问让医生吃了一惊。这赵大娘通常都是12点以后入睡。问其原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赵大娘喜欢打麻将,家里有固定的麻将局。赵大娘认为打小麻将没有个输赢,挺怡情。这麻将通常打到晚上22点,散了局以后,赵大娘久久不能入睡。
点评:看过《都挺好》的观众,一定对苏明玉的妈,死亡原因记忆犹新,她是因为拿了一手好牌,兴奋致死的。由此可见,糖尿病病人不能以打麻将来作为娱乐活动。赢钱了欢天喜地,心跳脉搏都会加快。也不利于晚上的睡眠。输了钱,更是垂头丧气,闷闷不乐,长此以往肝气郁结,血糖不升高才怪呢。
打麻将久坐不动,更是糖尿病的一个大忌。麻将作为国粹,不能以此作为糖友的娱乐项目,小编觉得过年过节,亲友团聚,玩下活跃气氛无所谓。但不能作为自己每天的日常活动。
案例二:王姨今年55岁,刚刚退休,就查出了糖尿病。打胰岛素、控制饮食,运动统统不见效,医生同她聊天,发现她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抢话,好像是特着急。身边老公叫她别着急,她喋喋不休、连珠炮一样数落起老公简直是没完没了。
医生看出王姨是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如果控制不好情绪,血糖是降不下来的。处于易激惹状态,脾气是点火就着,跟谁都急!
点评:很多病人把无缘无故发火都归罪于更年期,通常情况下情绪是可以加以控制的。那么怎么控制情绪呢?
第一:首先要保证一个良好的睡眠。增加身体的活动量。只有增加了运动量,然后睡前泡脚。这个时候关闭手机,保持安静。不要想烦心事,只有这样才能安睡.
第二:读书、练习书法,绘画
自古书法修身养性,古人不欺人。运笔,凝神静气,放上舒缓的音乐,清茶一杯,完全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达不到“悠然忘机”但是完全可以达到心宽得自在!
第三:太极拳、太极剑
小编人到中年,一直觉得,这项运动是老年人的专利,最近几次去公园,让我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太极拳,太极剑,运动下来周身发汗,看来强度是不低的。这项运动可以训练身体的柔韧度。舒缓的运动,让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对治疗情绪激动大有裨益。
第四:养花种菜
身在城市中,阳台上,也会养一些花,如葱兰,山茶花等。每到冬天也会摘点葱养在花盆中。还有一些蒜苗。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你撒下什么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花朵,甚至是果实。生命了有了绿色就多了一些生机勃勃。有的糖友会种西红柿,果实密密麻麻的,好不让人羡慕,没有情趣的人也许会说,去超市买吧,二斤也没有几个钱,费劲。怡情于花花绿绿中,自然少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烦恼。
第五:冥想
每天定时放空自己,进入冥想模式:闭目,保持清醒状态,先聆听舒缓的音乐5分钟,然后进行深呼吸调整,采用腹式呼吸。鼻子深深吸气,嘴缓缓呼气,节奏均匀缓慢,在想象和感受让全身肌肉放松,放松顺序为全额,面部,手臂,大腿,小腿,双脚,放松10分钟。
接下来开始冥想,播放轻柔的音乐或催眠音乐,冥想对象可以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或者是美好的画面,放松身体,放飞想象,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其中的美好,可以仿佛是一只蜜蜂和一只蝴蝶,在五彩缤纷的百花从中飞来飞去等等,这一过程持续15分钟,每次30分钟,每周3到5次。
有人说,糖尿病要做到控制好“五驾马车”即:用药,饮食,运动,糖尿病教育,监测血糖。可是小编要说,如果你不好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再好的养生也不如良好的情绪管理!
作者:小米粥清淡
降糖药想起来就吃,84岁糖尿病患者麻将桌上突发心梗
放入一枚支架后,老人堵塞的血管被打通,血流恢复了正常。院方供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11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刘望)老人牌桌上突然倒地,紧急送医才知是心梗,经过紧急救治转危为安。11日,看着病情已经稳定的父亲,陈女士为武汉心梗就医绿色通道的畅通点赞。
84岁的陈爷爷家住武汉劳动街,10日下午3时30分,他跟牌友打麻将时突然倒地,旁人赶紧拨打了120。5分钟后,光华路站120急救车赶到,随车的范医生检查发现,老人面色苍白,浑身直冒冷汗,当即判断为急性心梗。将陈爷爷抬上救护车后,他立即联系最近的武汉市第六医院,急诊科主任章希当即开通心梗救治的绿色通道。
当天下午3时42分,救护车抵达武汉市六医院。陈爷爷在心内科、急诊科、120医生和急诊科护士的护送下,直接送入导管室,检查诊断为下壁和后壁心肌梗塞,多支血管堵塞。紧急植入支架后,血管瞬间恢复血流。
据患者家属介绍,老人有40多年的糖尿病,吃药长期都是随心情,想起来就吃,这些年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太好。“这正是诱发心梗的祸首。”武汉市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徐福禄介绍,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血管损害堵塞。神经长时间泡在“高糖”血液里,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即使出现心绞痛症状,自己也常常感觉不明显,很容易忽视。
徐福禄提醒,早春气温骤降骤升是心梗的高发季,市民应注意及时增减衣物,控制情绪上的波动。糖尿病人平时除了严遵医嘱服药控血糖外,还应该定期到心内科进行相关检查。
【编辑:】
打麻将抠脚进重症监护室!六个动作教糖友们防范糖尿病足
11月3日下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周忠志及团队来到快乐老人大学湘府校区为学员讲解糖尿病足预防治疗讲座。
红网老年频道讯(通讯员 刘宇航)近几年,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糖尿病患者比其他人群发生足病的机率多15-20倍。糖尿病足对于人们的足部健康也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 11月3日下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周忠志及团队来到快乐老人大学湘府校区,围绕《糖尿病足(糖尿病性皮肤溃疡)的预防及治疗》展开讲解,现场为学员们进行中医艾灸、刮痧、拔火罐。
一个抠脚的小伤口,也能引发糖尿病足大危害
糖尿病足是一类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外伤、感染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最常见后果就是慢性足溃疡、截肢至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人在患上糖尿病之后,可能就会容易引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课上,周忠志首先从糖尿病足的概念开始,向学员们分析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危害性。
日常生活中,长期血糖控制差、穿不合适的鞋,足部卫生保健差、足溃疡等等,都是诱发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周忠志医生提醒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朋友,要及时发现糖尿病神经和血管病变的情况,例如,脚发凉、怕冷、皮肤苍白或青紫、脱毛、水肿等症状,需要定时进行相关检查。
周忠志讲了一个真实的病例,一位老人在打麻将时抠脚,当时没在意,结果第二天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抠脚容易造成病菌滋生,引起伤口感染。我们不要小看些伤口感染,一旦得不到及时医治,会导致组织坏死、溃疡,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周忠志医生现场讲述了一个糖尿病患者由于边打麻将边抠脚,住进了医院的例子,以此告诫学员们引起重视,注重足部保养。
“我妈妈一直患有糖尿病,长期在控制血糖。今天来上中医养生课,就想听听专家的建议。”听闻这次中医养生课主题是糖尿病,湘府校区声乐班的学员吴阿姨,专程带着85岁高龄的母亲也来听讲座,听起周忠志医生对糖尿病的讲解,也深有体会。
控制血糖,重视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
除了控制血糖治疗,改善下肢血运等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之外,周忠志医生还重点介绍了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将足部护理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防患于未然。为学员们示范提脚尖、掂脚尖、弯膝、座椅运动等等锻炼动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周忠志医生提醒大家,如果你有糖尿病,为了预防足部疾病的发生,一定要牢记:全面控制血糖及代谢异常,每天自我检查双脚,正确的足部卫生保健,选择一双舒适的糖尿病鞋,至少每年到医院检查一次糖尿病足部并发症,并及时联系糖尿病专科医生,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课后,周忠志医生为大家把脉问诊,学员们也十分踊跃的与医生交流健康问题。中医附一专家团队们将带来的艾条,插入艾灸盒内点燃,放在腿部慢慢熏灸,亲自为学员们进行艾灸保健。施了艾灸的许多学员都表示“施灸后感觉暖暖的,很舒服。”,“艾灸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好处很多,我以前也常常在家中自己做艾灸,这次来听中医养生课收获真多。”快乐老人大学学员孙阿姨说道。
链接:六个小动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1.提脚尖:脚尖提起、放下,重复20次,试着以单脚承受全身力量来做。
2.掂脚尖运动:抓紧椅子,掂起脚尖,提起、放下,同时掂脚尖围椅子走数圈。
3.弯膝:手扶椅子,做10次弯膝运动,越低越好,背部保持挺直。
4.座椅运动:双臂交叉胸前,坐下、起立重复10次。
5.上楼梯运动:掂脚尖、快速走上楼梯。
6.抗衡运动:面向墙,双手低住墙,双手的高度不宜超过肩膀高度,双脚伸直在后,双臂弯。曲,身体挺直,身体向前靠,重复做10次。
湘府校区联系人:万老师15116331110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 ”,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