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室内糖尿病(糖尿病人在室内做什么运动能降血糖)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糖友在家如何控制好血糖?内分泌专家支招”一揽子“措施

【环球网报道】疫情期间,民众以居家为主,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生活饮食不规律,导致血糖控制不好。为此,北京医院郭立新主任就疫情期间糖尿病患者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给大家作个解答——

Q:现在居家为主,很多人吃的比较好,生活不规律,还经常有加餐,活动量明显减少,血糖控制不好怎么办?

疫情期间应该合理膳食,既保证营养摄入增强抵抗力,同时也要营养均衡不要过度,不要使体重明显增加,进而加大血糖血脂控制的难度。要选择升糖指数相对低的食物,避免吃油炸食品。进餐顺序也很重要,比如可以先喝汤再吃菜、肉,最后再吃主食,这样餐后血糖不至于升高太多。而且吃的时候适当细嚼慢咽,也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零食摄入,但是如果血糖控制的非常好,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零食,主要是吃坚果类食物,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

另外一点非常重要,疫情期间户外活动减少,室内活动不能减少,可以原地踏步走,可以做瑜珈,打太极拳或者自己喜欢的其他活动。希望每周中等强度运动不低于150分钟,如果相对年轻而且没有心脑血管疾病,最好再做大约90分钟的稍高强度运动,同时有30到60分钟的力量训练,就是对抗性的训练。

还要强调两点,一是尽量不饮酒,二是运动要注意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Q:疫情期间有一部分人特别紧张焦虑,或者白天睡的多晚上不怎么睡觉,这样血糖不好控制。还有疫情期间怎么监测血糖呢?

紧张焦虑的状态本身属于情绪应激状态,对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都有影响,可以使得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比如像皮质醇一类的激素、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这一类的激素,都是明显升高血糖的。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觉,体内激素分泌的日节律将出现改变,实际上也是一定程度的睡眠紊乱、睡眠剥夺,会影响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所以应当避免紧张焦虑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

关于血糖检测,如果血糖控制的比较好,用药和血糖监测可以按照原来的方案,如果现在血糖控制的不太好,就要做出一定调整。口服降糖药的人如果原来血糖控制相对良好,现在可以每周两到四次的空腹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监测。如果应用长效胰岛素的,主要是监测空腹血糖来调整长效胰岛素的量。如果是应用预混胰岛素,根据早餐前血糖和晚餐前血糖来调整预混胰岛素的量。根据血糖监测情况来决定用药量大小。对于老人,一般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要适度增加血糖监测频率。

Q:患者自己可以调整降糖方案吗?什么情况下必须到医院呢? 如果血糖监测结果不理想,首先自查一下,是不是由于生活方式发生明显改变,比如饮食变化、运动变化以及睡眠节律变化导致的血糖异常。如果是这些导致的,就可以转回过去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对正常的生活方式。相当一部分通过转换生活方式就可以改善。

如果不是这方面的问题,建议首先咨询相关的问诊平台,向内分泌科医生咨询,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门诊平台,通过向医生咨询了解是否有必要立刻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不建议患者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如果血糖总体平稳,可以按照原来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如果血糖波动很大,反复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同时出现明显的口渴、多饮、多尿,或者意识改变、神志改变,有的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有的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有时甚至呼吸明显加快,呼气有烂苹果的味道,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出现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这种情况建议立即就医。

责编:沙 琼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疫”期来锻炼|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请查收

“疫”期来锻炼

近期,上海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学校正处于准封闭管理状态,足不出门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呢?官微“‘疫’期来锻炼”栏目整合各二级学院“社区运动健康师”的运动指导建议,包括居家体能锻炼、全身整合训练、非遗健身方法等内容,让我们一起用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放松心态,减缓压力!本期为您带来运动科学学院推荐的“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

运动具有较好的控制血糖作用,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葡萄糖代谢;同时,运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脂代谢,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但如今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居家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那么糖尿病患者在疫情期间应该如何在家中运动?运动又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一、居家运动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应遵循简单、安全的原则。合并高血压,严重的外周神经病变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所选择的运动方式要与年龄,病情以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量力而行。

2.尽可能在饭后1小时运动,此时血糖较为稳定。

3.运动前后都需要检测血糖,血糖过低或过高都不适合运动。

4.运动中如果出现头晕,胸闷,心前区疼痛,应立刻停止运动,选择就医。

二、居家运动方式

我们推荐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进行易筋经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

1.易筋经:易筋经是我国传统健身气功之一,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证实,新编易筋经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适合中老年人群练习。易筋经主要通过一定的姿势和固定动作,调节呼吸,刺激特定的穴位,加快气血的流动,进而加强筋脉和脏腑器官的功能,改善糖代谢。每次可进行3次易筋经练习,每遍易筋经包括十二式(约13分钟)。

2.抗阻运动:抗阻运动是指肌肉克服阻力进行的主动运动。这种阻力的来源包括自身重量(如蹲起)和借助器械的外部阻力(如弹力带,哑铃)。抗阻训练能够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推荐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的组合练习。借助弹力带,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如下锻炼:

(1)弹力带反向飞鸟

(2)弹力带弓步挺身

(3)弹力带绕膝蹲起

(4)弹力带侧拉

(5)弹力带负重蹲起

三、运动强度和时间

糖尿病患者应格外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劳累。适宜的运动强度应为运动后轻微出汗,身体有发热感,肌肉微酸,稍有乏力但心情愉快,休息后即恢复。每次锻炼可在60分钟左右,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5-10分钟,运动后的恢复整理和拉伸活动5-10分钟。尽量确保每周活动时间能够达到150分钟。此外,对于运动能力不足的糖尿病患者,也应尽可能减少静坐,卧床时间,比如每隔1小时就走动一下。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控制饮食,主食定量,粗细搭配。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餐次规律,定时定量,才能取得较好的控糖效果。

内容转自:“上体运科研”公众号

图文:蔡妍玮、李婧媛、黄运达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

冬天在家运动也能安全降糖,“糖友们”快快学起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综合防治方案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但具体如何运动才能既降血糖又不伤身,大家还是有不少困惑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内分泌慢病管理工作站为糖友们准备了一份居家运动指南,一起来学习吧!

室内有氧代谢运动

1、模拟跳绳运动

原地向上跃(两脚尖不离地,类似跳绳;两手环绕,类似绕绳动作),节奏不必太快,每秒一次,持续3分钟,休息1分钟,再继续跳。

2、踮脚尖

将手扶在椅背上踮脚尖(左右交替提足跟)10~15分钟。

3、坐椅运动

两手叉腰,背部挺直,在椅子上进行反复坐、立运动,时间依自己体力而定。

4、爬楼梯

上楼梯时,背部伸直,速度要依体力而定。

力量运动

1、坐位举腿

坐在椅子上,背靠椅背,将两腿抬起,平举即可,保持姿势20~30秒,重复3~4次。

2、平躺运动

在床上平躺,将脚抬高(可用棉被或枕头将脚部垫高),等脚发麻时再慢慢坐起来,如此反复。

3、臀部运动

用3秒钟的时间从脚后跟开始将腿部向后抬起,保持此姿势10秒钟。用3秒钟将脚恢复原状,停4秒。共20秒为一个动作,中间休息片刻,争取1分钟2-3个动作,做5分钟。

4、下蹲运动

下蹲,站起来,每3分钟一个回合,重复5次。

5、抗衡运动

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脚并立使上体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15秒左右,做3—5次。

不过专家也提醒,运动方式的选择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并且做到持之以恒,只有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才能起到降低血糖,控制病情的目的。运动强度要控制得当,太多或太强的运动,反而会导致胰岛素吸收增快而引起低血糖症。

此外,有以下情况的糖友们要注意啦,切忌用错误的方式在错误的时间运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血糖超过16.7mmol/L,尿酮体阳性时切忌运动;

2、低血糖症频繁发作,发作时血糖低于4.0mmol/L,暂时不宜运动;

3、各种急性感染期,尤其伴有发热时,切忌强行运动;

4、血压超过180/120mmHg,切忌运动;

5、严重心功能不全,稍微活动就感觉胸闷、气喘的患者,切忌盲目运动;

6、新发血栓的患者,应先进行相应康复训练。

判断自己的运动疗法是否正确,除了要每天检测自己的血糖情况,还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调整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哟。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