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西北糖尿病(陕西 糖尿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西北首家糖尿病无针病房在西安启动

3日下午,西北地区首家糖尿病无针病房在西安大兴医院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中心启动。无针病房将对该院所有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胰岛素治疗使用无针注射器,预计每年减少有痛治疗5万余次。

“无针注射器是利用压力射流的原理来完成药液的皮下注射。通过无针注射器内部的压力装置产生的压力,推动药管内药液经过微孔形成的液柱使药液瞬间穿透人体表皮到达皮下,药液在皮下呈弥散状被吸收。”西安大兴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邢影表示,无针注射射流的速度极快,能保证有效透皮的压强,透皮后迅速衰竭,因此对皮下损伤极小,且进入肌体的深度有限,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很小,不会像有针注射器那样有明显的刺痛感。此外,无针注射方式在胰岛素入血速度及餐后1小时内的血糖控制上明显优于传统有针注射方式。

52岁的糖尿病患者吴先生每天都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体验过无针注射之后,他表示:“有了这种无针注射器,以后每天打胰岛素再也不受疼了,又快捷又方便。”

无针注射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温柔注射”,因其没有注射针头,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攀升,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日益增多,无针注射为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提供了更人性化的选择。

来源: 新华社

全国糖尿病地图来了!这些地区糖尿病高发,竟与当地人的吃有关!

中国糖尿病人数全球第一!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2017年全球约4.25亿成人患糖尿病,中国占1.14亿。意味着全世界超1/4的糖友来自中国!

而这1.14亿人口,又分布在祖国各地……

首先看看你的家乡,糖友多吗?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东北、西北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糖友往往相对较多!

而大数据发现,一些省份的饮食喜好或与糖尿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几种吃法,或与糖尿病有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第二十二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分享了自己带领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的“国人饮食行为图谱”,发现:

▼ 煎炸食品、烧烤食品倾向与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及BMI(体质指数)正相关;

▼ 甜食与糖尿病患病率正相关;

▼辣口味食品倾向于糖尿病患病率负相关。(这一条算是好事儿)

宁光院士

▍1. 东北、华北人:爱吃煎炸、烧烤食品

煎炸食品、烧烤食品倾向与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及BMI(体质指数)正相关。可以简单理解为爱吃煎炸、烧烤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而高纬度地区居民倾向于食用煎炸食品,尤其是冬季寒冷地区的居民喜欢煎炸食品,如东北和华北地区。

↓↓↓图中红色越深,表示越倾向于煎炸或烧烤口味。

▼ 喜欢吃煎炸口味: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以及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等。

▼ 喜欢吃烧烤口味: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北京、河北、海南等。

煎炸、烧烤食品往往油脂较多,一般植物性油脂经过长时间的加热后,其中一部分不饱和脂肪会变成饱和脂肪,不仅吃多了对血管不利,而且吃多了也容易发胖。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约50%的肥胖者将来会患上糖尿病,而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超重或肥胖。

而且很多人都喜欢半夜“撸串”,几个人围一桌吃点烧烤,喝点小酒,然而,夜宵过后直接睡眠,身体消耗热量少,就容易囤积脂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研究显示,与晚7点前吃晚餐相比,晚11点吃夜宵会让身体存储更多脂肪。

然而相反的是,美国研究者发现,坚持吃煮、炖、蒸食物,不食用烧烤、煎炸或烘烤食物,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胰岛素抗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2. 经济发达地区:爱吃甜食和烧烤

甜食与糖尿病患病率正相关。可以简单理解为贪吃甜食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而据数据统计,烧烤食品和甜食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受欢迎;夏事炎热地区的居民喜欢甜食,但是不喜欢辣食品。比如上海、江浙一带菜品相对偏甜。

糖可快速提供能量,但超量也相对易形成脂肪。研究表明,肥胖、龋齿甚至糖尿病人的增多确实与糖的经常超量摄入有正相关的影响。

果脯、甜点、肉铺、红烧菜品、糖果、果酱、果冻、蜜饯、雪糕、冰淇淋、含糖饮料……都是含糖大户。就拿甜饮料来说,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报道并不少见。

过多的甜饮料是“棺材盖儿上的另一枚钉子”,虽然摄入过多糖分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不过,它会让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给我们的胰腺系统造成很大负担,哪天胰腺一旦累了,无法分泌胰岛素,就会诱发糖尿病。而且饮料里的高糖分还不耽误长肉,超重、肥胖都找上来了。

▍3. 西南西北地区:爱吃辣

辣口味食品倾向于糖尿病患病率负相关。可以简单理解为爱吃辣的人,倾向于糖尿病患病率低。

高海拔地区居民喜欢麻辣食品,但是不喜欢烧烤食品和甜食。一般喜辣地区多分布在西南及西北地区。

↓↓↓图中红色越深,表示越倾向于辣口味。西藏、湖南、青海、陕西、重庆、四川等都是比较喜辣的地区。

宁光院士在采访中强调“我不是让大家去吃辣,但从研究中来看,麻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小编猜测,也许与喜欢吃辣的地方,不太喜欢吃甜食和烧烤也有关系。

总之,一句话就是说,“适当吃辣,少油炸”!当然糖尿病不仅与吃有关,它更是一种生活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远离糖尿病!

糖尿病医生,这样预防它!

▍1. 一周必须有足够的运动

达到一定强度的运动对成年人预防糖尿病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要达到预防糖尿病的效果,一周最好达到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最好再每周增加两次阻力运动,即举哑铃、做拉力器运动等健身器械运动。只有配合这样的运动才能增加肌肉能量,真正做到预防糖尿病。

比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医生在平时都会佩戴智能运动手环,记录一下每天走的步数。

▍2. 定期关注腰围和体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医生认为,日常还要关注自己的腰围和体重,这能起到对糖尿病的预警作用。脂肪多分布在腰、腹等部位的肥胖者,这些人要格外当心糖尿病的造访。

可以关注一下自己的腰臀比,腰臀比是预测肥胖的一项指标,比值越小越健康。一般女性比例值在0.85以下,男性0.9以下,都属于健康范围。但当比值大于1时,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大。

▍3. 控制食物的总热量

预防糖尿病,控制每天的总热量是关键,还有要限制高糖食品、高油食品等垃圾食品。

中国人主食已经吃得过多了,要注重吃全谷物、豆类食品。多吃一些天然谷物,少吃一些加工食品。

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内分泌科主任高珊说:“平时我在家里做饭时会在大米中加一些谷物,粥里加入芸豆等豆类,吃这些食物还是非常有营养的。我很在意自己的饮食,会严格控制每天的热量摄入。”

▍4.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精神因素主要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神经系统,所以,中医认为长期精神刺激可以导致气机郁结。

糖尿病是内分泌失调导致的代谢病,内分泌——免疫——神经网络系统发生了变化会导致胰腺功能损害,劳心劳神损坏了我们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也会引起代谢问题。


参考资料:

① 健康时报网《宁光院士:中国糖尿病患者增加有三大主因》

②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宁光院士发布国人代谢指数 可评估心血管发病概率》

③ 东方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糖尿病未来肯定能被完全治愈》

④ 健康时报网《国人摄糖量30年升5倍 你吃了多少“隐形糖”》

⑤ 健康时报网《内分泌医生这样防糖尿病》

西北首家糖尿病智慧门诊开诊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通过将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互联网医疗、糖尿病智慧管理整合应用于临床,构建了医护患实时互动、多维度全息管理的糖尿病管理新模式。在试运行9个月后,于6月21日上午正式成立西北首家糖尿病智慧门诊。

近几年来,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1.4亿,“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已被列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模式正逐渐发生变化,与指尖血监测(BGM)相比,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系统因可提供持续全面的血糖信息,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血糖监测新方式。

西北首家糖尿病智慧门诊正式开诊

6月21日上午,西北首家糖尿病智慧门诊开诊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阎良区)门诊举行。

(糖尿病智慧门诊开诊仪式现场)

阎良区卫健局副局长王江霞在致辞中感谢西安交大一附院四年来对阎良区卫生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阎良区一直致力于引进各类高端人才进驻,未来将继续与西安交大一附院携手打造“世界一流航空新城”。

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执行院长邹余粮院长对内分泌代谢科积极拥抱新技术助力学科发展、通过CGM智慧门诊提升糖尿病管理,并提高医疗效率及患者就医体验等予以高度评价。

西安交大一附院内分泌代谢科学科带头人施秉银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东院区已经在学科建设、医疗质量提升、医疗安全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优良成绩。内分泌代谢科继糖尿病CGM智慧病房落户东院区后,又启动了糖尿病智慧门诊,希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能为西北乃至全国糖尿病慢病管理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阎良区卫健局副局长王江霞、东院区执行院长邹余粮、副院长吴大鹏、内分泌代谢科学科带头人施秉银教授共同为糖尿病CGM智慧门诊揭牌。)

开诊仪式结束后,西安交大一附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强薇带领各位与会同仁参观了糖尿病智慧门诊,详细介绍并演示了智慧化血糖管理的过程,展示了其精准、高效、便捷的特点。

(强薇带领各位与会同仁参观了糖尿病智慧门诊)

参观结束后进行了学术讲座环节,刘庆部长为开诊仪式学术环节致辞。强薇对糖尿病智慧门诊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樊丽娅教授进行了糖尿病智慧门诊案例分享,李蒙护士长从护理维度介绍糖尿病智慧门诊。

什么是糖尿病智慧门诊?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智慧门诊是内分泌代谢科开设的糖尿病血糖智慧化管理专病门诊,由内分泌专科医生和糖尿病专科护士一起出诊,借助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系统以及互联网远程诊疗,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标准化健康指导和精准降糖方案治疗。糖尿病患者将在这里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和最佳的血糖控制。

医护患实时互动,多维度全息管理。门诊通过佩戴CGM,即使在居家期间,医护也可以借助血糖管理APP对患者实现远程监控、高效管理,糖友自己、亲友也可以看到实时血糖数据,加强自我约束和亲友监督。

同时佩戴CGM还可避免针刺,告别扎手指;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糖数据,全天288个数据,连续记录14天,可以像“视频”一样展现完整的血糖波动情况,识别血糖波动的特征,发现隐匿的高低血糖;CGM实时血糖和趋势箭头有助于避免低血糖发生;CGM生成的动态血糖AGP报告可以呈现更多维度数据,协助医生制定更适合精准降糖方案。

AGP决策周期助力CGM调糖,将更好地运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生成的AGP报告,给予患者更精准的调糖。

糖尿病智慧门诊率先落地实践由中国动态葡萄糖图谱和数字疗法研发中心提出的AGP决策周期概念。该周期中将AGP分为三种——参考基线AGP、临床处方AGP和效果确认AGP。其中参考基线AGP全面反映患者血糖特征,包括整体水平、血糖波动性、低血糖风险等;临床处方AGP协助医生进行针对性降糖方案调整;效果确认AGP作为糖化血红蛋白补充,协助确认所有临床问题得到解决。三种AGP依次应用,使血糖调整更加全面精细。

线上线下联动,专科保驾护航。专科医生将采用“AGP报告解读/治疗方案调整/线上加诊 紧急处理”的诊疗方式,同时,专科护士也将采用“糖尿病患教 随访指导2周”的护理方式。

在糖尿病智慧化门诊,内分泌专科医生将根据CGM佩戴后得出的多维度数据针对血糖情况进行更加精准细致的2次分析,并做出相应治疗方案调整。而对于2周随访期间的急性血糖情况,将利用交大一附院“智慧好医院”互联网平台线上加诊,必要时线下加诊进行诊疗,使居家控糖更有保障。

在常规门诊,医护患交流时间有限。而在糖尿病智慧化门诊,糖尿病专科护士将进行关于糖尿病饮食、运动、用药等系统化专科健康教育,并提供为期两周的随诊和专业化指导,督促进行生活方式打卡、根据CGM数据指导饮食及运动,及时解决糖友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哪些人适合在糖尿病智慧门诊就诊?

据介绍,糖尿病智慧化门诊前期试运行期间,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人群,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控糖经验,备孕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新发或新确诊糖尿病患者、发现血糖很高但无法及时住院的患者、住院期间胰岛素治疗需要后续方案简化或调整的患者,都很适合在智慧化门诊就诊。

作为中国动态葡萄糖图谱和数字疗法研发中心授牌的全国首家AGP联合实验室,西安交大一附院内分泌代谢科一直在围绕患者和医生打造贴合中国国情的AGP规范化诊疗模式。糖尿病智慧化门诊在专业的医护团队管理下,通过CGM等可穿戴设备加互联网医疗技术,从饮食指导、运动管理、血糖监测、患者教育、药物调整等多维度入手,力求用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实现糖尿病远程智慧化管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实习记者 权子昂 通讯员 王馨)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