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圣地(哪个地方治疗糖尿病最好)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是认真的吗?81°C火焰山成祛湿养生圣地?真相是……

炎炎盛夏

网友们的"养生大法"

总能玩出新花样

最近

"火焰山祛湿之旅"

登上了微博热搜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

"安利"大家去火焰山

称"祛湿气效果显著"

对此,有网友调侃,"你说火焰山地表温度81℃,我敬而远之,但你要说它祛湿,那我高低得去一趟!"

还有不少网友

在评论区现身说法

表示去旅游后不长痘了、

不痛经了、肚子也变小了

还有网友表示

当地美食也"有效"

火焰山

位于新疆吐鲁番

以其极端的高温

和干燥的气候条件而闻名

这种高温干燥的环境

被不少网友认为

可以驱散体内的湿气

因此

一些网友开始尝试前往火焰山

进行所谓的“祛湿之旅”

(图源:新浪微博)

身为南方小伙伴

这些话

你一定从小听到大——

“最近脸上长了痘痘”

“你湿气重啊”

“吃饭没有胃口”

“这绝对是湿气重了”

“嘴巴干干的还有点臭”

“还是湿气太重了”

……

难怪有人调侃:

“湿气重”这个词

直接硬控南方人一生

而事实上

中医所说的"湿气"

是怎么一回事呢?

"祛湿"怎样做才靠谱呢?

让人困惑的"湿气"

到底是个啥?

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 中医认为,湿气重的人,很容易被各种疾病困扰。因此湿气常被称为“百病之源”,专家介绍,其实,中医所谓的“湿”要分为内湿和外湿。

外湿多因天气潮湿、淋雨涉水或久处潮湿地带所致,它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如痤疮、神经性皮炎等,其实是很好辨别的,防外湿也主要靠避免高湿环境,比如不长时间呆澡堂泡游泳池等等,尽量避开潮湿的地方。

而内湿则与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大量食用肥甘厚腻、生冷食物,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脾失健运,湿自内生。它表现为脾胃功能受损、吃啥都不香、大便黏腻、浑身无力。中医讲“湿重如裹”,就是形容身体湿气重,感觉被包裹着一样别扭。还时常伴随有精神萎靡不振、贪睡、手脚无力等现象,这就是“湿邪为患”。

很多人都认为“湿”是南方的专利,其实不然。北方也会多湿,只不过南方多以外湿为主,北方以内湿为主。

从中医观点来看,湿气常常跟其他不同种类的邪气组合而来,比如:

湿 热=湿热

湿 寒=湿寒

湿 风=风湿

湿 暑=暑湿

针对不同种类的组合,中医往往有不同的方法去“对付”它们。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往往无法准确辨证。

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

6个信号帮你识别

1

看舌苔

健康的舌头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薄白的舌苔。如果体内有湿气,舌苔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说明体内可能有寒湿;

舌苔粗糙或比较厚、发黄、发腻,说明体内有湿热。

2

看舌象

健康的舌头没有齿痕,如果体内有湿气,舌头的两边就会出现齿痕,也就是一些小的牙印。

3

看大便

早上起来排便后大便不成形、粘马桶等,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4

看精神

一旦湿气重了,就会感觉身体懒懒的,什么都不想干,头发也经常出油。

5

看饮食

不想吃饭、看见什么美食都没胃口,这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6

看关节

感觉关节酸、胀、麻,或者晨起后感觉小腿后发酸、发沉,这些可能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到火焰山"烤一烤"

真的能祛湿吗?

农历六月,吐鲁番当地人称之为“沙子开花的季节”,这时空气干燥,当地还推出了沙疗等体验来吸引大众。在这种酷热的天气下,人体会通过大量出汗来调节体温,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一些人感觉到身体变得轻盈,仿佛体内的湿气被“蒸发”掉了。

对此,有中医专家解释道,“新疆空气干燥,火焰山夏季高温天气人体血液循环加快,体内水分通过皮肤极速蒸发,身体才有了轻盈的感觉”。

然而,根据中医的理论,湿气的产生与脾胃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脾胃的健康状态又与个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仅仅依靠短暂的高温环境体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湿气问题,也就是所谓“治标不治本”。一旦游客结束在新疆的旅程,回到湿润的南方地区,湿气带来的不适感很可能会再次出现。

多位医生提醒,要想真正达到祛湿的效果,需要采取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方法。这包括调整饮食习惯,增加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以及采用中医的其他传统疗法来调理脾胃,增强身体排除湿气的能力。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减少湿气的产生。

出汗多就能排毒祛湿吗?

这些部位出汗多别大意!

出汗即皮肤通过汗腺分泌汗液

是身体散热的主要方式之一

也是人体排出水分的途径之一

对于体温调节

和水平衡必不可少

适量排汗有利于健康

身体中有一些代谢产物

如果没有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皮肤排出体外

就会在体内形成“垃圾”

很多人平时运动少

夏季长期处于空调房

代谢产物无法通过汗液排出

从而积聚于体内

适当通过运动等方式出汗

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对于排毒、祛湿有一定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

过量排汗不利于健康

还可能导致身体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专家表示

有一部分体虚的人容易出汗

但出汗多并不一定是体虚

出汗后,疲乏、怕冷、怕风

这些状态都是虚汗的表现

此外还要注意

日常生活中,这几类人更容易出汗

↓↓↓

喜欢吃辛辣、热的食物。

肥胖人群 脂肪是热量的储存器,当体内热量多了,身体就需要散热。因此,这些人更容易出汗。

小朋友 实际上,小朋友的汗腺跟成人的数量一样,但小朋友的体表面积要比成人少很多,因此,更需要通过出汗调节体温。

更年期女性 女性到了更年期,在屋内不热的情况下,也动辄会出一身汗。

还有很多疾病可以诱发多汗,比如,甲亢、糖尿病、低血糖;此外,感冒、发热等疾病,也会引起出汗异常。

夏季炎热容易出汗

中医理论中

汗是体内津液转化而成的

与五脏六腑都有关联

这几种情况下出汗

可能是脏腑失调的信号

清汗:伴有乏力、气短,一动就出虚汗,可能是偏气虚的情况。

黏汗:睡觉时,甚至会把枕巾污染,提示体内可能有湿浊、湿热的情况。

黄汗:有可能是肝胆系统出了问题,如果同时伴有目黄、身黄等问题,需高度重视。

黑汗:有可能是脾肾不足,瘀血内阻。

此外,出汗的位置

更加直观地展现身体的状态

这些部位出汗多需要特别注意

↓↓↓

手足汗:主要出现于双手、双脚,严重者伸出手时,汗水甚至会像水滴一样往下滴。脾胃虚弱、脾胃湿热都可能会导致手足出汗。

头汗:主要以头部、头颈部、前额部出汗为主。这类人群可能是湿热体质,平时喜食肥甘厚味,还有的人脾气暴躁。头汗涉及的脏器可以是心、肝胆、脾胃。

劳心汗:主要出现在心窝,还有两乳房之间。平常比较劳累,操心比较多,导致心气相对不足。

鼻汗:一般出现在鼻梁、鼻翼两侧。鼻汗多和肺脏有一定相关性,肺气不足、肺气失于宣降,都可能导致汗液异常。

这些祛湿方法更靠谱

01

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缺乏运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会导致湿邪困脾、引发疾病。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行,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02

饮食清淡适量

内湿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摄取的营养物太多,难以消化,化为湿气;或是经常食用生冷食物,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功能所致。

建议大家应适当减少酒精、甜食、油炸食品等油腻食物摄入;少吃生冷食物或凉性蔬果。

03

避开湿气的环境

因外界环境潮湿所导致的湿气,被称为外湿。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要及时吹干头发擦干身体。

5个习惯是身体的“加湿器”

一定要改

久坐不动

运动少的人会经常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重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瘀积的湿气就会越多。

2

洗澡后不及时擦干

洗澡后要及时、充分擦干身体,包括脚,还要及时吹干头发,头发湿着时不要直接入睡。

3

常熬夜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到了休息时间还不睡觉,肝脏也得不到休息。身体就容易出现头昏脑涨、眼睛干涩胀痛等肝胆湿热的症状。

4

偏好肥甘厚味

肥甘厚味是指辛辣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者味道浓厚的食物。过食油腻食物会伤害脾胃,降低运化能力,从而助长湿气生成,凝滞体内。

5

贪食生冷

从内生湿邪的角度讲,贪食生冷、油腻、酒饮及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更容易生湿。这些因素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变差,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湿气在体内累积。

泡脚也有一定用处

↓↓↓

如果感觉到自己湿气特别的重,可以通过适当泡脚来增强人体机能,以排出湿气。

正确的泡脚方法:

用木桶泡脚

泡脚祛湿的要点: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

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只能称为洗脚,而泡脚最好使用木桶。

一方面,用木桶泡脚时能把小腿整个放进去;另一方面,木桶的保温效果更好。

此外,在泡脚的热水中加上一些老姜,祛湿效果会更好。

水温由低到高

泡脚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但是不做强制要求,因为每个人的耐热程度不同,大家可以在实践中自行摸索适宜自己的温度。

刚开始泡时温度可以低一些,然后再慢慢添加热水,慢慢加温,泡到全身发热为止。

泡到微微出汗

湿性缠绵,不可骤除,所以大家不要一味追求“祛湿速度”。

一般来说,泡到后背有微汗或者额头出汗时,即可说明经络已经上下贯通了,此时湿气可以借助汗液排出体外。

不过,大家千万不要泡到出大汗,否则会损伤心气。

泡脚最佳时长

虽然我们强调要保证泡脚的时长,但是这个时间也不需要一味延长。

一般来说,每天泡脚15~20分钟就可以起到祛湿的效果了。

几点提醒

儿童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年人对温度感觉迟钝,二者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5℃~40℃左右,并应当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糖尿病患者泡脚时要特别注意水温,控制在38°C~40°C为宜。心脑血管病患者需谨慎,如果泡脚时间过长或水温过高,会使更多的血液流向下肢和体表,从而引起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的缺血,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心慌、胸闷等症,引起不良的后果。下肢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不建议泡脚,妊娠期和经期谨慎泡脚。

食疗祛湿

可以试试这种豆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将白扁豆称为“脾之谷”,白扁豆消暑赛绿豆,祛湿胜过红豆、薏苡仁,而且是补脾的“常胜将军”,可谓是夏天祛湿第一豆。

白扁豆入脾经、胃经,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能够改善食欲不振等症状,对病后体虚胃弱、虚不受补者尤宜,经常与太子参、山药等同用,增强疗效。

宋朝有一道“保健饮品”——香薷饮,《红楼梦》中林黛玉为解暑喝的就是这款,用到了白扁豆,再搭配香薷、厚朴,三味中药就能组成这道流传至今的解暑良方,以凉服为佳,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还可以用来治疗现代人常有的“空调病”。

平时可将白扁豆30克、党参10克文火煎煮30分钟,滤渣取汁,加粳米煮成稀粥,早晚空腹服食,可以益气健脾,适用于慢性胃炎、食欲不振、大便溏泻、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

注意:咳嗽咽痛、气虚体质的人群不宜食用白扁豆。白扁豆不宜生吃、不能与空心菜混吃。

夏季出汗后别做这4件事

会让湿气上身

1、“汗出当风”

夏季,身体总是有汗,此时千万注意不要贪凉,如果出汗后立即把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很容易引发“空调病”。因为此时全身皮肤的毛孔为了散热处于开放状态,如果突然接触冷风,毛孔来不及收缩,风寒湿之邪便会“乘虚而入”,感冒、咳嗽、身体疼痛、关节炎等疾病也会找上门来。

2、“汗出入水”

夏日人们户外活动后,为尽快消汗除热,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或游泳来“快速冷却”。这样身体骤然遇冷水,会使开放的汗毛孔立即收缩,汗孔关闭,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可引起高烧。

此外,因汗出时毛孔大开,水湿极易从汗孔而入,侵入肌肉腠理骨关节内,还会导致风湿、寒湿身痛等症。

3、“汗后饮冷”

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多伤胃”,进入伏天后,中医称之为“长夏”,这时的天气特点是闷热难耐,如过度地贪食冷饮,寒湿之邪最易困阻脾胃、损伤脾阳、脾失健运,易见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4、“久着汗衣”

夏天汗出不断,衣服经常是湿的,人一旦安静下来,汗湿的衣服会马上变得湿冷黏腻,贴在身上很难受。因为湿衣服一直在蒸发,蒸发时液体变成气体,会从身上吸收热量,人会感觉身体湿冷。而此时皮肤的毛孔大开,寒湿乘虚而入,也会导致风湿类疾病等。

专家提醒

祛湿靠的不是单一的方法

而是需要

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调理

饮食、运动、环境以及心理调节

都在祛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具体到个人

身体是不是“湿气重”

是哪一类“湿气”

最好还是请中医医生来确诊

转自:新华日报健康

来源: 小莉帮忙

去了不长痘、不痛经、肚子还变小,81°C火焰山成祛湿养生圣地?专家回应

总有一个理由让你去新疆,最近流行的火焰山祛湿之旅更是为新疆文旅增添一个名片。

对此,有网友调侃,"你说火焰山地表温度81℃,我敬而远之,但你要说它祛湿,那我高低得去一趟!"

还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现身说法,表示去旅游后不长痘了、不痛经了、肚子也变小了。

还有网友表示,当地美食也"有效"。

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以其极端的高温和干燥的气候条件而闻名。这种高温干燥的环境被不少网友认为可以驱散体内的湿气,因此一些网友开始尝试前往火焰山进行“祛湿之旅”。

(图源:新浪微博)

让人困惑的"湿气"

到底是个啥?

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 中医认为,湿气重的人,很容易被各种疾病困扰。因此湿气常被称为“百病之源”,专家介绍,其实,中医所谓的“湿”要分为内湿和外湿

外湿多因天气潮湿、淋雨涉水或久处潮湿地带所致,它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如痤疮、神经性皮炎等,其实是很好辨别的,防外湿也主要靠避免高湿环境,比如不长时间呆澡堂泡游泳池等等,尽量避开潮湿的地方。

内湿则与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大量食用肥甘厚腻、生冷食物,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脾失健运,湿自内生。它表现为脾胃功能受损、吃啥都不香、大便黏腻、浑身无力。中医讲“湿重如裹”,就是形容身体湿气重,感觉被包裹着一样别扭。还时常伴随有精神萎靡不振、贪睡、手脚无力等现象,这就是“湿邪为患”。

到火焰山"烤一烤"

真的能祛湿吗?

那就要说说吐鲁番的“沙疗”了。

如此炎热的天气,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逐热而来”,游客们撑起遮阳伞、戴着墨镜,纷纷感受着“沙疗”的乐趣。

7月15日,游客们正在体验“沙疗” 。摄影:吾尔妮莎·买买提

“沙疗”即“埋沙疗法”,是维吾尔族文化遗产,主要是在医生指导下,将人身体的部分或全部埋入沙中,利用天然沙粒的温热作用、矿物质渗透作用、磁性作用以及沙粒的天然按摩作用,集日光疗、热疗和按摩为一体,多种效应组合成综合性物理治疗方法,以达到健身治病效果。

吐鲁番盆地古称火洲,气候干燥炎热,沙漠地带更是奇热无比,阳光灼人,在夏季气温达40℃左右,沙漠表层温度可达80℃左右,此地天然磁性沙子中矿物质成分含量高。

维吾尔族医学“埋沙疗法”历史悠久,是历代吐鲁番劳动人民充分利用独特自然条件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唐代医学著作中就有“西域埋沙热,除祛风寒诸疾”的记载。之后的历代名人游记中多有“火州埋沙疗疾祛病”的描述。

7月15日,游客们正在体验“沙疗”。摄影:吾尔妮莎·买买提

“沙疗”期间应避开特殊天气,对某些疾病不适合进行“沙疗”,如对阳光过敏者、高血压、哮喘、糖尿病引起的肢体感觉异常等,具体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沙疗”。此外,“沙疗”期间还需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吐鲁番市维吾尔医医院沙疗中心主任医师克然木·阿不地热木说:“在进行沙疗时,一定要控制好沙子的温度,并且不要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一般来说,沙疗的最佳温度在43℃至50℃之间,超过50℃容易造成轻度烫伤,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为宜。”

虽然“沙疗”确实让人心动,但是想要永久“祛湿”,还需要再想想别的办法。

专家表示,由于环境的高温干燥,去新疆火焰山旅游的确有类似祛“湿气”的效果,但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当游客结束短暂的新疆旅游,回到梅雨季的南方时,湿气带来的致病因素仍然存在。

火焰山的“祛湿之旅”虽然听起来颇具吸引力,但我们更应关注如何从根本上调理身体,达到真正的健康状态。夏季养生,不仅仅是祛湿,更是一场对身体的全面呵护。夏季养生,不仅仅是追求一时的轻盈,更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综合“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中国气象等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81°C火焰山成祛湿养生圣地?专家回应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总有一个理由让你去新疆

最近流行的火焰山祛湿之旅更是为

新疆文旅增添一个名片

对此,有网友调侃,"你说火焰山地表温度81℃,我敬而远之,但你要说它祛湿,那我高低得去一趟!"

还有不少网友

在评论区现身说法

表示去旅游后不长痘了、

不痛经了、肚子也变小了

还有网友表示

当地美食也"有效"

火焰山

位于新疆吐鲁番

以其极端的高温

和干燥的气候条件而闻名

这种高温干燥的环境

被不少网友认为

可以驱散体内的湿气

因此

一些网友开始尝试前往火焰山

进行“祛湿之旅”

让人困惑的"湿气"

到底是个啥?

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 中医认为,湿气重的人,很容易被各种疾病困扰。因此湿气常被称为“百病之源”,专家介绍,其实,中医所谓的“湿”要分为内湿和外湿

外湿多因天气潮湿、淋雨涉水或久处潮湿地带所致,它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如痤疮、神经性皮炎等,其实是很好辨别的,防外湿也主要靠避免高湿环境,比如不长时间呆澡堂泡游泳池等等,尽量避开潮湿的地方。

内湿则与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大量食用肥甘厚腻、生冷食物,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脾失健运,湿自内生。它表现为脾胃功能受损、吃啥都不香、大便黏腻、浑身无力。中医讲“湿重如裹”,就是形容身体湿气重,感觉被包裹着一样别扭。还时常伴随有精神萎靡不振、贪睡、手脚无力等现象,这就是“湿邪为患”。

到火焰山"烤一烤"

真的能祛湿吗?

那就要说说吐鲁番的“沙疗”了。

如此炎热的天气,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逐热而来”,游客们撑起遮阳伞、戴着墨镜,纷纷感受着“沙疗”的乐趣。

“沙疗”即“埋沙疗法”,是维吾尔族文化遗产,主要是在医生指导下,将人身体的部分或全部埋入沙中,利用天然沙粒的温热作用、矿物质渗透作用、磁性作用以及沙粒的天然按摩作用,集日光疗、热疗和按摩为一体,多种效应组合成综合性物理治疗方法,以达到健身治病效果。

吐鲁番盆地古称火洲,气候干燥炎热,沙漠地带更是奇热无比,阳光灼人,在夏季气温达40℃左右,沙漠表层温度可达80℃左右,此地天然磁性沙子中矿物质成分含量高。

维吾尔族医学“埋沙疗法”历史悠久,是历代吐鲁番劳动人民充分利用独特自然条件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唐代医学著作中就有“西域埋沙热,除祛风寒诸疾”的记载。之后的历代名人游记中多有“火州埋沙疗疾祛病”的描述。

“沙疗”期间应避开特殊天气,对某些疾病不适合进行“沙疗”,如对阳光过敏者、高血压、哮喘、糖尿病引起的肢体感觉异常等,具体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沙疗”。此外,“沙疗”期间还需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吐鲁番市维吾尔医医院沙疗中心主任医师克然木·阿不地热木说:“在进行沙疗时,一定要控制好沙子的温度,并且不要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一般来说,沙疗的最佳温度在43℃至50℃之间,超过50℃容易造成轻度烫伤,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为宜。”

虽然“沙疗”确实让人心动,但是想要永久“祛湿”,还需要再想想别的办法。

专家表示,由于环境的高温干燥,去新疆火焰山旅游的确有类似祛“湿气”的效果,但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当游客结束短暂的新疆旅游,回到梅雨季的南方时,湿气带来的致病因素仍然存在。

火焰山的“祛湿之旅”虽然听起来颇具吸引力,但我们更应关注如何从根本上调理身体,达到真正的健康状态。夏季养生,不仅仅是祛湿,更是一场对身体的全面呵护。夏季养生,不仅仅是追求一时的轻盈,更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来源:综合“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中国气象等