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几号糖尿病(糖尿病日是几月几号啊)

康复Therapy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血压高」?医生跟您聊聊,什么时候开始用降压药

岁数大了,什么病都容易发生。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问题。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过疑问,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降压药物?

不用降压药物也可以控制血压吗?

其实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建议患者是否选择降压药物。

但这个指标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一、数值那么多,最应该重视哪个值?

很多患者刚发现血压升高的时候有一些迷茫,因为测量血压的数值非常多,比如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脉压。

简单来说,我们在测量血压的时候比较高的那个数值就叫做收缩压,而比较低的值就叫做舒张压

脉压介于两者中间,具体的算法稍稍有点复杂,一般电子测量仪都会主动给出来。

但是需要记住这几者的区别。

  • 1.收缩压,也就是数值比较高的血压,是衡量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最有效的指标之一。而且收缩压是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最有效最简单的指标。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更加重视收缩压的数值不要让收缩压太高。

这是因为收缩压的变异对血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

  • 2.脉压,准确地说介于收缩压和舒张压中间,是经过这两个值计算而得出来的。它可以反映血压的大体情况。

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脉压也是衡量心血管世界发生的决定性指标之一。

  • 3.舒张压,也就是所有值里面最小的那个。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舒张压的意义没有上面两个数值重要,但这并不代表舒张压没有意义。

以上三种数值,就是我们最熟悉也是最头疼的。

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物,完全就看这三个数值了。

二、什么时候开始吃药?

可能更多的患者最关心的,并不是血压多高,而是什么时候开始吃药。

其实这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总体来说,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血压在140/80mmHg以下。

当然这个数值是理想情况,简单来说,在这个数值以下的糖尿病患者不需要太担心,即使是血压很高的时候,降到这个数值也就相对安全一点了。

所以这个数值可以说是糖尿病患者的目标血压。

如果收缩压超过120mmHg,这个时候需要吃药吗?其实也可以不用,这个时候应该是血压刚刚升高的开始,我们可以通过干预生活方式来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主要方式包括健康宣讲,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以及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在血压刚刚升高的阶段,有很多方式可以改善自己的血压状况,并不需要吃药。

但是如果血压进一步升高超过140mmHg,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之上,考虑采取一些降压的治疗措施了。

特别是收缩压超过160mmHg的时候,就必须要开始应用降压药物了。

虽然降压药物有很多种,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首选的就是ACEI以及ARB

当然,如果降压效果不明显,也可以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包括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这些都是常用的降压药物,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保护心肾功能的同时,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

总结。

很多时候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在一些学者眼中,高血压已经是糖尿病的不良并发症之一了。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适当地控制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十分有效的。

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开始控制血压。

简单来说,无论是否有血压增高,都应该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

但是如果血压已经超过了140/80mmHg,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通过降压药物来治疗了。

虽然降压药物有很多种,但是我们主要推荐的就是ACEI和ARB

不知道说了这么多对您有没有什么帮助,但希望你在控制血糖的时候,也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

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慢性病那些事##慢性病防治知识##健康科普排位赛#@头条健康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脂」?医生:调脂,无非这两招

除了补钙,在医院,医生还拿「葡萄糖酸钙」当解毒药和抗过敏药

碳水化合物对胰岛素下手了,关于糖尿病你不知道的事

您关心血糖吗?医生总结血糖监测的冷知识,请看此文,全是干货

糖尿病人什么时候开始服用维生素B12?吃多长时间?听医生怎么说

李阿姨,62岁,患糖尿病三年。这三年以来一直服用二甲双胍降糖,最近一段时间李阿姨总感觉胃口不佳,经常有腹泻,恶心等症状,起初李阿姨以为是吃坏东西了,自行去药店买了些止泻药,吃了两天后腹泻,恶心症状仍然没有缓解,自行监测血糖均在正常范围,李阿姨不解,于是决定去医院检查一下。

通过连续测量李阿姨服药后的血糖,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而且血糖水平较平稳,排除是由血糖过高或血糖不稳定造成的消化系统症状,了解到李阿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于是监测李阿姨机体维生素B12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李阿姨维生素B12水平为82μμg/mL,严重低于标准水平,标准水平在100-300μμg/mL,确定李阿姨是由缺乏维生素B12造成的消化系统症状。

鉴于李阿姨这种情况,决定采取药补维生素B12的方式来快速提高机体维生素B12水平,李阿姨需隔日口服50~200μg维生素B12片,连续服用一个月后监测维生素B12水平并停止服用维生素B12。

一个月后再次监测李阿姨维生素B12水平,这结果显示维生素B12水平为120μμg/mL,处于正常范围,停止药补维生素B12后李阿姨还需注重食补维生素B12;糖尿病患者注重补充维生素B12,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病病,糖尿病性贫血等。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补充维生素B12,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开始服用维生素B12?

1)使用二甲双胍降糖的患者需要注重补充维生素B12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机体肠道出现吸收障碍,导致肠道吸收维生素B12受阻,长时间服用二甲双管会导致机体维生素B12含量缺乏,机体缺乏维生素B12很容易导致机体全身性症状发生,导致血液系统出现贫血现象,缺乏维生素B12还会影响神经系统,诱发神经炎和神经病变发生。

抑制肠道吸收时会影响机体出现消化系统症状,使糖尿病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症状;缺乏维生素B12后很容易导致贫血现象发生,增加贫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严重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机体心脏系统,因此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维生素B12。

上面提到的李阿姨是一位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降低血糖,因为二甲双胍抑制维生素B12合成,机体因缺乏维生素B12出现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经过测量机体维生素B12水平才发现李阿姨严重缺乏维生素B12,补充维生素B12后消化系统症状消减,李阿姨的病例有效告诉我们,在服用二甲双胍期间一定要注意机体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充维生素B12。

2)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长期患糖尿病的人群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加,长期血糖过高会在血管内引起糖毒性,糖毒性会损害血管,腐蚀血管壁后会对血管周围的神经造成影响,诱发神经病变,通过服用维生素B12能够有效营养神经,增强神经抵抗力,降低神经病变风险。

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可以服用维生素B12的辅酶,辅酶相较于维生素B12活性更大,有助于神经修复。

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视神经损伤也可服用维生素B12,病程较久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维生素B12来预防神经病变,平时更要注重维生素B12的补充,许多食物当中都富含天然的维生素B12。

3)糖尿病患者伴随贫血时可服用维生素B12

糖尿病患者也可能会发生贫血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糖尿病性贫血,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功能损伤,通过食物摄取和葡萄糖无法正常代谢,无法将葡萄糖转化为机体所需的能量,导致大量葡萄糖流失在血液当中,最终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存在在一定饮食限制,人体三大能量来源主要为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糖尿病患者需限制葡萄糖和脂肪的摄入,单靠摄入蛋白质无法满足机体运作,导致糖尿病患者无法满足机体能量需求,出现糖尿病性贫血现象,而维生素B12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有利于机体获取更多能量,有效帮助改善糖尿病患者贫血现象,糖尿病性贫血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注意补充维生素B12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大量营养,而糖尿病患者会限制葡萄糖补充能量,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能量来源以蛋白质为主,而维生素B12能促进肠道蛋白质合成,机体摄入的蛋白质一部分转化为能量,另一部分会通过消化系统代谢出去,导致机体能摄入的蛋白质含量降低。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正常摄入的蛋白质无法满足母体和胎儿的需求,因此我们通过减少正常代谢出去的蛋白质,提高机体摄入蛋白质的含量,通过补充维生素B12能够有效减少正常代谢出去的蛋白质,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高蛋白质摄入含量,有效保障胎儿生长发育。

另外维生素B12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物质,积极生长发育离不开微量元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补维生素B12,保证各项微量元素平衡。

以上糖尿病人群不仅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12,应注意补充其他微量元素,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饮食习惯,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导致机体各种微量元素缺乏,我们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糖尿病患者从开始就可以食补维生素B12,具体因缺乏维生素B12出现症状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药补维生素B12。

糖尿病患者应服用维生素B12多长时间?

糖尿病患者如果是通过食补维生素B12的方式,可以长期食补。糖尿病患者如果是要补维生素B12,要根据病情而定。另外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机体维生素B12含量过高时可停止服用。

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B12一般2-4周即可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叶酸的需求非常大,胎儿对营养的需求量大,大量吸收母体蛋白质,导致母体蛋白质合成达不到机体需求。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时往往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B12,妊娠期患者容易出现恶性贫血,单纯补充叶酸无法纠正贫血现象,尤其是糖尿病妊娠期患者对饮食的限制很大,许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贫血现象,补充叶酸期间同时补充维生素B12能够有效纠正恶性贫血现象。

早期妊娠期患者补充维生素B12能够有效防止胎儿畸形,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早期补充维生素B12两周左右即可,如仍存在恶性贫血现象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推迟补充,药补维生素B12结束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食补维生素B12。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补充维生素B12应在一个月左右,具体补充时长根据病情而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以维生素B12辅酶甲钴胺进行治疗。甲钴胺连续使用不可超过一个月,长期服用甲钴胺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发生,若连续使用甲钴胺后症状仍然没有消减,停用一段时间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再次服用,但不可连续服用甲钴胺超过一个月,停用甲钴胺期间可用食补的方式代替。

3.出现恶性贫血的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B12应控制在三个月左右

恶性贫血的患者严重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12能够进蛋白质合成,加快机体脂质物质吸收,肝脏具有储存维生素B12的功能,服用维生素B12后一周后,仍有部分维生素B12存留在肝脏内,服用三个月左右维生素B12能够有效纠正个性贫血现象。

4.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根据机体维生素B12缺乏含量来补充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人群应该定期监测机体维生素B12水平,如果出现严重缺乏维生素B12的现象,应及时进行药补。

服用一个月后再次监测机体维生素B12水平,机体缺乏维生素B12的现象有所缓解,可用食补代替药补。

维生素B12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有效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重视补充维生素B12。

机体肝脏具有储存维生素B12的功能,因此长期服用维生素B12很容易导致维生素B12过量,维生素B12过量容易发药毒性,对机体的危害很大,因此补充维生素B12尽量采取食补方式,许多食物当中都含有维生素B12,如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等,需要药补维生素B12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医嘱执行,不可擅自增减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时,需要长期服用二甲双胍降糖,以及糖尿病性贫血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适量补充维生素B12,药补维生素B12不能长期服用,糖尿病尿病患者应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服药周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通过食补的方式也可补充维生素B12,有利于帮助我们预防糖尿性贫血,糖尿病神经病变。

上面提到的李阿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降糖,导致肠道合成蛋白质受阻,通过补充维生素B12有效缓解了这一现象,像李阿姨一样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因定期监测机体维生素B12水平,出现维生素B12缺乏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补充。

参考文献:

王雪莲,张镭.口服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10):1220-1223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状态的分析[J]. 谷俊侠,朱伟,许文荣,顾可梁.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0(01)

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摄入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D]. 靳根权.青岛大学 2021

糖尿病人什么时候开始服用维生素B12?吃多长时间?

随着国家迈入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平明百姓的生活水准也提高了;

同时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年龄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未曾见过的疾病出现在人们的身上,比如糖尿病。

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由原来的不到百分之一升高到十分之一,足足升高了十倍,还有一些未统计的人数更是庞大,糖尿病现已经是严重危害我们身体健康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面对众多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的药品被开发研究,去挽救那些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

在没有特殊禁忌症的情况下,二甲双胍就是治疗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主要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优势:拥有多种降低血糖的途径、价格较低、疗效较好、低血糖风险低、不会导致体重增加,能够有效的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但医学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二甲双胍也不例外。

在二甲双胍的众多不良反应中,有两种平常需要注意

  • 第一个是消化道症状;
  • 第二个是维生素B12缺乏;

两种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关联。让我借一个病例来揭开这其中的联系。

周女士,42岁,患有二型糖尿病三年,自从患上糖尿病后,就专研出控制血糖的好方法,那就是少吃主食、多餐进食,再结合二甲双胍的治疗,让她的血糖控制非常好,但周女士这个月感觉自己的力气大不如从前了,还有点头晕。

以前从菜场提着大包小包回家都不带喘的,最近走到半路都得歇会,有一次快到家门了,就想着回家再休息,意外发生了,周女士直接晕倒在自己家小区,最后被好心人送到了医院。

医师对周女士进行仔细的问诊,发现周女士的生活习惯很健康,除了糖尿病以外,并没有其他疾病。最后看到周女士随身带的降糖药——二甲双胍,于是考虑周女士应该是由于长时间服用二甲双胍使体内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导致出现了贫血,随即给周女士查了一个血常规,红细胞计数:3.96×1012/L,血红蛋白:94.0g/L诊断为贫血

随即安排周女士进行骨髓穿刺活检,3天后检查结果回报:红系增生明显活跃,早幼红细胞比例增高,部分幼红细胞巨幼变。随即医生诊断她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周女士维生素B12和叶酸制剂,两周后复查血象。

周女士回家后,上网查询了服用二甲双胍是否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发现确有其事,于是安心服药,二周后复查,血象上升,且期间感觉乏力的症状也减轻了。

随即继续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最终头晕、乏力症状消失,血象恢复正常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了,那么为什么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贫血呢?维生素B12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什么是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 又称为外因子,与之对应的是人体胃黏膜壁细胞所分泌的内因子,而维生素B12的吸收又必须与内因子结合,所以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对于吸收维生素B12是一个基本条件。

而维生素B12的功能主要有三点:

①作为一种辅酶:

维生素B12和叶酸一起参与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生物转化,维生素B12如果出现缺乏,就会导致两种蛋白质的转化过程受阻,致使中间产物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增加。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增加则会使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增加

②脂肪酸的合成:

维生素B12主要参与的是神经纤维表面髓鞘脂肪酸的合成,髓鞘作为神经纤维的保护成分,一旦维生素B12出现缺乏就会导致髓鞘的形成受阻或受损髓鞘难以恢复,就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所以在临床上维生素B12广泛用于神经受到损伤的患者;

③参与叶酸的转化:

维生素B12的缺乏会导致叶酸无法转化为四氢叶酸去参与一碳单位的传递,从而使幼稚红细胞的DNA合成障碍,但又因为红细胞内RNA的合成不受其影响,所以导致RNA/DNA比例失调,致使红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细胞核的生长变慢,最后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就是恶性贫血

周女士就是因为维生素B12的缺乏导致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最后晕倒被人送往医院,由此可见维生素B12对于人体的重要性。那么周女士为什么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维生素B12缺乏?

糖尿病作为现在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各种并发症都有可能出现。

而糖尿病患者出现维生素B12缺乏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服用了一种名为二甲双胍的降糖药。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胃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从而出现一系列疾病,而且消化道反应是服用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所以导致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维生素B12缺乏。

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出现消化道反应时,临床医师可能会给予患者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去帮助患者减轻消化道症状,这时抑酸药会减少胃粘膜腺体分泌胃酸和内因子,但人体摄入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必须要与胃黏膜腺体分泌的内因子紧密结合才能被吸收入血。

而且二甲双胍还可以影响已经与内因子结合了的维生素B12在肠道的吸收,通过去竞争或影响回肠末端的细胞活性,导致即使内外因子已经结合却仍然无法吸收。

这就会导致人体中的维生素B12总量并没有下降,但是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出现下降,如果长时间维生素B12都难以被吸收,维生素B12就会被人体排出体外,也就出现维生素B12的缺乏了。

所以说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会加重维生素B12缺乏的不良反应。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防止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糖尿病患者何时需要补充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作为人体一种重要的B族维生素,重要性已经在上面详细叙述。糖尿病患者那么什么时候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呢?

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时期:

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如周女士一样已经出现头晕、乏力和晕倒时,这时就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12了;同理可以知道当我们身体出现手脚麻木、无力等周围神经受损时需要服用维生素B12。

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下降

血清中维生素B12范围一般在200-900pg/ml之间,如果大家在检查时发现自身维生素B12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可以向医生要求更换降糖药物或服用维生素B12制剂补充。

妊娠妇女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妊娠妇女指的是糖尿病合并妊娠而不是妊娠糖尿病,主要区别在于出现糖尿病的时间。在妊娠期间两者都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去满足人体或胎儿维生素B12的需求,而在分娩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一般都可以恢复到正常,无需服用二甲双胍。这时维生素B12的补充只用于分娩后仍有糖尿病的患者。

但生活中并不是只有糖尿病才会出现维生素B12的缺乏。还可以见于老年人、素食主义者、胃肠道疾病患者。如果大家是这三种类型人群中的某一种,就要及时看看自己有没有贫血和手脚麻木等周围神经受损的症状了,如果有轻微的症状,就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12了。

四、糖尿病患者如何补充维生素B12?

生活中维生素B12广泛存在,但是根据每个人维生素B12的缺乏情况,补充维生素B12的方法也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法。

①增加饮食摄入:

如果大家还没有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时,但自己是上述的三种人群的一种,这时还可以通过增加肉类、蛋类和动物内脏的饮食去增加维生素B12的摄入来补充维生素B12。

②药物补充:

对于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出现维生素B12缺乏且不能或不愿改换其他降糖药的患者,通常建议服用甲钴胺片三个月或者选择每年肌注维生素B12 1mg再去医院复查血浆中维生素B12的浓度,让临床医师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补充维生素B12,避免过度服药。

同时也要增加饮食中维生素B12的摄入,进一步弥补体内维生素B12的不足。同时增加钙离子的摄入去抵消二甲双胍抑制维生素B12吸收的作用。可以有效增加体内维生素B12的含量,缓解服用二甲双胍导致的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虽然有着众多优势,但长期服用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像周女士就是忽视了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最后患上巨幼细胞性贫血,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就需要大家在关注疾病的同时,也能关注药物使用的一些不良反应,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或者其他症状时也能及时应对,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 [1] 沈杰. "二甲双胍致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B12缺乏症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1.8(2021):4.
  • [2] 黄河花, 赵豫梅, and 宋滇平. "二甲双胍与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及其干预."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9.10(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