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方波(糖尿病用方)
糖尿病人精细调糖的“定律”,要学习但别太较真
作者:陈刚大夫 编辑哥强
何谓定律?
定律是客观规律的统称,是解锁宇宙奥秘的钥匙。定律是了解宇宙的基石。是从亘古到现代不曾改变的宇宙规律。
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定律的特点,是可证,而且已经被不断证明。定律是一种理论模型,它用以描述特定情况、特定尺度下的现实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会失效或者不准确。
在糖尿病友使用胰岛素泵抗糖的实践中,有个定律非常重要:500(450)定律。它是国外糖尿病临床专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
500定律,适用于超短效胰岛素(门冬、赖脯、谷赖胰岛素);450定律,适用于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优思灵R)。
它是干啥用的?----计算1单位胰岛素可以“消耗”多少克碳水化合物。
简单说,就是计算吃多少食物后,需要用多少胰岛素?
计算的方法很简单:500除以一天胰岛素的总量,所得的结果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以“消灭”的碳水化合物的克数。
举例,假如糖尿病友甲,使用胰岛素泵,基础率每天24单位,三餐前大剂量分别是8单位,一天胰岛素剂量就是48单位。
我见到过很多带泵的糖尿病友,他们使用的胰岛素剂量都是当时住院时医生给定的剂量,出院后几年甚至十几年就从来没有改变过。-----患者的“听话”程度值得“敬佩”,可惜啊,除非他们不经常测血糖,尤其是非空腹时的血糖,如果经常监测,血糖肯定是“一塌糊涂”,因为每个人每天的饮食都是很难固定的,除非每顿饭都称量着按规定吃。
这个公式就是解决“多吃点要多打多少,而血糖仍然很好”的问题的,如果糖尿病友学会了这个“定律”,就基本可以实现“多吃多打、少吃少打、不吃不打”的灵活就餐了。
甲糖尿病友全天胰岛素总量是48单位,用500除以48,约等于10。就是说,每增减10克碳水化合物,就需要随之增减1单位胰岛素,血糖就不会因为碳水化合物的增减而出现巨大波动。
在这里,陈刚大夫给糖尿病友提出几个注意事项,防止您走入误区:
1、这里提到的糖尿病友胰岛素总量,是血糖平稳下的胰岛素总量。
胰岛素初始使用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降糖期、减药期、维持期。这个胰岛素剂量多是指维持期的胰岛素剂量。初始使用胰岛素的初定剂量,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摸索,但是这个剂量并不是上面公式中提到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胰岛素初始使用的前两个阶段,最好把饮食、运动等相对固定,尤其是饮食的进餐时间和数量,要有一定的规律性。想随意增减主食的想法,在前两个阶段,最好不要有。否则对饮食与胰岛素之间的“量效关系”就很难摸索了。
这就是一个顺序问题,而已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上面图片来自这篇文章
陈刚大夫,公众号:陈刚大夫讲糖陈刚大夫讲糖:“五驾马车”的“天平模式”解读
2、计算公式,只能作为“多吃多打”、少吃少打”的一种灵活使用胰岛素的思考模式,有时候是需要“矫正”的。
一般餐前大剂量是否真的合适,要分析餐前和餐后血糖的变化幅度。一般而言,使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餐后3h血糖如果和餐前血糖比较,增加范围在1.7mmol/L之内,就说明餐前大剂量和这顿饮食基本相匹配了。如果使用短效胰岛素,就要看餐后4h血糖。如果高于3mmol/L,就要分析:吃多了?还是餐前大剂量少了?
之间不能有低血糖和加餐。如果有低血糖,就说明肯定是打多了(也可能是吃少了,这个打多了是相对的),需要重新估算。
需要用餐时胰岛素的都看看
公众号:陈刚大夫讲糖陈刚大夫讲糖:调整餐时胰岛素剂量,切莫过度依赖餐后2h血糖
3、早中晚餐,可能会有不同的“结算结果”。
在过去学习使用4针胰岛素的时候,在剂量分配上,老师说过“早餐前最多,中餐前最少,晚餐前居中”。而我们学习饮食,分配三餐的时候,三餐的分配推荐主要是“各1/3”或“早1/5,中晚各2/5”。这两种分配方案都没有说早餐要吃得比中餐、晚餐多,那为啥就要早餐前打得最多?-----其实,这也就是初始胰岛素使用时的胰岛素分配规律,如上面所说,还是需要血糖监测进行“校对”调整的。
说到这里,我想和大家推荐一下另外一种计算调整公式:
1)、用血糖平稳时的数据;
2)、用一餐主食的碳水化合物除以这一餐餐前的胰岛素剂量,得出的结果就是这一餐的“碳水化合物-胰岛素”(CHO/INS)。这样就可以出现三餐。
例如:糖尿病友乙使用胰岛素泵,血糖平稳,一日碳水化合物总量250g,分配为早餐70g,中餐90g,晚餐90g,而胰岛素三餐前大剂量分别为7u、6u、6u。
如上计算,
早餐:70/7=10;
中、晚餐:90/6=15;
即在早餐,每增减碳水化合物10g,就需要同步增减1单位,而中餐和晚餐则是15g碳水化合物才能对应1单位胰岛素。
上面所说,是碳水化合物。
大家也可以用某种主食的重量来计算,比如,吃米饭200g,餐前用10单位胰岛素,1单位胰岛素可以对应20g米饭(不是米),如果只吃160g,就可以少打2单位。
4、胖瘦有别,运动也参与。
对于胰岛素抵抗一直是影响胰岛素剂量的重要因素。肥胖的2型糖友,用这个公式计算的结果有可能偏小,而消瘦、活动量大以及青少年,这个计算结果可能有偏大。
当然,这个误差也是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矫正的。
运动一直是影响血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餐前餐后血糖变化的时候,运动问题也要考虑其中。
5、上述计算对于饮食的要求,是建立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一定比例上的。
糖尿病饮食计算中,一般要求全天总热量的50-60%要来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供热15-20%,脂肪供热20-30%。
一餐饮食中,蛋白质和脂肪类过少,主食所导致的血糖升高就会提前,也就是一整餐的“血糖指数”增加了。
如果想随意增减饮食,增加的是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血糖也会引发波动。脂肪摄入过多,常常会导致餐后高脂血症,加重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可以维持6-8h之久,如果蛋白质类增加较多(比如吃火锅时吃了很多肉),血糖也会升高,其升高常常是餐后4h左右。如果使用胰岛素泵,可以采用临时基础率来纠正。一般蛋白质摄入量乘以0.5,所得结果算入碳水化合物数量,然后除以“碳水化合物-胰岛素”(CHO/INS)计算结果,就是需要补偿的胰岛素数量。
如上糖尿病友乙,晚餐朋友聚会,吃了半斤羊肉250g,蛋白质大约45g,加上鱼丸、豆制品,晚餐蛋白质总摄入约60g,而因为肉吃的比较多,主食没敢吃多少,方便面一包80g,大约含碳水化合物50g。这样的话,餐前大剂量给50/15=3.3单位。蛋白质60gX0.5=30g,30/15=2, 这2单位胰岛素设定临时基础率补加,补加时间设定为餐前--餐后4h。也可以使用胰岛素泵中的方波,或使用双波在餐后2h左右泵入。
实际上,很多人吃火锅都吃先吃肉菜,最后的时候上一点主食。由于吃主食的时间点不好预定,那样就可以在进食肉菜的时候直接先泵入2单位,到主食上桌,再泵入3.3单位胰岛素以“化解”那80g的方便面。
一定要记住:先泵入再吃,这是顺序,是思考问题的顺序。当然,吃后再泵也不是绝对不可以,总比不泵好。
6、胰岛功能方面,也要考虑其中。
使用胰岛素泵的这个国外经验,应该是基于1型糖尿病或严重胰岛功能损害的2型糖尿病而得出的。患者血糖的变化与胰岛素剂量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对于胰岛功能还很不错的2型糖友,由于种种原因也用上了胰岛素。哈哈(很多糖友根本就不应该要打胰岛素的,或者不是优先选择)。
有很多糖友发现,胰岛素多打10单位和少打10单位,血糖根本就没有多大变化。既不会因为多打10单位发生低血糖,也不会因为少打10单位而出现血糖疯长。这主要是因为其自身还有“很不错”的胰岛功能在自我“救赎”。你注射了胰岛素,当血糖偏低的时候,自身胰岛素分泌减少甚至停止,当少打几单位,血糖有走高的时候,自身胰岛功能还能弥补的过来,血糖变化就很小了。这个时候使用胰岛素泵,如果也生搬硬套这个“定律”,就是片面的啦。
7、这个“定律”也可适用于一天四针的糖友。而使用预混胰岛素的,则不可套用。
餐时胰岛素,只是针对“餐”的。
如何理解?需要用心
陈刚,公众号:糖尿病之友多吃多打胰岛素,少吃少打胰岛素,不吃不打胰岛素,这样想你就错了
胰岛素是为智者准备的良药,500定律也好,甚至包括1800定律,它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思路。当您置身局外,细看血糖的“风起云涌”,有时候就会觉得,这些定律都是骗人的,但是又是真实存在的。
用胰岛素泵的人不多,但是4针的应该不少。这篇文章仅是“开示”,能明白,就是控糖高手了。
这是抚宁的山,不是张家界!
祝您成功!
我在中国抚宁。
这里不只有海,还有山和长城。如果有机会,来了带您玩儿。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潍坊市中医院脑病三科主任牟方波
牟方波,主任医师,教授,潍坊市名医,潍坊市中医院中风科(脑病科)副主任兼中风三科(脑病三科)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潍坊医学院神经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医药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潍坊市中医药学会中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医药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87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1997年7月至1998年7月在国内著名的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从事神经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高血压病、糖尿病、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癫痫、脑炎及眩晕、头痛、失眠等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张在诊治神经内科病方面,中西医各有侧重,在诊断方面西医必须明确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治疗方面必须中西医充分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中风后尽早肢体、语言康复锻炼和内服中药(昏迷或吞咽困难者鼻饲)。
在完成繁重的临床工作的同时,兼任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导师,已带研究生4人,在读3人,潍坊市名中医师承1人。并积极参与科内的科研,共完成科研8项,其中7项获潍坊市科技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厅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共发表论文20余篇;论著1部。所在科室是国家级重点专科、省级 “青年文明号”、市级“工人先锋号”、院内“医疗示范”科室。本人曾先后于2008年被潍坊市卫生局评为“满意在卫生”先进入个人,2008年被潍坊市政府评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9年被潍坊市人事局及卫生局评为潍坊市中医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市卫生局评为“优秀学科带头人”;连续10年被评为院内先进工作者,2012年度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健康卫士(医师)。
购买前一定要熟知两款进口胰岛素泵:美敦力722和丹纳R泵哪个好?
胰岛素泵被称为“人工胰腺”,还被叫做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它是目前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一种控糖工具,控制血糖方便快捷又安全。其中进口胰岛素泵因为生产时间长、输注精确度高等优点深受欢迎,目前市场的两款进口胰岛素泵:美敦力722和丹纳R泵对比,哪个好?稳糖APP如下详解
1、价格
请输入图片描述
(注明:厂家价格实际成交价)
进口胰岛素泵的价格绝对是糖友心中的一道坎,国产胰岛素泵的价格集中在2-4w,但进口胰岛素泵基本是4w起步(丹纳IIS除外),美敦力722和丹纳R泵分别是国内在售进口胰岛素泵最贵的胰岛素泵了。美敦力722胰岛素泵厂家定价89600元,丹纳R泵厂家定价45800元。
单从价格来看,美敦力722差不多是丹纳R泵的两倍
2、后续耗材费用
用泵除了买泵的费用,在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耗材的费用。总体来说,丹纳的耗材更便宜,但是具体便宜多少呢?
从最主要的耗材储药器和导管来看:
美敦力:储药器 导管145元一套(官方报价)
丹纳:储药器 导管64元一套(官方报价)
仅从储药器和导管的费用看,美敦力是丹纳的2.2倍!!!
不管是泵的价格还是耗材费用,美敦力“一骑绝尘”,但是使用功能是否也无可比拟?
怎样享有胰岛素泵耗材享有会员价,可详询稳糖APP客服
请输入图片描述
3、功能对比
不管是美敦力722还是丹纳R泵,都拥有常规、双波、方波的功能,不同的是:
(1)722泵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功能,可以实时反馈糖友血糖的变化与趋势,对高低血糖进行报警。
(2)美敦力722全天可设置48段基础率,R泵是24段。这个因人而异,有的糖友嫌48段太过复杂,24段就足用了。
(3)基础量输注精确度美敦力722有0.05,丹纳R泵可达0.01,从这点来看,丹纳小胜一把。
4、使用体验
两款进口胰岛素泵的保修年限都是4年,但是丹纳R泵要用专用电池,722泵只需普通的7号电池,随处随时可买。
5、其他方面
现在国内有好几家平台在为糖友搭建闭环系统,在使用闭环系统的过程中,有不少糖友反馈丹纳R泵做闭环好操作又很稳定。关于如何搭建闭环系统,糖友可下载“稳糖APP”详询
关于两款进口胰岛素泵:美敦力722和丹纳R泵对比,哪个好?糖友们现在了解透彻了吗?至于要选择哪一款,糖友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泵的功能、售后去做综合选择,最后希望糖友在用泵的同时搭配好饮食和运动,尽量发挥出胰岛素泵最优的控糖效果!
关于糖尿病的胰岛素泵安装及使用问题,糖友可下载稳糖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