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老爸(糖尿病老婆)
因为父亲有糖尿病,小伙黄了婚事?丈母娘说糖尿病会遗传
小赵,是名年轻帅气的小伙,在朋友聚会上认识了姑娘菲菲。两个人情投意合,交往了一年多,双方父母也都满意,准备谈婚论嫁了。
结果,丈母娘偶尔得知小赵的爸爸老赵有糖尿病,还挺严重的,需要天天吃药。菲菲妈妈就这么不干了,说两人都是独生子女,一是将来负担重,二是听说糖尿病遗传,保不齐,将来小赵也得是糖尿病患者。
那么,丈母娘的顾虑有道理吗?
糖尿病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遗传病和有遗传倾向还是两码事。目前包括癌症、肝病、子宫肌瘤、肾病等很多慢性病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有遗传倾向,并不代表子代一定会患病。有研究表明,即使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人,其子女的糖尿病患病率也不超过20%。
其实,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果因父母患有糖尿病,而提高警惕,日常注意饮食、运动等,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反而是好事。
丈母娘关心女儿的幸福是出于母爱,但因此棒打鸳鸯实在是小题大作了。两个人情投意合最重要。大家说呢?
#哆咖医生超能团##慢性病那些事#
“如何让老爸明白,糖尿病要终生用药?”有关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今天华子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的父亲是位糖尿病患者,他说他老爸认为中药可以根治糖尿病,所以天天在喝各种中药。他问华子,如何能让他老爸明白,中药治不好他的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要终生用药?华子说,祖国医药博大精深,或许真的会有治愈糖尿病的奇迹蕴藏其中,不过目前为止还没有被人发现。对老人要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让他正确认识糖尿病,从而可以配合进行正确的治疗方式。
一、尿液里为什么会有糖糖尿病从病名上看,是尿液中含有了葡萄糖。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滤出的原尿含有葡萄糖,但葡萄糖对于人体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肾小管会把原尿中的所有葡萄重新吸收回血液,所以人体最终产生的尿液不含葡萄糖。
但是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升高了,滤出的原尿中的葡萄糖也会升高,当葡萄糖的浓度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尿液中就含有了葡萄糖。也就是说,糖尿病实际上是血糖的升高。
二、血糖为什么会升高人体通过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使血糖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正常人的血糖值,在空腹的时候在3.9~6.1mmol/L之间,在餐后血糖峰值不超过11.1mmol/L。有两种情况可以使人体血糖升高。
1、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可以促使人体的组织细胞对葡萄糖进行利用和代谢,可以理解成胰岛素促进了细胞们的“食欲”,让细胞多“吃”葡萄糖。当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时候,细胞的“食欲”下降,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就会累积升高。
2、产生了胰岛素抵抗:有的人胰岛素分泌正常,但细胞产生了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细胞对正常的胰岛素不产生反应,无法激发细胞们的“食欲”,导致血中的葡萄糖水平升高。
这两种因素在糖尿病人中,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同时并存。但导致此两种因素的病因,以目前的医学技术,还不得而知。从而也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治疗,只能针对升高的血糖进行控制。
三、血糖升高的危害葡萄糖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但血中葡萄糖的升高不是一件好事。血糖过高会加重肾小球的滤过压力,损害肾脏,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晚期会造成肾功能衰竭,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过高的血糖还会损伤血管内皮,致使血脂沉积在血管内皮损伤处,形成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心梗、脑梗、下肢动脉栓塞等疾病。血糖过高会导致周围血管病变,引起血流灌注不足,在发生损伤时伤口易于感染且不易愈合,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尤其是下肢足部。很多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最终只能截肢才能控制感染,保住性命。
神经的危害是血糖过高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系统遍布全身,会导致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恶心呕吐、排尿困难等多个系统症状,当神经病变发生在心血管系统时,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心悸、心梗,甚至猝死。
高血糖还会损伤视网膜血管,使视网膜出现水肿、渗出、出血,导致玻璃体病变。糖尿病眼病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失明。因为胰岛素不足或是抵抗引起的代谢紊乱,还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症状,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
四、降糖才是硬道理想要避免上述这些危害,最重要的就是降糖。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可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人体血糖的控制,目前的医疗手段主要还是围绕着“胰岛素”下功夫。治疗糖尿病的手段主要有三种,1、促进胰岛素的分泌;2、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3、直接补充胰岛素。
关于具体的降糖效果,华子咨询了我们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中医科医生还有中药师,大家公认西药的降糖效果优于中药。对于一些轻症的糖尿病患者,也是在严格饮食控制与运动减重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仅使用中药控糖。对于糖尿病急症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是延续生命的唯一手段。
糖尿病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多种表现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与高血压、高血脂并称“三高”,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或延缓发生。可是糖尿病一旦发病,以现在的专家共识,无论西药或是中药都无法根治。但是通过长期用药控制血糖,糖尿病人可以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并可以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至最低。
华子告诉那位年轻人,还要注意不要让老人相信那些所谓的“降糖保健品”,也不要相信网络中广告推销的“降糖药品”,更不要轻信小道消息的虚假宣传。那种越是吹嘘得神乎其神的药品,虚假的可能性越大,越是鼓吹“XXX权威”推荐或是认证,就越显得心虚。如果谁真的研究出能治愈糖尿病的药品,绝对会成为世界各大药厂重金争抢的“香饽饽”,他本人也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根本不必通过不入流的小渠道去贩卖。
通过合理的科普,让老人正确认识糖尿病,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正确手段。除了药物治疗,还要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做好血糖监测。虽然我们不能根治糖尿病,但通过正确的治疗,糖尿病不会阻碍我们享受幸福的生活。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者,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药剂师。
糖尿病医生与患糖尿病老爸的日常,值得一读
我是一名内分泌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糖尿病病友家属,老爸患糖尿病9年。这一点,我从不讳言:每次给病友做健康宣教,都会拿老爸举例,鼓励病友科学控糖、快乐生活。
在父亲节之际,我想对老爸说:高度自律的老爸,你是我的骄傲!
自我血糖监测,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为资深糖友,当然离不开血糖仪的陪伴。2009年5月,老爸得糖尿病住院。出院前我给他买了第一台血糖仪,手把手教他测血糖。
“丫头,针还没戳进去,我的手指就开始疼了!”
“爸,放轻松,你都学会注射胰岛素了,还怕测血糖吗?”每次测完血糖,他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也会记在本子上。
“丫头,我刚才跑步回来,心慌、出冷汗,测了血糖2.8mmol/L!吃了点东西缓过来了!”
“爸,胰岛素要减量啦……”
“爸,你最近有一阵没测血糖了呢!”
“试纸用完了……”买!
“丫头,这个血糖仪坏掉了!我都有1个月不测血糖了哈哈!”
拿来一看,原来是纽扣电池用了快两年,没电了。换上新电池,又能用了。
老爸有一本专门记录血糖的本子,其实他测得并不勤快。
督促老爸按时服降糖药、测血糖,是女儿义不容辞的责任!虽说忙不是理由,但总有照顾不到、疏漏的时候,糖龄一长,总会有所懈怠,怎么才能提升老爸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呢?
互联网 糖尿病居家管理,让爱变得简单
2017年9月21日,我爸有幸成为常州市武进区“互联网 糖尿病居家管理”试点患者,免费获得智能血糖仪一台外加50次远程血糖监测服务。
这样,他在家一测血糖,我的手机上就能实时获得血糖结果,远程监控,更加方便。
“丫头,我刚测空腹血糖6.2mmol/L,你看到没?”
“我手机上看到啦,老爸很棒哦!继续用药,不需要调整方案!”
“老爸,你最近1周没测血糖哇!”
“噢,我赶紧去测!”
老爸主动上台分享抗糖经验
2017年10月18日,我们医院组织糖尿病患者教育讲座,需要一位患者分享抗糖经验。老爸主动请缨,还写了发言稿,在台上用方言侃侃而谈。
“想当初一下子瘦了10几斤,还老要喝水、跑厕所,饭后2小时血糖高到测不出来……打胰岛素根本不会上瘾,血糖降下来,我打了2个多月改成吃降糖药,现在各方面蛮好……这帮医生护士很辛苦,对病人很关心,不厌其烦……”
感恩父亲节!
老爸,你是好样的,你是我的骄傲!
愿天下所有父亲,好好管理糖尿病,乐享健康!
作者: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