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直系糖尿病(糖尿病是直系遗传吗)

心血管冯博士 0
文章目录:

2型糖尿病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威胁。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迅猛增加。其中,糖尿病人群已接近1亿,糖尿病前期人群大约2亿。

糖尿病可分为2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病,多集中在青少年时期,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疾病。现有的研究已经发现了20多个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致病基因,说明1型糖尿病具有很强的遗传性。

有很多人有疑问那2型糖尿病是否是遗传性疾病呢,来看看今天的内容,涨知识。

1、2型糖尿病不是遗传病

2型糖尿病的发病,多在中年以后,患者大都存在明显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病,并没有固定的遗传基因。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2、2型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由一系列复杂的风险因素引起的,如身体质量指数,这些因素对不同血统人群的糖尿病发生都有不同的影响。这些发现扩大了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的数量,并强调了研究不同血统的重要性。

糖尿病的确是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一项来自丹麦的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直系亲属(父母、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患有 2 型糖尿病,那么你的患病风险最高可能会达到没有家族史的人的 2.34 倍。而当家里患有糖尿病的直系亲属达到 2 个的时候,这一风险可以直接飙升至 4 倍。

3、2型糖尿病有家族聚集现象

2型糖尿病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糖尿病亲属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亲属的患病率高4~8倍。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51.2%~73.8%,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

4、环境影响对2型糖尿病最重要

目前公认的观点认为,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就例如,父母患有2型糖尿病,子女的患病几率比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要高,但是孩子并不是一定会患上糖尿病,最终是否发病还与饮食习惯、运动等后天因素有关。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身体肥胖等,所以2型糖尿病主要还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

城市化、 老龄化、 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和中国人的遗传易感性是中国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多的四大主要原因。所以,如果你有糖尿病家族史,要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预防自己也患上糖尿病;而如果你家里人没有患上糖尿病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可不仅有遗传倾向这一条!建议大家饮食上注意低糖、低脂、低热量,主食控制在八成饱即可,多食用蔬菜,定期复查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糖尿病真的会遗传吗?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给出答案

糖尿病真的会遗传吗?哪些人比较容易得糖尿病?肥胖人群是否更容易患病?在11月6日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郭立新给出详细解答。

郭立新表示,糖尿病确实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研究显示,有糖尿病家族史,或直系亲属当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要明显高于一般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糖尿病的发生有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一个是遗传因素,一个是环境因素。”郭立新强调,遗传因素我们难以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1.避免肥胖。肥胖对于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是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很多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和肥胖密切相关。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一旦出现,糖尿病患病风险将增加6~20倍。而且,随着肥胖加剧,糖尿病风险将进一步升高。

2.适度运动。郭立新介绍,进行规律、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以使身体机能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增加体内肌肉量,减少脂肪量,是一种非常好的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手段。

郭立新呼吁,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同时定期进行血糖筛查,可以减少糖尿病发生风险。一旦出现相关的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前期,可以及时进行干预,阻止糖尿病进展。

来源: 央广网

糖尿病会遗传吗?专家: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糖尿病会遗传吗?11月6日下午,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郭立新表示,很多研究都显示,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者直系亲属当中有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要明显高于一般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发布会现场(记者姚赟 摄)

郭立新介绍,糖尿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但是2型糖尿病的遗传背景更强一点。后天的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糖尿病的发生取决于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一个是遗传因素,一个是环境因素。

什么是环境因素呢?首先就是生活方式。肥胖对于糖尿病,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是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很多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和肥胖密切相关,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一旦出现,糖尿病患病风险将增加6-20倍,而且随着肥胖的加剧,糖尿病风险进一步升高。

另外是运动,如果进行规律、合理的体育运动,保持身体的机能处于非常好的状态,或者增加体内肌肉量,减少脂肪量,是一种非常好的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手段。

郭立新称,提倡避免久坐,同时定期进行血糖筛查,可以减少糖尿病发生的风险。一旦出现相关的糖代谢异常,或者糖尿病前期,可以进行及时的干预,能够阻止糖尿病的进展,“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如果我们坚持正确的、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