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瘾糖尿病(酒 糖尿病)
一个案例告诉你:糖尿病患者大量饮酒的危害,健康饮酒方法在这里
各大指南、医生、糖尿病教育工作者均叮嘱糖尿病患者尽量不饮酒,或少饮酒,很多糖尿病患者不以为然,继续该喝就喝,想喝多少喝多少。
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不知道大量饮酒的危害,看完下面这个案例,你就懂了。
案例:饮酒导致低血糖昏迷
佟大爷,63岁,饮酒40年,每天半斤白酒,60岁之前身体没什么不适感觉。最近半年感觉自己越来越瘦,口渴明显。于是上医院检查,被查出患有糖尿病。
医生告知佟大爷患有糖尿病应限制饮酒,合理饮食,按时服药,规律运动。
医生面前佟大爷满口答应,回家后就把嘱咐的话忘到脑后,继续每天喝半斤酒,但害怕血糖升高,药物坚持服用。大娘见大爷继续喝酒,多次劝解,几乎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有一天佟大爷喝完酒后1小时出现了昏迷,被急救车拉到急诊室,当时测血糖1.2mmol/L,考虑低血糖昏迷。
静脉推完50%葡萄糖注射液后大爷清醒过来。通过询问病史,医生了解到大爷患有糖尿病,饮酒后摄入主食量减少,血糖过低,造成这次沉重的教训。
家人虚惊一场。
- 研究表明:酒中含有的酒精可诱发的低血糖,严重者可致昏迷。
- 医生告知佟大爷: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和由此引发的身体伤害会抵消一辈子控制高血糖所带来的益处,并且可能增加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的患病风险。
这次事件后,佟大爷立即把酒戒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会有各种饮酒的场合,如何饮酒更健康呢?
如何饮酒更健康
5种情况下坚决不喝
- 空腹血糖>7.8mmol/L或近期内经常发生低血糖现象者。
- 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如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等。
- 伴有脂肪肝或肝功能异常者。
- 血脂异常者。
- 高尿酸血症者。
3种情况下可适量喝酒
- 近一段时间血糖控制平稳, 空腹血糖在7.8mmol/L以下者。
- 不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者。
- 肝功能正常者。
如何健康的饮酒
- 首先不可饮酒后减少主食摄入量,更不能用酒代替主食,而不再吃主食。
- 血糖控制尚可的糖友,做到适量、正规饮酒,避免大量饮酒和醉酒。
- 饮酒前后监测血糖,了解自己血糖水平,做到提前预防。
- 饮酒后降糖药可适当减少用量,以免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引起低血糖。
- 采用新的降糖方案和频繁发生低血糖的糖友,严禁饮酒,以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饮多少酒合适
对于没有酒瘾的糖友,建议能不饮酒尽量不饮,彻底戒掉才是最好的。
而对于有酒瘾的糖友来说,武断的戒酒也是非常困难的,这类人群做到合理的饮酒,既减少对糖尿病病友的身体伤害,又能享受饮酒带来的乐趣。
研究表明,女性每天不超过15克酒精,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酒精。每周均不可超过2次。(切忌空肚饮酒,以免加重低血糖风险)
- 低度酒:酒精度介于32%vol-45%vol;
- 高度酒:酒精介于45%vol-58%vol。
糖尿病患者饮酒量超过45酒精单位,属于持续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大约相当于啤酒为1050毫升,葡萄酒450毫升,蒸馏酒135毫升(数据来源: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版)。
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糖友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饮酒不当带来的危害,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量饮,把饮酒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更低。
作者:李秋红
糖尿病患者经常喝酒,对健康有没有影响?忍不住的人要用科学办法
说起喝酒,追溯到我国古代人们就有喝酒的习惯,通过自己酿造,深埋在土地里,时间越长酒香味越浓。随着科技发达,酒文化源远流长,人们不再自己酿酒,工艺上的手法让我们喝酒更方便,可酒真的是好东西吗?
几乎到现在都有人怀疑这个问题,可以给大家肯定的答案,在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国际癌症机构,把酒精以及酒精饮料,列在1类致癌物的名单中,说明它有明确对人体致癌的物质。
可以和酒精相媲美的还有烟草、黄曲霉毒素、中式咸鱼、二噁英、苯并芘、槟榔等等。
那我们还能喝酒吗?为什么有很多糖尿病喝酒都没事?
虽然酒精是致癌物,但现实生活中依旧有很多人喝酒,为了应酬、解压等等,在各大场合喝酒都不会有人阻拦。如果你身体健康良好,在我国膳食指南中,确实有健康的饮酒量标准。除了不喝的做法以外,不超出机体耐受范围即可。
针对糖尿病患者,最建议的方式是不饮酒。如果一定要饮酒,或者是你犯酒瘾了,也要用科学的办法。
第一,看病情情况。有些糖尿病患者病情不稳定,处于低血糖、并发症状态,为了病情考虑,就需要远离酒精类饮品。一旦超纲饮用,酒精一方面容易影响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增加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让葡萄糖经过血管壁时刮伤血管,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每日服用的降糖药,酒精还可能与其发生反应,降低药效或者是使糖尿病患者短时间血糖水平骤降,引发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甚至是晕倒、休克。
如果病情较为稳定,自身没有糖尿病并发症,忍不住想要喝酒时,可适量喝酒。
第二,看每日酒精摄入的总量。对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男性女性饮酒范围不一样。男性全天酒精量不超过25g,也就是说啤酒最好在450ml以内,葡萄酒在150ml以内,在40度以下的白酒当天不要超过50ml,不建议饮用高度白酒。
在饮用各种酒类的同时,注意查看服用药物的说明书,看清服用禁忌,如果有不能喝酒这一项,就要注意饮酒时间,避免药物和降糖药冲突,引起较大的血糖波动。
各位朋友,你认为糖尿病患者可以饮酒吗?不妨在下方评论中留言,分享给我们的营养师。
每日能独饮4斤白酒,淮安59岁男子因酒瘾5年住院31次
59岁的淮安市民老田(化姓)是一个有着23年病史的“酒精依赖患者”,从最初的与朋友小酌两杯,渐渐发展成一人每日独饮3—4斤白酒,老田的“酒瘾”可谓越来越大。他曾多次住院治疗,每次病情刚有所好转出院,回家后就会继续复饮,全然忘了医生的嘱托。这不,近日,他趁一人在家时,又偷偷开始喝酒,一瓶白酒不过瘾,在喝第二瓶时,突然倒地,被回家的妻子发现时已无知觉,吓得妻子赶紧拨打120将其送往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
59岁的他“酒精依赖”已有23年
“他脾气特别犟,你不让他喝,他就偷偷藏起来喝。家里没酒了,这家店拦着不让他买,他一下子窜出去到别家店去买酒,不喝上就不罢休。”提及老田的酒瘾,妻子说他这个酒瘾已有23年了,家人被他折腾得也是精疲力竭。
据老田妻子介绍,由于老田每次出院后不遵医嘱,他的身体也随着大量饮酒而每况愈下,肝肾功能异常、高血压、高血脂、多发性腔梗……大大小小的毛病全都随之而来。体重200斤并患有糖尿病的他更是不顾医生给他的饮食建议,每天依旧摄入大量的碳水食物,导致越来越胖,体重也严重超标。“这次他又趁一人在家开始偷喝酒,还喝了一斤多,如果不是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与精心照顾,老田的命估计就没有了”。老田妻子说:她当时回家发现躺在地上的老田呈现昏迷状态,脸色青紫,气息微弱。
据当天参与抢救、后来也是老田的主治医生庄丽荣介绍,老田由于饮酒过多、肥胖等原因,即使使用高流量面罩给氧,指脉氧仍然未有明显改善,而且200斤体重的老田,手臂比普通人要粗两圈,且皮肤黝黑,对建立静脉通路又是一大考验,好在经过精神科二病区医护人员历经2小时的抢救,老田意识逐渐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
5年来他已因“酒精依赖”住院31次
对于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二病区全体医护人员来说,老田可谓是常客,因为自2018年以来,老田因“酒精依赖”先后在该病区住院31次。但是他每次病情刚有所好转就闹着出院,回家后就会继续复饮,全然忘了医生的嘱托。
据老田妻子介绍,面对如此“高危”的老田,二病区全体医护人员都格外地关注。由于身体过于肥胖,老田晚上睡觉还伴有“呼吸暂停综合征”。夜班护士在夜间巡视将床头抬高,缓解他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的状况。对于老田的饮食,护士们更是严格控制,在此次住院治疗期间,老田积极配合医生们的治疗,体重也瘦了30多斤,身体感觉比起之前舒畅了很多。
出院后,夫妻俩对二病区医护人员尽心尽力抢救的场景久久不能忘记,二人商量后决定为医护们送上锦旗。老田妻子真诚地说:“也许对你们来说,只是救了一个‘高危’病人,但是对我们来说,是救了一个家最重要的人。谢谢你们把老田从死神手中拽了回来。”
什么是酒精依赖?酒精依赖患者该如何戒酒?
一旦停止或减少饮酒后就会出现很多躯体症状,或者烦躁不安,俗称“酒瘾”,这就是酒精依赖综合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博士黄成兵介绍,酒精依赖主要表现为:晨饮、偷喝酒、独自饮酒、随时饮酒,简单的说,只要不喝酒就浑身难受。
患酒精依赖对个人身体、社会都会造成危害,黄成兵告诉记者,对人体的危害提现在:抑制食欲,干扰消化、呼吸和代谢过程,造成人体营养不良。急性大量饮酒还可以导致胃出血。还可以导致精神障碍,可出现幻觉、妄想、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等。突然停饮后还可表现为震颤谵妄,表现为意识模糊等。
对社会的危害首先体现在酒驾上,酒后驾车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同时还可以导致人格的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义务感、责任感、道德感,很少顾及家庭,对工作疏忽、不负责任。至于撒谎骗人、出尔反尔、强词夺理、酒后失德、肇事肇祸、家庭暴力更是不一而论。
那么,酒精依赖患者该如何戒酒?黄成兵主任首先强调的是,“酒依赖”是一种病。酒依赖患者很难自行戒酒,且自行戒酒后出现戒断症状也比较危险,因此,最好以住院治疗为宜,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和心理干预等方法戒除酒瘾。戒酒成功后,应避免再次饮酒,即终身戒酒。因为即使小量饮酒,也会在数日内很快回到过去的酒依赖状态。
(来源:扬子晚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