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加强糖尿病(加强糖尿病科普宣传的措施)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注意这五个方面,让糖尿病远离你我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隐匿,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的同时,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也在不断提升,在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以及有效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糖尿病防控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地区。

糖尿病防控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①加强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采取政策引导、知识宣教、环境支持等多方位综合治理措施,降低人群中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率,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更要采取较强的防控措施。

②加强人群血糖筛查和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综合评估,及早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并开展健康管理,使危险因素降低或消除。

③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均衡摄入营养物质,忌食高糖、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戒烟、戒酒;增强身体活动水平和强度,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和血黏度,减轻体重,增强体质;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监测血糖,定期检查血脂、肝肾功能、眼底等项目,以便早起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治疗。

④增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数量,通过多渠道培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人员的能力,做到有效规范管理。

⑤加强糖尿病的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糖尿病防控策略和措施。

糖尿病逆转就得抓住这个黄金期,成功率最高!5件事可逆转糖尿病

#暑期创作大赛#

《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有了冬病夏治的说法,糖尿病也是如此,正是三伏天,最高温的时候,却是逆转糖尿病的黄金期。

今天给糖友们分享5个三伏天控糖要点,做好了有望逆转2型糖尿病前期,建议赶紧收藏起来!

1,规律进食,加强血糖监测

三伏天天气闷热,糖友食欲不振吃的少、饮食不规律是最常见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外源性葡萄糖摄入减少,同时天热出汗量大,人体消耗的能量较大,但进食量跟不上消耗量,一来一往之间,容易发生低血糖或血糖波动大。

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我给大家支几个招,当食欲下降时,可以多吃西红柿、乌梅、李子、杨梅、柠檬等这些酸性食物来开胃;根据进食情况,可选择在上午9点和下午3点左右适量加餐,避免发生低血糖。

2,三伏天运动注意方式方法

《黄帝内经》关于夏季活动有精辟的阐述:“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指的是,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在昼长夜短的夏季,适当晚睡、早起,不要因气候炎热就懒于活动。

但在酷暑运动容易导致中暑。

所以我建议糖友们将时间定在清晨和傍晚较凉爽时进行,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广播操为宜,锻炼时间以饭后一小时为宜,每次30-40分钟,外出锻炼时要记得携带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饼干等,以备不时之需。

3,多喝盐水,忌饮用含糖和碳酸饮料

三伏天糖尿病患者出汗多,喝水量相对减少,很容易造成脱水。

因此,三伏天糖友一定不要限制饮水,饮水时尽量选用凉开水,如果出汗量很大还要适当加些盐,忌饮用含糖和含碳酸的饮料。

俗话说,“伏天吃丝瓜赛人参”,为缓解口干症状,日常还可以多食用丝瓜、黄瓜、苦瓜等时令蔬果,也可以用西洋参、麦冬、莲子、荷叶等滋阴润燥之品煮水代茶饮,有解暑防燥的作用。

4,注意防暑降温

夏日炎炎出汗较多,糖尿病患者在防暑降温的同时要保证不受风寒湿邪的侵袭,睡眠时不要让风扇对着头部直吹,更不宜夜晚在户外露宿,在空调房也不宜时间过长。以防受凉而引起身体的不适。

出汗过多容易造成体内大量无机盐的流失,同时也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不少人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衣服被汗沾湿后要及时洗澡更衣,否则湿衣粘在身上影响散热,回冷后又容易着凉,引发感冒,加重病情。

5,饮食上多清淡,忌生冷

饮食上的选择,最好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不仅能够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营养物质,还能使原本食欲不振的糖友增加食欲,避免低血糖的出现。

同时,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吃一些冷饮用来消暑,但生冷的食物吃多了,就很容易让肠胃受凉,出现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这对于原本身体就虚弱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吃冷饮要学会适度,不要为了逞嘴上的“一时之快”,而伤害到身体健康。

除了饮食和运动上要注意,老糖友还要着重注意避免脚部感染,应多让脚部透气和保持干燥,防止糖尿病足发作。

关注我,我会经常给糖友们分享一些控糖知识和妙招,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区说说你的情况,我看完诊会解答!

#糖尿病##好医生为健康护航##糖尿病饮食##暑期创作大赛#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本报讯 (记者 陈宁 通讯员 陈娜) 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近日我省印发《关于加强高血压糖尿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推进分级诊疗改革的通知》(下称“通知”),旨在依托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综合推进医保支付和基层补偿机制改革等配套措施,引导“两慢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到基层就诊和管理。

根据通知,我省拟通过一年左右时间推进,使改革先行地区“两慢病”患者管理达到“两提高、两稳定、两降低”的目标。在此期间,我省“两慢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就诊率将提高到70%以上,二级及以上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两慢病”患者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两慢病”规范管理率稳定在70%以上,血压、血糖控制率稳定在45%以上和40%以上;“两慢病”患者在二级及以上医院门诊就诊占比下降,“两慢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有所下降。

目前,已确定2020年先行开展加强“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推进分级诊疗改革的地区为:桐庐县、慈溪市、温州市洞头区、瑞安市、永嘉县、文成县、苍南县、湖州市(市本级及吴兴区、南浔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嘉兴市南湖区、海盐县、诸暨市、义乌市、永康市、常山县、开化县、舟山市普陀区、玉环市、遂昌县。

在医疗保障方面,我省将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为依托,政策范围内慢性病药品费用门诊报销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不低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