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异常(糖尿病异常值)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身体出现7种异常,要警惕病情加重了,别忽视

糖尿病就是胰岛素的利用和代谢出现异常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无论是患上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们就只能依靠控制血糖水平来使病情保持稳定;

如果血糖长时间失控,患者就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面临失明、截肢、肾衰等风险。

不希望自己承受这些折磨的患者们就要注意,如果身体出现了以下7种情况,就要警惕病情加重。

一、血糖水平不稳定

想要判断糖尿病的病情是否稳定,测试血糖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办法。患者最好自己购买血糖仪和试纸,平时在家里就能测试血糖水平。

如果发现近期血糖水平时高时低或者长时间居高不下,就要警惕糖尿病的病情有加重的迹象。

二、“三多一少”症状加重

糖尿病患者普遍都有“三多一少”的症状,这也是糖尿病最典型的表现。

如果患者发现自己近期食欲更大,喝水和排尿的频率越来越高,体重却越来越少,就要及时监测血糖水平,这种现象也意味着病情已经进一步加重。

三、视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若是没有控制好血糖水平,长时间的高血糖就会对眼睛的微血管造成损害;

使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就会减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还有可能引起白内障和青光眼。

四、手脚麻木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所加重后,由于血糖长时间处于偏高的状态会导致患者的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再加上血液循环功能减弱,患者就容易出现手脚麻木、感知力下降的现象。

尤其是下肢部位距离心脏比较远,患者在走路的时候可能会感觉踩在棉花里,甚至还会出现间歇性跛行。

五、伤口容易感染

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慎受到了外伤,小小的伤口却长时间没有愈合,甚至出现感染、发炎的现象,最好是警惕糖尿病已经加重,因为血糖水平过高,伤口部位的愈合能力就会下降;

还会变得更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如果任由伤口恶化就有可能引起局部化脓,若是受伤的部位是脚部,还容易引起局部坏死,有可能只能通过截肢才能阻止病情恶化。

六、泡沫尿

正常情况下来讲,人们平时排尿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少量的泡沫,这些泡沫在短时间内就会消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后会使尿液里面含糖量增多,导致尿液的张力更大,过多的糖分和杂质还会使患者排出更多的泡沫尿。

再加上糖尿病患者的肾脏也会受到慢性损害,若是肾脏出现了问题,蛋白质漏入尿液里面,也会使患者排出大量的蛋白尿,出现过多的泡沫,并且长时间无法消散。

七、心脏不适

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出现胸闷、心悸、身体乏力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这些症状更为明显就要警惕是心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在临床上,因为糖尿病冠心病死亡的患者要比非糖尿病病患者多3-5倍,所以任何糖尿病患者都要警惕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若是发现自己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要警惕病情已经加重,最好是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根据医生的诊断来调整药物或者胰岛素的种类、剂量,还要加强饮食调控,做到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经常锻炼身体,尽可能地让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争取让自己长期带病生存。

来源: 医说健康

当皮肤出现4种异常情况时,可能是和糖尿病有关,需要引起注意

随着我们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就导致有的人患上糖尿病。糖尿病可分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其中一型糖尿病是由于先天性胰岛素分泌缺陷所造成的,一般多发于青少年。而二型糖尿病则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一般以肥胖患者多见。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都是需要治疗的,否则血糖得不到有效地控制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到身体的健康,事实上体内血糖升高的时候,皮肤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具体有哪几种变化呢?平时如何平稳血糖呢?

皮肤出现4种异常时,可能和糖尿病有关

1、脚上出现肿胀,溃疡

如果糖尿病神经发生病变就会引发下肢血管病变,导致脚上的血管发生闭塞,从而出现肿胀或者细菌感染形成溃疡。如果经常感觉脚出现异常的疼痛肿胀,应该考虑是不是糖尿病引起的。尽早到医院去进一步检查,否则发展成为糖尿病足,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2、皮肤变红

当人体的血糖升高时,身体内部的血糖也会升高,并造成体内血液流通不畅,容易出现堵塞的症状,严重的还将造成血管破解,皮肤表面出现血肿,此时很可能是得了糖尿病。

3、全身瘙痒

糖尿病的体征之一就是全身瘙痒。如果出现泛发性躯干瘙痒和局部瘙痒,或者皮肤干燥等症状,这些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性瘙痒。

4、双脚皮肤干裂,难愈合

糖尿病患者皮肤也会变得越来越干燥,尤其以女性较为明显。由于体内血糖代谢异常,会使皮肤变得粗糙干燥。所以,冬天的时候,会更容易出现皮肤干裂。如果双脚皮肤长时间干裂难以愈合,应该考虑是不是血糖代谢异常引起的,尽早去医院测量一下血糖的浓度。

以上4点大家都了解了吗?虽然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用药、通过平时的饮食达到平稳血糖的目的,以下3种食物就可以有效平稳血糖。

1、苦瓜

苦瓜能够清热解毒,苦瓜还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其作用相当于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

2、芦笋

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芦笋属于“发酵型碳水化合物”,可以刺激人降低食欲,有利于减肥,芦笋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使人体肌肉及身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率提高,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平时可以吃一些芦笋

3、紫菜

紫菜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因为紫菜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这种多糖能明显降低血糖。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什么是糖耐量异常?医生:距离糖尿病仅一步之遥!教你3招来应对

糖耐量是指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在糖尿病前期,患者最先会出现糖耐量受损,表现为空腹或餐后血糖高于正常值,但又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因此临床上把糖尿病前期又习惯称为糖耐量异常。出现糖耐量异常后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据一项长期随访观察发现,有10%-50%的糖耐量异常患者10年后人群会进展为糖尿病患者。

怎样才算糖耐量异常?

我们首先要明确是否存在糖耐量异常,糖耐量异常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以及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减低。其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5.6-6.9mmol/L或OGTT试验2h血糖7.8-11.0mmol/L,符合任意一项或者两项均符合,都可以算糖耐量异常,即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异常可以恢复正常吗?如何做呢?

糖耐量异常并非糖尿病,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但需要结合自身的高危因素进行干预,这在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中属于一级预防,目标是控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生活方式干预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制定合适自身的能量与自身营养素摄入方案,达到维持健康体重(BMI<24kg/m2)的目标,肥胖或超重的患者应在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同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

2.增加体力活动

如果之前有长时间静坐的生活方式,应进行调整,增加体力活动的时间,建议体力活动到250-300分钟/周。

3.药物干预

对于已严格执行生活方式干预达6个月但血糖仍控制不佳(空腹血糖>6.1,餐后血糖>7.8mmol/L)的糖耐量异常人群,是可以考虑采用药物干预的,可根据不同的糖耐量异常类型选择不同的干预药物,如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推荐使用二甲双胍750-1700mg/d,若有减轻体重的需求,可使用平均剂量2550mg/d。对于不耐受二甲双胍的人群,可使用阿卡波糖150-300mg/d或罗格列酮8mg/d、吡格列酮45mg/d。如果是糖耐量减低(餐后血糖>7.8mmol/L),可考虑使用阿卡波糖150-300mg/d,不耐受阿卡波糖可使用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剂量同上。

总之,糖耐量异常必须警惕!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后,应定期进行随访血糖变化,建议每年至少一次至医院行空腹血糖和(或)OGTT检查,如果OGTT检查显示正常,可以停用干预药物,但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增加体力活动仍建议继续进行。

#健康科普排位赛# #男性健康专家谈# @头条健康 @健康真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