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忘(糖尿病忘记打胰岛素怎么办)

中国糖尿病同伴 0
文章目录:

控血糖必读:降血糖药忘记吃了,要怎么补救?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其治疗过程漫长且复杂,需要患者长期坚持用药以维持血糖的稳定。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位糖尿病患者(糖友)都有过偶尔忘记服药的经历。面对这种情况,有的糖友可能觉得无所谓,少吃一顿并无大碍;而有的则非常焦虑,担心漏服会影响病情,甚至不知道是否应该补服。实际上,降糖药物不同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其处理方式需要根据药物的种类、漏服的时间以及当时的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

01

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的代表是二甲双胍,它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以及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等多种途径来降低血糖。这类药物通常在进餐时服用或餐后立即服用。如果糖友在餐后两小时内想起漏服,可以先测量一下血糖。如果血糖升高不明显(<10mmol/L),通常不需要补服,可以通过临时增加运动量或减少下一餐的主食量来控制血糖。然而,如果血糖明显升高(>13.9mmol/L),则应按原剂量补服。但如果到了下次服药时间才想起漏服,则无需补服,因为此时再补服可能会引发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

02

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主要通过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这类药物需要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嚼碎同服。如果在吃饭过程中发现忘记吃药,应立即按原剂量进行补服。如果在吃完饭半小时内发现漏服,虽然降糖效果会大打折扣,但仍然可以按原剂量补服。然而,如果吃完饭半小时后才发现漏服,则不必补服,因为此时药物已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此时,糖友应立即测量血糖,如果血糖水平略高,可以通过增加运动量来控制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则可以考虑服用其他短效降糖药来控制。

03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体内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来发挥降糖作用,根据其作用时间可分为短效与中长效。

04

短效磺脲类

短效的磺脲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正常情况下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格列美脲则在餐前即刻服用。如果在吃饭时想起漏服,可以立即补服,并将吃饭时间适当推迟。如果在两餐之间才想起来,可以立即测一个随机血糖。如果血糖轻微升高,可以通过增加运动量来控制血糖,而不再补服;如果血糖明显升高,可以适当减量补服。如果到下一餐前才发现上一餐忘服药了,那就测一下餐前血糖。如果血糖升高不明显,按原剂量服药,不做任何改变;如果血糖明显升高,可以根据血糖情况适当减少米、面类的进食量,增加蔬菜的摄入量。

05

中长效磺脲类

中长效的磺脲类如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片,一般每天早餐前半小时服用一次。如果在午餐前发现漏服,可以按原剂量补服。如果午餐后才想起漏服,可以适当补服原剂量的1/2。如果晚餐前或晚餐后才想起漏服,则不必补服,以免引起夜间低血糖。此时,糖友可以通过减少晚餐进食量和进行运动来控制血糖,等到第二天再按计划正常用药。

06

格列奈类

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也是通过促进体内胰岛素分泌来发挥降糖作用,通常在餐前即刻服用。其漏服的处理方式与短效的磺脲类相同。

07

胰岛素增敏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主要是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DPP-4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有西格列汀、维格列汀等,这类药物具有血糖依赖性的胰岛素促泌作用,同时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速度、减轻体重等多重作用。SGLT2抑制剂包括恩格列净、达格列净等,主要是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钠-葡萄糖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这三类药物每日只需服药一次,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如果糖友漏服,可以在当日按原剂量进行补服。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任何降糖药物,绝对不可把上次忘服的药物加到下一次一起服下,以免造成低血糖。

08

养成用药好习惯

任何针对漏服降糖药的补救方法都属于非常规手段,比起忘记吃药后进行补救措施,更好的当然是养成按时、规律的服药习惯。为了帮助糖友们减少忘记吃药的情况,这里提供几个小建议:

1.将降糖药放在显眼的地方:比如餐桌上、床头、水杯旁等容易注意到的位置,这样每次看到这些地方时就会提醒自己服药。

2. 使用分装药盒:平时外出时,可以准备分装药盒,在外盒上用彩色笔醒目标注好服用时间。这样即使在外出时,也能清楚地知道何时该服药,避免漏服。

3. 设置提醒:利用手机或智能手环等设备设置服药提醒,到了设定的时间就会自动提醒服药。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记忆力较差的老年糖友。

4. 建立服药日志:每天记录服药情况,包括服药时间、剂量以及是否漏服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醒自己按时服药,还能在复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用药记录,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

5. 寻求家人或朋友的帮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家人或朋友帮忙提醒服药。他们可以在你忘记服药时及时提醒你,确保你能够按时、规律地服药。

总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用药,而漏服药物是许多糖友都会遇到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根据药物的种类、漏服的时间以及当时的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如何处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减少漏服药物的情况发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人手脚麻木无力,就是周围神经病变?医生:问题不那么单纯

这个病例是位外地患者。

70多岁的老年女性,患有糖尿病,吃着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得不错。身体素质一直很好,游泳、跳舞、家务劳动,精力挺充沛。

可是,去年秋天,却出现了手脚麻木、无力的情况,游泳也游不动了。

于是,到医院就诊。

糖尿病嘛,挂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吃着二甲双胍,手脚麻木,很容易使人想到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尤其吃着二甲双胍而没服用维生素B12即甲钴胺,维生素12更可能缺乏,出现神经病变也可以想见。

于是,内分泌科医生给她查了B族维生素水平,说是降低了,加服了甲钴胺。

与此同时,因为熟识,患者给我打电话咨询,并发来了化验单。

从化验单看,患者血液中B族维生素的水平虽然偏低,但也在正常范围。当然,这只能供参考。吃二甲双胍时补充维生素B12也是对的(糖友们注意了,吃二甲双胍要记得补充维生素B12哦)。

可是,根据患者所说,感觉四肢麻木的同时还有无力,颈椎病的问题也要考虑

因为有一种颈椎病叫做“脊髓型颈椎病”。是因为颈段的脊髓受到压迫,而出现四肢麻木无力,感觉和运动都有障碍的。

心内科医生为什么会知道这种病?因为脊髓型的颈椎病还可以表现为心脏病的症状,胸闷,胸部束带感,心电图ST段也可以有改变,临床也是需要鉴别的。

因此,提醒患者要查一查颈椎,做个颈椎的磁共振,排除一下脊髓型的颈椎病。

患者再度就诊。

看病时提出了查颈椎,医生就开了颈椎的CT。那也没什么,先做CT看看,再做磁共振也行。CT和磁共振的区别之一,CT看骨质好,看脊椎骨好;磁共振看软组织好,看脊髓好,各有所长。

CT报告多个颈椎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病变。

要是进一步顺利查下去,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了。

可是,就在复诊看结果时出了岔子

颈椎CT检查后,应该去看骨科,如果再分,可以去看脊柱外科,看颈椎的专家。颈椎有病变,要看脊髓是否受压,还应该再做个磁共振的。

可是,患者去了内科,神经内科

患者还想着为了避免误诊,分别去了不同的医院、挂了7、8次不同的专家号,可都是神经内科,于是,于事无补。

几个月后,症状还在加重,患者终于想到去看骨科,去看脊柱外科的专家了。

结果一看即中

脊柱外科的专家看了颈椎CT片就感到病变很明显,进一步做了颈椎磁共振。显示在第3到第7颈椎都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其中第4、5颈椎之间最明显,突出的椎间盘压迫造成了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至此,诊断明确,脊髓型颈椎病。需要做手术。

脊髓,是神经中枢,颈髓这段可以统管全身。要是受压,严重了就会高位截瘫,甚至有生命危险。

椎管狭窄,是说容纳脊髓的空间狭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颈椎受到外力,里面的脊髓就很容易受到撞击,受到损伤。最典型的,就是急刹车时人先向前再向后“甩”的那一下,颈髓受到“甩鞭伤”,椎管狭窄时最危险。

所以,脊髓型的颈椎病一般都是要做手术的,解除脊髓受压,解除椎管狭窄。手术不仅是为了解决当下的脊髓压迫,而且是为了将来脊髓的安全。

因此,患者做了颈椎手术,目前正在康复中。

【提醒】

  • 很多疾病都不是那么单纯的,临床表现上会有重叠,容易混淆。就像糖尿病,老年人多见;脊髓型颈椎病,也是中老年人多见,都可以手足麻木,因此,医生看病时也是需要很好鉴别的。
  • 拍了脊柱、关节的片子,一定要先去看骨科。因为医生是分专业的,术业有专攻。
  • 颈肩腰痛的,一定要明确了诊断再考虑是否手法治疗。因为有些病变是不适合按摩、正骨等手法治疗的。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健康过大年##谣零零计划#@头条健康@头条辟谣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降糖药漏服怎么办?一文教你补救方案

更多健康知识,见【智云健康】公众号

近40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已经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4%。

糖尿病用药也变得更加丰富,治疗方面从只有磺脲类双胍类和人胰岛素等几种降糖药,到目前拥有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等多种胰岛素类似物等种类多样而且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

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按时、按量、规律地服用降糖药,才能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

在门诊中,我常遇到患者忘记服药的情况。降糖药漏服,可能造成血糖异常升高,错误补服,可能引起低血糖的严重后果。

忘记了服药,糖尿病患者们到底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常见口服降糖药分为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等。

下面我们将针对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为大家讲解降糖药物漏服的补救方法。


二甲双胍

● 服药时间:应在进餐时服用或餐后立即服用。

补救方案:如果是两餐之间且漏服时间大于半小时,先查血糖,若血糖≥13.9mmol/L,按原药量补服;若血糖<13.9mmol/L,不需要补服,并检查餐前血糖;若血糖>10mmol/L,减少用餐量1/3~1/4。

如果漏服发生在晚餐后,检测血糖仅提示轻度升高,可通过临时增加运动量来降低血糖,暂不需补服防止夜间低血糖,但是如果血糖明显升高,可按原剂量补服。

磺脲类药物

短效磺脲类药物

● 药物代表:格列喹酮片、格列吡嗪片等。

● 服药时间:该类药物需在每餐前半小时服用。

补救方案:

1. 如果漏服短效磺脲类药物,在进餐时想起需立即补服,并将进餐时间推迟半小时。

2. 如果在刚吃完饭想起,需立即补服。

3. 若在两餐之间想起,测血糖轻微升高,无需补服可适当增加运动量,如血糖明显升高,可适当减量补服。

4. 如果快到下一餐时发现,测血糖轻微升高,按原计划服药,若血糖明显升高,可适当根据血糖情况增加餐前的药物剂量或适当减少进食量。

长效磺脲类药物

● 药物代表: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美脲等。

● 服药时间:该类药物每天服用1次,于早餐前半小时服用。

补救方案:

1. 如果漏服中长效磺脲类药物,若在午餐前想起,可补服。

2. 若在午餐后想起,按原剂量的一半补服。

3. 在晚餐前后想起,不必补服,可通过减少晚餐时的进食量和进行运动来控制血糖。

格列奈类

● 药物代表:瑞格列奈等。

● 服药时间:该类药物需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用药时间也可掌握在餐前0-30分钟。

补救方案:

1. 如果出现漏服的情况,若在两餐之间想起,可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决定是否减量补服。

2. 如果是快到下一餐,测餐前血糖,升高不明显无需补服,若升高明显,可适当增加餐前用药剂量或减少这一餐的进食量。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药物代表:阿卡波糖片、伏格列波糖片等。

● 服药时间:需在进餐时与前几口食物同时嚼服。

补救方案:

1. 进餐时和餐后半小时内想起应立即补服。

2. 进餐半小时后,不必补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水平略高,可通过增加运动量来控制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可服用其他短效降糖药来控制血糖。

噻唑烷二酮类

● 药物代表:罗格列酮片、吡咯列酮片等。

● 服药时间:每日服用一次。

补救方案:

如果漏服需立即补服。

DPP-4抑制剂

● 药物代表:磷酸西格列汀片、维格列汀片、沙格列汀片等。

● 服药时间:每日服用一次。

补救方案:

如果漏服需立即补服。

针对漏服降糖药的补救方法属于非常规手段,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怕忘记服药的糖友可以用设置闹钟等方法提醒按时服药。遵医嘱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